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训诂学使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3866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4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训诂学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训诂学使用.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字训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1年上学期),折 戟 沉 沙 鐡 未 消,自 将 磨 洗 認 前 朝,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与训诂学 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叫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它是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部分组成的。训诂学是传统语 言文字学里研究语言思想内容的一个学科,它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主要是文献语言)的。 (一)什么是训诂 学界一般认为,“训诂”一词,原作“诂训”,最早见于汉代的毛诗故训传。,但据齐佩瑢训诂学概论证明,“故训”与“训诂”不同。“故训”是“先王之遗典”本毛诗 “古训是式”郑训,道。” 郑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颜师古云:“今定本作

2、故笺。(毛传:“古,故。以诗云古训是式,毛传云古,故也,则故训者,故昔典训,依故昔典训而为传。”段玉裁,说文注亦云:“毛诗谓故训传者,故训犹故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故训”的“故”是故旧、古代之意,“故训”是偏正结构。但洪诚训诂学以为“故训传”乃三字并列,为三种不同的训诂方式,“故”“训”皆名动同字,此书名中“故”“训”为动词。可参考。 “训诂”一般理解为两个动词,又名“解诂”,简称“诂”。 (见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通行写作“训故”,如贾谊有左氏传训故。至西汉末年,逐渐改作“训诂”。 对于“训诂”的定义,历代训诂学者分别作过解释。如: (1) 东汉许

3、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训,说教也。”这里许慎对“诂”、“训”两词是分别进行说解的。 (2)晋代郭璞在尔雅释诂第一条的注文中说:“此(指训诂)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3)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讲得最为详尽。他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孔氏认为,“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L因此,用今语释古语,用通语释方言,这就叫做“诂”。所谓,“异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4、类型。 (1)因时间因素形成的“古今”异言。如: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诗“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毛传:“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礼俗制度不同) 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打猎的特称) 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祭祀的特称) 以上二例表明上古汉语多特称,而后世多用类名,这是词汇自身发发展所致,也需要训诂。 (2)因地域(或曰“空间”)因素形成的“方俗”殊语。如: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瞂(f),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方言卷九) 箭,自关而东谓之

5、矢,江淮之间谓之鍬,关西曰箭。(方言卷九),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方言卷一) 另外,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举了“时地不同,语转生焉”的例子,认为“于、聿、遹、曰、越、言、爰、云、攸”等词为同根之语族: (1)虚字“曰”为“于、爰”,“於”为“于、爰”。(释诂) (2)遥为“迂、远”,缓为迂、爰;大为于、桓,芋(大叶实根)、扜(张弓使大)、訏、,谖(大言),盱、目爰(大目),颙、願(大首),鼋(大鳖)、杬(大树)、烜(大火)等等。 3因时地原因引起的字体差别,如异体字,用字的习惯则有假借字,这些都需要训诂。 第二、“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

6、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与说明。从尔雅释训,的情况来看,它所解释的语言单位不限于词,还包括句、章、篇;说解范围也不限于语义,还包括句子结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如毛诗故训传、赵岐孟子章句等较早的训诂著作,大多采用这种作法。齐佩瑢说“训”的体式有“其体辞多说博,其旨阐微著隐,著眼在说解义理”的特点,“与训故之仅为推求古音古义者不同,统言无别而对称有异”。,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对“训诂”一语的说解,具有的新的涵义。他指出:“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侃先生对“训诂”的解释,已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 实际上,自从汉代毛诗

7、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注解”的别名,就是用“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扫除古书中的文字障碍。 (二)什么叫“训诂学” 许多现代学者给“训诂学”下过定义。(1)洪诚训诂学:训诂学的任务是解释语言。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解释语言。 (2)许嘉璐在未辍集中归纳说:“训诂学是研究全面解释文献语言的方法、原则、规律的科学。”,(3)王宁先生说:“传统训诂学是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 但传统训诂学对语义规律和方法的探讨、总结往往夹杂在训诂材料之中。如说文。 训诂范围的确定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早期训诂学(从汉到

