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与交易费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7837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斯与交易费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斯与交易费用.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斯与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范式发展的新方向,科斯所创立的经济学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新”是因为相对于以凡勃伦和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制度学派而言,它完全沿用和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定、方法和工具,如理性人假定、稳定偏好和均衡或最大化分析,在新古典的范式里重新研究和估价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制度条件,将传统理论设定为已知不变的参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经济组织视为亟待解释的关键性变量。 理论体系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等。,研究对象,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分类: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

2、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用于确定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 制度的特点: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制度和组织不同。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组织则是社会游戏的角色。,交易费用论的起源与意义,1科斯的交易费用:1934年企业的性质企业边界:边际交易费用边际组织费用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边际(增量)分析 1960年 社会成本问题 2市场交易费用:寻找价格的费用、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考核费用、贡献测度费用,交易费用的定

3、义,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定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力、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定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费用概念还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即提供交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监督违约行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阿罗认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从而使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了一般性。,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1威廉姆森:市场与等级结构(1975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1985年) 2导致交易费用增大的原因:人理性的有限、机会主义的存在、不确定性、厂商数目多规模小 3企

4、业扩展与交易费用 影响交易费用种类和大小的三个纬度: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资本设备本身的专用性、因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形成的专用性、特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说明交易费用论对企业组织形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1威廉姆森纵向一体化理论:纵向联合的原因是节约现有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 2蒂斯技术转让理论:技术转让费的高低决定了拥有技术专利的公司处置技术使用权的方式 3跨国公司理论:无形资产的国际转让费用高昂,海外直接投资更为可取,对经济人行为假定的修正,诺思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建立了更加复杂、更接近于现实的人类行

5、为模型。 在诺思看来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 威廉姆森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定。,产权的定义、结构与起源,德姆塞茨把产权定义为:“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其结构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 产权制度的起源与演进:德姆塞茨从资源稀缺而发生相对价格变化,从而引起产权界定的收益和成本对比关系的变化角度,分析了私有产权的兴起原因。公地的悲剧、印第安人案例。 建立与运用产权的费用:界定和管理产权的费用;就权力的交换和转让进行谈判和执行

6、协议的费用,产权的功能,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在产权规则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每个当事人都将得到他应得的权益(也即内部化),同时也都将支付应由他承担的成本。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还能够抑制人们通过分配性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倾向,激励人们通过生产性努力来增加收益。产权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如何,最终取终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功能。,科斯定理,科斯定理1:若交易费用为零,不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运行的最终结果君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医生与制糖商的案例、牛与谷物的案例 科斯定理2:若交易费用大于零,

7、则初始产权的界定关系到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是说,如果交易费用为正,不同的法律规定或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的结果。反过来,在解决一经济问题时采取哪种制度安排又取决于哪种形式的交易费用最低。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可互相替代的制度安排之间进行选择。,委托代替问题,阿罗将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隐蔽行为和隐蔽信息。隐蔽行动是对应于“道德风险”而言,隐蔽信息是对应于“逆选择”概念而言的。 为找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办法,他们提出解决这一问题最容易的办法是加强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以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其次是给予剩余索取权;其三是保证与承诺 。,制度的构成,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

8、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 非正式约束(内在制度):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正式约束(外在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法规和契约,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的关系,1正式约束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非正式约束的改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正式约束尤其是哪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大大降低正式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成本。非正式约束可移植性差 3非正式约束只有与正式约束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意识形态制度作用与经济功能,1是

9、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 2能有效地克服搭便车的问题 3能减少执行法律和法院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 4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正式约束的制度功能,1制度为实现合作者创造条件,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 2制度提供激励机制:那些能使个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3制度创新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抑制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与行为。,制度与经济增长,诺思1968年10月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 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指出在没有发生技术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亦有能力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西

10、方世界的兴起与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社会经济效率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公共产品中的产权安排与效率,公共产品的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科斯对灯塔制度的研究:说明了私人产权的作用,也说明了私人经营的效率比由政府一般课税资助的效率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外部利润内在化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外部利润来源的四个方面:1由规模经济带来的利润;2外部经济内部化带来的利润;3克服对风险的厌恶;4降低交易费用带来的利 只有当通过制度创新可能获取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制度

11、创新才可以发生。,引起制度不均衡的原因,1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影响制度选择集合的因素: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制度引进、政府政策的改变) 2技术改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4其他制度安排改变,制度变迁的两个模型,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型:主体:一群人或一个团体;特点: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原则:成本收益比较;优势: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面临问题: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 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主体:国家或政府;原则:国家的成本收益分析;优势: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面临问题: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集体利益冲突、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诱致性

12、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相互补充的:一是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需求的时候由国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可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另一层含义是有些制度供给及其变迁只能由国家来实施,如法律秩序等,即使这些制度变迁有巨额的外部利润,任何自发性团体也是无法获取的。而另一些制度及其变迁由于适用范围是特定的,它只能由相关的团体(或群体)来完成。这一类的相互补充不是由成本收益比较原则决定的,而是由制度的差异性决定的。,路径依赖,1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 2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活

13、动的发展,并会产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集团,那么这些利益集团就会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组织。,新经济史学,特点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用于分析历史,实质上是制度(产权制度)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历史。 “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方法论的革命,把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引入历史分析;在上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为研究经济史和制度变迁提供了一般分析框架;在更正和补充历史档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对一些历史重大事件作了重新的解释。,对西方兴起的新阐释,大约在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从狩猎和采集阶段向定居农业阶段转变,诺思从产权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严格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解说,他将这次转折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 。诺思认为狩猎和采集部门与农业部门产权特征的差异是解释第一次经济学革命的关键。这次根本性革命的实质在于产权制度的重大演变,以及由此引发的激励机制的巨变,它为人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先进的技术提供了直接和强大的激励。 诺斯对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产生于中国,西方世界兴起的解释也具有代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