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59106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省金农工程可行性报告.doc(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金农”工程一期项目(青海省建设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227号项 目 名 称:“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青海省建设部分)项目主管单位:青海省农牧厅项目建设单位:青海省农牧厅 青海省粮食局项目建设地点:青海省青海省农牧业工程项目咨询中心二七年四月“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人员项目负责人:李文业技术负责人:马清德审核:常 祺审定:李文业编制项目负责人:韩国福 编制人员:马清德顿珠旺杰张洪明 胡玉敏徐建宁常 祺百度一下“知识水坝”目 录1 第1章项目概况91.1项目名称91.2项目建设单位及

2、负责人9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9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1.5项目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周期101.5.1建设目标101.5.2建设内容与规模111.5.3建设周期13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31.7主要结论与建议141.7.1主要结论141.7.2主要建议152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7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172.1.1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172.1.2协助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19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202.2.1项目建设领导机构202.2.2项目建设实施机构212.2.3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和咨询机构223 第3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3.1社会问题分析223.

3、1.1与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223.1.2社会问题的量化分析233.1.3社会问题的症结分析243.2政务及业务目标分析253.2.1 政务目标分析253.2.2业务目标分析263.2.3操作目标分析283.2.4.政务信息化分析313.3业务逻辑分析353.3.1业务功能结构分析353.3.2业务量信息量分析373.4系统需求分析513.4.1系统能力需求分析513.4.2信息系统现状和差距分析593.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03.5.1现状与差距603.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44 第4章总体建设方案684.1建设原则和策略684.2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684.2.1总体目标684.2.2分期目标

4、69.3 建设内容与各阶段建设任务70.3.1总体建设内容70.3.2金农工程一期的建设内容704.4总体设计方案734.4.1金农工程一期青海建设项目总体设计方案734.4.2应用系统的部署与建设735 第5章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77.1建设目标与内容775.1.1本期建设目标775.1.2本期建设内容775.1.3本期建设内容分析805.2网络系统设计方案805.2.1网络系统概述815.2.2省级农业数据中心网络设计815.2.3数据中心结构设计835.2.4设备配置915.2.5省级粮食流通数据中心915.2.5.1青海省粮食局的行政职能和职责915.2.5.2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925.

5、2.5.3需求分析935.2.5.4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965.2.5.5效益分析975.3应用支撑系统设计方案985.3.1应用支撑平台的概念985.3.2应用支撑平台的功能995.3.3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内容995.3.4应用支撑平台主要设备选型1015.4应用系统设计方案1015.4.1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1015.4.2农业信息采集系统1095.4.3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1155.4.4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1225.4.5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1265.5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1335.5.1建设目的和意义1335.5.2建设依据1335.5.3建设

6、内容1335.6终端系统设计方案1355.6.1人员测算1355.6.2终端配置1355.7安全系统设计方案1425.7.1系统安全概述1425.7.2系统安全分析1445.7.3安全系统设计原则1455.7.4安全系统设计目标1465.7.5安全解决方案1475.8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案1515.8.1应用系统可靠性1515.8.2网络可靠性1535.8.3环境可靠性1565.8.4安全系统可靠性1595.9系统运行维护方案1615.9.1管理规范1615.9.2系统运行维护具体方案1625.10软硬件设备配置及估算1665.11机房建设及配套工程1715.11.1机房改造的设计依据1715.1

7、1.2空调系统1725.11.3照明系统1725.11.4机房网络线路系统1726 第6章 项目招标方案1736.1招标遵循的法规和原则1736.2项目招标范围1736.3招标方式1746.4招标组织形式1747 第7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1767.1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767.2消防措施1767.2.1消防设施1767.2.2本工程遵循的国家标准和规范1767.3职业安全卫生措施1777.3.1建筑安全1777.3.2电气安全1777.3.3防雷措施1777.4节能措施1778 第8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1788.1领导机构1788.2项目咨询机构1808.3运行维护机构18

