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817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295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5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5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5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5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复习ppt课件.ppt(2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主讲人:袁宇,,总评成绩构成,试卷70% 实验20% 考勤10%,试卷结构,单选题 (共20题,一题一分,共20分) 名词解释(共5题,一题3分,共15分) 简答题(共4题,一题5分,共20分) 画图题(本题共30分) 系统分析题(共15分),主要内容,信息系统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第 一 章,信息系统和管理,内容介绍,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系统和管理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人类社会的三大革命: 工业革命

2、蒸汽机 电力革命 电力的广泛使用 信息革命 计算机、通讯、网络 人类社会的资源有: 能源、物资、信息,一、信息化概览,信息的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和描述,是可以鉴别的符号。 数据的形式:数字、文字、字符、图形、图像等一切可以表述的方式。,二、信息的概念,对信息的认识: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信息形成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分类: 按管理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按反映形式: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

3、音信息 按来源分类: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信息的特征(性质): 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是信息的基础,它是由信息的自身属性决定的。 时效性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得到利用的时间间隔率。信息是有寿命的 不完全性人们的认知能力所限客观事实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对于获取的数据,要经过合理的取舍,才能正确的使用信息,等级性 战略级 战术级(策略级) 作业级 变换性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信息与数据是可以相互变换 价值性 除此以外信息还有:可识别性;可压缩性;扩散性;可传递性;共享性;增值性,数据,数据,信息,信息,管理要求,管理要求,信息的变换性,三、信息的度量,数据资料中所包含信

4、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信息量就小,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 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 知识的分类 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 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 技能知识(知道怎么做) 人际知识(知道谁有知识),知识的分类 显形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 隐性知识主要靠在实践中摸索和体验来获得,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内容介绍,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系统

5、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系统和管理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一、系统和信息系统,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构成: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所谓组织,指的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和关系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支持

6、计划的优化,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通信系统的完善使中间管理层不再那么重要 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沟通、交流、应对环境变化变得方便快捷 信息系统在支持领导职能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行为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 质量控制 其他控制,内容介绍,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系统和管理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决策过程的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 设计活动阶段 抉择活动阶段 实施活动阶段(西蒙决策过程四阶段论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 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

7、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 非结构化决策 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的决策过程,半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内容介绍,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系统和管理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第 二 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内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制造资源计划(MRP) 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

8、计算机软件、硬件等组成,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从概念上通常由四大部件组成: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矩阵 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横向概括了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功能子系统和管理活动矩阵图,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销售 市场,生 产,后 勤,人 事,财务 会计,信息 处理,高层 管理,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形结

9、构,战 略 管 理,管 理 控 制,作业控制,行 动 和 监 控,决 策 支 持,较 高 层 次 的 管 理,基 层 管 理 及 文 书 工 作,非 结 构 化 决 策,结 构 化 决 策,业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型结构,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 系统结构中所处层次越高,其所需信息量越小 底部表示结构化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顶部则为非结构化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中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半结构化问题,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销售与市场子系统。 生产子系统。 物资供应子系统。 财务和会计子系统。 人事子系

10、统。 高层管理子系统。 信息处理子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横向综合: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 纵向综合: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 纵横综合:总的综合,使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得以形成,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比如把运行控制层次的人事、工资等子系统可以综合在一起,使基层的业务处理一体化;按物料把采购、进货、库存控制综合到一体;按人把人员的信息综合到一个系统,各部门和总公司的各级财务系统可以综合起来,构成综合财务子系统,内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制造资源计划(MRP) 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信息系统

11、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环境因素 生产过程的特征 组织规模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组织的系统性 信息处理与人,一、生产过程的特征,1、工业行业的三类 采掘业管理的重点是物料储运 冶炼业物料的储运和管理 制造业生产与库存管理 2、生产制造中的两种形式: 流程式 离散式,3、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二、组织规模,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小组织在系统资源上受到限制 小组织面临更大的风险 大组织和小组织在系统开发态度上的差异,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

