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267131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年年产产 1000 吨丙吨丙酮酮基丁二酸二乙基丁二酸二乙酯酯、年、年产产 200 吨苯甲吨苯甲醚醚、年、年产产 150 吨吨 4-丙氧基双酚丙氧基双酚 S( (COP) )项项目目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 目目 录录 4. 总论总论 .1 4.1. 项目由来1 4.2. 编制依据1 4.3. 评价工作原则2 4.4. 评价因子的确定3 4.5.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3 4.5.1. 评价重点3 4.5.2. 评价工作等级3 4.6. 评价范围4 4.7. 环境功能区划4 4.8.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 4.9. 评价标准5 4.9.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5 4.9.

2、2. 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6 4.9.3. 噪声评价标准7 4.10. 评价技术路线7 2. 建建设项设项目工程分析目工程分析 .9 2.1. 建设项目概况9 2.1.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9 2.1.2. 建设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9 2.1.3. 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厂区平面布置.9 2.2. 建设项目建设内容9 2.2.1. 主体工程9 2.2.2. 公用工程情况10 2.3.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11 2.3.1. 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及化学方程式11 2.3.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15 2.4. 主要工艺设备19 2.5. 物料平衡及水

3、平衡分析20 2.5.1. 物料平衡20 3.5.2.水平衡25 2.6. 污染源强分析27 2.6.1. 污染源强27 2.6.2. 非正常与事故状态污染物排放状况33 2.6.3. 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33 3 清清洁洁生生产产及循及循环经济环经济分析分析 .35 3.1.产业政策相符性35 3.2.清洁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分析35 3.2.1原辅料的清洁性分析35 3.2.2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35 3.2.3工程节能措施概述35 3.3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5 3.4 水资源清洁生产分析36 3.4.1用水情况分析36 3.4.2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36 3.5.循环经济分析37 4. 污

4、污染物防治措施染物防治措施评评述述 .38 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38 4.2. 废水处理措施评述38 4.2.1. 建设项目废水收集38 4.2.2. 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纳项目废水可行性分析39 4.3. 噪声治理措施40 4.4. 固废防治措施40 4.5. 事故防范措施41 4.6.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41 4.7. 厂区绿化42 4.8. 治理措施的进度安排42 5. 区域区域污污染源染源调查调查分析分析 .43 6.1 污染源调查43 5.1.1区域区域废废气气污污染源染源调查调查43 5.1.2区域水区域水污污染源染源调查调查44 5.2 区域污染源分析46 6. 环环境境质

5、质量量现现状状评评价价 .47 6.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 6.1.1. 监测布点47 6.1.2. 监测结果48 6.1.3. 现状评价49 6.2.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50 6.2.1. 监测布点50 6.2.2. 水环境现状评价53 6.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54 6.3.1. 声环境现状监测54 6.3.2. 声环境现状评价54 7.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预测评预测评价价 .56 7.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6 7.1.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56 7.1.2. 预测模型和扩散参数59 7.1.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63 7.1.4.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67 7.1.5. 排

6、气筒高度合理性分析68 7.2. 水环境影响分析68 7.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9 7.3.1. 预测内容:69 7.3.2. 预测模式69 7.3.3. 预测结果评价69 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0 7.4.1.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及有害性分析.70 7.4.2. 环境影响分析70 7.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0 7.5.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70 7.5.2.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72 7.5.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2 7.5.4. 施工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73 7.5.5. 施工期环境管理73 8. 环环境境监监控及控及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管理管理

7、计计划划 .74 8.1. 环境管理制度74 8.1.1. 环境管理机构74 8.1.2. 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74 8.2. 环境监控计划75 8.2.1. 监测机构的建立75 8.2.2. 环境监测计划75 9. 污污染物排放染物排放总总量控制分析量控制分析 .76 9.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76 9.2.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申报量76 9.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77 9.4. 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77 10. 环环境事故境事故风险风险分析分析 .78 10.1. “环境风险分析评价”概述 .78 10.1.1. 目的和重点.78 10.1.2. 评价工作等级78 10.2.

