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9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8820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咳嗽9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咳嗽9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咳嗽9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咳嗽9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咳嗽9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咳嗽9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咳嗽9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咳 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黄纯美,概述,(一)定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 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一)定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 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二)证治源流,内经对咳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如“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等。 分类: 内经以脏腑命名分五脏咳嗽;诸病源候论有十咳之称。 刘完素指出咳与嗽有别。 张景岳把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至今仍切合临床实用。 喻昌医门法律论述肺燥,创温润和凉润之法。,

2、(三)范围,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以咳嗽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流行病学情况: 咳嗽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发病率高,如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多发,多为散发性,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肺炎亦为常见病,我国每年约250万例病炎发生,12.5万人因肺炎死亡;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为3%5%,50岁以上患病率可急剧上升至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二、病因病机,咳 嗽,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痰 火,内邪干肺,外邪袭肺,六淫: 风寒暑 湿燥火,脏腑功能 失调: 肺脏虚弱 痰湿蕴肺 肝火犯肺 肾脏亏虚,主要病位在 肺 与肝、脾、

3、肾密切相关,三、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2、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 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常伴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3、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干湿啰音。 4、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支气管肺炎,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四、鉴别诊断,体质虚弱、感染“痨虫”,主症为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 逐渐消瘦等。,感受热毒,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 成痈,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 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内外之邪侵袭致宣降失常,肺气 上逆,咳嗽或伴咯痰、发热等症。,咳 嗽,肺痨,咳嗽,肺痈,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

4、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常突然发生,病程短,初起多兼有肺卫症状,属邪实。 内伤咳嗽,多为宿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已,常兼他脏病证,多属邪实正虚。 2、分清寒热虚实 外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者属实;内伤中痰湿、痰热、肝火属邪实,日久伤肺,可与正虚并见。,3、辨痰的性状 (1)辨色 白风、寒、湿;黄热;灰痰浊; 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肺脏风热或痰热; 粉红色泡沫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2)辨质 稀薄风寒、虚寒;粘热、燥、阴虚; 稠厚湿热。 (3)辨量 量少多干性咳嗽;量多多湿性咳嗽。 (4)辨味 热腥痰热;腥臭痰热成痈; 味甜 痰湿;味咸肾虚。,(二)治疗原则 分清虚实主次处

5、理 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属邪实,治以宣肺散邪为主。 内伤咳嗽多宿病,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治 当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 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初期一般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肺气宣畅则 咳嗽自止;日久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 顾。,(三)分证论治 风寒袭肺 外感咳嗽 风热犯肺 风燥犯肺 痰湿蕴肺 内伤咳嗽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肺阴亏耗,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 主症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 色白。 兼次症 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无汗。 舌脉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

6、或小青龙汤 趣味方歌止嗽散:陈干姐不愿借钱 陈甘桔部菀芥前,2、风热犯肺,主症: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 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兼次症:咳时汗出,流黄涕,口渴,头痛, 肢楚,恶风,身热。 舌脉: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加减 趣味方歌:为何杏杆皆连菊叶 苇荷杏甘桔连菊叶,3、风燥犯肺,主症: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粘痰,不易 咯出。 兼次症:喉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 有血丝,口干,咽干而痛,或鼻塞, 头痛,微寒,身热。 舌脉: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

7、 燥证与风寒并见系为凉燥,方用杏苏散。 趣味方歌桑杏汤:傻子离母(想)伤人 沙子梨母(想)桑仁,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 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痰 而嗽,痰出则咳缓。 兼次症:胸闷,脘痞,呕恶,纳差,腹胀, 大便时溏。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趣味方歌三子养亲汤:三子来借书 三子莱芥苏,2、痰热郁肺,主症: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 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 热腥味,痰血。 兼次症:胸肋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 身热,口干欲饮。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

8、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趣味方歌:桑芩芝二母卖瓜梗 和 红菱草 桑芩桅二母麦瓜梗(和)红苓草,3、肝火犯肺,主症: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 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兼次症: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 少质粘,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 痛。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趣味方歌泻白散:白耕草地 白粳草地,4、肺阴亏耗,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 或声音逐渐嘶哑。 兼次症: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 口干咽燥,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 。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

9、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趣味方歌:沙麦炒桑竹豆粉 沙麦草桑竹豆粉,常用中草药,紫 菀,款冬花,贝母,陈皮,桔梗,沙参,六、转归预后,1、外感咳嗽一般易治,若迁延失治、误治,反复发作,损耗正气,可转为内伤咳嗽。临床上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 2、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治疗难取速效。 3、咳嗽日久不愈,可累及他脏,由肺及脾及肾,常出现痰凝、血瘀、水停面演变成喘证、哮证、肺胀、虚劳等,则病程趋于缠绵,临床迁延难愈。,七、预防调摄,1、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凉。 2、调饮食,戒烟酒等不良习惯。痰多者饮食不宜肥甘厚味;风热、气火、风燥、肺阴虚者,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 3、痰多者应尽

10、量鼓励其将痰排出。咳而无力者,可翻身拍背助痰排出,心要时吸痰。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病案讨论(一),病史:岑某,女,22岁,大学生,因咳嗽1周,并发热2天入院。症见:发热,最高达39.2,咳嗽频作,咯黄稠痰,量较多,伴胸痛,口渴,纳一般,二便尚可。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查体:左中下肺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变,左肺呼吸减弱,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心脏听诊(-)。 X线胸片:左下肺炎。 血分析:WBC13.0*10e9/L 1、中医诊断、证型及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如何? 2、西医如何诊治?,病案讨论(一),1、中医诊断:咳嗽 证型: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11、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桑白皮15 黄芩10 知母15 鱼腥草30 桔梗10 浙贝15 瓜蒌仁15 茯苓15 陈皮6 麦冬10 天花粉15 甘草6 2、西医诊断:左下肺炎 治法:积极抗感染、化痰止咳及支持对症。,病案讨论(二),周某,女,50岁。 初诊,身热头痛,体温38.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喉疼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 两脉浮数。 中医诊断 ? 治法、方药?,病案讨论(二),中医诊断 风 热 感 冒 治法治则 辛凉疏卫、宣肺退热 方药 薄荷1.5 (后下) 前胡6 浙贝12 桑叶9 淡豆豉9 银花9 连翘15 芦根30 桔梗6 二付 饮食当慎,荤腥宜忌。,病案讨论(二),二 诊 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 风热已解,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 薄荷1.5后下 前胡3 黄芩9 杏仁9 白茅根30 芦根30 焦三仙各9 二付 药后诸恙皆安。 赵绍琴医案,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