12、要求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四、组织的系统性,组织的系统性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又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成败 系统性的组织其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的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五、信息处理与人,计算机的长处在于: 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 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 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是: 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人机和谐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人性化界面 人与机器的合理分

13、工 提高终端用户的计算能力,五、信息处理与人,内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沿企业资源规划(ERP),一、ERP的形成与发展,60年代初期MRP,70年代MRP,80年代MRPII,90年代ERP,利用主生产调度(MPS),物料用量清单、库存和未交货单等,经计算得到未来的物料需求,并进行订单的补充和修改。,闭环式的MRP,能适应主生产计划的改变,又能适应现场情况的变化。,MRPII将企业的生产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采购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之中。,在MRPII基础上,集成了质量管理、设备、仓库、运输、项目

14、、市场信息、金融投资、法规与标准以及电子商务、过程控制接口、数据采集接口等管理,成为覆盖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RPII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 MRPII正确反映了企业生产中人、财、物等要素和产、供、销等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能够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一、MRP的形成与发展,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基础: 一是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假定有足够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 二是假设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供应。 缺憾: 在实际生产中,能力资源和物料资源总是有限的,往往会出现生产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1、MRP的

15、实质,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管理者们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需要是有效的订单交货日期,产生了对物料清单的管理与利用,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的实质: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二、MRP,2、MRP逻辑流程,3、MRP的评价,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基础: 一是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假定有足够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 二是假设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供应。 缺憾: 在实际生产中,能力资源和物料资源总是有限的,往往会出现生产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MRPII的构成,三、闭环MRP,1、提出:闭环MRP理论认为计划制定的同时需考虑能

16、力(生产能力、采购能力、运输能力等)的约束,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和实现。 2、实质:即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四、MRP-II,1、提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提出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2、实质:MRP-II正确反映了企业生产中人、财、物等要素和产、供、销等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能够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3、MRPII的构成,二、MRP II系统的工作原理,MRP是通过网络,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

17、提供数据 MRP的编制过程,6、MRP-II的局限性,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的扩大,同时企业信息管理的范畴要求扩大到对企业的整个资源集成管理而不单单是对企业的制造资源的集成管理; 企业规模扩大化,多集团、多工厂要求协同作战,统一部署; 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要求信息管理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五、ERP,1、提出 MRPII系统的资源概念始终局限于企业内部,在决策支持上主要集中在结构化决策问题上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MRPII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全面管理的要求,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五、E

18、RP,2、功能:ERP是对企业的所有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3、ERP的原理,ERP 系统在 MRP II 的基础上,将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环节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4、ERP的经营理念,ERP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变革 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的内容在发展,5、 ERP系统的结构,ERP的功能要从基本功能、

19、扩展功能两方面来看。基本功能是所有ERP系统软件必须提供的入门功能,强调将企业“内部”价值链上所有功能活动加以整合;扩展功能则是将整合的触角由企业内部拓展到企业的后端厂商和前端顾客。,MRP 、MRPII、ERP,第 三 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74,主要内容,数据处理 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网络,75,一、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76,二、数据组织,数据结构 数据文件 数据库,77,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20、 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78,2、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简称文件)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组织一般由四个基本的逻辑元素组成: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并组成了以数据库为最高层次的层次结构 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图,79,逻辑数据元素的概念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属性,字段) 记录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构成了该对象的一条记录(元组) 文件相关(同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 数据库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集合形成数据库,80,常用的文件组织方式 顺序文件

21、即文件中的记录是按照某些关键字排序的文件 文件中数据记录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 顺序文件可以存储在顺序存取介质上,也可以储存在随机存取介质上 它需要磁盘提供足够大的空间 索引文件、链表文件,文件组织的方式,81,索引文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 具有索引表(简称索引)的文件 索引文件由索引与主文件两部分组成 根据主文件的不同,分为索引顺序文件和索引非顺序文件,文件组织的方式,索引文件,索引文件,主文件,索引表,数据记录区,索引区,记录原始信息,记录关键字+记录地址,组成,映射,加工,82,举例,主文件,索引表,关键字学号与学生记录地址的

