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59105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惠州市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依据TSG Z0004-2007编制) 编 号: HL-WJDA002 版 本: B 受控状态: 受 控 分 发 号: ZLBZSC001 编 制:2010年 5 月 21 日 2010年5月25日发布审 核:2010年 5 月 22 日 2010年6月1日实施 批 准:2010年 5 月23 日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修改控制页修改审批表序号修改章节号修改内容批准人日期修改人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公司全体员工:公司依据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2、、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及相关行业标准编制了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保证手册是规定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活动准则,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本质量保证手册自2010年4月5日起实施。要求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本手册,坚决贯彻落实各项规定的要求。努力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确保本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以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总经理(签名): 2010年 3 月 12 日 质量保证手册目录章节号标题相关标准条款对照TSG Z0004-20070.1前言0.2质量手册的说明0.3引用标准0.4术语和缩写2.1(1)1适用范围2.1(2)2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1.13质量保

3、证体系1.23.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架构1.23.2管理职责13.2.1管理承诺13.2.2质量方针1.13.2.3质量保证体系策划1.23.2.4职责和权限1.33.2.5管理评审1.44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2.1(5)4.1文件和记录控制34.1.1文件控制3.14.1.2记录控制3.24.2合同控制44.3设计控制54.4材料和零部件控制64.5作业(工艺)控制74.6焊接控制84.7检验控制124.7.1采购产品(含外协、外包工程的检验)12(1)4.7.2施工过程的检验12(2)4.7.3交付工程的检验12(3)4.8设备和检验装置控制13章节号标题相关标准条款对照TSG Z0004-

4、20074.8.1施工设备控制134.8.2检验装置控制134.9不合格品(项)控制144.10质量改进与服务154.10.1质量信息控制15(1)4.10.2内部审核15(2)4.10.3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15(3)4.11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164.12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185质量控制系统2.1(5)5.1质量控制岗位责任人组织架构图2.1(5)5.2质量控制责任人职责与权限2.1(5)5.3质量控制环节流程图2.1(5) 0.1 前言 本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主要从事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的销售和安装、维修、保养工程。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有营业、工

5、程、技术、质安及管理等部门,业务范围遍及惠州市及周边地区。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本公司决定建立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本公司地址 :惠州市鹅岭北路16号叠翠山庄1栋301室联 系 电 话:(0752)2389695 传 真:(0752)2389698邮 政 编 码:5160010.2 质量保证手册的说明0.2.1 本手册依据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手册阐述了本公

6、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覆盖了本公司现有产品及所控制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要求,并就与质量保证有关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和需要开展的质量保证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0.2.2 手册的编写和批准(1) 手册的编写由公司管理部主持,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2) 本手册编写的目的是,对外介绍本公司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证明其符合TSG Z0004-2007和TSG Z0005-2007两个标准的要求;对内作为控制各项应该控制的质量保证活动的依据,以向各类型、各层次顾客提供达到预期的服务水平的安装工程和维修服务。0.2.3 手册管理(1) 质量保证手册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2) 公司管理部负责本手册的编写、

7、更改、标识、发放和处置,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执行。(3) 质量保证手册的发放范围由公司管理部提出,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 手册封面必须带有“受控”或“非受控”标识。“受控”版本的手册为本公司内部使用的有效版本,并向第三方认证机构报送;“非受控”版本的手册经总经理批准,可用于投标和报送认证咨询机构。“受控”版本的手册更改时,由公司管理部组织统一更改(划改、换页或换版);“非受控”版本的手册不再跟踪修改。(5) 质量保证手册每年评审一次,在公司管理评审时进行。(6) 任何员工调离本公司(或内部调岗)时,应将持有的质量保证手册交回管理部,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中有关规定执行。0.3 引

8、用标准0.3.1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0.3.2 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0.3.3 本公司所采用的主要产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70241997)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7025-1997.1-3)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1997)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1997)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1993)

9、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电梯用钢丝绳(GB89031988)电梯曳引机(GB/T13435199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29741991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GB1091995)电梯导轨(JG/T5072.131996)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和附件(JG/T50091992)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和链轮(JB/T85451997)住宅电梯配置和选择(JG/T5010-1992)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GB/T 21739-2008)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广东省特种设备质量监督

