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5246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秦以后的儒学71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秦以后的儒学,第一节 儒学经典礼记及孝经的哲学思想 礼记是战国末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用来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然是用来解说仪礼的,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和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为大戴礼记;另一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的侄子戴圣选编的49篇,称小戴礼记。,一、礼运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目标 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而写的著作。东汉郑玄注:“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黄帝、颛顼、帝喾(k)、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一) 礼记的社会

2、理想:“天下为公”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二)礼记的现实目标:“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3、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二、大学的终极关怀思想 大学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分为经和传两部分。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唐代以前,大学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人引用大学,开始为人们所注目。到宋代,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门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朱熹继承二程思想,遂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将其列为四书之

4、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三、中庸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

5、子孔及(子思)之手。自唐代韩愈等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使其成为四书之一,并为之作章句集注,才开始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中庸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

6、,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二)中庸的思维方法:尚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四、孝经的孝道思想 孝经是汉代的 “七经”之一。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谓:“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共

7、十八章。成书流布概在秦汉间。,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曰: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于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言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经孝治章第八曰: 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

8、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第二节 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的产生、特点、问题与流派 (一)宋明理学的产生:儒佛道的融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但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二教的传播与发展,儒学的地位便开始下降。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为佛教、道教所强调的是个人的解脱与得道,而不是儒学所强调的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因此,自唐代韩愈开始,,至“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到南宋的朱熹、陆

9、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王阳明),经过数代知识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努力,在对佛道二教作内在性的批评、扬弃和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使儒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宋明理学阶段,重塑了中国人的终极信念与价值系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明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它不仅成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士人们的主流话语,支配着中国士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越南等地区和国家都得到深化与发展(其中阳明学就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思想先导的作用)。,陆 九 渊,王 守 仁,程 颐,朱 熹,程 颢,孙复,石介,胡瑗,邵雍,周敦颐,张载,(二)宋明理学

10、的特点:“心性之学”、“成德之学” 宋明理学的“理”是指“性理”,即“人性与天理”,因此简单说来,宋明理学就是关于“性与天道(天理)”的学问。在历史上,它常被人们称之为“心性之学”。因为“心性”二字更能体现它的思想特点。“心性之学”所强调的是心与性,其落脚点主要是“内圣”。在“内圣”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达到“外王”。 “内圣”是指自觉地作圣贤功夫,发展完善自己的德行人格;而“外王”则是指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宋明儒家的“内圣之学”其实就是“成德之学”。这种“成德之学”的最高目标是做圣人、贤人、“大人”,而其真实意义则是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获得个体生命的无限与圆满。这就是“即道德即宗教”,它属于一种

11、道德的宗教。这种道德宗教与佛教、基督教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后者乃是在宗教范围内如何容纳道德的问题,而对于儒学来说,道德即通无限:道德行为有限,而道德行为所依据之实体以成其为道德行为者无限;人随时随地体现此实体以成其道德行为之“纯亦不已”,则使其个体生命及其道德行为通向了无限。此即其宗教境界。,(三)宋明理学的中心问题:本体与工夫 “成德之教”虽然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即已奠基,但使它成为一种专门之学,亦即“道德哲学”(其具体意义即道德形而上学),则是宋明理学的重大贡献。自宋明儒观之,这种“成德之学”的中心问题首在讨论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先验根据(或超验的根据),此即道德实践的本体问题;由此进而讨论道德实

12、践之下手问题,此即道德实践的工夫问题。前者相当于康德所讲的“道德之形上学”,后者则不为康德及其他西方哲学所具有。,原因在于:西方哲学传统视道德问题为一纯哲学之问题,而不涉及实践。但对于宋明理学而言,由于其本由“成德之教”发展而来,故如将它视作“道德的哲学”,则应兼顾本体与工夫两个方面始为完备。更何况,对于道德本体的思考本由自觉地对道德实践做反省而来,工夫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这种“道德的哲学”与道德的宗教便构成了中西哲学或宋明理学与康德哲学的分野。,(四)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在宋明理学中,包含的思想流派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程朱理学,另一个是

