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476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视艺与创意.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局 學前教育課程:視藝與創意,張麗霞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lhcheungied.edu.hk,活動一:,請用白畫紙繪畫出一朶花 (蠟筆) (5min) 這次活動中,你有什麼得著學習意義?,活動二: 請在工作紙上填上適當的顏色。 3 min,活動二: 請用白畫紙繪畫出一朶你見過最漂亮的花花 (蠟筆),這次活動中,你有什麼得著學習意義?,活動三:,請用白畫紙繪畫出一朶你見過最漂亮的花朶(蠟筆) 5 min 這次活動中,你會有什麼得著學習意義?和活動一相同嗎? 同異之處? 單憑回憶的畫法,與看完照片後再畫,有分別嗎?哪種方法更能提升創意?,創造力 Creativity,創造是發明或製成前

2、所未有的事物。 (中文辭源) 首先培養小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有了觀察力,有了個人判斷力,就出現原創性問題;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就是原創。 (王偉光 ) 創造可說是有中生有,而非無中生有。(黃壬來),創造力是一種能力: (陳龍安,1995) 敏覺力- 對問題或環境的敏感度 流暢力- 對同一問題有許多觀念或解決的方法 變通力- 從多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 獨創力- 想到別想不到的能力 精密力- 不斷補充新概念、精益求精,創作力與人格特質有關 (陳龍安,1995),具有高度的好奇心 喜歡冒險、試探極限 經常問為什麼 越困難的工作越有興趣 專注、投入 意志堅定、不易退縮、鍥而不捨 童心未泯、喜歡遊

3、戲 感情豐富、幽默、誠懇 勤奮、忙碌、喜歡獨自工作,經常猜想、假設並相信直覺 判斷思考不容易受人影響 記憶力佳 事事要証據 做事自動自發 自信、獨斷 要求理想化 喜歡幻想 為了探究真相不惜破壞、犧牲,創作 - 過程論 (柏尼斯) (黃壬來引,1998),發現事實 發現問題 發現觀念 發現解答 發現接納,創作 -能力論 (托倫斯) (黃壬來引,1998),流暢性 獨特性 掌握本質 精密性 開放性 情緒表達 述說故事 動感,題目的表現性 合成 不尋常視覺 內在視覺 打破界限 幽默 豐富意象 生動意象 幻想,創造力參考書,王偉光 (1994):如何引導兒童欣賞美的世界,台北,培根。 黃壬來(1998

4、)幼兒造形藝術教學,台北,五南。 陳龍安 (1995):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香港,青中,頁64-76。 Creative Associates. (1979). Art: A Creative Curriculum for Early Childhood. Washington, D.C.: Creative Associates. 創造思考教學模式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ttp/mindset/chapter3.html 陳龍安創意工作坊 http:/3q.tmue.edu.tw/,活動四:,請用白畫紙上及工作紙上先試色 (油粉彩) 5 min,活動

5、四:上色技巧 (白畫紙工作紙),力度 淺色 -輕力 深色 -大力 混色 淺色 -先上白色/淺色作底色 深色 -先上較深近似色或啡色或上層塗深色 如先上藍色,再塗綠色,使成為深綠色。 變色 下加黃色作底色,上填紅色,變成橙色。,瑞吉歐的示例,夏日壁畫 田裏的罌粟花 Summer fresco,五歲的幼兒: 它們好像火焰一樣。 如果你摘起花蕾,然後把它打開,它會捲成球狀;如果你慢慢打開它,它會隱藏起來。 一幅畫可以是一個夢,因為可以任憑我們的需要製造,對嗎? 罌粟花真高,站在中間的我快要看不到了。,探討綜合課程模式與 視覺藝術的關係,網絡圖 看花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一九九六) 網絡圖 花 唐詩:相

6、思王維、春曉孟浩然、金縷衣杜秋娘、 清平調三首之一李白 視覺藝術與綜合課程有什麼關係?,户外寫生活動,攝影 + 寫生 文化中心 11:30am回來 張貼作品,活動五: 請用白畫紙繪畫出一朶你見過最漂亮的花朶(蠟筆/油粉彩),攝影,植物 開啟相機的“微距” 功能 焦點,不要太多枝節 寫生 分主次,焦點 注意:形、色 (其次構圖),美術欣賞方法之一 Feldman (藍美容等,2002),1. 描述 內容、人物、物件、景物 2. 分析 背景、時間、地點、顏色、物料、線條、形狀、肌理、構圖(中間、偏傍、對稱) 3. 解釋 估計運用原因、要表達的情緒、氣氛 4. 評鑑 表達效果、個人喜好或感受,The

7、 Arnolfini Marriage by Jan Van Eyck 凡.艾克,問題,看見什麼? (描述) 他們認識嗎?有什麼關係? (分析) 正在做什麼?何以見得? (分析、解釋) 你喜歡這張畫嗎?為什麼?(評鑑),參觀 香港藝術館,集合地點: 香港藝術館1/F大堂 時間 : 1:30pm 地點: 3/F中國文物展廳 活動: 完成工作紙,視覺藝術延展活動的介紹,除繪畫外,還可進行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 美術欣賞 探索過程 實地觀察(科學) 資料、物料的搜集(書籍 ) 觀察作品 (藝術) 網上資源 (資訊科技)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 (文化、藝術),參考書,藍美容、張麗霞和梁衞文 (2002):幼兒教育系列幼兒美術,香港,朗文香港教育。 鮑貝希Baumbusch, B.(編)(2003):發現創意之美,香港,商務印書館。 Malaguzzi, L.等著,張軍紅,陳素月,葉秀香譯(1998):孩子的一百種語言 : 義大利瑞吉歐方案教學報告書,臺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52-63, 85-89。 The Art Book Google: .hk Yahoo: .hk,謝謝!,回上頁,回上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