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30802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PPT 页数:227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7页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7页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7页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7页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ppt(2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主讲人:王威,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统 计 学 原 理 黄良文、陈仁恩主编,第一章 统计总论,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四章 综合指标,第五章 抽样估计,第六章 假设检验,第七章 相关分析,第八章 指数分析,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第一章 统 计 学 总 论,教 学 目 的 本章对统计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的职能、统计组织以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等。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对统计学科的性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

2、的职能和组织,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及相互关系,统计实践活动,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 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第一章 统计总论,例如:要了解我国人口情况,统计部门首先就要编制调查 表,设计调查项目,然后派调查人员逐户调查,再对调查 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得出我国人口的各种总量指标、 构成指标及反映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的指标等等,这一系列 的活动就是统计工作。,它是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 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统计资料,统计工作,1998年北京市国民生产总 值2011.77亿元人民币, 比19

3、97年增长9.8%。,各商业企业某月销售额资料 (单位:万元) 10,60,40,80,130,70 50,98,200,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 关系的科学,第一章 统计总论,哪些是我们所需的资料?,应当怎样搜集所需的资料?,对搜集到的数字资料应 当进行怎样整理才能反 映资料的真实分布特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数字资 料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反映 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解决一切 问题所用的 方法均由统 计学提供,三 种 涵 义 的 关 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学的 研究对象

4、,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经济 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例如:对我国人口状况进行研究,人口规模有多大?,人口构成情况怎么样?,人口数量有何变化?,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怎么样?,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何变化?,统计学研究 对象的特点,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是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变异性,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总体的数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的各种特征其表现是不相同的,社会性,从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来研究现象的量,社会经济统计活动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观 察,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反映物 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5、、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它社会 关系,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 计 学 的 研 究 方 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 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和足 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的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 要求,将总体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的研究方法。 例如:人口按年龄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类、国民 经济按部门分类等。,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 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 研究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着各种综合指标来反映总体

6、内部的各种数量关系。如动态分析、因素分析、回 归与相关分析等。,统计模型法指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 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统计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社会经济变量、基本关系式、模型参数,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事实到概括的一种推理方法, 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观察,推断出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研究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统计工作搜集的资料都是样本资料,样 本资料分散、零碎,必须经过整理归纳才能据此推断总体 的数量特征。所以归纳推断法在统计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 异 与 变 量,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7、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 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 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总体单位可以 是人、物,也可以是企业机构、地域或 状态、长度、时间等等。,例如:了解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城镇全部居民就构成统计总体,城镇每一位居民就是总体单位。 了解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统计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注意: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总体的范围可大可小,要根据研究目的 确定总体的范围,当总体确定了则相应 的总体单位也就确定了。,根据总体包括的总体单位是否有限,统 计总体可以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无限

8、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无限多, 数不清。 有限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有限多。 可以数清。,单位标志:简称标志,指总体中所共同 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标志表现: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职业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工人、 公务员、商业职工、教师等。 年龄是数量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10岁、 20岁、30岁等。,变异:就是差异,指某个标志在总体 各单位表现的不同。 变量:一般把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统计指标: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总体某一综 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如工业总 产值、商品销售额等。,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 整体,用以说明所研

9、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 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 计 的 职 能,国家统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是国家管理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家管理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 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和监督系统,国家统计则兼有其 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统 计 的 组 织,综合统计系统,专业统计系统,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综合统计 国家统计局 系统构成 地方各级统计机构,第二章 统 计 调 查,教 学 目 的,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搜集 统计数据资料的阶段。所搜集的数据资料的质量 状况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结果,因此,搜集统 计资料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方式、方法。本

10、章对此 问题进行了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统 计调查的意义、种类,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各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二章 统计调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资料的检查,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统 计 调 查 的 种 类,根据被研究总 体的范围划分,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 间是否连续划分,连续调查,非连续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划分,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准确性,及时性,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方案的 内 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

11、表,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 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 有一定的差别,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第二章 统计调查,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调查目的的写作应简明扼要。,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准确地查清我国在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 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一 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 况,提供可靠的资料”。,调查目的,第二

12、章 统计调查,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 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 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 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资 料的基本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解决的问题是:,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资料?,例如: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第二章 统计调查,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 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 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一般由 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组成。,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调查单