13、陆王心学。前者由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所创立,主“性即理”的理本论以及由此发展出的“格物穷理”的工夫论;后者由陆九渊和王守仁(王阳明)所创立,主“心即理”的心本论以及由此发展出的“致良知”的工夫论。,程朱 理学,陆王 心学,陆 九 渊,王 守 仁,程 颐,朱 熹,程 颢,宋明 理学,程 颐,程 颢,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为程颐之胞兄。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其兄程颢合称“二程”。,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

14、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 熹,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宋明“陆王心学” 的开山鼻祖。被后人称为“陆子”。,王守仁( 1472-1529 ),字伯安, 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因曾 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 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其学说被称 为“阳明学”。生于明朝中叶,此时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 子试

15、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 “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子 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事功赫赫,故被称 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 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性即理” 1.理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体、本 质,是具体事物存在的根据(即“性”), 因此具有普遍性与先验性 其普遍性是说,理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伦理)的本体、本质。这个天地万物之理(即“天理”)被称为“太极”;而每一具体事物也都分有这一太极之理,这便叫做“理一分殊”。,二、程朱理学的基本思想:“性即理”与“格物穷理”,朱子(朱熹)曰:“宇宙之间,一理

16、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曰:“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 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 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其先验性是说,理作为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对于具体事物的存在而言并不是唯一的,具体事物除分有天地之理之外,还需禀受宇宙之气才能呈现,但理相对于气而言却是更根本的,它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或先验性(不是起源上的先在性或先验性)。这便是“理在气先”。 朱子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

17、无先后? ” 朱子曰:“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2.人性的二重性: “天地之性” 与“气质之性” 人生而具有的天理为“天地之性” ,而所禀受的天地之气则为“气质之性”。一般人由于受体内气质的影响只能秉承天理的一个方面,只有那些禀受天理之全而又不受任何气质因素影响的人才能展现全部的德性。一个人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发挥源于“天地之性”的“道心”对于生于“气质之性”的“人心”的主宰作用,此即所谓“心统性情”。,朱子曰:“都是天所命,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

18、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天有那气生一个人出来,便有许多物随他来。” 朱子曰:“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朱子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

19、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朱子曰:“在天为命,秉于人为性,既发为情。此其脉理甚实易晓。唯心乃虚明洞彻,统前后而为言也。” 朱子曰“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犹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二)“格物穷理” 1.人心中“道心”与“人心”的对立亦即天理与人欲的对立,人要追求至善的人格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子曰:“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 朱子曰:“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

20、,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2.穷理灭欲的基本方法是格物致知 朱子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释义:此段话意思有三:第一,致知在于“即物”,即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第二,对事物的认识以“物我一理”为前提:穷尽于事物之理也就唤醒了心中之理;而认识外物之理则是用心中之理去关照外物。第三,“格物”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21、用力既久,便会豁然贯通,把握绝对真理,成为圣人。,3.穷理灭欲同时须复礼、居敬与存在认知 (1)“复礼”即讲究个体的人格修养,用仁义礼智等一整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朱子曰:“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 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2)“居敬”即收敛自己的身心,使其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子曰:“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

22、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 朱子曰:“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 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功夫,养其所穷之理。”,(3)“存在认知”即通过对天理的体认来寻找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据,它是人的一种“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特点:马斯洛说:处在“高峰体验时刻的人,成为一个更纯粹精神的而较少世故的人。也就是说,这时,他变成更多地是由内在精神的法规决定,而不被非精神的现实法则决定了。这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或者是荒谬的,然而并不矛盾。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结果,精神内(我)和精神外(其他)就不再是极端不同,肯定不再是真正对抗性的了。”他还谈到,在高峰体验中,“是什么样”与“应当怎么样”已合二为一,没有任

23、何差异和矛盾。,“性即理”的存在认知体验:对于“性即理”这一命题的说明,与其说借助于逻辑推理与经验观察,不如说更多地来自于道德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在存在认知中,性与理的合一乃“诚”,乃“天理之本然”。这种“天理之本然”同时又是“心体之浑然”。在这种存在认知中,人自觉到“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于是,宇宙万物的必然律也就转变为人的道德的自然律。在这种状态下,人觉得他之从事道德活动,便不再是服从外在的社会伦理规范,而是追求与天理合一的个体生存方式。既然如此,存在认知之实现与否,也就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心境了。,要达到存在认知的状态必须做到 “静”:原因在于“心”具有两重性:既是形而上的本体,又是形而下