10、与安全监察规定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标准等。0.4 术语和缩写0.4.1 本手册采用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中的术语和定义。0.4.2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0.4.3 SC手册0.4.4 CX程序文件0.4.5 QW企业文件0.4.6 JL记录表格1、适用范围1.1 总则依据TSG Z0004-2007、TSG Z0005-2007两个标准编

11、制的质量保证手册,用以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控制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并通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满足所有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1.2 应用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安装维修过程和安全管理过程。本手册覆盖了TSG Z0004-2007和TSG Z0005-2007两个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本手册所覆盖的产品是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安装和维修服务。2 质量方针发布令公司全体员工:为建立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制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现发布如下:(一)质量方针 确保质量、安全第一; 持续改进、精益求精。(二)质量与安全目标 1、每次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80%以上。2、重

12、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质量方针内容解释:a)确保质量:全面实行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严格遵循公司程序文件和技术文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b)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杜绝安全事故;c)持续改进: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企业管理层次;d)精益求精:从严要求,从细要求,向顾客提供满意工程。总经理(签名):2010年 3 月 12 日3 质量保证体系3.1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架构 本公司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如下图: 总经理 质保工程师材料与合同评审控制系统责任人技术控制系统责任人质检控制系统责任人工程控制系统责任人安全管理控制系统责任人文件记录与培训控制系统责任人 1、 总经理:李林清。

13、2、 质保工程师:邢海涛。3、 安全管理控制系统负责人:李其清。4、 文件记录与培训控制系统负责人:钟君义。5、 材料与合同评审控制系统负责人:钟君仁。6、 工程控制系统负责人:钟圣源。7、 质检控制系统负责人:何绍文。8、 技术控制系统负责人:彭福荣。3.2 管理职责 规定公司管理、执行和验证各领导、部门和层次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以便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3.2.1管理承诺 总经理通过以下渠道,对建立、实施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1) 以有效的形式向公司成员传达满足顾客、相关方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

14、要性,树立并不断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2) 制定质量方针;(3) 确保质量目标的确定和实现;(4) 对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5)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3.2.2 质量方针3.2.2.1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公司最高管理者确保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符合TSG Z0004-2007、TSG Z0005-2007标准的要求。(a)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包括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15、3.2.2.2 质量方针内容 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公司制定了质量方针。3.2.2.3 质量方针评审 本公司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包括对质量方针的评审,以确保其适宜性。3.2.3 质量保证体系策划总经理负责组织对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要求及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为此,开展以下活动:(1)确定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并考虑允许的删减的合理性;(2)确定应配置的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规定对实现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内容;(4)依据评审的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为提高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而持续改进。(5)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

16、件(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等)。文件应说明、分析、确定实现公司质量目标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时间要求、责任人落实等,并对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策划文件的编写、审批、发放和更改,执行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6)当策划的输出文件需要更改时,应保持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当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进行局部调整时),应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出相应的更改,以确保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运行。3.2.4 职责和权限为了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公司确定了领导层、各职能部门、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职权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制定或完善,报

17、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3.2.4.1 总经理的职责和权限(1) 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确保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得到识别、确定和满足;(3) 主持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4) 确保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质量目标;(5) 确保所需的资源能够获得;(6) 确保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策划符合相关标准要求;(7) 确保公司内部的职能和层次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8) 指定一名管理者为质量保证工程师;(9) 确保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对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10) 主持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保证管理体

18、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1) 批准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及管理评审计划、报告以及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等文件,审批采购计划和工程安装合同;(12) 主持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确保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资金保障。3.2.4.2 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职责和权限(1) 组织公司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具体活动及进程;(2) 向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报告公司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 确保在全公司内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意识;(4) 与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5) 审核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及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19、批准公司的程序文件和分管的作业文件;(6) 及时处理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3.2.4.3安全管理部的职责和权限(1) 负责公司内部安全管理;(2) 负责公司员工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考核,确保各类人员胜任岗位要求;(3) 负责公司内所有电梯作业人员的安全宣传、落实有关安全文件、资料;(4) 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生产操作符合 劳动法规并作有关施工工地安全记录的记录工作,发现安全问题及时 通报并及时予以纠正;(5) 协调各部门安全生产的工作函接。(6) 负责向总经理、质量工程师汇报员工安全生产情况;(7) 归口管理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制定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活动的