8、明)。文字、音韵杂糅,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等也包含其中。,(2)晚期训诂学(清到近代)。训诂与文字、音韵分立,偏重研究语义,但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等也包含其中。 (3)现代训诂学。研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的词汇而且偏重词义,探讨综合的应用法则。 (三)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的关系 文字学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形音义的关系等,偏重于形;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偏重于音;而训诂学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传统学问,偏重于义。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训诂学离不开文字学和音韵学,文字学和韵音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第二章 注

9、释书中的训诂内容 训诂的内容,主要的有如下两点:一、释词和解句,二、辨析古书语法修辞。 (一)解释词义,1.解释词义的重要性。 解释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是阅读前人典籍的基础。不知词义的确切解释,就谈不上对句意、文意的理解。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集卷九) 戴氏最反对那种离开字、词、句的具体分析而空谈圣贤之道的浮夸的学风。他认为,不懂得,每个词的含意,便不能懂得每句话的意思;不懂得每句话的意思,便不能懂得整篇文章的意思,因而也就不能真切地了解古人的思想。 阅读古籍时的障碍往往是词的引申义

10、、临时义,或是古语、方言以及因字、传抄等原因带来的问题,因而词义解释的内容是多样的。例如: 汉书文帝纪:“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颜师古注:“道,读曰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传:“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解释各种命名的不同缘由)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论语为政)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释具体义) 战国策楚策庄辛说楚襄王:黄雀“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

11、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为招,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清人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二中指出:“類当为颈,字之误也。招,的也,言以其颈为准的也。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此作以其颈为的,艺文类聚鸟部、,太平御览羽族部并引此云:左挟弹,右摄丸,以加其颈。姚曰:春秋后语云:以其颈为的。的或为招,招、的古声相近,故字亦相通也。”按王氏在这里指出了類是颈之讹字,招是的之通假字,于是豁然贯通。(校订文字,指出通假) (二)解释句意 解释句意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1.分析句读 礼记学记把分析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古书一

12、般不断句,分析句读是解释句意的前提。例如: 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能教乎?(淮南子俶真)高诱注释时把“儡身”二字连读,注释说:“儡身,身不见用,儡儡然也。”而王念孙却把“儡”上属为句,说“不免于儡,谓躬身行仁义,而不免于疲。”(集韵脂韵:“儡,劳心也。”困乏。) 2.疏通句意 包括串讲句意和说明句子的言外之意。串讲中往往隐含对词义的训释。常用训诂术语是“谓”、“言”,“言”更多用于点明言外之意。如: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郑笺:“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 如汉书韩信传:“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旁可置万家者。”颜师古注:“言

13、其有大志也。” 左传成公三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孔颖达疏:“唯车服之器与爵号之名不可以借人也,此名号车服是君之所主也。” 解释句意是“章句”这一训诂体式的主要内容,还归纳总结主题大意,叫章指。如赵歧孟子章句。 (三).阐明语法,毛传在串通句意的时候,往往把词和词,或句与句的关系确定下来, 这就暗示了语法结构。如: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郑笺:“惩,艾也。僖公与齐桓举义兵,北当戎与狄,南艾荆及群舒。”说明宾语前置。(膺:抵当,击。) 后汉书李膺传:“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李贤注云:“以朝廷为污秽也。” 说明意动用法。 (四). 分析修辞表达方式,

14、如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牂羊坟首, 言 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说明比喻义) 。 诗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毛传:“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阐明互文) 左传昭公十三年:“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孔颖达疏:“王肃注云:郑伯爵而连男言之,,郑伯爵而连男言之, 犹言曰公侯,足句辞也。”(阐明连类而及) (五).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孔颖达疏:“老子曰:孤、寡、不榖,王侯之谦称也。曲礼云:诸侯与民言自称寡人,庶方小诸侯自称曰孤。其在四夷,虽大曰子,于内自称不榖”,汉书陈胜项籍

15、传:“于是楚已破秦军,羽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张晏注:“军行以车为阵,辕相向为门,故曰辕门。” 第三章 训诂体式(上) 训诂体式,即训诂的体制和形式。训诂体式,即训诂的体制和形式。它大致可分为四类:文献正文的训诂、附于经文的注疏 (随文释义的注疏)、通释语义的专著、杂考笔记中的训诂。四者之中,以,注疏和专著为主。 文献正文中之训诂,从内容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遍见先秦经书及诸子散文。我国的训诂,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的正文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就遍及全书,不胜枚举了。据张新武先秦文献正文中词义训诂辑录的统计,周易、孝经、左传等