8、 风险识别79 10.2.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79 10.2.2. 风险识别内容80 10.3. 源项分析80 10.3.1. 最大可信事故81 10.3.2.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82 10.4. 后果计算83 10.4.1. 生产事故影响83 10.4.2.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84 10.4.3. 水环境事故影响分析86 10.5. 事故的应急计划86 10.5.1. 事故的预防措施86 10.5.2. 公司应急预案88 11. 厂址的可行性分析厂址的可行性分析 .92 11.1. 选址与规划的相符性92 11.2. 选址与污水集中处理、蒸汽集中供热的相符性92 11.3. 选

9、址与环境质量92 12.4 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92 12.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93 12.1. 调查目的93 12.2. 调查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93 12.2.1. 调查内容93 12.2.2. 受访者基本情况93 12.3. 民意调查结果分析93 13.环环境境经济损经济损益分析益分析 .97 13.1经济效益分析97 13.2社会效益分析97 13.3环境效益分析97 13.3.1环保投资估算97 13.3.2环境效益分析98 14.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 .99 14.1 评评价价结论结论99 14.1.1产业产业政策及政策及规规划符合性划符合性99 14.1.2清清洁洁生生产产

10、原原则则符合性符合性99 14.1.3污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染防治措施可行性、污污染物达染物达标标排放可行性排放可行性.99 14.1.4总总量控制量控制100 14.1.5地区地区环环境境质质量状况量状况100 14.1.6环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境管理和公众参与101 14.1.7总结论总结论101 14.2 要求与建要求与建议议101 14.2.1 要求要求.101 14.2.2建建议议102 1 4.总论总论 4.1.项目由来 连云港市优胜化工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内,在全国各 地鼓励投资创业发展经济的热潮中,作为民营企业,本着共同致富、利国利民的 目的,以最快的速度发挥其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总投资 4000 万元, 年 产 1000 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200 吨苯甲醚、150 吨 4-丙氧基双酚 S(COP)项 目。鉴于灌南市政建设规划需要和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拟在灌南工业区的三类 工业用地内建设该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 院 98253 号令)中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于 2006 年 5 月底委托江苏中瑞咨询有限公司承 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工程项目有关资 料、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有关资料

12、,编制环境影响 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建设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环境项目建 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 防治污染减缓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 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中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年 5 月 15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

13、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 年 10 月 30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年 6 月 29 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9)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 号) (10)关于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20011017 号)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14 号,2002) 2 (12)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环发 2001199 号) (13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局、经贸委等,1998 年 1 月) (1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 号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15)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1993)第 38 号令) (16)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政府 2003 年 3 月) (17)关于印发的通知(苏环控 1997122 号文) (18)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 号) (19)关于印发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 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04)22 号)

15、(20)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经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 号 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 (2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3)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 护厅,2005 年 5 月 (24)项目立项文件(灌计发200557 号) (25)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26)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27)连云港(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区域环评及批复 (28)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4.3.评价工作原则 1.3.1 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 “达标

16、排放”、 “污染预防”和“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 1.3.2 通过工程分析、水平衡分析,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 “削减量”及 “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 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 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 1.3.3 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 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4.4.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对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的分析, 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 11。鉴于本项目废水接园区污

17、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 放,本项目废水不设影响评价因子,仅做接管可行性分析。 表 11 评价因子确定表 环 境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环境 TSP、SO2、PM10、NO2 、NH3、Cl2、HCl、苯 TSP、SO2、PM10 、NO2、NH3、Cl2 、HCl、苯 TSP、SO2、PM10、NO2、 NH3、Cl2、HCl、苯 地表水环境 pH、COD、BOD、氨氮、 TP pH、COD、BOD、氨氮、TP 声环境连续等效 A 声级连续等效 A 声级 4.5.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4.5.1.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所处化学工业园情况,结合当前环境管 理

18、的有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 (1)工程分析 主要包括:项目排污环节分析、污染源源强核算等。 (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评价 针对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分析其工艺的先进性,从资源的消耗及三废的排放 比较核定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以“三 R”原则分析项目的循环经济水平。 (3)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及对策建议 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 上,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5)环境风险分析 4.5.2.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约 3093m3/a,将进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 4 入灌河。而园区规划环评已完

19、成,有关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在 该规划成果中已有所交代,故本项目环评只进行接管可行性分析。 (2)环境空气评价等级 项目废气主要是 SO2、烟尘等,计算几个因子的 Pi 值,均小于 2.5108。参照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依据,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评价等级 建设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机械噪声,通过采取了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后, 声环境在厂界预计可以达标,并且项目厂界周围没有需保护的敏感目标,故声环 境评价等级按三级进行。 表 1-2 评价工作等级表 类别地表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 评价等级三级三级 此外,评价报告书中的风险评价等级按导则要求确定为二