22、对应表,83,84,链表文件 表组织中,用指针建立许多不同的逻辑联系,以适合多变情况下文件记录的检索 记录的指针在文件组织中是用一个数据项来表示的,这个数据项的内容指向下一个相关记录的地址 通过指针项将具有某一属性值的数据记录链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信息链 信息链有链头、链及链尾组成 信息链图示,文件组织的方式,85,主要内容,数据处理 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网络,86,一、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发展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文件处理系统的弊病 数据库是逻辑相关的记录和文件的集合,它把所有存储在独立文件中的记录归并在一个数据库内,以便让不同的应用程序存取 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库的建立、查询和维

23、护,以提供用户和组织必要的数据 数据库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二、数据处理技术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科学计算,数据量小且不保存 数据缺少系统软件管理 数据对应用程序依赖太强,2、文件处理,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和程序缺乏独立性 无结构性,文件之间彼此独立 返回,数据文件1,数据文件2,数据文件3,88,3、数据库处理系统,优点 完善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模型 数据独立性 方便的接口 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返回,数据库,89,DBMS,中心 数据库,90,二、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

24、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计算机系统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网络功能 数据库既有存放实际数据的物理数据库,也有存放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管理理性程序 人员在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中所包含的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程序员、用户,91,DBMS提供的数据库模型主要有三种: 网络型、层次性、关系型 数据模型图,三、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是用树型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层次模型示例,特点: (1)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即为树的根; (2)其它结点

25、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2、网络模型是用网络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网络模型示例,特点: (1)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2)至少有一个子结点有一个以上的父结点; (3)在两个结点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系。,四、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数据世界,94,95,1、信息的转换,从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抽象和映射的过程 三个不同世界术语对照表,96,2、与此相对应,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用户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97,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概念结构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数据库模型,所以称它为概念模

26、型。概念模型可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表示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3、数据库的设计,客观 事物类: 事物 相关性质集合,人,实体 实体集合 及 实体 联系 相关属性集合,加工、转换,数 文件 据 记录 库 相关数据项集合,加工 转换,存储 二进制数据集合 结构,计算机世界,DBMS,数据世界,DBMS的数据模型,信息世界,认识选择描述,现实世界,E-R模型,99,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相关概念 实体(entity)是客观世界中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

27、可以指事物本身,也可以指事物之间的联系 属性指实体具有的某种特性。用来描述实体 联系现实世界的事物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一是实体内部的联系 一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联系模型是通过E-R图形表示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属性、联系的模型,1)概念模型,100,实体联系模型反映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E-R图中的三要素: 实体,用方框表示 属性,用椭圆框表示 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框内填入相应的实体名、联系名及属性名,以作标识 E-R模型中的对应关系(如图) 一对一联系(1:1) 一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m:n),2)实体联系模型(E-R图),101,E-R图的设计 首先对收集到的材料,利用

28、分类、聚合、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并一一命名 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出其间的各种联系 可以先建立局部E-R图,然后再进行汇总,形成整体E-R图 在构建过程中,可以先忽略各实体的属性,2)实体联系模型(E-R图),102,E-R图的综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一实体只出现一次 实体间多余的联系应该被删掉 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抽取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确的描述,2)实体联系模型(E-R图),103,练习,设计下列系统的E-R图 系统中的实体类型为: 供应商、物资、领用单位 实体之间的联系为: 供应商和物资之间存在联系“供应”,为“多对多”关系 物资和领用单

29、位之间存在联系“出库”,为“多对多”关系 各实体的属性为: 供应商:编码,名称,地址,联系人 物资:物资类型,物资名称,规格 领用单位:单位编码,单位名称,联系人 供应:数量,经办人 出库:数量,经办人,104,解决方案,设计出的最终E-R图为:,105,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架构,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 数据库系统中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106,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据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等数学理论处理数据库系统的方法 在关系模型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

