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8134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完整5.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5.1 土壤培肥 5.1.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1) 良好的土体构造 土体构造是指土壤在1m深度内上下土层的垂直结构,它包括土层厚度、质地和层次组合。 (2)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 (3)良好的物理性质 5.1.2 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1)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2)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3)合理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结合 (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5)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5.2 土壤污染与治理 土壤污染是指当加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即称为土壤污染。 当从外界环

2、境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被土壤胶体所吸收,使其毒性降低,或土壤微生物和小动物对污染物质的分解,使有毒变为无毒, 这个过程叫做土壤净化。 5.2.1 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1)土壤背景值的表示方法 (2)异常值的判断,5.2.2 土壤污染源 (1)污水灌溉 (2) 施肥 (3)施用农药 (4)工业废气 (5)工业废渣 5.2.3 土壤污染的防治 (1)加强对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监测 (2)彻底消除污染源,(3)增施有机肥料及其它肥料 (4)铲除表土或换土 (5)生物措施 (6)采用人工防治措施 5.3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土壤生态系统是

3、土壤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土壤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食和 被取食的食物营养关系依次联接成一定的序列,这 种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 由多个食物链组合在一起构成食物网。,5.3.1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 (1)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的控制 (2)农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单 (4)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短缺 (5)农田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6)农田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7)农田生态系统同时受到自然与社 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

4、约 5.3.1.1 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 (1)土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分配与消耗 (2)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5.3.1.2 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氮素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图5-4 的模式。,(2)磷循环,(3)钾循环,(4)农田土壤的养分循环 系统中养分暂时固定或贮存的场所称为养分库。养分库可分土壤库、植物库和物质库三部分。,(5)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水循环,(6)土壤水量平衡 土壤水量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土壤生态系统中水分的收支状况。 土壤贮水量变化 = 收入水量 - 支出水量 = (降水量子+ 灌溉水量子+ 地下水补给量)- (蒸发量

5、+ 蒸腾量 + 径流量 + 渗漏量),5.3.2 农田生态类型及建立 农田生态类型根据主体生物的不同可分为:农业型、农林型、农牧型、农渔型、综合型、能源型等。 根据生物地理和自然地理状况不同可划分为:山地生态农业、丘陵生态农业、平原生态农业、水网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等。 根据能量物质转化的特点可分为五类: (1) 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 (2)物质转化与再生 (3)水陆物质能量交换 (4)农业与工业结合的物质转化利用,(5) 多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 根据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性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将生态农业分为四种类型: (1)补缺利用型 (2)多层利用型 (3)综合利用型 (4)净化利用

6、型 根据产品生产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第一生产型 (2)多级生产型 (3)综合利用型,5.4 土壤资源评价 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5.4.1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是地球表面由空气、土壤、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结果所组成的经济综合体。 土地评价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亦即对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大小的鉴定。 土壤评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进行的土壤等级的评定。 5.4.1 .1 土地质量评价 (1)土地的适宜性 (2)土地的限制性,(3)土地利用现状 (4)土地

7、生产水平及潜力 土地生产水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土地生产能力的大小; 土地生产潜力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即在克服了某些限制因素后,土地生产力可能达到的程度。 5.4.1 .2 土地评价的内容 (1)土地评价因素和指标 ( 2)土地质量的评级 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五级地、六级地、七级地、八级地。 (3)土地评价图的编制,5.4.2 土壤资源评价 5.4.2.1 土壤资源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土壤属性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基础 (2)土壤的利用方向和适宜性是土壤资源评价的中心 (3)土壤生产力是土壤资源评价的标准 5.4.2.2 土壤资源评价方法(自学) 5.4.3 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3.1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土壤资源有五个特点: (1)土壤资源极其丰富 (2)山区土壤资源占的比重大 (3)土壤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4)人均耕地面积小,宜农荒地土壤资源不多,(5)存在着占现有耕地1/3左右的低产土壤 5.4.3.2 我国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3)水土流失区域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 (4)盐碱地的开发利用 (5)荒漠化土壤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