20、级,具体划分原 则和依据见后面的专章部分内容。 4.6.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评价范围 见表 13。 表 13 评价范围表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域内主要工业企业 大气以厂区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4km6km 范围 地面水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口上游 1000m 至下游 2000m 河段 噪声建设项目厂界外 1 米范围 总量控制区域内平衡 4.7.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当地园区环保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 见表 14。 表 14 区域水、气、声环境类别 5 环境要素功能质量目标 大气环境二类区二级(

21、GB3095-1996) 水环境灌河工业用水区类(GB3838-2002) 声环境工业用地3 类(GB3096-93) 4.8.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 总量在化学工业园内平衡。排污口设置必须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 治管理办法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5。 表 1-5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保护目标规模方位距离(m)功能执行标准 堆沟村 6 个村民小组,650 户 居民,人口约 2838 人 NE2000 大咀村 8 个村民小组,518 户 居民,人口约 1942 人 ES800 项目北侧十队居民140

22、 户约 500 人NW900 大气环 境 项目南侧十队居民506 户约 1813 人SE500 二级 (GB3095-1996) 地表水 环境 灌河 类 (GB3838-2002) 声环境 项目厂界 3 类 (GB3096-1993) 4.9.评价标准 4.9.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SO2、NO2、TSP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艺废 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 表 17。 6 表 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mg/Nm3) 标准来源 酚类1 小时平均0

23、.02 小时平均0.30 硫酸雾 日平均0.10 丙酮小时平均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小时平均0.5 日平均0.15SO2 年平均0.06 日平均0.3 TSP 年平均0.2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表 17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 污染源 名称 排放 高度 m 污染物 名称 浓度 mg/m3 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 限值 mg/m3 来源 酚类-0.1 无组织排放 硫酸雾-1.5 GB16297-1996 SO2900- 有组织排放45 烟尘200- 锅炉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无组织排放周界浓度限

24、值 4.9.2.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建设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将纳入堆沟港化学工业 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灌河。参照堆沟港化学工业园环评报告书中有关 内容,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的标准情况见表 18。 7 表 18 地表水水质标准及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 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接管标准尾水排放标准 PH(无量纲)696969 COD301000100 氨氮1.53515 TP0.360.5 SS*6050030 甲醇*3.02020 Cu1.02.00.5 二甲苯0.5

25、1.00.4 硫化物0.51.01.0 二氯甲烷0.02 总氰化物0.21.00.5 *:SS 参照水利部标准地表水资源标准(SL3693);甲醇排放标准参照前苏联(1978)的污水中有害物 质最高允许浓度。 4.9.3.噪声评价标准 噪声评价中,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 类标 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类标准,见表 1 9。 表 19 噪声评价标准 标准昼间 dB(A)夜间 dB(A)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 类655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6555 4.10.评价技术路线 本次环评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 11。 8 2.建设项目

26、工程分析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建设项目名称:年产 1000 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 200 吨苯甲醚、年 产 150 吨 4-丙氧基双酚 S(COP)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建设地点:连云港(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内。 收集资料,现场勘 查 调查,分析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调查 自 然 环 境 调 查 社 会 环 境 调 查 工 程 分 析 区 域 污 染 源 调 查 大 气 环 境 监 测 水 环 境 监 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标准 环境法规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总量控制 事故风险分析 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监测计 划 环保措施评述 清

27、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 综合分析 结论,建议 编写报告书 专家评审 送环保部门审批 图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声 环 境 监 测 YES NO 厂址可行性论证 9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为 4000 万元,环保投资占 85 万元。 建设进度: 2006 年底。 2.1.2.建设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见表 31。 表 3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表 类型产品名称规格 产量 (t/a) 工况 1产品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99.91000 2产品苯甲醚99.9200 3产品4-丙氧基双酚 S(COP)97150 4副产硫酸钠3025 5副产 NaCH3SO4(硫酸单甲酯钠盐) 274 6副

28、产NaBr86.13 300 天, 每天 24 小时 2.1.3.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厂区平面布置 全厂职工人数:定员 50 占地面积:建设项目占地 40000m2,厂区绿化面积 10000m2。 厂区平面布置图详见图 311、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图 312。 2.2.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2.2.1.主体工程.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部分主要为生产厂房建设,其中生产产品为:丙酮基丁二 酸二乙酯、苯甲醚、4-丙氧基双酚 S(COP)。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情况见表 32。 10 表 32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序 号 主要生产车间产品名称产量(t/a)备注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1000 苯甲醚2001生产厂房