16、31部古籍中共有1562条。从内容上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孟子滕文公上:“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洚,户公切,又古巷切。) 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墨子经上:“平,同高也。”(以上3例解词)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小人见奸巧,乃闻不言也,发罪钧。”此言见淫辟不以告者,其罪亦犹淫辟者也。(墨子尚同下)(以上2例串讲句意) 驺虞者,乐(赞颂)官备也;貍首者,乐会(朝见天子)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礼记射义)(说明章旨。少见),、更多的训诂材料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里。

17、 如春秋 “三传”,周易“传”,礼记、墨子的“经说”、韩非子的“内外储说”、“解老”及 管子的“五解”等。可见训诂工作在 当时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当时的训诂尚 未独立和系统化。,王宁先生说:“在那些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材料中,训释词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让人明白被解释词语的意义,同时也在阐明某种政治或哲学主张,甚至可以看作是某些观点的证据。”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楚庄王解释“武”的字形是“止戈为武”,就是为了证明“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种军事观念的。,(二)随文释义的注疏 随文释义的注疏指附于文献正文之后的注释。训诂材料中以此类为多。 1.注疏的名称 前人所称的“传”、“

18、说”、“解”、“疏”、“诠”、“证”、“微”、“诂”、“注”、“笺”、“音义”、“章句”、“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注疏类型 (1)传注类(对典籍本身的注释) “传”本指古代驿站的交通工具,引申为,由此达彼之意,因而传递古今语言也称作“传”。孔颖达曰:“传者,传通 其义也。”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等区别。依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 外传。”与经义相比附的叫“内传”。东汉以来,有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如春秋隐公元年“五 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在左传中引用有关史料成了一篇完整的历史故事。)国语为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序云

19、:“其文不主于经,故号外传。”其他还有齐诗外传、韩诗外传。“大传”之名始于西汉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是“大义”的意思;“小传”是“不贤识小”之意,谦词,与“裨传”、“稗传”同。宋刘敞有七经小传,吴棫有书裨传,吴仪有春秋稗传。还有“补传”,与“补注”同。 与上类注释不同的是毛诗诂训传。毛传重视通过文字训诂疏通经义,以,字词为训诂的单位,有较为严格的程式化的注释用语,表示被训字与训释字之间的各种音义关系。 笺,说文:“笺,表识也。”徐锴说文系传解释为“于书中有所表记也”,即在原有的注释旁附记自己的意见。郑笺在毛传的基础上有所阐明、补充或订正,即修正他人成说的注释体式。 清胡承珙有毛诗后笺。,注,

20、说文 :“注,灌也。”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郑玄之后,“注”几乎取代了“传”成为经籍 注释的通称。郑玄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传世。下面是秦风无衣的毛传、郑笺:,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好呼报反攻古弄反又如字亟欺基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兴也袍襺也上与百姓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笺云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同袍乎言不与民同欲袍抱毛反襺古显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戈长六尺六寸矛长二丈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仇匹也笺云于於也怨耦曰仇君子不与我同欲而於王兴

21、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仇音求长直亮反又如字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泽润泽也笺云襗亵衣近汙垢。泽如字亵仙列反襗除草反说文袴汙音乌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作起也笺云戟车戟赏常也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与兴师,2.章句类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它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通常把字词的注释包含在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其优点是对文献的注释更富于整体性,有利于对全篇主题的发掘,但不如传注那样简明。东汉时章句著作较多,现存有王 逸的楚辞章和赵歧的孟子章句。 孟子章句每篇按文意分为若干章,每章以“章指”概括全章旨意,如“寡人之于国,也”的章指是:“王化使民养生送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

22、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3.义疏类(再度注释) “疏”在说文里释为“通”,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训诂体式。它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籍中前人的传注。六朝义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仅有论语义疏。,义疏又称疏、注疏、正义(“正前人之义疏”)。六朝后有唐贾公彦的周礼注疏、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 唐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作为官本发行后,形成了“五经正义出,六朝义疏亡”的局面。 4.集解类 集解又称集注、集释,也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由注者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释、间下己意而成。集解的特点是愽采众家之长,使读者对各家注释一目了然,其中还可能发现已佚