20、实施;3.2.4.4 文件记录与培训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1) 负责人事管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公司人力资源进行调查、配置、组织培训、考核,确保各类人员胜任岗位要求;(2) 收集、分析各部门提供的数据,经汇总后,向总经理或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3) 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函接工作。(4) 记录和保管总经理提供的各项承诺证据资料;(5) 记录总经理建立、实施信息沟通过程活动;(6) 负责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归口管理;3.2.4.5 材料与合同评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1) 负责办公用房屋、场所和通迅等基础设施的维修管理;(2)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策划及内部审核和

21、管理评审等 具体活动安排;(3) 归口管理公司的采购工作,根据施工计划组织编制采购计划及采购合同, 报分管领导审核后请总经理审批;(4) 组织对物资供方的调查和评价,编制物资供方评价表和合格物资供 方名录报总经理审批;(5) 参与标书或安装合同的评审;(6) 归口管理公司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效果验证工作。3.2.4.6 质检部的职责和权限(1) 统计施工工程质量完成情况,监督不合格品(项)的处置;(2) 归口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标识工作,制定、实施监视和测量设备大(中)修理计划,建立、健全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3) 审核外包方评定文件;(4) 归口管理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5)

22、审核严重不合格产品,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批处置方案;(6) 负责专职质检员和安全员的培训和聘任工作;(7) 参与工程合同评审和供方评价;(8) 参与编写质量计划(必要时);3.2.4.7营业部的职责和权限(1) 组织标书及工程合同、订单的评审和签订、审批,建立合同档案;(2) 负责组织与顾客的沟通,建立顾客信息档案;(3) 负责顾客满意度调查和统计,组织对顾客的回访并记录;(4) 及时、正确处理顾客投诉,并向顾客反馈。3.2.4.8 财务部的职责和权限(1) 参与标书或安装合同评审。(2) 参与施工方案的评审及其实施所需资金的预算。(3) 编制质量安全活动资金计划,为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行、工程施

23、工或改进所需资金的筹措:(4) 审核各类事故处理的费用支出,努力降低故障成本。3.2.4.9 技术部的职责和权限(1) 参与新技术、新工艺的评价和安装施工方案的评审;(2) 参与设计工程的安装交付验收活动;(3) 组织本公司安装工程设计的策划、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4) 归口管理公司的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工程安装技术文件(不含管理部分管的法律法规);(5) 培训统计技术应用人员。(6) 参与编写质量计划(必要时)。3.2.4.10 工程部的职责和权限。(1) 依据工程安装合同,编制月安装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2) 进行安装施工方案的编制、评审,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3) 负责所

24、有安装图纸、图册(包括顾客提供的安装图纸、图册)的归口管理。(4) 对物资仓库进行管理,组织实施对安装材料的标识、防护,确保储存条件合格和账、卡、物三相符;(5) 归口管理公司的安装设备,制定、实施监视和安装设备大(中)修理计划,建立、健全安装设备档案;(6) 归口管理安装设备标识和设备安全检查;(7) 组织实施安装设备的内部调拨工作;(8) 编制本单位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文件,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批;(9) 负责所有安装和维修项目施工过程的相关记录,建立安装和维修档案;(10) 分解单位质量目标落实到班组并统计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11) 加强对关键工序和焊接过程控制,并分别做好相关记录;(12

25、) 根据公司的要求,搞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审和改进的各项工作;(13) 按要求及时标识和处置不合格品(项)。3.2.5 管理评审本公司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及其方针、目标、体系文件是否需要更改做出决定。管理部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决定的输出(措施)进行实施验证。4 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4.1文件和记录控制4.1.1文件控制本公司编制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用以控制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所需要的文件,控制的内容包括:(1) 发布前其适宜性和充分性应

26、得到批准;(2) 对文件进行评审,每年在管理评审时统一进行。必要时进行修订并进行再批准;(3) 识别质量控制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外来文件的获得渠道和处来清单,控制其发放范围;(4) 确保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5) 及时从发放和使用文件的场所撤出作废文件;如需保留,应得到批准并标识;(6) 控制文件的编号、标识,严格收文、发文和回收文件的制度,包括外来文件;(7) 文件应清晰可辨,易于识别。控制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条件,以保持文件的受控状态。4.1.2记录控制(1) 各类记录归公司所有,应予