24、的活动,亦即具有“心体”与“心用”两个方面。而所谓存在认知,就是借助于心之“用”的发动而体会它存在的本然状态。而心一旦发动,则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而流于“动”。因此必须 “由静制动”。 朱子曰:“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 ”,人的道德境界同时是一种极乐的境界:由于人的“心与理一”的道德境界是在存在认知的状态下达到的,因此,它同时是一种极乐的境界。理学家之所以提倡圣人境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孔颜乐处”,即“圣人之乐”。这种境界既是诚与仁的最高道德境界,同时也是“乐”的境界。因为在这种境界中,人已自觉到他与

25、天地合一,因而必然会带来心灵的陶醉与美感。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他已感觉到超越了自然律强加于他的种种限制,从有限走向了无限。,(一)“心即理” 1.心体即性体 程朱理学一方面认为,天理不 仅仅是具体事物存在的根据(即 “性”),而且是道德的本体,所 以也被称为“性体”。另一方面,由于道德意识只有人心才能感知,而且表现为道德的自由意志与道德情感,因此,宇宙的最高道德本体与人的道德意志,最终便可以通过人心的作用而得以统辖。这便是朱熹所谓“心统性情”说法的涵义。,三、陆王心学的基本思想:“心即理”与“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这样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心能表现为道德的自由意志与道德情感,这便说明心本

26、身也可以是最高的道德本体。既然如此 ,那么,在存在论意义上,我们为什么不说心即是性,而非得说“心统性情”呢?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承认心不仅对性情具有统辖作用,而且承认它本身也是最高的道德本体的话,那么,朱熹的说法就应当改为“心体即性体”。于是,陆王心学认为,天道与人道之统一的关键,并非所谓“心统性情”,而是“心体即性体”,由此它便得出了“心即理”的逻辑结论。,对于陆九渊来说,“心即理”也就是“心即性”,宇宙论与心性论完全合一,心既是宇宙本体,也是道德本体。因此,把握了心,也就把握了宇宙本体。这里,陆九渊并非完全不提宇宙本体与理,只不过在他看来,宇宙本体与理,并非可以脱离心而独立存在的,或者说,宇

27、宙本体其实就是心之本体。他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的这一观点与佛教禅宗的看法极为相似。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至高宗朝,到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慧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竦然。” 2.心即“良知” 与陆九渊一样,王阳明也是“心本论”者。他进一步发挥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在这里,王阳明除坚持以心作为宇宙存在之根据外,还提出了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对于

28、王阳明来说,心或良知有两种涵义:一是指道德本体。如所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意义上的心,基本与陆九渊所说的“心即理”中的心同义。二是强调心具有发动与作用的功能。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这种意义上的心,其实又与朱熹所说的“心统性情”中的心同义。,王阳明正是将陆九渊与朱熹关于心的这两种看法统辖起来,才做出了他关于“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论证。就是说,对于王阳明来说,心是即本体即功能、体与用完全合而为一的。既然心即体即用,它除了是本体外,还

29、可以化为万事万物,那么,除了心之外,也就无需再提所谓天理了。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王阳明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霸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慕悦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霸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取于义,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3. “心外无物”、“心

30、外无理”的命题,严格说来是价值论与境界论命题 即是说,王阳明所谓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并非要否认外部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只是说所有外部世界的存在,都只是由于心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发挥,才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命题,严格说来,是价值论与境界论的命题。只不过对于王阳明来说,由于宇宙之本体本来就是以价值论或境界论的形式才得以存在,所以价值论或境界论也就是存在论。,王阳明下面关于“观花”的一段话,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可以理解:“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31、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这段话与佛教禅宗的观点也极为相似。在这里,王阳明关心的是人的心灵境界,他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完全是境界论与价值论的。,(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1. “致良知” 上述可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实不是一种给定的存在,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境界。在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中,作为主体的心的功能的发挥是第一位的。因此,王阳明的心性论的重点,还不在于对于心外无理的论证,而在于如何通过心的功能的发挥,去达到这种心外无理的境界。这方面,他提出了“致良知说”。,(1)“致良知说”是将孟子的“良知说”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说进行