29、4-丙氧基双酚 S(COP)150 产品 2.2.2.公用工程情况 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主要内容见表 33。 表 33 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主要内容 类别建设名称建设内容及设计能力 厂内原料贮 罐区 原料仓库一座,用于贮存主要化学原辅料; 成品仓库一座,用于贮存主要产品 所使用的化学品原料均设有相应的贮存设备 贮运 工程 码头及储运无码头,储运方式采用公路运输 给、排水给水站:用水主要来自化学工业园给水管网的自来水,用水量 3005m3/a 污水水量 3093 m3/a 雨污分流排水管网。 供热采用区域集中供热,供蒸汽量 570t/a 燃煤导热油炉 供电项目新增用电设备装机容量 2993k

30、W,拟新建一变配电间,电源由园区供给。 公用 工程 绿化工程采用植树,铺设草坪等多种方式对厂区进行绿化,保证厂区绿化率达到 30 废气处理燃煤导热油炉尾气经过脱硫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废水收集池 1 座 固废处理固废采用临时堆场贮存,及时清运,并全部得到妥善处置。 环保 工程 噪声治理采用隔声、降噪措施进行治理,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2.2.2.1. (1)给水: 本项目用水来源为园区自来水,总用水量约 3005m3/a,由城市自来水管接 通供水。 2 排水 建设项目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排放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工艺废水、 车间及设备冲洗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废水排放量为 3093m3

31、/a。清下水主要 为冷却系统排水,用于绿化。所有废水经收集后即可达接管标准,由化学工业园 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清下水直排雨水管网。 2.2.2.2.供热 建设项目所处化学工业园采取集中供热方案,本项目建设地与化学工业园 11 热电厂相距不远,项目热力来源部分由化学工业园热电厂供给。由于丙酮基丁二 酸二乙酯生产过程中所需导热介质的温度必须达到 250,目前园区内提供的蒸 汽温度小于 150,达不到反应所需温度,不能实施集中供热,必须使用导热油 炉进行初期供热。 2.2.2.3.供电 本项目生产的用电负荷为三级用电负荷,双回路供电即可。项目新增用电设 备装机容量 2993kW。本

32、项目拟新建一变配电间,供电由化学工业园变电站统一 供给,可满足项目生产需要。 2.2.2.4.贮运 有关本项目的贮运情况将在本章稍后位置,结合本项目所采用的具体原辅 材料数量,进一步论述考虑。 2.3.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 2.3.1.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及化学方程式 2.3.1.1.化学方程式 建设项目三种产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1)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 HC-C HC-C OC2H5OH HC-COOC2H5 HC-COOC2H5 H2 O O O + 2 + HC-COOC2H5 HC-COOC2H5 CH3 C CH3 O CH3C CH2 O C C COOC2

33、H5 COOC2H5 + H H H (2)苯甲醚 OH NaOH ONa H2 O + + 12 ONa (CH3)2SO4 OCH3 CH3OSO3Na + 3 4-丙氧基双酚 S BrCH2CH2CH3 HOS O O OCH2CH2CH3NaBr HO S O O OH H2 O + + +NaOH + 2.3.1.2.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 1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 准确称量顺酐、乙醇、硫酸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液碱,进 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乙醇回收循环使用,剩下的成分投入蒸馏釜内进行蒸 馏,通过控制温度将马来酸二乙酯半成品蒸出,蒸馏后的废水外排。 将准确称量的马来酸二乙酯

34、、丙酮、催化剂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始搅拌蒸 汽升温至一定温度范围内,并恒温反应到一定时间,将反应后产物投入蒸馏釜内, 先进行粗蒸,通过控制温度尽可能将产品中的丙酮蒸出,以备回用,将剩余产品 进行精馏,得到成品和少量废水。 (2)苯甲醚 将准确计量好的液碱先抽进反应釜内,后将计量好的苯酚在搅拌状态下抽 入反应釜内。升温至所需的反应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后,慢慢滴加计量好的 硫酸二甲酯,滴加完后再保温一定时间,将上述粗品分水,分掉定量的水后加入 适量的碱,调节粗品的 PH 值,达到所需的质量指标后,即为合格粗品。将上述粗 品投入蒸馏釜内蒸馏。得到苯甲醚的前馏份、中馏份、成分及少量的含杂质较高 的产