13、位的某种属 性或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 职业,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第二章 统计调查,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统计调查必须规定这两种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即规定所调查的是哪个 时期或时点的资料。,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 束的时间长度。,例如: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 7月1日0时”,并要求在“1990年7月1日至10日 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1990年7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 1990年7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调查时间:,调查时限:,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 工 作,这项内容包括的比较多,如调查机构的确定, 调查人

14、员的选择、培训,调查经费的来源和支 预算出,以及其它一些调查工作的准备等。,第二章 统计调查,普查 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普 查,涵义: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 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通常是一次 性的或周期性的,普查必须规定 标准调查时间,作用:普查主要用来搜集那些反映国 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例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物资库存普查、 乡镇企业普查、商业饮食业普查等等。,统计调查方法,第二章 统计调查,抽 样 调 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 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数量 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是一种非

15、全面调查,但是又要 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经济性、时效性、 准确性、灵活性,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简单随机抽样 类型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组 织 形 式,对总体不进行任何整理,直接从总 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作 用,特 点,涵 义,优 点,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进行分 类,再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大 小顺序排列,然后依一定间 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先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许多群,再 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选部分群 ,对中选

16、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 计 报 表,什么是统计报表?,基本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有哪几种类型?,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都属于非 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是对 总体中的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是对 总体中的典型 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指其某一主要标志 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 中占有绝大比重。 如:对大型钢铁基地进行调查,二者共同点,二 者 区 别,根据客观标准 选择重点单位,在对现象分 析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选 择典型单位,典型单位指总体中具有典型 性的单位。如先进典型、落 后典型等,更重要的是能够 代表现象一般水平的典型。,第二章 统计调查,调查资料的检查,准确性 完整性

17、 及时性,准确性检查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检查,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由于错误判断事实 或错误登记事实而 发生的误差。 这种误差可以避免,根据样本单位的数量 特征推断总体数量特 征时产生的误差。 这种误差不可避免,登记性误差:逻辑检查、计算检查,代表性误差:可计算出误差,并通过调整 一些条件控制误差的大小。,第三章 统计整理,1.概念 把同质总体中的具有不同特点的 单位分开,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 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一 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2.作用 主要有三个方面:,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类型分组,单位:亿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结构分组,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

18、关系。, 分析分组,某乡某种农作物的耕作深度与收获率的关系,二 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例,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由此标准,我国目前的大企业仅1948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品质标志分组 反映事物属性差异,三 分组标志的种类,1.按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分为 :,- 简单分组。如人口按性别分组。 - 复杂分组,亦称分类。如人口按职业分组。,- 单项式数量分组 运用于变量变动幅度 小、项目少的分组。 -

19、 组距式分组 运用于变量变动幅度大、项目多的分组。,数量标志分组 反映事物数量差异,三 分组标志的种类,2.按总体所选择标志的个数分 :,对社会经济现象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标志对现象进行多种分组,这些分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体系,叫做分组体系。,简单分组 按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同 一总体进行分组,第四节 分配数列,一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组别(变量) 次数(频数) 频率(比率),一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组别 次数 频率,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单项变量数列(单项数列) 按每 个变量值分别列

20、组编制数列,适用于 不连续变量或变量能以整数表示,其 变动范围不大时。,组距变量数列(组距数列) 按组 距分组编制数列。适用于连续变量或 变量可用小数表示,其变动范围较大 时。,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从另一角度看,变量数列分为:,连续变量数列 可有小数,采取组距式。,非连续变量数列 整数,采取单项式或组距式 (例:一个地区的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二 组距数列的编制,因数列两端组限形式不同分:,开口式组距:最低组与最高组不封口。例:成绩60分以下,90分以上。 闭口式组距:例40-60分,90-100分。,组距=上限-下限,1.确定组距和组数,若将考试成绩仅分为不及格与及格两组, 则可

21、编成如下组距数列:,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若把上表改变为如下统计表,则基本上能准确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2.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关于组限问题,已知组距为5,组数为7,最大值39,最小值5,怎样分组?,按分法(c)较合适,适用于越大越好的变量,如产值。,适用于越小越好的变量,如成本。,对连续变量,组数也要连续。在登记次数时,习惯上遵守:,对不连续变量,组与组间是间断的。,闭口式分组的组中值求法:,开口式分组的组中值求法:,三 次数分布的特征,1.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表示法 即用统计表来表示次数分布。,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以下累计次数(上限)即较小制累计。每