27、以妥善保存,以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本公司编制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对各类记录实施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3) 对TSG Z0004-2007、TSG Z0005-2007两个标准要求的记录认真控制。4.2合同控制4.2.1 合同评审范围的确定为了保证公司所安装的工程能够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必须重视并仔细识别顾客的要求。在识别顾客的要求的过程中,应确保:(1)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工程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要注意识别顾客对交付工程要求的完整性,即搞清楚顾客所要求的交付工程具有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交付期和价格等方面的要求。(2)顾

28、客虽然没有明示,但有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例如顾客在工程安装安装和工程交付后的保修及保修期以后的维修保障等方面的要求。(3)与安装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等要求。(4)本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4.2.2 合同评审(1)公司在向顾客做出提供安装和服务的承诺之前(例如在投标、接受合同或订单、安装广告宣传和提供质量保证之前),对顾客要求和所作的承诺(包括对其修改)进行评审,以确保:(a)安装工程要求得到规定;(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以解决;(c)本公司完全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2)对于标书或合同、订单的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应予以记录

29、,保存在营业部。(3)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公司在接受顾客要求之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4)若安装工程要求发生变更,公司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营业部要确保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已变更的要求。(5)如果进行网上交易,不可能对每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时,则应对网上交易工程项目的目录、安装广告的内容等进行评审。4.3设计控制本公司的产品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产品使用说明书等)由外单位提供,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执行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本公司的设计控制过程为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对施工方案的控制执行施工方案编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4.4材料和零部件控制公司编制了材料和零部件控制程序,以

30、对采购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和控制,确保采购产品或项目符合规定的要求。4.4.1 采购过程公司管理部负责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执行材料和零部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公司质安部负责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采购供方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和控制程度,应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工程安装和交付的影响程度。按照本公司的要求,依据供方提供合格产品(服务)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管理部和质安部负责执行材料和零部件控制程序中的规定,选择、评价、控制供方并记录。供方评价表和合格供方名录应经总经理批准。4.4.2 采购信息采购信息通常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和采购清单。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验

31、收准则等,适用时还可包括:(1)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2)人员资格的要求;(3)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要求。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在与供方沟通前,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的与适宜的。4.4.3 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由质检员进行,执行检验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当因供货质量不合格有可能影响公司的工程安装和交付时,应由工程部提出,对采购产品实施货源处(供方)验证。经现场验证合格的产品才允许供方向本公司发货。当本公司或公司的顾客提出在供方现场验证采购产品时,应在采购信息文件(例如采购合同)中规定预期的验证安排及产品的放行方法。4.4.3 材料、零部件的管理为确保

32、材料和零部件在施工过程中不降低质量,应对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保管、领用、标识和记录等进行有效控制。(1)工程部负责对对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2)工程队对领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4.5作业(工艺)控制公司编制了作业(工艺)控制程序,以对安装过程和工程交付及交付后活动进行控制。4.5.1 安装和服务控制 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工程安装和服务运作。应控制好以下受控条件: (1)获得表述工程特性的信息(a)安装过程所需要的安装图纸、图册、安装规范以及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等技术资料的有效版本并下发到工程队和相关部门。公司管理部负责确定并下发适用的法律法规的有效版本文件。 (b)工

33、程部依据工程安装合同编制年度或月度安装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到各部门和工程队实施。 (c)工程部对常规的工程安装过程进行分析,对于那些对安装质量和安装工程寿命有直接影响的工序,工程重要特性形成的工序和安装工艺复杂安装质量波动、对操作者技艺要求高难度工序提出确定为关键过程的建议,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形成文件下发到工程队实施控制。 (d)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工程部将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的安装规范和工程安装质量验评标准下发到工程队和相关部门实施。 (2)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当安装操作无作业指导书就不能进行操作时,工程部编制作业指导书下发到工程队及其他作业场所。作业指导书应经工程部审核,报技术负责人

