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266768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标题: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 系 别: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们向往来城市务工、生活,大量的务工者涌入城市。文中探讨了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培训现状,同时分析了江宁开发区的人员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政策法规意识淡薄、培训管理体制不统一、培训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实行订单培训;开展特色培训;提升培训能力等。纵

2、观江宁开发区产业升级的过程,可以发现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诱导,而主要是江宁开发区政府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结果。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育在产业升级与科技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后,传统产业工人必将大批失业,同时新的产业需要大量技能型劳动力。开发区要保持活力,首先要让员工保持活力。必须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并从考核机制上予以保证。从而有助于江宁的剩余劳动力人员尽快就业,促进园区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键词: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12目 录1 绪论4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41.2 相关文献综述41.3 研究问题41.4 研究方法

3、51.5 本文对剩余劳动力的界定52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现状52.1 园区街道协力推动52.2 两大活动促进就业52.3 做好重点企业专场招聘62.4 组织多种职业培训63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的培训现状63.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73.2 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提升培训能力73.3 实行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联动机制73.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念73.5 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检查74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培训存在的问题74.1 就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84.2 在科技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85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4、与培训对策95.1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95.2 实行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联动机制95.3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95.4 开展特色培训,打造培训品牌95.5 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普惠制培训空间10致谢11参考文献12南京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问题探析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2007年江宁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代表江苏双双入选“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开发区”, 成为苏南横空出世的又一条龙,这是一片孕育“全国之最”的热土:国内最大的中小型面板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最有竞争力的汽车整车和汽车发动机

5、生产基地之一连续多年经济高位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实际利用外资等,在全省均名列前茅。江宁开发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轮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城镇化的步伐产生了数以万计的被征地农民他们失去了世代居住的房屋,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就业渠道窄,对于开发区的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并不具备上岗条件。最初很多应聘的农民因为缺少技能到岗后无法成为产业工人,而是成了企业的“边缘人”,只能干着保安、保洁等辅助性工作。尤其是“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这一群体学历偏低、年龄偏高,很难通过培训获得技能。征地补偿、强拆乱拆、就业保障因开发而起的这些

6、问题让各地政府伤透了脑筋,却又觉得无计可施。在当时,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隐患,也阻碍了开发区的发展。1.2 相关文献综述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主要以工业发达国家为背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这些研究分别是从生产部门和劳动者个人的角度来解释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屡次的反复,遇到了许多障碍。在此期间,国内理论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视角,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角度来综述,为本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论文提供了研究思路。

7、1.3 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了解江宁开发区近几年的剩余劳动力现状,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江宁政府对此有何政策,群众是否满意,其他地区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借鉴作用。1.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文全面系统地采用文献参考法,信息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观察实验法进行研究。所获得资料来自于校阅览室各期刊报纸、院图书馆、网上数据库和社会、企业以及校园调研。1.5 本文对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剩余劳动力就是指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就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是多余的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8、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相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相对过剩人口。2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现状2007年末,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58.4万人,占全市总常住人口的88.8%。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17.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约为124万人。从分区县人口规模来看,江宁、六合和鼓楼三区人口规模最大;其次是玄武、白下、浦口、栖霞和下关;雨花台区人口规模最小。而其中江宁从7.8平方公里、人口不过8万的县城,扩展到幅员上百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市区,常驻人口达150万。江宁开发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把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培

9、训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作为全面达小康,构建和谐江宁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1 园区街道协力推动年初,开发区和园区两街道共同制定出台了江宁开发区、秣陵街道、谷里街道共同促进园区劳动力就业工作的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双方责任分工,加强对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协调和领导。2.2 两大活动促进就业一方面认真组织周六专场招聘会。主动走访区内企业190家,共举办周六专场招聘会46场,进场招聘企业1038家次,提供岗位23068个,报名14018人次,录用4000余人次。另一方面坚持做好送岗位进社区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群众就业的工作岗位,共举办送岗位进社区专

10、场活动16场,近370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14000多个。2.3 做好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为福特整车和发动机两个项目开设专场招聘8次,共招收生产线员工2000余人,其中,组织园区内退伍军人举办的福特专场招聘会,拓宽了园区退伍军人的安置渠道。2.4 组织多种职业培训进一步细化劳动力培训,利用每周六现场招聘的机会,对进场的求职群众进行应聘求职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900人次;举办专门的叉车培训班,有49人通过学习拿到了技能证书,其中有12人被福特录用;各街道结合实际,组织了焊工、计算机操作工、家政服务员等多种技能培训,共培训3717人,992人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在就业上,开发区管委会可谓细心与耐心

11、并举。在最初,管委会带着开发区内企业走进各个社区,送岗位上门。“我们在每周六还举办一次招聘会,提供非常多的岗位,但一些被征地农民却不愿参加,无奈之下,我们就把招聘会搬进社区。”据介绍,这样的送岗位进社区活动最初是一个星期办一次,再后来减为一月一次,最后变为一季度一次。但不容忽视的是另外一个群体:“4050”人员的就业,这在每个城市都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知道,他们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已经很难通过培训获得技能,因此我们就为他们专设了就业通道。于是,江宁开发区就有了这样一番景象,一支着装整齐、训练有素的保洁员队伍,日夜坚守在道路清扫的岗位上。江宁开发区把就业机会给了区内“4050”被征地农民,除了道路保

12、洁,还有所有的复建房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绿化养护。江宁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告诉记者:“仅环卫保洁我们就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而园林绿化也解决了1000人的就业,小区物管也解决了1500个就业。”在多渠道的就业促进下,被征地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秣陵街道提供的数据称,2008年,该街道(全境在开发区范围内)的居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也超过了邻近的东山街。南京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周谦表示:“当前,江宁开发区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轮发展,我们将以开发区升格国家级为动力,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提升发展能级,以十大行动计划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十二五末园区开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开发区