22、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小于该组上限(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以上累计次数(下限)即较大制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下限(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 图示法,即用统计图来表示次数分布,直方图(或次数分配曲线图),仍以上例考试成绩数据,画成如下直方图:,若组距不等的话,用标准组距人数,然后据此画直方图:,直方图,折线图,在直方图的基础上连接各条形顶边的中点成折线图。 如下图红笔围成的,即为次数分配曲线图:,折线图还可用来表示累计次数分布(仍以上例数据):,曲线图是组数趋向于无限多时折线图的极限描绘,是一种理论曲线。,向下累计,向上累计,一般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或称正态曲线,对称型,Y,Y

23、,右偏型 (上偏型),左偏型 (下偏型),X,X,很多是偏态分布曲线,或称偏态曲线,还有其他形态,J型分配曲线,U型分配曲线,双峰曲线,第五节 统计表,一 统计表的结构和内容,2005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单位_,横 行 标 题,主词,宾词,总标题,纵栏标题,数据资料 (指标数值),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说明总体或总体的分组。,用哪些指标数值来说明总体或总体的分组。,二 统计表的特点,开口式 上下有基线 编号:主词一般按A、B、C,宾词按1、2、3 有计量单位 表中不允许有空格:若不需要此资料则

24、用“-”;暂缺某资料则用“”,三 统计表的分类,某年某公司所属两企业自行车合格品数量表,某年某地区工业增加值和职工人数,四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1. 总标题须简明扼要表达出全表的内容; 2. 各标题要确切反映表的内容,且表格安排合理; 3. 指标数值要位数对齐,合计或总计一般放在表的尾部; 4. 对指标内容作必要说明时,可加注在表的下方; 5. 表的上下边线(基线)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的两边是开口式; 6. 纵栏较多时编栏号,指标数值栏要注明计量单位和资料表示的时间。 总原则:合理、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第三章 综合指标,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

25、节 变异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一)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时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30670 亿元,工业增加值 129112 亿元,其中:钢产量 58488.1 万吨,布产量 710.0 亿米,年末人口总数 132802 万人,年末居民存款余额 221503 亿元,例如:我国在2008年:,时点指标,见后

26、面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二)总量指标的作用,1.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常用来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状况;,2.它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3.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200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总数,某班学生统计学平均考分,= 学生总成绩/学生总人数,例如:,= 1593万人/129607.5万人 = 12.29,= 4200分/50人 = 84分/人,.,.,总量指标有多种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可对其进行如下分类:,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按其反映总 体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二)按其反

27、映时 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另外,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 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1.总体单位总量(单位总量):,即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它是总体单位数之和。,2.总体标志总量(标志总量):,即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划分,也是后面计算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的重要依据。,.,.,例如:,研究目的:是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时,,总体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名称: 甲 乙

28、 丙 X,工业增加值(万元),700 1500 800 300,数量标志,全国工业增加值62815(亿元),全国工业企业总数,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注意: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如,研究目的:是全国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水平时情况时,,总体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职工,单位每一个职工,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单位总量,全国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标志总量,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二)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1.时期指标(时期总量):,见前面总量指标的概念,例如:国内生产

29、总值、工业增加值、人口出生数等。,如,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为50091.5万吨,即时期为一年(1月1日12月31日),2.时点指标(时点总量):,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总量。,如,2008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1万人,即12月31日这一时刻(或瞬间) ,例如:年末人口总数、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3.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见第八章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表3-1,时期 指标,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的特点:,(1)其数值可连续统计;,(2)其数值可直接相加,相加后表示现象在更长时间内发展变化总量;,(3)其数值大小与其所包括的时期长短直接有关。,时点指标

30、的特点:,(1)其数值不能连续统计;,(2)其数值一般不能直接相加,相加后无意义(会出现同一单位或标志值在不同时点的重复计算);,(3)其数值大小与其所间隔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请判断下列指标,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注意:时期指标所属时间有时期长短(如年、季、月、日);时点指标所属时间没有时期长短(如年末、季末、月末),课堂练习:,1.我国各年大学生毕业人数,2.我国各年大学生在校生人数,5.某银行每天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某地区各年的人口出生数(或人口死亡数),4.某企业各年末的固定资产原值,7.我国历年旅客周转量,6.某企业各(末)月商品库存额,8.某班学生每天听课人数