34、批准后实施。如果需要修改时,修改后应进行再批准。必要时,规定技艺评定准则。 (3)使用适宜的安装设备工程部负责编制设备管理制度下发到工程队及其他相关的部门组织实施。执行部门和工程队应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标识、编号、建档和维护保养及检修,以确保过程能力,公司工程部应直接控制设备的大(中)修理计划及检修设备的验收。有关安装设备的具体控制,执行设备和检验装置控制程序。(4)获得和使用检验装置质安部负责工程安装质量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执行设备和检验装置控制程序。(5)实施检验 公司建立了检验控制程序,以对采购产品、安装过程、工程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对于采购产品(包括外协加工产品)、安装过程和工程质量的检验

35、或验证由质检员进行实施。安装检验包括对外包供方的安装质量检验。对于安装现场的作业(工艺)纪律检查,由工程队负责一般的监督检查活动;质安部负责不定期的抽查活动。(6)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产品放行依据相关的验收准则执行检验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由质安部和工程队执行。安装工程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由公司营业部负责。4.5.2 标识和可追溯性(1)工程部负责对标识和可追溯性实施归口管理,确定安装全过程中如何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工程队和材料、设备的主管部门具体实施。(2)针对采购产品、安装过程和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状况,确定识别产品的检验或验证的状态。产品及安装过程、安装质量的状态分为合格、不

36、合格(或废品)待检、待判四种,安装及监测设备的状态分为完好、待修(或检修)、报废三种。4.6焊接控制工程队的安装、技术人员对焊接过程应进行现场监控,适用时包括:(1)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技术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装质量验评标准,确定焊接过程的操作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文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工程队及相关部门实施。 (2)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焊接过程应使用专业设备或器具,焊接过程的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3)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对焊接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培训(或技术交底)并记录。 (4)对焊接过程的现场监控应填写专门记录,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

37、规定执行。(5)再确认(a)当经过确认的过程质量明显不稳定时应进行再确认;(b)当经过确认的过程发生设备变化、人员变化和作业方法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再确认;(c)当焊接过程的作业完工后,应对其进行再确认。4.7检验控制依据检验控制程序,公司质安部对采购产品、施工过程和交付工程的检验实施归口管理。4.7.1 采购产品(含外协、外包工程)的检验产品、材料和零部件由质安部负责编制进货检验管理办法,报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发管理部、工程部和仓库实施。外协、外包工程完工后由工程部提出,质安部审核后报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综合检验。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执行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4.7.2 施工过程的检验对于安装的分

38、部分项工程实行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关键工序应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4.7.3交付工程的检验交付工程的检验由安装队申请、质安部审核后,报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内部综合检验,再请业主和设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如果一次验收未能通过,经采取措施后,需进行复验。交付工程的检验需在进货检验、分部分项工程检验都已完成且均合格后方可进行。4.8设备和检验装置控制4.8.1 施工设备工程部负责编制设备管理制度下发到工程队及其他相关的部门组织实施。执行部门和工程队应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标识、编号、建档和维护保养及检修,以确保过程能力,公司工程部应直接控制设备的大(中)修理计划及检修设备

39、的验收。4.8.2 检验装置公司编制了检验控制程序及设备和检验装置控制程序,确定了需要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对产品(安装)特性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公司质安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检定(校准)、使用、维护和报废进行控制,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为确保测量结果有效,监视和测量设备应:(1)按照检定周期的规定或在使用前,对照可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或检定并标识。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用于校准或检定的依据(作业指导书)。(2)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但应防止会使测量结

40、果失效的调整;(3)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4)在搬运、使用、维护和储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5)对易损坏、锈蚀等的部位进行维护保养;(6)记录校准或检定结果并妥善保存;(7)在测量中,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复评先前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录。应对该设备及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对检测设备进行调整、再校准,对已交付的工程进行维修等。当计算机软件和比较硬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进行再确认并记录。对于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或校准记录的原件,保存在公司质安部。4.9不合格品(项)控制公司建立并实施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公司质安部对不合格产品控制实施归口管理,采购组及工程队具体实施。(1)对不合格品实施控制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2)对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内容。(a)标识由专职质检员判定为不合格品后立即进行标识,以便于识别;(b)隔离发现不合格品立即隔离存放(必要时)并标识;(c)评审一般不合格品由工程队安装管理人员评审并决定处置方案;严重不合格品由公司质安部审核,报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评审、决定处置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