23、注本的内容。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裴骃史记集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等。 值得注意的是,像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唐颜师古的汉书注虽无“集解”之名也属集解类注释,而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是集春秋经,和左氏传而加以注解,又不属于集解类。 5.音义类 音义类注解以辨音释义为本,也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这类注释汇集了各种注音和各种解释,便于训诂应用。它的产生是与对汉语音义关系的认识和反切注音方法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代表性著作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它由今人所见十三经注疏中除孟子以外的十二经“音义”加上老子音义、,庄子音义共同组成。 还有唐释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它们与一般专释一书的“

24、集解”略有不同。 第三章 训诂体式(下) 训诂纂集的专书 一、训诂纂集的专书的性质和意义 训诂纂集的专书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按一定原则和目的编排的类聚字、词、义的系统,的训诂材料。随文释义的注疏是分散的、具体的,受到具体语言环境的局限,而专书训诂则是集中的、概括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系统的训诂,或者说它所解释的是某一词的常用的、基本的或全部的含义。 二、训诂专著的类型 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集合贮存型; 第二、理论证实型; (一)集合贮存型。,它是一种集中材料以便综合使用的专著。特点是保存材料的原始面貌,提供材料的原始出处。 又可分为单释语义和形音义兼释两大类。 1.单释语

25、义的专著: 重要的有尔雅、方言、小尔雅、广雅、经籍纂诂等。 (1)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语义的专著,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其得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刘熙释名释典艺云:“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说其目的是为了沟通方言,使其接近于雅言。郭璞尔雅注认为它是“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黄侃则主“近夏”说,他在尔雅略说中说:“雅之训正,谊属后起,其实即夏之假借字。”他认为,“尔雅”即“诸夏之公言”,“经典之常语”,“训诂之正义”。,综合前人的说法,尔雅就是集中先秦古训,来达到用标准语释方言俗语、用常用语释难僻词语,用当代语言释古语为目的的训诂

26、专著。 尔雅是一部按意义类别编排的同训词典,按义类分为十九篇。首创了按义类编排词汇的方式 。训释一般词语时,是把同义词归并为条,每条用一个通行词作解释;其他词语则把相关的名类汇聚在一起解释 。例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释诂) 怿、悦、愉,乐也。(释诂) 晏晏、温温,柔也。 (释训)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 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释器)(郭璞注:“肉,边;好,孔。”) 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释天),尔雅中有异训同条现象。例如: 育、孟、耆、艾、正、伯,长也。(释诂) “长”有长养、

27、年长、官长三义,所以被训释词分成三部分,“育”为长养义,“孟、耆、艾”为年长义,“正、伯”为官长义。 自宋至明,补充和仿尔雅体制的书多以“雅”命名。例如:小尔雅、魏张揖的广雅、北宋陆佃的埤P雅、南宋罗愿的尔雅翼、明朱谋玮的,骈雅、明方以智的通雅(还涉及古篆、古音、算数、金石、谚语、医等)、清夏味堂的拾雅、清洪亮吉的比雅、近人朱起凤的辞通等。 广雅与广雅疏证很重要。 广雅疏证是清王念孙所撰,代表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最高水平。例如: “台、既、抎、墜、逸,失也”条疏证: 台(y)、既者,方言:“台、既,失也。宋鲁之间曰台。”说文:“骀,(ti),马衔脱也。”后汉书崔寔传:“马骀其衔。”骀与台声义相近。

28、抎者,说文:“抎,有所失也。”引左传成(公)二年“抎子辱矣”。今本作“陨”。墨子天志篇云:“抎失社稷。”齐策云:“唯恐失抎之。”“抎”与“陨”通。抎之言损也,损亦失也。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云:“战战唯恐失损之。”逸者,纵之失也。说文:“失,纵也”,“逸,失也。” 盘庚:“惟予一人有佚罚。”周语引作“逸”。,史记五帝本纪云:“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君奭:“遏佚前人光。”汉书王莽传作“遏失”。周语云:“淫失其身。”逸、佚、轶、失并通。 作者认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他 “以声统义”,旁征博引,考证信实,富有创造性。从理论和方法上把训诂学推向了新的高峰。 尔雅郭璞注保存在十三经注中,还有今人周祖谟尔雅

