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迹损失.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3819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迹损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尾迹损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尾迹损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尾迹损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尾迹损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迹损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迹损失.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叶片尾迹的损失分析,叶片尾缘损失,2,在不发生流动分离的情况下,叶片尾缘平面中的流场实质上会出现被附着在叶片表面上的粘性层所包围的位流(或自由流)核心。在叶片尾缘处的粘性层中,已经造成了通过叶栅的全部损失中的绝大部分。,叶片尾缘损失,同时,由于尾迹中的速度分布不均匀 (此时自由流中也不均匀),流体将发生紊流掺混,从而引起叶片后缘下游的总压附加损失。,尾迹损失的测量,由叶栅所引起的全部损失只能在下游足够远(保证气流达到均匀)的轴向位置上测得。 由于尾迹的消失速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对不同的叶栅结构,测得的实验数据并不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除非把数据和全部损失联系起来做适当说明。,尾迹损失的计算,对于孤

2、立翼型的全部损失的计算,Squire和Young做出了显著成绩,他们完成了把总阻力和翼型后缘的边界层联系起来的工作。 假设相邻叶片尾迹汇合平面里的状态是均匀混合的,下游很远处的流动就和汇合平面出的状态联系起来了,从而和后缘边界层特性联系起来。,尾迹损失的计算,均匀混合的假设 只考虑不可压缩的情况 在不同的轴向位置处,假定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沿叶距方向的速度分布 于是可得质量平均总压损失为:,尾迹损失的计算,根据选定的控制体的方程,得出损失系数为:,尾迹损失的计算,由此可以看出:决定叶栅测量截面处总压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叶片稠度、气流挤出口角和尾迹动量厚度比等因素,(P206),尾迹损失的计算,由于尾迹是由压力面和吸力面的边界层汇合而成的,根据边界层的相关理论可以得出叶栅尾迹厚度经验关系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速度分布及压比 进口马赫数 叶弦雷诺数 有时还需要考虑湍流度,(P206),尾迹损失的计算,由于尾迹是由压力面和吸力面的边界层汇合而成的,根据边界层的相关理论可以得出叶栅尾迹厚度经验关系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速度分布及压比 进口马赫数 叶弦雷诺数 有时还需要考虑湍流度,(P20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