13、前列,成为全市全省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示范区。”3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的培训现状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借鉴了企业的做法,通过实施目标责任制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要求具体的工作人员上交风险抵押金,如果到期没有完成任务目标,就扣钱。其中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就业情况,另一个是培训情况。3.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员工培训的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制定园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规划,加强园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员培训就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园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员培训就业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定期研究,提出加强园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员培训就业工作具体政策和

14、措施,理顺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其培训功能。3.2 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提升培训能力改善办学条件,给骨干培训机构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运用现代化网络等手段,提高培训质量;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政治素质、技能水平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开展教师“一专多能”的培养工作,强化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确保培训质量,要严格执行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教学环节和实践活动。建立人员培训信息反馈制度,确保学以致用。3.3 实行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联动机制由企业提供订单,培训基地接单,企业根据生产情况参加教学,学员结业后,

15、直接与企业对接,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服装加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3.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手段和印发资料、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广大民众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3.5 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根据每年确定的培训任务,加强指导和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通过培训效果评价、表彰奖励,宣传和表彰一批在园区内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学校,营造支持、鼓励各类人员培训机构为园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就业服务提供的良

16、好环境。4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培训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劳动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又急需大量劳动者,加之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们向往来城市务工、生活,大量的务工者涌入城市,农村经济结构特点使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4.1 就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1)部分劳动力认识不到位,自我“充电”意识薄弱。另一方面,需要接受技能培训的人员在未就业的情况下,认为费时费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2)个别乡镇还没有真正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宽农村经济收入的高度来抓,组织发动贫困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工作力度

17、不够。(3)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不够雄厚,政府的组织协调不力;(4)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组织。目前,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有扶贫、农业、科协、教育、劳动等五个部门,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也有所涉及,因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突出,效率不高,而且用于培训的资金、师资、场地等资源无法统筹安排、共享利用,导致培训的整体效率较低。(5)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够健全。(6)资金投入不足。除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之外,各级财政配套资金有限,特别是用工单位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重使用轻培训的思想,不愿投入人力资源开

18、发成本。(7)政策法规意识淡薄。多数的剩余劳动力对地方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对公安、劳动、计划等部门关于流动人口管理,对外出打工人员管理的具体规定等政策性问题漠不关心,只知道外出打工挣钱。4.2 在科技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统一。开发区认定的培训学校,分别来源于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不同的政府部门。科技管理部门没有行政管理权,也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从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把科技培训的任务落实到培训机构上。所以,从管理体制来看,学校、企业、社会力量从各自利益出发,职业培训、剩余劳动力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均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来办学。而农民培训是公益性质的,需要政府的支持

19、,但由于政府各系统间在对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补贴方面的政策不同,延续性不够,难以有效的把农民培训任务,以责任制的方式落实到实处。(2)培训机构运行机制不灵活。有的培训机构属于财政供养的人员,只领工资,没钱干活,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推一下动一下,没有办培训的积极性。职业技术学校,工作重点放在中专生的招生教育上,对农民培训也不积极。加之缺少对培训需求和绩效考核的科学分析,使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趋于雷同化、模式化、单一化,在实施培训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形式、求规模,轻质量的现象。就培训对象来看,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低,就业培训意识淡薄,参加培训意愿不强,没有真正认识到提高自

20、身素质以及有一技之长的重要。造成有补助才来参加培训,学习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真正目的。(3)培训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目前培训机构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培训手段还相对落后,在技能性培训中,师资水平、实训条件都不高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占到60%多,加上受传统培训观念的束缚,在培训方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培训仍以沉闷单向的课堂传授方式为主,培训效果不理想。(4)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原因。政府支持的项目虽然给予了一定补助,但只是杯水车薪。全区培训学校中,获得项目支持的面少,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许多培训学校对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的积极

21、性不高。5 江宁开发区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培训对策5.1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体系。5.2 实行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联动机制由企业提供订单,培训基地接单,企业根据生产情况参加教学,学员结业后,直接与企业对接,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5.3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手段和印发资料、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5.4 开展特色培训,打造培训品牌根

22、据剩余劳动力的择业方向和本地用工单位的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培训基地,打造培训品牌,提升了培训的质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5.5 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普惠制培训空间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积极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针对不同的工种开办不同的培训专业,实现就业岗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对接。致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即将毕业。这三年间我要感谢很多人,所有曾帮助过我,关心我的人。尤其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田青,她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她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宝贵的意见,还有所有给我带过课的老师。有太多人要感谢,在此仅向你们表示

23、我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参考文献1 郑道文.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04,52 曹吉云. 劳动力剩余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 世界经济,2008,63 乔守军,刘妮.用剩余劳动力理论诠释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就业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2010,14 陈云桥,赵晓芳.目前国内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评述J. 生产力研究,2010,15 王静岩.浅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J. 职业教育研究,2008,86 李强,蔡根女.剩余劳动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5,117 纪囯义.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探讨J. 经济经纬,2003,58 秦

24、元芳,吴昊.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8,99 谭家德.重庆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篡职业教育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8,2310 唐永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2,611 杨波,莫丽宏.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剩余劳动力的迁移J.中国矿业,2006,712 冯晓明,王洁,岳坤.县级城市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513 于秀平.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14 罗琴,周艳球. 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215 毛艳,李芳真,陈洁莲. 以靖西县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 16 苏林忠. 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问题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317 李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