35、品。醚化反应完成后分下的水相经浓缩处理。可得到一定的副产品,可以销 售。浓缩蒸馏得到的废液可以外卖,废渣则由专业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13 (3)4-丙氧基双酚 S(COP) 将双酚 S,溴丙烷及液碱加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升温回流一定时间以完 成醚化。反应结束后先蒸出未反应的溴丙烷进行回收,剩余的液相中慢慢加入一 定百分比的液碱,搅拌一定时间后采用抽滤式过滤,滤饼为双酚 S,可以回收循 环使用。向滤液中缓慢加入氢溴酸,搅拌一定时间后,以抽滤方式过滤,此滤饼 为精制得到的产品。滤液中继续加入氢溴酸,搅拌一定时间后,以抽滤方式过滤, 得到剩余未反应的原料,此原料可以下批使用。水相升温,采用蒸

36、馏方式浓缩, 蒸出一定量的水,釜中物料冷却后结晶得到副产品溴化纳,采用离心方式甩滤得 到溴化纳晶体,烘干后可出售,此为副产物。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建设项目三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均采用密闭生产装置,所有物料流动基本 采用管泵连接,正常生产情况下,无物料泄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管 理,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3.3.1图 3.3.3。 不凝气 G1 不凝气 G2 W1 废水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 图 3.3.1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生产工艺流程 丙酮 反应 蒸 馏 催化剂 铵盐 丙酮回用 马来酸二乙 酯半成品 苯酚32%的液碱 硫酸二甲酯 顺酐乙醇硫酸

37、 酯 化 蒸 馏 马来酸二乙 酯半成品 副产品硫酸 钠外售 W1 废水 32%的液碱 乙醇回用 14 不凝气G3 图 3.3.2 苯甲醚生产工艺流程 不凝气 G4 图 3.3.3 4-丙氧基双酚 S(COP)生产工艺流程 2.3.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 建设项目主要能耗及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34、表 35。 表 34 能源消耗表 序号名称单位耗量 醚化反应 分层 碱洗 蒸 馏 苯甲醚 水相 油相 浓缩 副产品 NaCH3SO4 32%的碱液 蒸馏残液 双酚 S 溴丙烷 32%的液碱 醚化反应 一次精制 二次精制 三次精制 未反应原 料 水相浓缩 W3 废水副产品 NaBr 32%的液碱 45

38、%的 氢溴酸 双酚 S 成品 溴丙烷回用 回用 W2 废水定期外排 蒸发水 15 1水t/a3005 2电万 kwh/a2370 3蒸汽t/a800 4煤t/a1000 16 表 3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类别 名称 重要组分、规 格、指标 单耗 (t/t 产品) 年耗量(t/a)来源及运输 顺酐99 0.56560 公路运输 乙醇99 0.367367 公路运输 硫酸980.0880公路运输 碱液320.0330公路运输 1丙酮基 丁二酸二 乙酯 丙酮98 0.0110 公路运输 苯酚99 0.97194 公路运输 液碱32 1.29258 公路运输2苯甲醚 硫酸二甲酯98 1.30260

39、公路运输 双酚 S98 0.855128.25 公路运输 溴丙烷99 0.16524.75 公路运输 液碱32 0.86172 公路运输 3 4-丙氧 基双酚 (COP) 氢溴酸45 0.6293 公路运输 2.3.2.1.主要化学品理化特性 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化学品理化特性及毒理特性见表 36。 17 表 36 主要原辅材料的理化及毒理性质 名称物化性质毒性数据燃烧爆炸特征及对人体危害 苯酚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0.13kPa/40.1 闪点:79, 40.6; 沸点:181.9;相对密度(水=1)1.07;相对 密度(空气=1)3.24;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

40、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 850mg/kg(兔经皮);LC50316mg/m3(大鼠吸 入);人经口 1000mg/kg,致死剂量。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中度 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 小时),中度刺 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酚蒸 气(115.2-230.4mg/m3)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 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90C,加热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刺激性和毒性。 硫酸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 10.5。沸点/:330.0。饱

41、和蒸气压 /kPa:0.13(145.8)。溶解性:与水混溶。相对密度 (水=1):1.83。 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经口); 12124 mg/kg(兔经皮); LC50:510mg/m3,2 小时(大鼠 吸入);320mg/m3,2 小时(小鼠吸入) 不燃。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 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 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 腐蚀作用。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 气肿和肺硬化。 硫酸 二甲 酯 化学式:(CH3)2SO4分子质