8、08.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1808.5人员培训1818.6培训方案1818.6.1培训目标1818.6.2培训原则1828.6.3培训对象1828.6.4培训方式1828.6.5 培训课程设计1828.6.6培训经费概算1839 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1849.1项目建设期1849.2实施安排计划18410 第10章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18610.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18610.1.1投资测算主要依据18610.1.2测算方法18610.2项目投资估算18710.2.1投资估算表18710.2.2设备购置清单(见附表)19010.3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19410.4资金使用计划19411 第1

9、1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19711.1社会效益分析19711.1.1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19711.1.2增强农业宏观调控能力19711.1.3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811.1.4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9911.2经济效益分析19911.2.1改善农村信息服务状况,促进农民增收19911.2.2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经济效益20012 第12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20112.1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20112.1.1信息安全类风险20112.1.2政策类风险20212.1.3规划和资金类风险20212.1.4技术类风险20312.1.5管理类风险20312.2风

10、险对策和风险管理204第1章 项目概况l.1项目名称“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1、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由青海省农牧厅牵头,青海省粮食局等单位配合组织建设2、项目建设领导机构青海省农牧厅金农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青海省农牧厅厅长 曹 宏副组长: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 祁生援青海省粮食局副局长 商卫国金农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青海省农牧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省粮食局成立了金农工程粮食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金农工程粮食相关项目的建设。3、项目实施单位青海省金农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马清德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 顿珠旺杰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11、制单位金农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为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粮食局。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文件);2、“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052405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5、“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框架方案(农业部);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7、国家

12、标准GB5 0174199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8、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3年1月印发);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金农工程一期项目西部地区资金补贴方案的批复(发改高技20061641号)。1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151项目建设目标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针对青海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我省农牧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并完善适合我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增强我省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用于我省农村的大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13、;加强全省农业部门内部信息整合,推进跨部门农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进一步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信息研发、管理、服务队伍,推进普遍服务,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通过五年建设,力争在我省基本实现农业决策、监管和服务的信息化,建立起基本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体系。 1.5.2建设内容与规模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二个数据中心,部署五个应用系统,建设二个工程”即:构建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和省级粮食流通数据中心;部署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

14、统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县及县以下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程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程。具体建设内容见“金农”工程一期建设内容示意图。1、建设青海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和青海省级粮食流通数据中心。青海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在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青海省级粮食流通数据中心建在青海省粮油检测防治所。根据国家“金农”工程统一规划,我省建设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和农业信息五个数据库,数据库的标准由农业部统一制定,省级完成有关资源的整合和数据库的维护。2、部署应用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

15、系统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部署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和绿色食品子系统的省级监管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子系统信息采集点、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国内采集点35个,配备相应的设备。、完成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12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的新建工作,配备相应的设备。4、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工程,培养一批农村信息员。全省共培训280人。1.5.3建设周期“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二年。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对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052405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金农工程一期项目西部地区资金补贴方案的批复(发改高技20061641号)

16、,本报告仅对金农工程一期项目青海省建设投资进行估算。1、总投资估算本项目用于“金农“工程一期项目青海省投资部分建设的资金644万元。2、资金来源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4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10万元,省级配套投资134万元, 1.7主要结论与建议1.7.1主要结论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国民经济的发展愈来愈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国际农业经济大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

17、国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新阶段的爬坡时期,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在青海省省委、青海省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我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主题,实施“金农”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从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政府效率和为农民提供高效服务入手,通过强化农业电子政务网络建

18、设,建立并完善以农业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直接目标是使政府农业决策的信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政府对农业的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本项目提出的“以服务为目的,以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为支撑,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为对外窗口和对内桥梁的作用,突出抓好具有农业和农村特色的网络延伸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领导;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面向应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防止新铺摊子和重复建设;坚持网络建设与常规媒体建设相结合,讲求