30、维表,相当于一个文件,关系模型,107,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文件 元组表中的一行,对应于“记录” 属性表中的一列,给每列的名字即为属性名,对应的具体内容为属性的值,或称为“字段”、“数据项”,关系模型,108,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术语,主键也称为主关键字,表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外部关键字当某一属性C同时存在于两个关系A和B中时,如果C是A的主关键字,而不是B的主关键字,则称属性C为关系B的外部关键字,109,根据满足的约束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范式 第一范式(1NF):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即不能出现

31、表中套表 第二范式(2NF):满足第一范式,而且 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键 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二范式,而且 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五、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110,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过程,关 系,1NF,2NF,3NF,每一分量不可再分,消除部分依赖,消除传递依赖,五、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111,六、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E-R图中每个实体,都相应地转换为一个关系 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并应根据该关系表达的语义确定出关键字 关系中的关键字属性是实现不同关系联系的主要手段,112,根据不同的联系方式,对E-R图的转换 实例讲解 如果两实体间是1

32、:n联系,将“1”方实体的关键字纳入“n”方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关键字,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的关系中 如果两实体间是m:n联系,则需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用来联系双方实体,该关系的属性中至少要包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关键字,如果联系有属性,也要归于这个关系中,六、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两实体间1:1的联系,假设A实体集与B实体集是1:1的联系,联系的转换有三种方法: (1)把A实体集的主关键字加入到B实体集对应的关系中,如果联系有属性也一并加入; (2)把B实体集的主关键字加入到A实体集对应的关系中,如果联系有属性也一并加入; (3)建立第三个关系,关系中包含两个实

33、体集的主关键字,如果联系有属性也一并加入。,113,114,举例,请将下列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115,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为: 客户(客户代号,公司名称,城市,电话) 订单(订单代号,订购日起,运货费,客户代号) 订单(订单代号,订购日起,运货费) 产品(产品代号,产品名称,单价) 订货(订单代号,产品代号,数量),综合练习,某超市管理系统 某超市公司的业务管理规则如下: 该超市公司有若干仓库,若干连锁商店,供应若干商品。 每个商店有一个经理和若干收银员,每个收银员只在一个商店工作。 每个商店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可在不同的商店销售。 每个商品编号只有一个商品名称,但不同的商品编号可以有

34、相同的商品名称。每种商品可以有多种销售价格。 超市公司的业务员负责商品的进货业务。 试按上述规则设计ER模型,参考答案,综合练习3,销售部门管理系统 假定一个部门的数据库包括以下信息: (1)职工的信息:职工号、姓名、地址和所在部门。 (2)部门的信息:部门所有职工、部门名、经理和销售的产品。 (3)产品的信息:产品名、制造商、价格、型号及产品内部编号。 (4)制造商的信息:制造商名称、地址、生产的产品名和价格。 试画出这个数据库的E-R图,并根据E-R图描述出对应的关系模型。,参考答案,第 五 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121,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的常

35、用方法 企业流程重组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22,诺兰将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初装 第二阶段:蔓延 第三阶段:控制 第四阶段:集成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第六阶段:成熟,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123,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模型,预算 费用,1初装,2蔓延,3控制,4集成,5数据 管理,6成熟,阶段,124,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 2)应用方式 3)计划控制 4)MIS在组织中的地位 5)领导模式 6)用户意识,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125,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 可

36、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 缺乏从系统的整体思考,可能要不断进行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 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难度较大 大型系统往往将二者结合,先自上而下的作好系统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的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126,三、战略规划,战略是组织领导者关于组织概念的集合 组织的使命和长期目标 组织的环境约束及政策 组织当前的计划和计划指标的集合,127,有效的战略所具有的特点: 目标明确 可执行性良好 组织人事落实 灵活性好 战略规划的内容 方向和目标 约束和政策 计划与指标,三、战略规划,128,四、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M

37、IS战略规划的作用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 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 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129,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四、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130,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企业流程重组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31,一、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作用 确定出未

38、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13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思路 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 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再自下而上的设计系统,以支持目标 BSP方法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一、企业系统规划法,133,一、企业系统规划法,134,在企业系统规划法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指的是企业逻辑上相关的一组策略或活动的集合,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独立性较强的单元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通常用U/C矩

