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个误区.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234047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个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个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个误区.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个误区在近期组织的班组长安全履职情况调查中发现,作为安全管理的最基层管理者,在谈到安全问题时,“赶产、效益、偶然、突击、不忍”等词成了他们“三违”的遁词。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还未形成一种系统辩证的认识。一、“赶产”安全对生产的妥协安全与生产相互依存,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要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树木、

2、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理念,坚持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二、“效益高于一切”安全对效益的让步就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就煤炭企业而言,它的效益主要源自煤炭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煤炭生产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安全生产事故总会或多或少的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工亡

3、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必须同时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效益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工作也不会搞好。三、“事出偶然”对必然的开脱在近期的班组长安全履职调查中,大多数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诠释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庇护”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以“事出偶然”“偶尔为之”来搪塞,这种

4、“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做好安全工作极为不利。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蕴藏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管理工作抓起,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我们就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扭转目前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四、“强调突击”对持久的取而代之安全生产工作中,搞突击战有利于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打持久战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巩固发展。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的职工岗位行为规范教育“延伸递进”活动就说明了这一点,它既是对去年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的巩固,也是对规范职工岗位行为的又一次创新和尝试,而后再建立规范。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要正确认识突击与持久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的“三违”治理工作就非常成功,坚持集中抓与经常抓相结合,最终确立了现在的“三违”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减少了“三违”行为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