19、实效”的基本建设原则,符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和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状。提出的“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的建设内容紧紧围绕总体目标,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可行。项目资金估算科学可靠,实施基础条件好,具备较强的操作性。172建议1、国家应对“金农”工程的投资给予重点倾斜。世界各国农业信息化的历程表明,农业信息化是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持。作为公益性、基础性事业,“金农”工程建设属于“绿箱政策”和“公共财政开支”范畴,具有需求迫切、基础薄弱、覆盖面广、受益民众多的特点,应当作为当前政府优先、重点支持的事业。在最近的中央经济工

20、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我们还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增加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在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政策环境下,应在投资方面给予“金农”工程重点倾斜。同时,鉴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居住分散,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地方建设项目上,要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扶持、引导作用,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研究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为进一步发挥好“金农”工程对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对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网络通道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给予适当减免,带动农村网络用户的扩张,提

21、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建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后补助”制度,对已研发完成并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明显社会效益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3、加快信息共享和公开的法制化建设。建议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使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有章可循,使信息公开有法可依。以“金农”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4、机构和人员的配置。由于“金农”工程项目的建设,不管在功能、业务、技术上都增加了几倍的工作量,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在工作性质上与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以及各兄弟省市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有作密切的工作关系,

22、为保证网络硬件系统和软件运行,我们建议扩编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在现有人数的基础上再配套4-6人,以确保数据中心及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第2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l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211项目建设承办单位与职能本项目建设承办单位是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农牧厅是青海省政府主管农牧经济和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饲料工业及农牧机械化的职能部门。青海省农牧厅设有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法规处、农牧(农垦)经济处、发展规划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财务处、种植业、经济作物处、水产处、畜牧兽医处、草原处、农机处、监察处等14个职能处(室)、省纪委驻农牧厅纪检组和直属机关党委。青海省农牧厅直属事业单位有:

23、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农牧机械管理站等29个事业单位。项目承办单位的的主要职能(青海省农牧厅)(1)研究拟定全省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拟定农牧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2)研究拟定全省农牧业产业政策,引导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提出有关大宗农牧产品流通和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负责起草农牧业地方性法规草案,负责对全省农牧相关行业的管理。(3)研究提出深化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指导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定和完善农牧区

24、基本经营制定;指导、监督减轻农牧民负担和耕地、草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4)研究拟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促进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引导实施农畜产品深加工以及“西繁东育”工程;组织协调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预测并发布主要农畜产品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经济信息。 (5)提出耕地保护、补偿与改良的政策措施;发布农牧信息;指导粮油、蔬菜花卉、果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组织、协调重要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 (6)负责农牧业资源区划,组织实施农牧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地、宜农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牧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指导和促

25、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防灾抗灾保畜工作;对草原管理、保护、建设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全省饲料管理工作。(7)执行国家农牧业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农牧业产品监督和认证;组织协调种子、化肥、农药、兽医药品、种禽、种畜、饲料等农牧业投入品质量的登记、监测、鉴定和监督管理。(8)研究制订全省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引导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执行农牧业机械化行政,技术法规和农机监理法规并监督实施;拟定农牧机械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负责农牧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9)负责保护省内湖泊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野生动植物工作;发展水产养殖业;维护国家渔业权益,行使船舶检验和渔政管

26、理。 (10)制订全省农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筛选及实施;开展农牧业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 (11)负责全省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控制和扑灭,负责兽医药政、药检管理工作。 (12)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212项目建设协助承办单位与职能项目协助承办单位是青海省粮食局。青海省粮食局是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的负责全省粮食(含食油,下同)流通宏观调控具体业务、行业指导和省级储备粮管理的行政机构(副厅级)。 部门设置有办公室、人事处、储备管理处、信息统计处、监督监察处等。协助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青海省粮食局)1、研究粮食宏观调控、

