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9062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2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

2、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

3、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

4、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

5、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

6、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

7、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 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

8、,世界性课题 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

9、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 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

10、、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社会持续有效提供安全农产品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岗位工作,并以此为主要收

11、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劳动力。,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服务组织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规模预测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1亿以上,其中 生产经营型3000万(每个规模农户1人) 专业技能型6000万 社会服务型1000万,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现代农业分工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坚

12、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以提高务农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教育培训 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农民教育培训,就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本质要求。,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教育培训 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教育培训 一是留地农民教育培训,

13、留地农民是现实的生产经营主体,要通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发展面向留地农民的免费农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业系统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留地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留地农民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专项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急需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阳光工程”深入转型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此项工作很重要并已有一定基础,希望科教司、财务司继续抓住机遇,加大与教育部、财政部的沟通协商,力争有所突破,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在关于务农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助学政策有关问题的报告上的批示,尽快建

14、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补贴制度。 (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要举措分工),研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专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骨干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政策,培养具有农科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初步测算每年培养规模为100万。,研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系统培训专项,对不具备条件接受农科中等职业教育的务农骨干农民,分产业开展全生产经营周期的农业系统培训。初步测算每年可以培训100万人。,通过以上“两个100万”专项的实施,经过10年的努力,可以培养2000万左右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0亿亩以上的耕地将直接由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我

15、国现代农业将呈现一番新景象。,开展留地农民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是教育培训条件较差,普遍存在培训缺场所、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实习缺基地等问题;,开展留地农民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是农民培训机制还不健全,培训主体比较弱,社会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存在“月亮不圆、星星不亮”的突出问题。,农业部党组: 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推动构建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

16、视学校为主体、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有序参与、“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培训场所、教学设施、下乡工具和实习基地等条件能力建设。,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支撑,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专项,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纳入规划,重点加强县级校标准化建设、流动教学服务车配备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

17、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建立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留地农民是现实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各试点县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当地农业劳动力状况,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留地农民作为重点对象,制定专门教育培训计划,试点期间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主,分期分批实施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训目标,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依岗位开展农业系统培训或实施农科中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农科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要顺应留地农民

18、学习规律,主要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方式开展教育培训,避免不尊重农民意愿和影响农民生产的远距离调训及长时间集中学习。,要围绕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落实教学环节,改进考核评价办法。,要通过设立教育培训专项或争取农科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落实面向留地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试点县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转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试点县要在积极开展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经验做法,深入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举措,推动相关制度建设。,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

19、)教育培训 二是农业后继者培养,各地要结合当地农业劳动力变化趋势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着眼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开展农业后继者培养研究,提出培养途径及政策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定向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等“农二代”,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并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各试点县要把回乡务农创业的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作为当前农业后继者培养重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教育培训 三是认定后新型

20、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要重点针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着眼帮助其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确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等,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认定管理 必要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是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培训是本质要求,认定管理是基本依据,政策扶持是根本保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1、落实支持扶持政策;有利于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帮助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有利于实施动态管理,引导其更好地履行责任义务。,同时,对农业产业优化布局、生产引导和农情调度、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安全追溯、市场信息服务等具有促进作用。各试点县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认定管理和信息档案建立工作。,基本原则。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统筹原则。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等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建设规划,按照“政府统筹、农业部门主管、受委托机构承办”的原则规范实施。原则上由县级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

22、并作为认定主体,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具体事务和建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制也不能限制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认定,主要通过宣传引导、培养推动和政策牵引,让农民在得实惠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动态管理原则。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认定工作,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退出机制,对严重违规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经营水平低下的,应按规定及程序予以退出。,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认定管理 研究制定认定管理办法,要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

23、序和认定主体、认定机构、认定责任,以及动态管理机制等。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认定管理的重点,主要依据其“基本特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科学确定认定条件和标准。,重点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以农业为职业,主要从职业道德、主要劳动时间和主要收入来源等方面体现;,二是教育培训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农情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应考虑把接受农业系统培训或中等及以上农科教育作为基本认定条件;,三是生产经营规模,主要依据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和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确定生产经营规模,要与当地扶持专业大户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衔接。(“效益倒推法”),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政策

24、扶持 当新型职业农民划不划算、愿不愿意,关键在支持扶持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是根本保障。,加强扶持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何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二是试点县扶持当地农业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给予新型职业农民;三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形成和稳定,需要各级特别是省、中央出台哪些政策措施。同时,要考虑营造培育环境问题,包括支持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和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等。,制定

25、落实扶持政策。要制定出台一批扶持政策,重点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头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件关系三农发展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做好顶层设计,也要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在实践中先行先试,探索基本路径,总结经验做法。,试点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一是探索构建一个配套制度体系。深入分析研究培育环境,着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要加大试点工作力度,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力争有所突

26、破。,二是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以“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以“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为方向,突出重点对象开展系统教育培训,结合认定和扶持,加快培养一批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各试点县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确保试点期间每县培养认定500-1000名。,三是着手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动态管理、开展经常性培训、提供生产经营服务、落实扶持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试点县要结合实际,具体提出信息采集类别,并建立健全试点期间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档案。,一句话: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其实质就是推进农民职业化,战略课题: “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民职业化机遇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同步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 新型职业农民:中国农民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圆农民职业梦 圆现代农业梦 圆农广教育梦 祝愿我们陕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