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7912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石油中学 郭小昕,18个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和代词。,连词: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词。如而、且、则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涉及或比较的对象以及动作的施事者。如于、以、被等。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情态、语气的词。如乃、则等。 助词:附着在词、词组、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如乎、之、者。,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特点: 1、一词多类。比如“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

2、用法。 2、一类多义。比如“以”,做介词,就有“把”、“凭借”、“用”等不同意思。 词不离句,高考常见问题: 不通语法 不结合语境 不明句间关系,(2012年文言文湖南卷)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技法指津 牢记典型,对比辨析。比如“而”作连词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3、、广起,夺而杀尉。 3、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表转折,却,表承接,连接两个动作,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表并列,并且,表递进,而且,表因果,因而,关注前后词句,明辨关系,而 连词:1、表承接,就,或不译 2、表并列,并且 3、表转折,却、但是、可是 4、表递进,而且 5、表修饰,连接状语和动词 6、表假设,如果 7、表因果,因而 8、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你,你的 复音虚词:而已,罢了 时间副词词尾:既而,不久,有确切含义的用法要在翻译中积极体

4、现,而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表假设,表并列,表转折,表递进,表修饰,表承接,同“尔”,语气助词,啊,一词多类,分清用法。比如“之”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作师说以贻之。 3、多于南亩之农夫。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夫晋,何厌之有?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

5、,他,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宾语前置标志,音节助词,无义,梳理句意,落实含义,关注语境,字不离句。例如:以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4、请其矢,盛以锦囊。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6、高祖以圣武定鼎。 5、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6、作师说以贻之。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介词,用,拿,把,表原因,表目的,用来,表修饰,把握特征,准确翻译,介词,按照,介词,凭借,何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为什么,副词,多么,疑问代词,什么,凭什么,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