27、总量平衡及粮食流通中长期规划;负责全省粮食流通行业的指导与规划,参与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和风险基金的管理,协调省内各地区的粮食余缺调剂,组织粮食进出口业务。 2、贯彻实施粮食购销和储备的政策、法规;根据省政府确定的规模和粮食市场变化,统筹安排省级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进出口计划,并督促实施;制定省级储备粮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并监督执行;协调粮食储备的内外关系;指导和协调州、地、市粮食储备;负责储备粮、指导周转粮和农村粮食储备的安全储存与粮油检测工作。 3、负责军队、退耕还林(草)、灾区、库区移民、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以粮代赈、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粮食供应。 4、建立健全省粮食市场信息网络,做

28、好粮食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粮食市场行情的预测与分析和粮食供需形势、价格变化趋势,对影响我省粮食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向省政府提供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 5、负责全省粮食行业的流通计划、统计和财务决算;结算军供粮差价;组织本系统的教育培训;负责全行业的对外交流。 6、承担省政府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为青海省金农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对工程从需求、开发、设计、测试、实施、部署和推广等项目流程和招标管理、工程管理、进度控制、项目监理等管理流程上给予指导、监督和管理。

29、项目实施规划、设计和执行单位为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对工程从需求、开发、设计、测试、实施、部署和推广等项目流程和招标管理、工程管理、进度控制、项目监理等管理流程上进行规划、设计和执行。221项目建设领导机构项目建设领导机构为青海省农牧厅金农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金农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设在农牧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青海省粮食局成立金农工程粮食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金农工程粮食相关项目的建设。金农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确定建设规划和目标,审查工程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方案领导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金农工程建

30、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承担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专家对工程建设进行指导,衔接有关部门及地方项目建设工作;2、研究提出项目建设工作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和工作制度,经批准后监督落实;3、承担项目领导小组办公会议筹备组织工作;4、负责领导小组文秘工作和项目建设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5、负责工程档案管理;6、承担领导小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222项目建设实施机构项目建设实施机构为青海省农牧业市场信息中心,主要职责是:1具体组织实施”金农”工程一期建设。2、全力配合”金农”工程一期青海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技术设计方案的编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评估等立项的准备工作

31、。3、履行”金农”工程一期的立项和开工建设程序。4、组织编制工程使用规范和技术标准。5、组织开发与推广应用系统和应用支撑平台。6、为农牧厅机关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配合各业务部门展开信息化工作。7、管理、维护农牧厅的内部网络、互联网站和计算机设备,协调指导农牧厅各个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工作。8、组织计算机培训和考试。9、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工程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各工程项目及相关资料的建档工作、项目运行维护期间的记录档案工作。2.2.3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和咨询机构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和咨询机构为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为行政管理类县级事业单位。主要职

32、责:承担全省农牧业规划咨询、有关农牧业基本建设、开发、示范等项目的设计、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及项目库建设与管理。第3章 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社会问题分析311与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农业大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

33、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服务,已经明显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在国际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信息化战略,信息网络技术及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其农业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支撑。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农村

34、信息化建设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上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政府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市场预测,使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当前,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上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实效。但必须看到,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业农村仍然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与全国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更加艰巨。省农牧厅是省政府主管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职

35、责涉及广泛,包括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市场信息、资源环境、科技推广、质量安全、防疫检疫、国际合作等等。作为政府行业经济主管部门,农牧部门面对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与经济相关的其它社会问题。农牧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是与农牧业部门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312社会问题的量化分析农牧民、农村(牧)、农牧业问题是我省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2005年全省共有5432万人口,乡村人口391.76,占全省总人口的7212,农牧业总产值为94.0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730,农牧业从业人员为128.73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791。6791的从业人员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1473,

36、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一是农牧民收入不高,2005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1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5893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牧区居民收入的37倍,与全国农民3255的人均水平相比整整相差了1090元。二是农村社会发展落后,农村与城市相比,无论在村镇建设上和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都比城市落后;三是农业是个弱势产业,虽然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但农业产品价值太低,不能使农民有较多的收入;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低、技术推广难度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三农”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进步也带来较大的影响,“三农”问题成为

