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6123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6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复习建议.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高考背景下 化学复习建议,泉港一中 陈传湘 2015年10月,一、全国卷与福建省卷比较,二、对高三复习教学建议,考试范围比较,必考部分均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相同点,不同点,全国卷,福建卷,选考部分涉及“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选修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考1个模块的内容。,选考部分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2个选修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考1个模块的内容。,试卷结构比较,试卷结构比较,全国卷(必考部分)的试题的编排没有固定规律 如实验题的编排位置每年都不尽相同,试卷结构比较,全国卷(必考部分)的试题的编排

2、没有固定规律,命题依据,考试内容比较,考试内容比较,考试内容比较,考试内容比较,1.试卷的呈现形式,全国卷和福建卷都很重视骨干知识的考查。 在选择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传统题呈现,不回避常考题、热点题,例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等。 福建卷较稳定,全国卷则有一定变化。,命 题 特 点,1.试卷的呈现形式,在试题的素材选择和设问方式上,全国卷命题手法更显高屋建瓴。 全国卷阅读量、信息量大,信息大多在题干上。 全国卷取材视角宽泛,素材背景陌生度较高,个别考试内容甚至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如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设问方式更为灵活、新颖。,命 题 特 点,1.试卷

3、的呈现形式,全国卷与福建卷都关注中学化学主干知识间的有机融合。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有机融合、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充分体现考试的性质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命 题 特 点,1.试卷的呈现形式,全国卷考查内容的综合度比福建卷更高,更加重视必考模块知识间的融合和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知识的融合。例如,2012年卷第27题、2013年卷第28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热化学、反应平衡等)等;2013年卷第28题要求计算原电池的输出电能;2014年卷第9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活

4、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等等。,命 题 特 点,27(15分) 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碳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5、Cl2(g)+ CO(g) H=+108 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1计算反应在地8min时的平衡常数K=_; 2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_ T(8)(填“”、“”或“=” ); 3若12min时反应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molL-1 4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 5比较反应物CO

6、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_ v(15-16)(填“”、“”或“=”),原因是_,28(15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CO(g)+2H2(g)=CH3OH(g) H1=-90.1kJmol-1 ()CO2(g)+3H2(g)=CH3OH(g) +2H2O(g) 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 (g) +H2 (g) H3=-41.1kJmol-1 二甲醚

7、合成反应:()2CH3OH(g)= CH3OCH3 (g) +H2O(g) H4=-24.5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 反应的影响 。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

8、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 原因是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 1kWh=3.6106J),H2O2 I H2O IO 慢 H2O2 IOH2O O2 I 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 Dv(H2O2)=v(H2O)=v(O2)

9、,(2014课标I)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2.试卷的能力要求,(1)全国卷对必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 全国卷常以一个考点为载体,深入挖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福建卷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基础上,还兼顾知识面的考查。,(2)全国卷对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大。 实验题情境陌生度大,常以有机化学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常涵盖化学实验技能,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识别典型实验装置图的能

10、力以及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等等。而反观近几年福建卷的实验题,在真正考查学生上述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点设计上,明显逊色。,(3)全国卷更注重定量思维的考查,计算量相对较大。 如与实验题中有关产率的计算、与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等。,命 题 特 点,1加强考试大纲和全国卷试题的研究,把握复习方向,建立起“考试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要求”、“试卷形式结构”等关系的研究思路,准确把握命题立意、考查目标与考查形式的内在一致性, 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复习教学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很好的导向。在对高考试题研究中,也不能仅仅关注试题的考点,应从试题的呈现方式入手认识考查的知识内容及能力要

11、求、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整体性把握“指导思想一考查要求一呈现方式”三者的关系,从而达成不仅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还清晰认识到“为何这样考”的研究目标。复习中不能局限在8大元素,要扩展到族的其他元素。,高三复习教学建议,(2015年)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写出两条)。 (2)利用_的

12、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2014年)27、(15分)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

13、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NaH2PO2是正盐还是酸式盐? 其溶液显 性(填弱酸性、中性、或者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后者再与硫酸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3PO2)也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早期采用

14、“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2.培育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高三复习教学建议,选物构: 易得分,难满分 不利于必考部分题目的解题 选有机: 对解答必考题目有帮助 知识系统性强更有可能得满分 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2.培育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两个模块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全国卷以有机化学为背景的试题较多,对只修习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生十分不利。 要求教师在复

15、习教学时,适当补充有机化学知识,并用结构化学知识理解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建立起模块间的有机融合。,高三复习教学建议,2.培育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生,在必考有机的复习中,不能仅把重点放在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上,应当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如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不能局限于戊烷和乙醇,至少要拓展到从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置异构来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要在杂化轨道理论的基础上,认识有机物的键线式和空间结构。对有机

16、物性质的复习,也应提高到能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迁移到简单同系物上(即将典型代表物的性质提高到官能团的性质)。,高三复习教学建议,2.培育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高三复习教学建议,3. 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四个维度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 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 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 3.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操作的问题); 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高三复习教学建议,3. 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实验复习教学中,要用新视

17、角重新观察、审视己做过的实验,将学科知识融入科学探究、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加强实验原理分析,多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如何做”, 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学会控制条件;学会使用仪器;学会观察分析;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学会设计或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高三复习教学建议,3. 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定量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定量研究必然涉及定量处理,强调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定量处理必将涉及化学计算。,高三复习教学建议,4. 化学计算不能轻视,化学计算的教学,不能将它视为数学运算技巧问题,更应将其视为是精确化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问题,是运用数

18、字化表达化学概念原理的问题,是化学规律原理定量化表述。 化学计算教学,要努力帮助学生解决“为何计算”、“据何计算”、“如何计算”这几个核心问题。,高三复习教学建议,化学计算的有效教学策略: 创设真实的应用情境,感悟化学计算的功能价值; 理解符号的化学意义,建立化学计算的学科思维; 开展规范的解题教学,掌握化学计算的规范要求。,高三复习教学建议,4. 化学计算不能轻视,1、精选训练内容 “教师跳入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 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认真学习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领会命题意图和考查目的,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自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题目。 2、注重练习讲评 讲知识 讲设问 讲方法,5. 加强有效训练,适应考题设计变化,高三复习教学建议,THAN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