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17696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原理 Principles of statistics,Competence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Objectivity,教材: 统计学原理 李洁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统计学 贾俊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学应用统计学 龚曙明 水利水电出版社 统计学 许涤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教学进度: 考试方式:,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统计工作 第四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学的产生 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新中国统计学的发展 四、现行的统计制度,一、

2、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实践活动历史: 历史较长,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远在大禹时(公元前2200年)人口数为13553923人,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如人口、田亩、赋税、征兵等。 3500年前,一个埃及王朝记载一次战役所俘获的战果:人员12万、牛40万头、羊1422000头。,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典统计学时代(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 “政治算术派”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他于1690年出版了政治算术一书,他用实际资料,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论述英国的经济情况;另一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约翰格朗特,代表作是关于死亡的自然和政治观察。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或国情学派

3、,其创始人是德国人海尔曼康令,这一学说最早提出了“统计学”的名词。,近代统计时代(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著名的大数法则、最小平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分析法、时间数列分析法以及正态分布等理论都是这个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阿道夫凯特勒,创立大数法则,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主要代表人物的梅尔、恩格尔,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研究方法是大量观察法,提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现代统计学时代 1900年,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生推导了卡一平方( ) 检验法,1908年,

4、“学生”(William Seely Gosset戈塞特的笔名)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费雪又对小样本理论进一步研究,发展为实验设计理论,标志着现代统计学的开端。1930年,尼曼与小皮尔生共同对假设检验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尼曼皮尔生”理论,同时尼曼又创立了区间估计理论。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把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这些研究和发现大大充实了现代统计学的内容。,三、新中国统计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大型统计有1953年及1964年的人口普查,文化大革命前,县以上统计人力有21000人,至1978年,仅有10500人。1982年第三次人

5、口普查的成功,广受国际注目和肯定。1984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指明了统计工作现代化的作用及地位。,我国现在存在社会经济统计学派与数理统计学派之争,目前要在“大统计”思想下促进学科发展。“小统计”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分支。“大统计”是一种思想。,四、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政府统计系统(综合统计系统) 它是由国家统计局、 省(市. 自治区)统计局、地、市、县统计局组成。 部门统计系统(专门统计系统) 它由中央各部委、省、市、县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所组成。 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 包括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街道办事处统计、村乡镇统计。,返

6、回本章首页,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学的学科特点 三、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四、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一、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Statistics 统计语源最早出自中世纪拉丁语的Statas(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由这一词根组成的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及关于国家结构和国情这方面知识的总称。 统计一词作为学科名称最早使用的是18世纪德国哥丁根大学政治学教授阿亨瓦尔,他把国势学称为Statistik,即统计学。在英国,早在17世纪就出现用数字来说明社会的科学,但使用的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名称:“政治算术”(Politi

7、cal arithmetic),直到18世纪未,英语Statistics才作为德语Statistik的译文传入英国,即用数字表示事实。,汉语中,“统”的意思是指丝绪的总束,“计”原 指计算。统计就是总计的意思。 随着社会经济和统计学自身的发展,“统计”的涵义已经 起了变化,它包含三种意义: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活动过程的总称,即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如“统计”一下。简之为职业。,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指用来反映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数字资料,也可称为统计指标。它反映在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统计手册、统计图表、统计

8、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是阐述统计方法的一门科学理论和方法。是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即统计理论。例如工业统计、劳动统计等。,关系图:,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统计,“统计”的这三种涵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科学与统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即: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经验总结与概括,指导,取得,二、统计学的学科特点,统计学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既不属于数学,也不属于实质性科学。 统计方法多种多样,与时

9、俱进。,三、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数量性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总体性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具体性是具体的数量关系 社会性以社会经济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广泛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四、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 统计是研究数量的,而数量无处不在,因此 其理论价值就具有了应用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从学习来看,可作为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 可为其他有关课程的学习作准备。如市场营销学 中关于预测的回归方法;证券投资中的移动平均 方法;投资的风险管理等。科学家从事理论研究 提供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的各种方法。, 从实践意义上说,国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个人在谋职或投资运作过程中,

10、统计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要求: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会用计算器进行一般的统计计算 会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返回本章首页,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统计工作过程,一、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任何学科的实践都是为了解决主观对客观的认识问题。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工作,这种调查研究的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过程。 1983年12月公布施行的,并经1996年5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第2条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