31、,.,.,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 (二)价值单位 (三)劳动单位,.,.,(一)实物单位,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来计量的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双重单位、复合单位及标准实物计量单位等。,自然单位:,它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计量的单位。,度量衡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鞋以“双”为单位。,它是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计量的单位。,如,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单位,木材以“立方米”为单位等。,自然单位也是离散型数据的计量单位。,度量衡单位也是连续型数据的计量单位。,.,.,双重单位:,如电动机以台/千瓦计量,

32、船舶以马力/吨位/艘计量。,它是采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单位来表明事物的数量。,复合单位:,它是两个单位以乘积形式构成的单位。,如发电量以千瓦时计量,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量等。,标准实物单位:,即按一定标准将用途相同,但规格或含量不同的物品折合成规格或含量相同的数量,,如将含热量不同的煤产量统一折算为7000大卡的标准煤。,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见前面实物单位,.,.,实物指标的特点:,该指标的综合性比较差,不同的实物,内容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而无法反映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或总的发展速度。,见前面实物单位,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

33、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它的局限性:,在于它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只有和实物指标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二)价值单位,价值单位是以货币单位来计量的单位。,如国内生产总值以“元”为单位。,用价值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价值指标。,它具有广泛的综合汇总性。它可以综合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部门、企业生产不同产品的总成果。,价值指标的特点:,价值指标的局限性:,.,.,(三)劳动单位,劳动单位是反映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状况所采用的一种复合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用劳动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故,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34、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四、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应注 意的问题,.,.,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统计指标(数据)的比率。,其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如:我国在2004年,,人口出生率,=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年钢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1593万人/129988万人=12.29,人均钢产量,=29723.1万吨/129607.5万人=229公斤/人,.

35、,.,(二)相对指标的作用,1.相对指标是制定发展规划,评价经济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2.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比较的基础。,例如,某企业2007年工业产值为100万元(总量指标),能否作为评价该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标准?,作用1.,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产值发展速度,该企业产值 / 同行业某企业产值 = 100/400 = 25,.,.,见前面相对指标的作用,作用2.,例如,我国生产的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钢产量、原煤产量、棉布产量、水泥产量、彩电产量、电冰箱产量:粮食产量、肉禽产量、等)均占世界第一位。,若计算人均产量(相对指标),在2004年,,因此,在说明两个性质不同、生

36、产条件、规模不同的企业工作质量时,不能直接用产值、利润等总量指标进行对比,而可用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资金周转速度等相对指标进行对比。,我国人钢产量:229.3公斤/人, 美国人钢产量:400公斤/人。,.,.,二、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计量单位)有以下两种表现计量单位,即:,(一)有名数 (二)无名数,它主要在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中采用。,.,.,(一)有名数,有名数是在计算相对指标时,保持两个对比指标原来的计量单位。,如:,2004年我国人均钢产量,= 135人/平方公里,2004年我国人口密度,= 229.3公斤/人,包括系数或倍数、成数、百分数和千分数。,.,.,(

37、二)无名数,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无量纲的数,,(对比基数),系数或倍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如:,2004年产量/1990年产量=500吨/50吨,当分子数值分母数值很多时,当分子数值与分母标数值相差不大时,倍数,系数,=10,倍,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当其分子与分母指标计量单位相同时,其数值表现为无名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而计算的相对数。,如:某地区粮食产量2008年比2007年增长2成,即增长2/10,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0而计算的相对数。,成数:,百分数:,如:今年产量/去年产量 = 500吨/400吨,= 125,千分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00

38、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200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 12.29 ,当分子数值分母数值很多时,千分数,.,.,即当两个以百分数表示的相对指标,若其对比基数相同时,如果它们相减的结果差距相当于1,称为一个百分点。,上月末 1日 2日 3日 4日 31日 100() 2 3 1 6 4,如:股市价格指数:,百分点:,.,.,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相对指标种类,静态相对指标,见后面各种相指标之间的区别,(一)结构相对指标 (二)比例相对指标 (三)比较相对指标 (四)强度相对指标 (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六)动态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