32、对接 “良知”一词最早由孟子提出,但在孟子那里,它还不是一个存在论概念,而只表示道德主体,是道德意识产生的根源。但到了王阳明那里,其含义进一步扩大,它不再仅仅是道德主体,而且成为宇宙的最高终极实在,是价值与意义世界之源。 如王阳明所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 ”,王阳明所以要将“良知”与“致知”联系起来,是因为不满意于朱熹对大学中“格物致知”说的解释。在朱熹那里,格物致知是通过格天下万事万物而致知;因而在他那里,格物是手段

33、,致知是目的。格物与致知是两个不同的思想环节与过程。这种解释与他认为天下万物皆有其客观的天理的看法是一致的。王阳明既然认为“心外无理”,那么所谓格物就不是格外物了。而只能是格心。 如王阳明所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 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 为善之谓也。 ”,又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既然格物就是格心,对于“格物致知”一语来说,“格物”二字也就显得多余;因此,就道德修养功夫来说,王阳明认为与其说像朱熹那样去格物,不如直接格心,而格心其实也就是致知。故对于王阳明来说,格物与致知其实是同一回事情。但由于朱熹也提倡致知,对于朱熹来说,致知还有

34、穷理的味道,而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致知就是致心中之良知。心中之良知即所谓的天理。,这便说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不仅是对孟子“良知说”的发挥,更是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挑战与修正。 通过“致良知说”,王阳明就将朱熹注重格物穷理的外部修养功夫,完全转移至对主体心身的调节与修养,从而道德修养功夫便不再是外在的经验学习过程,而完全变成主观的自由意志行为。当然,就效果说,这种致良知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体认天理。这方面与朱熹并无二致,只是出发点与方式、途径不同罢了。,(2)“致良知说”不仅仅是关于道德修养与做人的学问,同时还是一种存在论与本体论 原因在于,王阳明“致良知说”中的“致”也就是“至”:“致者至

35、也”。而格物中的格则是正的意思:“格者正也”。这样一来,所谓致知就是把良知推至事事物物,所谓格物就是用吾心之良知去“正物”。在这里,无论是就格物还是致知来说,心的功能的发挥都是第一位的。通过心的功能的发挥,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物我的对立便都得到了消解,而终至于“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因此,“致良知说”也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于“心外无理”的解释。,对于 “致良知说”,王阳明自视甚高,认为是得孔门与儒家真传,他说:“区区所谓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谛),真是建诸天地而不惊,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比而学,即

36、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mo)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2.“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他“知行合一”的思想。并且认为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关联甚深。如王阳明所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其“知行合一”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良知”乃“知行本体”,不可分割 传习录载: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37、。,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2)“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载:先生曰:“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

38、,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传习录载: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知行做两个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传习录载: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

39、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

40、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又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四、宋明理学的积极与消极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总体上是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其专门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一些观念,如“三纲”、“三从四德”、“存天理,灭人欲”等,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因而应该对其进行批判。正因为如此,才有五四运动“砸碎孔家店”、呼唤“赛先生”和“德先生”口号的提出,以及戴震、鲁迅等对中国封建礼

41、教的批判。,戴震说:“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鲁迅说 :“我翻开 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地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另一方面,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和中华民族哲学智慧的新的结晶,也必然会具有对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发展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如它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2、”的终极关怀(张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担当意识;“格物穷理”、“致良知”及“知行合一”的人格理想以及蕴含于其中的自强自立精神;“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等等,都对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譬如阳明学就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思想先导的作用),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整个世界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个人人生与事业的成功,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王阳明本人的人生被认为是“真三不朽”)。,温家宝2003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早在多年前, 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 说

43、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 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 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 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 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 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 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思考题: 1.礼运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目标是什么? 2.大学的终极关怀思想怎样? 3.中庸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怎样? 4.宋明理学的特点、中心问题和主要流派如何? 5.程朱理学的“性即理”与陆王心学的“心即理”的有何异同? 6.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与陆王心学的“致良知”的有何异同? 7.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怎样? 8.宋明理学的当代价值怎样?(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