11、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四项:,为制定政策和编制计划提供依据; 对政策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监督; 为管理各项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提供资料; 为进行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统计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功能。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的基本职能为:,1.统计信息功能:就是指统计部门把有关的统计资料提供给决策部门和公众。 2.统计咨询功能:统计信息可为决策部门提供预选备用方案,起参谋作用。 3.统计监督功能:指运用统计手段对社会、经济、科技各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和预警。,二、统计工作过程,1.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

12、。 2.统计整理:对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分类等。 3.统计分析:在整理的基础上,对统计资料进行多种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或评价、论证,得出科学结论,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统计工作的过程是经过统计设计(定性)到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定量),最后通过分析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定性)的,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认识的一个主要特点。 注意! 贯穿于整个统计认识过程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对待量和质的关系问题。,返回本章首页,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指标 三、变异和变量 四、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它是指客观存在的

13、、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组成的整体。同质性是统计总体的主要特征。 总体单位:它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即构成总体的各个事物。 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总体,总体单位,确定总体和总体单位必须 注意两方面:,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不能把不同质的单位混在总体中; 总体和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按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数量多少,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大量连续生产的小件产品,因昼夜不停地生产,其产量是无限的,其组成的总体就是无限总体;而人口数、工业企业数,因其能够计量出总数且总体范围能够明确确

14、定,为有限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互相转化。如:研究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则企业是总体,职工是单位,若研究一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时,则该市所有企业是总体,企业又成为单位,而企业的职工人数只是单位的标志。,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二、标志和指标,1.标志 概念: 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属性)的名称。 如:职工性别、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等,标志的种类: 品质标志: 表示事物质(属性)的特征,其具体表现用文字表示。如:性别、职务、专业、所有制类型等。 数量标志: 表示事物量(单位数量)的特征,其具体表现用数字表示。如:年龄、产值、身高、体重等。 标志值: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

15、现。又称变量值。如张某年龄36岁,1450元,这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统计上称为标志值。,统计指标 概念: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其构成主要有两部分: 指标名称:指标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即指标质的规定性。 指标数值:指数量的特征是指标量的规定性。统计指标离不开数值。,例: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4700亿美元 名称进出口额, 数值4700亿美元。,特点: 统计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特征的; 统计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分类: 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两类。实体指标是指它所反映的是具有实物形态、客观存在的具体事

16、物数量特征,如产品产量指标、职工人数指标、固定资产价值指标等;行为指标是指它所反映的是某种行为的数量特征,如工伤事故指标、犯罪行为指标等。,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是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对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如产品产量、职工人数等都是客观指标;主观指标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如民意测验、对事物综合评价等指标就属于主观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企业设备台数、外汇储备额等;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

17、一时期的数量表现,如产品产量、进出口总额、商品销售量(额)、人口增长量、人口出生(死亡)数等。,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而标志有的是用数字表示, 有的是用文字表示。 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出来的,而标志仅是某一个体现象,未经过任何汇总。 标志不具备时间、地点条件,而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联系: 许多统计指标是由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转化关系。,三、变异和变量,1.变异:统计上标志和指标都是可变的,其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就是变异。 标志变异可分为属性变异和数量变异。如:

18、性别标志分男、女;职工人数有60人、70人等变化。 2.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3.变量值:变量的具体数值。如年龄15、16、30岁等。,4.变量的分类: 按计数的特点分为: 连续变量:指其数值连续不断,在相邻的两值之间可无穷分割,表现为无穷小数。如:粮食产量有500-600公斤,600-700公斤等 离散变量: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如人口数是270人,950人等。,按其性质不同分: 确定性变量:能在事先确定下来的变量。如中奖人数等。 随机性变量:由各种因素引起,数值随机而成,有多种可能性,事先无法确定。如中奖号码等。,四、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 组成的一个整体。 例: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指标体系: 人均房屋使用面积 人均居住面积 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 城市煤气普及率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 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涉外学院的所有学生是 ? 每一位涉外学院的学生是? 性别、民族是? 年龄、体重、身高是? 涉外学院学生人数是? 涉外学院学生平均年龄、四级通过率是?,对涉外学院的学生状况进行调查,Thank you very much!,返回本章首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