39、结构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指标就是通常所说的“比重”,它是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即:,表3-2,比重(),比重(),平均工资(元/人),65.2,34.8,100.0,60,40,100,500,400,见后面比例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包括单位数结构和标志值结构。,结构相对指标,见前面附2:1975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其计算结果一般是百分数(),.,.,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计算条件是统计分组;,第二,其分子与分母均为总量指标对比;,第三,其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结构相对指标在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40、。,例如,见前表3-2(统计分组的作用) 。,见前面统计分组的作用,.,.,(二)比例相对指标,1.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比例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例如前表3-2 :,见前面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表4-2,男职工人数/女职工人数,= 30/20,= 150,男职工平均工资/女职工平均工资,= 500/400,= 125,比例相对指标,即:,比例相对指标的计算结果一般是用百分数表示,或“多少比1”或“多少比100形式表示。,.,.

41、,2.计算比例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计算条件是统计分组;,第二,其分子与分母一般是总量指标对比,但有时也可以用总体各部分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对比;,第三,其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注意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前表3-2 :,.,.,(三)比较相对指标,1.比较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比较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对比的结果,用以说明在同一时期内某一现象在不同单位(指总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这里的总体可以是国家或地区或部门或企业等),如,2007年石家庄市大米价格2元/公斤,北京

42、市大米价格2.5元/公斤。则,,北京市大米价格/石市大米价格,= 2.5/2,= 125,即:,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数计算结果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2.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分子与分母更多的是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对比;,第二,其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例如:要对比中国与美国教育发展水平时,,= 1500美元/30美元,美国人均教育经费,= 50(倍),(因为总量指标的数值易受总体范围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等影响,它一般不具有可比性),中国人均教育经费,(2003年),.,.,(四)强度相对指标,1.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强度比较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

43、.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用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即:,强度相对指标,2004年我国人均钢产量,2004年我国人口密度,= 135人/平方公里,= 229.3公斤/人,.,.,2.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分子与分母为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注意:钢产量 /猪的存栏头数这两个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在经济上没有联系,对比没有意义。,人口密度以“人/平方公里”为单位,例如,,人均钢产量以“公斤/人”为单位,(有名数形式),商业网密度以“个/千人”为单位,见后面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三)

44、,第二,其数值表现形式大多数为有名数,少数为无名数形式;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5.87,某企业商品流通费用率,= 15,(无名数),见前面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三,某些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可互换,形成其正、逆指标。,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 150,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产,= 66.7,注意:有些强度相对指标使用人均字眼,如人均钢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教育经费等,但它们与后面要讲的平均指标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正指标),(逆指标),见前面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概念和基本公式

45、,2.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当计划指标规定为(动态)相对数时,计 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方法,4.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比。它是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用以检查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例3-1 ,某企业2007年计划产值应为800万元,2007年实际产值为1000万元,求2007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解:,2007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125,即:该企业超额25完成产值计划任务。,见后面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例3-

46、2 ,某企业2007年计划某产品单位成本应为20元/件,实际该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求本年该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解:,该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90,即:该企业超额10完成单位成本降低的计划任务。,计划指标规定为增长率时(如产值、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100,,计算结果100,,为完成或超额完成,为未完成,计划指标规定为降低率时(单位成本、单耗),计算结果100,,为完成或超额完成,计算结果100,,为未完成,见后面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计划执行的检查方法,(1)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计划结束时的检查),(2)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计划执行中的检查),计划执行

47、进度,例3-3 某企业2007年全年计划产值为200万元, 各季度实际产值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实际产值(万元) 40 45 60 求累计至第三季度止产值计划执行进度。,解:,产值计划执行进度,= 72.5,即时间过去3/4(75),计划任务只完成72.5。,见前例,.,.,2.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对比;,(如前例3-1 和前例3-2 及后例3-4 ).),第二,该指标的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见前例4-1,见前例4-2,见后例4-4,.,.,3.当计划指标规定为(动态)相对数时,计算 计划

48、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方法,例3-4 ,某企业2007年计划规定产值要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了15,计算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解:,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数:,2007年计划产值/2007年实际产值,= 1+10,实际数:,2007年实际产值/2007年实际产值,= 1+15,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104.5,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4.5,即超额4.5完成了计划。,(注意:不能用15与10相除),见前面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计划完成程度,例3-6 某企业本年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10,实际比上年降低12,计算该企业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数:,解:,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数:,本年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