29、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2)方言(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作者是西汉末扬雄。扬雄,字子云,四川成都人。方言是我国研究汉语方言词语的第一部著作。它不仅在方言研究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训诂研究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学者走出书斋,向群众学习语言。 方言的训释方法与尔雅相似,,它把同义词归并为条,然后用一个常用词来解释,再说明各方言词的通行地域;或先举一个词作为话题,然后分别说明这个词在各地不同的称谓。例如: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速、逞、摇扇,疾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速,燕之外鄙朝鲜洌水之间曰摇扇,楚曰逞。,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 出谓之嫁,由女

30、出为嫁也。逝,秦晋语 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锻,关西曰箭。 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 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曰橧。,仿方言的著作,有清戴震续方言稿杭世骏续方言、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等。 方言较好的注本,有清钱绎的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祖谟的方言校注(中华书局)。 (3)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作者是清人阮元撰,106卷。它汇集了唐以前古籍中的,训诂,是大型训诂纂集书;又全面列出了书证,实为首创。前人评它是“经典 之统宗、训诂之渊薮、取之不竭、用之无穷者也”,王

31、引之在经籍纂诂序 中称赞说“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它汇集经传训诂,极大地方便了经学小学的研究。以下是经籍纂诂收集的对“诛”字的训释: 诛,责也。左氏庄八年传“屦于徒人费”注。襄卅一年传“求无 厌”注。定十年传“有司若之”注。,又论语公冶长 “于予与何”集解 引孔注,又皇疏。又国语周语“翟人来杀谭伯”注。晋语“臣於扬 干”注。吴语“无有焉”注。又汉书董仲舒传集注。又后汉献帝纪注。孔僖传注。又管子大匡 “反履于徒人费”注。 该书资料来源既包括各类小学专书,又涵盖各种经籍旧注;并且每一条训释都详引例证,单是“诛,责也”一个训释的例证就有十几处。,2.音义兼注的专著 音义兼注的专著,重

32、要的有经典释文、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华严音义等,都是注释群书的专著。 (1) 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共三十卷,唐陆德明撰。所释经典有周易、古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十四种。北宋以前孟子还未列入经部,因而未注。“释文”就是释义和释音。分开来都叫作“音义”,如周易音义、尚书音义。他的“释文”,不仅注经,还要释注,“经注毕详”;不仅注音,又兼阐发经、注的旨意,“训义兼辩”。 这部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共二百三十多家,又兼载诸家的训诂,考证各本的异同,是研究古代汉语形、音、义的重要资料。,(2)玄应音义(原名一切经音义) 玄应音义二十五卷,唐

33、代和尚玄应撰。本为汉译释佛经的音义而作。书中详注音切,博引群书。如郑玄尚书注、论语注,贾逵、服虔春秋传注、李巡、孙炎尔雅注等,今都已失传,仅存其所引资料,所以研究古代文献的人,视之如珍宝。 (3)慧琳音义(原名也叫一切经音义),慧琳音义一百卷,唐代和尚慧琳撰。此书以玄应音义为基础,更加广泛采辑,所征引的古籍更多(750余种),其中早已佚失的也不少,因而也很珍贵。 (4)华严音义 华严音义四卷,唐代和尚慧苑撰。性质和特点与上两部音义同。 (二)理论证实型 它是一种有明确的理论目的、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编排原则的训诂专著。,重要的有说文解字、释名。 (1)说文 说文在古代训诂专著是理论价值最高的。

34、许慎明确提出了汉字形义统一的理论,他在说文叙说古文“厥意可得而说”,认为早期汉字的构意是可以通过字形来解说的,并且把形义统一的理论贯穿于整部说文的编纂之中。它广泛搜集周秦的古文、籀文、篆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作为条例,,涵盖对所有字形的讲解,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来释义释音,使读者明了古人造字的本意。例如: 隹(zhu ),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 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从某象形,表明为合体象形。) 二,高也。此古文丄,指事也。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好,美也。从女子。,祖,始庙也。从示且声。 析, 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 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从艸于声。徐

