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7922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思考.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 实践与思考,六大历史意识,传承文明,爱护文物的责任意识历史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物化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传承人类文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热爱祖国,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振兴祖国,跻身世界前列,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觉悟。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求真意识根据史料来确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在史料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发掘、发现或存疑,养成实事求是、实证研究的态度。,六大历史意识,设身处地,移情神入的历史意识必须把历史人物、事实、成果等放到当

2、时或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精神等具体的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思考和比较,理解或解释其发展的轨迹和现实意义。 社会进步,共创文明的发展意识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求生存、求发展的交融冲突、创新进步和不断解放自己的过程,多样性、阶段性和普遍联系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多元意识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我们已知的历史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随着新的发现和探究逐渐接近客观历史。必须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兼容并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三维目标 预期的学习效果,三种不同的导游与游客,从导游的行为角度描述: 1、始终挥着旗子、背着“书”,提个喇叭 ,“狗撵鸭子”地急急“

3、催命”; 2、领着路、说着“书”,告诉你“为什么”并概括讲解一般旅游方法; 3、还能与游客交流科学或人文的故事,并关心游客的生理和心理。,从游客的收获角度描述: 1、一直跟着旗子,烦着“书”,心情不爽,“心急慌忙”地匆匆“听令”; 2、跟着走,听好“书”,赏美景,“有道理”,理解掌握一般旅游方法; 3、还能感到知识随我意,心情享满足,身体得调节,交上好朋友。,什么是导游的“三维目标”及其有效性?, 游客的收获就是导游的“三维目标”。这种感受是旅游的“结果”,是在旅游过程中一点点萌发、产生、强化,并通过记忆系统留到了旅游以后。 游客感受的方面、性质与程度就是导游的“三维目标”之有效性! 哪一种导

4、游有效性更好?游客的收获更大? 结论不言自明!,因为,同样时间、地点、行程、费用之旅游:,第一种导游是“完成任务式”的,效果只达到第一维目标。游客是导游的 ;,猎物,第二种导游是“自我表演式”的,效果达 到了第二维目标。游客是导游的 ;,观众,第三种导游是“人文交流式”的,效果达 到了第三维目标。游客是导游的 。,挚友,从这个导游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目标”不是对导游行为的描述,而是对导游行为的结果游客的反应或收获之描述; 第二,为了研究,“三维目标”在观念上可以分解,实践上始终是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地生成与建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成功的课程(教学或学习)应当是有“过程与方法”之

5、醒悟、“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体验的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在求变中激活心智 导言变“如烟旧事”为“现实经历”,与学生携手渐入历史。 入题变“冷峻概念”为“鲜活故事”,与学生并行切入历史。 拓展变“抽象罗列”为“具象比对”,与学生同步观察历史。 延展变“宏观思考”为“微观探究”,与学生共同反思历史。 升华变“知识梳理”为“情感激发”,与学生共同憧憬历史。,知识与技能,知道史学界基本确认的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干的,并对中学生的成长最具认识、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意义的历史事实及其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历史及其相关问题,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地收集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形成在新的材料(即与已

6、经学过的材料及其内容难度相当,但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材料)中,按一定目的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有用信息的能力。,案例: 他们运的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观察图中最边上的这个地方。猜猜看,图中的驴队运的是什么?,师生对话:,生A:粮食,? ; 生B:工艺品,?; 生C:铜钱,?; 生D:木炭,? 结论:其实,可以反映城乡关系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一个示范、默会水平的假言推理的经历与训练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新的比较开放的历史及其相关问题情境(如“读史心得”,“历史游记”,“历史考察、调查、采访报告”,“历史小论文”,“历史探究小结”或“小组、班级甚至更大一些场合的交流”)中,显示、流露

7、或折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案例: 初中八年级钢铁长城一课 的设计,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孔子的诞辰日,安南在联合国总部张挂了孔子的画像,以示崇敬。老庄的哲学,西方历来就重视研究。九一年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军人在战壕里所做的事其中就有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哪儿去寻找智慧。我们我们知道日本、韩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国,但他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借鉴西方文明政治的同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保留得非常成功。在他们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具

8、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优良传统随处可见。而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都做了什么呢?,中国人重思想理性。这里没有真正的宗教束缚和思想禁锢,讲道论理,善于思考。中国人最佩服(心服口服、内心折服)的不是虚妄而武断的“上帝”,而是真实亲切的“圣人”。中国人最看重的不是权力和财富,而是道德和学问。中国人最为敬仰的是孔子和老子,不是三皇五帝,不是英雄豪杰,不求神异灵奇,唯重思想和智慧。 中国人重精神境界,其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的学术研究始终未曾泯灭。 。,组图: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圣人孔子轰动维也纳 老外看戏学论语?,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1日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中国与瑞

9、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孔子的文化教育思想早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目前中国“汉办”(对外汉语办公室)已计划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以传播汉语及中华文明。据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崇拜者也日益增多。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中国学者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9月28日)确定为“中国教育节”,孔子不仅是中国教师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师的荣耀。用孔子之名来确定中国教育节,可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不过一些批评者则认为,没必要回归到几千年前朴素的教育理念,毕竟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要比几千年前复杂而丰富得多。你的观点如何?,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 不要让遗憾的“历史”成为学生历史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