37、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313社会问题的症结分析当前,世界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强化了投资向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服务业的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信息化程度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实现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科技支撑。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信息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从而逐步改变农村落后局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2政务及业务目标分析321政务目标分析政务目标的确立依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央发展现代农业,

3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法律赋予农业部门的监管和服务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对政府经济调节、市场营销、公共服务等职能有明确规定。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购销活动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建立农产品进口预警制度,维护

39、农产品产销秩序和公平贸易,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采取措施保障粮食供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农业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及时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三是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金农工程列入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加快包括金农在内的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这对于加快

40、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部门的主要政务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贯穿和统领各项工作,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履行农业经济调节、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农业主管部门的行政主导和信息引导作用,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多渠道、多产业、全方位地采取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1、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3.2.2业务目标分析从农业部门政务目标出发,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分类,联系农业部门职责,结合农业信息化特点,顺应行政工作技术化的趋势,把农业监测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业务按照经济运行监测、农业市场监管、决策支持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分类进行分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改进农村市场和科技信息服务,是本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3.2.2.1经济运行监测经济运行监测的目标是,掌握全省农业生产的动态情况,评估农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监测生产

42、经营的成本收益变化,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监测方式主要是统计调查。目前,我省在种植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乡镇企业、农业科技教育、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开展统计调查业务,定期采集农村政策、生产动态、供求、价格、科技、灾害、疫情、农民收入等信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监测,为农村经济调节服务,要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建立信息指标体系和采集报送制度,并建立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点,配备信息采集人员和设备,定期采集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估、监测和提出指导意见。3.2.2.2农业市场监管农业市场监管的目标是,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务的网络化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

43、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以提高行政能力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本届政府提出的一个重点任务。要提高农业市场监管的电子化水平,为监管对象、社会公众和相关监管主体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实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业务,一要强化规范管理,从受理到反馈,在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保证信息准确无误;二要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支持并行处理;三要保障安全可靠,提高业务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3.2.2.3决策支持决策支持的目标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和易受国际市场冲击、敏感性强的农产品以及动物疫情实施动态监测和先兆预警,全面掌握信息,科学分析信息

44、,及时提供有效、准确的监测预警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生产经营服务。决策支持主要是向各级农业决策机构提供相关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等动态监测信息和动物疫情监测信息,提出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建议、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的意见和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供决策参考,增强政府对农业、农村经济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打造数据、分析、会商和发布四个工作平台,通过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定期对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实施先兆预警,为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3.2.2.4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的目标是

45、,提高县乡信息服务机构信息化装备水平,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形成延伸到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强化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的网络化服务,扩大信息网络、信息手段、信息内容的覆盖面,增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当前我省农村信息服务还处于信息服务滞后的状态,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是利用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发布全国的农村供求信息,采集、处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实现实用农业技术的网上推广和农业科技信息的联合服务,促进政府农业综合门户网站和各地涉农网站联动,带动社会化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3.2.3操作目标分析3.2.3.1经济运行监测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监测是利用省级农业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46、通过信息交换功能,利用数据库的底层信息交换,实现跨部门的信息整合和数据共享。需要完成如下操作:1、根据农业部“年度农业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制度”的要求,实施统计调查项目,定期上报统计数据。2、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交统计调查报表和分析报告。运行监测的操作目标是:严格执行统计调查的职责、程序、步骤、方法,提高调查技术和统计管理质量,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问题,提出政策建议。3.2.3.2农业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业务管理要求省级农业部门配合农业部各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工作,规范、优化、重构监管业务流程的功能;具有受理用户请求,支持用户查询事务进展和结果的功能;具有公示业务范围、办事程序、审批结果的功能;具有集中数据,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功能。在操作上:利用农业部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我省农业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业务,按照业务、管理、决策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为业务提供支撑,为决策提供支持。农业市场监管的操作目标是:提高农业市场监管各环节质量,提高农业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