35、锴曰:芋犹言吁也。吁,惊辞,故曰骇人。 婚,妇家也。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也。(说明转注字) 洒,涤也。从水,西声。古文以为洒扫字。(澡,洒手也。浴, 洒身也。沬,洒面也。洗,洒足也。)(“灑”字是,散水于地的意思。“洒”是“灑”的通假字) 许慎在每字下先释义,后分析字形,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用事实证明了形义统一的理论课题。 (2)释名 释名是一部用声训方法推求名源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释名的作者,旧题汉北刘熙成国撰,成国是刘熙的字;而后汉书文苑传说为刘珍所撰。刘熙太约是汉末魏时之人。体例仿尔雅,共八卷二十七篇。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名称都有由来

36、,他著书目的是要推求名称的由来,也就是探求语源;探求的方法是因声求义,即从语音上去探求语源。例如:,矇,有眸子而失明,蒙蒙无所别也。 水小波曰沦。沦,伦也。小文相次有伦理也。(释水) 楣,眉也,近前各两,若面之有眉也。 阙,阙也,在门两旁阙然为道也。 子,孳也。相生蕃孳也。 (以上用同音字为训),契,刻也,刻识其处也。 含,合也,合口停之也。衔亦然也。 (以上用双声字为训) 月,阙也,满则阙也。(释天) 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为端首也。(以上用叠韵字为训) 释名通过大量语言事实证明了音近义通的道理。对后世训诂学影响较大。 释名较好的注本,有清毕沅的释名疏证,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等。,三

37、、考证型 清代学者崇尚汉学,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虚。到乾嘉时期,形成了既实事求是,又有创新精神的考据学。清代的考证多以造笔记和杂记形式存在,这些著作主要对古籍从文字、声韵、训诂、校勘诸方面进行考释,内容十分丰富精彩,考释的严密和准确,令人惊叹,成就很大,水平最高。 重要的著作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俞越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 (1)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共八十二卷,包括逸周书杂志四卷、战国策杂志三卷、史记杂志六卷、汉书杂志十六卷、管子杂志十二卷、晏子春秋杂志二卷、墨子杂志六卷、荀子杂志八卷又补遗一卷、,淮南内篇杂志二十二卷又补遗一卷、汉隶拾遗一卷

38、。例如: 战国策杂志楚“触詟”、“揖之”条。作者在证明了“触詟”应是“触龙言”之后,又说:“吴曰: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吴说是也。集解曰:胥犹须也。御览引此作盛气而须之。隶书胥字作 ,因讹而为咠,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言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而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触龙见赵太后章正是作“触龙言 愿见,太后盛气而须之”。从这两条疏证中,我们可见作者远见卓识之一斑。 (2)经义述闻 经义述闻包括对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国语尔雅诸典籍的考释。下面举经义述闻毛诗为例:,家大人曰:终风篇:“终风且暴。”毛诗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

39、终风,西风也。”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燕燕曰:“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北门曰: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小雅伐木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甫田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正月曰:“终其永怀,又窘阴雨。”“终”字皆当训,为“既”,“既”、“终”语之转。既已之“既”转为“终”,犹既尽之“既”转为“终”耳。解者皆失之。 为了解释一个词,旁征博引,证明“终”与“既”为一语之转,这就打破了从汉以来把“终”当成“终日”,把“终风”当成“西风”等实词义的误解,说明了这个“终”字的虚词词义。真是发千古之奥妙,令人叹服。,第四章 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 第一节 训诂条例

40、 记录汉语的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释字义就必然牵涉到字形、字音,于是也就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形训、声训、义训三种训诂条例。 一、形训 形训就是“以形释义”,即用通过对汉字形体构造的分析来推求本义的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形声字还能兼表形与音,是有理性的文字。它与无理性的拼音文字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识读汉字时,往往会有“望文生义”之效。 先民依义造字,以形表义,因此,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它初始表示的词义有密切关系。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是直接绘形、绘意,形与义的联系是个体的、又是具体的;形声字的联系是间接,的、带有概括性的,而且是成批的,它以义符表示事类,因此,我们就有

41、可能通过对汉字型的分析来探求字义。形训表明汉字依义造字的意图,也反映了汉字形义统一的规律。 (一)、汉字形体与词义的关系 1.象形字的形义联系最为紧密。如:目、口、人、水、牢、州等; 2.会意字也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如:莫、县、祭、伐、息等;,3.指事字也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如:上、下、亦、交、高等; 4.形声字的形符指出字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其声符也往往是字义的承载者,如: a.吻,口边也。从口,勿声。 喉,咽也。从口,侯声。 呼,外息也。从口,乎声。 b.(睡眼)矇眬、(月光)朦胧、(日光)曚昽。,(二)、形训的源流 1.形训的方法春秋战国的文献中就有记载。 如:左宣公十二年:“