39、阵来表达过程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 UC矩阵的应用 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例:企业内各项管理功能组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形成的U/C矩阵,一、企业系统规划法,135,136,137,138,二、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的方法 关键因素,是指在一个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些因素或领域,这些因素或领域的状态决定着企业的运营状况 关键成功因素是企业中绝对不能出差错的地方 关键成

40、功因素法的目的是通过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确定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信息需求,U/C矩阵后进行正确性检验,1、完备性检验:对具体的数据项(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 2、一致性检验:对具体的数据(类)必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如果有多个产生者,则出现不一致现象; 3、无冗余性检验: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139,140,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实施步骤: 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 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二、关键成功因素法,141,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企业

41、流程重组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42,一、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企业流程重组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143,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 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144,企业流程的重组的内容包括 观念的重组 流程的重组 组织的重组,145,企业流程设计的参考原则和方法 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 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查和控制活动 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

42、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 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 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二、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146,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企业流程重组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47,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的意思是企图使开发工作标准化,因而可以减少随意性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把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与评价这五个阶段 强调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严格区分上述工作阶段来完成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强调文档的规范化

43、与标准化,148,结构化开发方法模型图,149,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开发策略强调“自上向下”地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工作 优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适合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 该方法强调区分每个工作阶段 ,尽量避免各阶段工作的重叠,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50,使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局限性: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所需的周期较长 与用户的交流较为困难 对开发者的要求很高,不太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小结,151,二、原型法,152,原型法的特点 原型方法更多地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容易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缩短了用户

44、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 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工具,使系统开发的时间、费用大大的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都大大的提高,二、原型法,153,原型法从原理到流程都十分简单,克服了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过程复杂、开发周期长、与用户交流困难等缺点 原型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通过原型系统与用户更好的交流,获取用户的真正需求 系统原型是对真实系统或目标系统的一种模拟,可以使系统开发人员及使用人员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 加强了用户的参与程度,使系统的切换和运行维护较为容易,二、原型法,154,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 CASE是一

45、种开发环境但不是一种开发方法,它必须结合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 CASE工具实际上把原先由手工完成的开发过程转变为以自动化工具和支撑环境支持的自动化开发过程,三、CASE方法,155,CASE方法的特点 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提高了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 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 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 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软件文档,四、CASE方法,156,各种开发方法对系统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支持状况: 原型方法:是一种快速模拟方法,它通过模拟以及对模拟后原型的不断改进建立系统,不能应用于大系统的所有环节,适合于小的、简单系统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围绕对象进

46、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然后用面向对象工具建立系统的方法,普遍应用与各种信息系统开发,但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环节 CASE方法:具有前两种的特点,并具有高度的自动化,除系统调查外全面支持系统开发过程,在设计中,自顶向下、模块化、结构化贯穿始终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真正能较全面支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尤其是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环节,是其他方法不能取代的,四、各种开发方法比较,第 六 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与详细调查 管理业务调查 数据流程调查 数据字典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系统化分析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一、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

47、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管理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 详细调查的目的在于: 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 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与详细调查 管理业务调查 数据流程调查 数据字典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系统化分析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一、组织结构调查,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或被管理的关系,通常可用组织

48、结构图来表示 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时,只关心与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组织结构即可,返回,组织机构图,二、管理功能调查,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必须具有各种功能 所谓功能,指的是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调查中通常会用功能层次图来描述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 根据系统规划阶段得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结合对每一项业务的业务分析,进一步细化并给出现行系统的功能结构,某物资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三、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企业的运作是由企业组织机构的各项业务过程实现的,业务过程是企业动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对现行企业组织机构业务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是系统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企业的每一项业务过程

49、我们可用一种被称为“业务处理流程图” 的图形工具来描述 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流向,业务处理流程图基本符号,三、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给出的组织结构图反映了组织结构中各部分的隶属关系 业务流程图或业务处理过程的说明描述了每一项业务的处理过程 表格分配图可以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如图),表格分配图,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与详细调查 管理业务调查 数据流程调查 数据字典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系统化分析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一、数据流程调查,为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必须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进行抽象,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