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7542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史第章东方的起飞尝试.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讲:XXX,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世界经济史,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东方国家中,最早遭到西方侵略同时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国家是印度。 英国对印度采取直接掠夺的方式: (1)索取战争赔款 (2)征收田赋 (3)渗入到印度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4)从印度掠夺大量香料、粮食和棉花等农业原料,而 将印度的纺织品首先运到英国口岸,然后再输往其他国 家,从中获取厚利。,一、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1,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

2、试,19世纪中叶,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日益朝着原料掠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方向发展,印度的近代工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但是印度的近代工业严重依赖英国资本。 印度较早的近代产业是铁路、采矿业和原料初加工业。,三、近代工业的建立,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民族工业基本是轻纺工业,而且主要是棉纺织业。 国外市场的需求对印度棉纺织业的刺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建立了自己的钢铁工业。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塔塔家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民族资本的压力下,对印度某些工业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 印度民族工业的特点: (1)直到独立前,印度的工业水平都不高,距工业

3、化完成有较大距离。 (2)印度工业带有浓重的殖民地特色,对英国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 (3)印度的民族工业具有买办性和封建性的特点 。,四、民族资本的发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中国直到19世纪40年代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专制主义国家政权和自然经济状况都不允许商品经济有发展潜能。 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19世纪5090年代,中国建立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或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工厂的管理采取的是在市场没有发育情况下的封建管理模式。,一、洋务运动,第十五章 东方

4、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二次尝试是在民国初期。 (1)新建的共和政府主张工商业自由,颁布了一系列鼓 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进行了经济法规的初步建设。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顾及东方,商品输 出锐减,同时,还增加了对各种战略物资的需求,中国 工业发展进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投资大大增加,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城乡经济向着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发展。 农业经济适应列强的需要向商品农业发展,而封建土地关系依然保存。,二、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中国工业化的第三次尝试发生19271937年。这时由于消灭了军阀割 据,国家初步统一,国民政

5、府开始着手经济建设问题: 第一,争取关税自主。 第二,健全金融体系,统一改革币制。 第三,组织工业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日本是东方国家中惟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取得工业化成功的国家.,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1)1853年美国贝里将军冲开日本海关之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国家。 (2)日本开港后不久,很快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 1869年各藩的大名为形势所迫,向明治天皇“奉还版籍”。 1871年明治政府进一步颁布“废藩置县”的命令

6、,取消藩的界限,以设县来代替藩,废除等级身份制度。,一、废除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地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个人对土地可以有所有权。 (2)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抵押过期的土地,归接受抵押的人所有。 (3)山林和原野一切公用地收归国家所有 。 明治政府在地制改革之后,接着实行租税改革,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地制和租税改革部分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但是沉重的地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土地日益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成为工业后备劳动力。但是,当时工业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吸收剩余劳动力,这就造成大量农民滞留农村,从而“寄生地主” 产生。 地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

7、来源,政府从地税收入中拨出大量款项创办模范工厂和资助私人企业,地税收入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启动资本。,二、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明治政府提出殖产兴业的口号,希望动用国家的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 为了提高官营工厂和矿山的示范性,政府在国内开办“劝业博览会”,设立“工业试验所”,希望大批拨款资助的官营工厂能起到“模范”的作用。但是由于只注重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的工业化战略很快破产,政府意识到官营模范工厂失败。 模范工厂失败后,明治政府断然放弃官营主义政策,将殖产兴业的重点放在民间产业的兴起和官方的扶植上。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对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扶持,采用增加政府投资、军事订货、实行保护关税等政策。 日本工业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支持是日本工业化的重要特点。,三、殖产兴业和政府的作用,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1,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战争使日本工业品出口增长迅速:,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五章 东方的起飞尝试,T,h,a,n,k,y,o,u,Thank you,精品课件资料分享,SL出品,精品课件资料分享,SL出品,精品课件资料分享,SL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