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4744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主要内容,昆虫的大小、形状与体向 昆虫的体躯,1.昆虫体躯的大小、形状与体向,昆虫体躯的大小常用体长和翅展来表示。,1.1 昆虫体躯的大小,体长(body length)是指昆虫头部前端到腹部末端的距离,不包括头部的触角和腹部末端的外生殖器的长度。,翅展(wing span)是指两前翅展开时,两翅顶角之间的距离。,现生的最大昆虫见于竹节虫目、鳞翅目和鞘翅目中。 最长的竹节虫体长可达330mm;最大的蛾子是产于中、南美洲的强喙夜蛾,其翅展可近达320mm;亚历山大凤蝶的翅展可达300mm;产于我国南部的乌桕大蚕蛾的翅展可达300mm;身体最粗壮的当推鞘翅目一些昆虫,有

2、些粪蜣身体的直径可达50mm,巨犀金龟的体长达180mm。 有些已灭绝的昆虫体型更大,如出现在二叠纪的巨脉蜻蜓翅展长达710mm。,不同的昆虫个体间大小差异很大。,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15mm之间,而翅展在1545mm之间。,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其成虫的体长在0.2mm以下,比最小的原生动物还小。,巨型:体长在100mm以上 大型:体长在9940mm之间; 中型:体长在3915mm之间; 小型:体长在143mm之间; 微型:体长在2mm以下。,人们一般把昆虫分为巨、大、中、小、微5类。,1.1 昆虫的大小,1.2 昆虫的形状,昆虫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但大多数昆虫体躯为圆

3、筒形,一般直径不超过10mm。 因为昆虫的呼吸靠气管系统进行,气体扩散作用使氧气沿着气管进入组织,但氧气扩散的速度会随昆虫体积的增大而变慢;当一种昆虫身体的直径超过20mm时,呼吸方式将不利于昆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也可能是大型昆虫容易灭绝的原因。,在描述昆虫的形状时,常用细长、长形、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某一常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昆虫的形状,1.3 昆虫的体向,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重心为中心(多为胸部)给昆虫的各结构定位,常用的体向有前、后、背、腹、侧、左、右、内、外、基、端等。,沿身体纵轴趋向头端为前方(anterior),趋向腹部末端为后方(posterior),前方、

4、后方分别又有头向和尾向之称。 昆虫在一个平面上爬行或停落时,与该平面垂直方向的近平面者为腹向(ventral),离平面者为背向(dorsal)。 自背面观,在昆虫的头向与人头向一致时,人体的左、右即为虫体的左右向,左右两向均为侧向。 侧向上,近体轴着为内方,远体轴者为外方。 基部与端部通常是对附肢或体表突出物而言,近着生处者为基部,远离着生处者为端部;此外,对于腹部和小盾片则是以靠近体前方者为基部,远离体前方者为端部。,2. 昆虫的体躯,昆虫的体驱由坚硬的外壳和包藏的内部组织与器官组成。,2.1 体躯的分节与分段,外壳由1821个环节组成,即体节(somite或segment)所组成;大部分体

5、节之间由柔韧的节间膜相连,因此昆虫的体躯可以分为头(head)、胸(thorax)、腹(abdomen)3个明显的体段。 一般认为头部由6节组成,成虫阶段很难找到痕迹;胸部由3节组成,中、后胸往往愈合得很紧;腹部有912节组成,有时可见腹节减少到35节,有翅昆虫在成虫阶段腹部除外生殖器及尾须外,其他附肢均消失。,2.1 体躯的分节与分段,2.2 体躯的分节方式,初生分节是指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 具有初生分节方式的昆虫体躯可以向任何方向弯曲和移动。,初生分节,次生分节,次生分节是指昆虫成虫和不全

6、变态昆虫的若虫或稚虫,其体壁大部分骨化,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着生肌肉的内脊,内脊前一窄条未经骨化的膜质区-节间膜成为体节的分界。这种由于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所形成的节叫次生节。 这类昆虫体躯往往只能借助相邻体节在节间膜处相互套叠来做有局限的活动。,2.3 体节的分区与构造,昆虫的每一个体节像一个前后无面的盒子,由背、腹两面及两个侧面组成,各个面间有时分界不明显,有时以膜质相连。 大多数昆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这一过程叫骨化;背面的骨化区叫背板,腹面的骨化区叫腹板,侧面的骨化区叫侧板。 这些骨化的区域通常被膜质部分沟或缝分割成若干小片,即骨片。由背板分割成的小

7、片叫背片,由腹板分割成的小片叫腹片,由侧板分割成的小片叫侧片。,缝是两骨片之间狭细的膜质部分,里面无脊突。 沟是骨板内陷而在体表留下狭槽,在体内形成脊状的内脊(ridge)或叉状的内突(apodeme),构成昆虫的内骨骼(endoskeleton),供肌肉着生。,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称为幕骨(tentorium);胸部背面的称为悬骨(phragma),胸部腹面的称为腹内突(sternal apophysis),包括刺突(spina)和叉突(furca),侧面的称为侧内突(pleural apophysis)。 昆虫体表常有不少如刺、毛、瘤、皱、脊等突出物及沟、缝等凹陷部分,体表的突出物在“体壁”部

8、分有详细叙述。,2.3 体节的分区与构造,2.4 附肢,体驱具有分节的附肢是节肢动物共同的特点。 昆虫在胚胎发育时几乎各体节均有1对可以发育成附肢的管状外长物,到胚后发育阶段,一部分体节的附肢已消失,一部分体节的附肢特化为不同的器官。如头部附肢特化触角和取食器官,胸部的附肢特化为足,腹部的一部分附肢特化为外生殖器和尾须。不同类型的附肢尽管在形态上差别很大,各部分的名称各异,但其基本结构却很相似。,昆虫的附肢一般多为6节,一般不超过7节,各节基部具控制该节活动的肌肉;若某个节又分成几个亚节,则亚节内不具有控制亚节活动的肌肉。 大部分情况下,昆虫的附肢着生在体节的侧下方,可与周围的骨片形成关节;因此,附肢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也有些种类的附肢基部与体壁紧密结合而使基节失去了活动能力。,2.4 附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