42、夫文,止戈为武。” 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2.汉代以后,经师解经,尤其是说,文,多用这种训诂方法。 (1)经师训诂如:诗小雅皇皇者华。郑笺:“中和谓忠信也。”孔疏:“于文,中心为忠,人言为信。” (2)说文是形训的专著,全书贯穿并证实了“汉字形义统一”的观点。如: 命:使也。从口令。 吠:吠鸣。从口、犬。 暴:晞也。从日,从出,从 ,从米。,戒:警也。从 戈,将戈以戒不虞。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子”声与“滋”、“孳”近,有孳乳繁衍

43、的意思。 (二)、形训的作用 形训作用:求字之本义,辨形似字(如盲、肓),纠正错别字(如染、步),了解历史文化(如县、犂、婦、赢)等。,求字的本义。例如: 周礼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说文巾部:“饰,刷也。从巾,从人,食声。读若式。”说文有“饰”无“拭”,“式”即“拭”的古字。郑玄周礼注:“饰谓刷治洁清也。”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说文:“县,系也。从系持 。”金文作“ ”。像人首系挂于木上之形。,(三)、以形索义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变化,其造字时形义统一的特点已经模糊或被“笔势”所堙没。汉字的演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体的演;二是汉字自身的演变。甲

44、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这是字体的演变;而文字本身的变化是指由于造字意图改变而引起的汉字构形的变化。例如,“鼻”,甲骨文为“自”。古字是象形字,今字是形声字。又如“拖”,说文:“拖,曳也。从手,它声。”,已成了形声字,而“拖”的甲骨文作“ ”会手拖蛇之意,会意字。因此,以形索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所探求的必须是本义。因为只有本义才与字形切合。例如“暴”字,其小篆字形“ ”,说文日部:“暴,晞也。从日、从出、从 、从米。”会双手出米至日下晒之意,可以领会到他的本义是“晒”。而其引申义“暴露”、“突然”、“凶残”等却不能与字形切合。,(二)用来作为分析材料的必须是本字。因为假借字意

45、义与本字无关。如: 说文:“容,盛也。从宀谷。”段注:“今字假借为颂貌之颂。” 说文:“颂,貌也。从页,公声。” (三)用来分析的本字还必须是“笔意”。 “笔意”是指能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叫“笔势”。例如“悬”,为形声字,从字形上已看不出“悬挂”的,意义了,这就是“笔势”;而金文的“ ”为象形字,能体现“悬挂”的意思,就是“笔意”。 2.形训应注意的问题 (1)本义与造意相合。例如: 说文十三篇下:“加,语相譄加也。从力口。”“譄,加也。“诬,加也。”段注:“知譄、诬、加三字同义矣。诬人曰譄,亦曰加,故加从力口。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46、吾亦欲 无加诸人。马融注:加,陵也。,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杜预注:祝词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加”就是“虚报”的意思。“加”的本义与造意都是“语相譄加”。 说文“酣,酒乐也。”“醉,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 说文“酖,乐酒也。”“醒,酒解也。”“酲,病酒也。” (2)本义与造意不合。例如:,说文十篇上:“塵,鹿行扬土也。” 说文十篇上:“状,犬形也。” 说文十篇上:“獨,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以上造意是个别事物,本义为一般事物。) 说文四篇下:“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说文七篇下:“宽,屋宽大也。”,说文十二篇下:“彊,弓有力也。” 说文十篇下:“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以上造意实指,本义虚指) 说文七篇下:“索,艸有茎叶可做绳索。” 说文十篇下:“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 说文三篇下:“晝,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畫省,从日。”,(以上只点明造意与本义有某种联系) (3)形同而意异。例如: “”,在不同的字里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旦(“地也”)、夫(“以象簪也”)、雨(“象天”)、血(“象血形”)等字。 (4)形异意同。例如: “儿、大”作构件时均表示“人”。如兄(从儿,从口)、亦(从大,象两亦之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