42、量:126.13 性状:常温下 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略有葱头气味。沸点: 188.3(分解)熔点:-31.75相对密度:1.3322(水 1);4.35(空气1)蒸气压:0.133kPa(20)溶 解度: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闪点:83 自燃温度:191 属高毒类,其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毒性比 氯气大 15 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军 用毒剂。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发生急性中毒。 闪点 830C。 液态沾染大面积皮肤时,不但对皮肤引起化学灼 伤,且通过皮肤吸收可致急性中毒。偶见口服中 毒。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对眼、上呼 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水 肿,并出现点状上皮

43、脱落,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 坏死。肺泡充满炎性渗出液,最后导致中毒性肺 水肿。 18 名称物化性质毒性数据燃烧爆炸特征及对人体危害 双酚 S 分子式:C12H10O4S 分子量:250 性状:无色针状 晶体或白色粉末,易溶于醇、乙晴、二甲亚砜、碱 溶液、热水,微溶于冷水。水中的溶解度为 0.03 毒性低毒性低 溴丙 烷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有毒和腐蚀性。毒性低 氢溴 酸 溴化氢的水溶液,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强酸之一。 微发烟暴露空气中或在光的作用下因溴游离而变 成深色。具刺激性。能与水,乙酸及乙醇混溶。00C 时饱和水溶液含溴化氢 68.85%。101325Pa(1 大气 压)时混合物的沸

44、点为 1260C,含溴化氢 47.5%,相 对密度 1.481。 毒性:属低毒类。 具有强还原性,除金,铂,钽等金属外,对 其它金属均腐蚀作用。 属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用塑料桶或餈坛包 装,每桶净重 20kg,对光很敏感,应贮存于在暗 处,与大碱类分开存放。瘺洒时用水或碱水冲洗。 与皮肤接触会发痒以至发炎,皮肤触及时应立即 用水洗净。蒸气会强烈刺激呼吸器官。 顺酐顺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简称顺酐或者 马来酐,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仅次于苯酐和 醋酐的第三大酸酐。 可燃,闪点 101.70C,自燃点 4210C,爆炸 极限 3.7.1,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 火、爆

45、炸危险。 丙酮CH3COCH3,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 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易燃,闪点17.80C,自燃点 5610C,蒸气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 着火、爆炸危险。大鼠经口 LD50:9750mg/kg;兔经皮 LD50:20000mg/kg。毒性较低,近似乙醇。 。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19 2.3.2.2.原辅料、产品的贮运方案 (1)全年运输总量 表 37 全年运输总量 运进量 运出量 运进物料名称 数量(t)运出物料名称数量(t) 顺酐

46、560 硫酸钠 25 乙醇 367NaCH3SO4274 硫酸80NaBr86.13 碱液 30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 1000 丙酮 10 苯甲醚 200 苯酚 1944-丙氧基双酚 150 液碱 258 外卖馏分 100 硫酸二甲酯 260 双酚 S 128.25 溴丙烷 24.75 液碱 172 氢溴酸 93 煤 1000 总计 3177 总计 1835.13 (2)原材料及产品贮存方案 厂区在原辅料库中设置储罐存储液碱,其余原料均储存在原料桶中。成品则 放置在成品仓库中。 表 38 储罐情况表 序号储罐名称规格储存量数量 132%NaOH2000350010 吨2 (3)运输方案 本项目

47、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运输均须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专业危 险品运输公司运输。原材料、成品全部通过公路运输。 20 2.4.主要工艺设备 建设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详见表 39。 表 39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数量单位 1 酯化反应釜 2000l 3000l 3 3 个 2 合成反应釜 3000l3个 3 蒸馏釜 5000l5个 4 成品接受罐 1000l9个 5 冷凝器 10m3 20m3 16 4 个 6 醚化反应釜 5000l 3000l 2 2 个 7 精馏釜 2000l2个 8 接受槽 1000l3个 9 真空泵 -4个 10 抽滤槽 -2个 11 离心机 -1个 2.

48、5.物料平衡及水平衡分析 2.5.1.物料平衡 生产工艺的物料平衡分析图 3.5.13.5.4,具体平衡情况见表 310。 表 310 物料平衡分析表 投入(t/a)产出(t/a) 名称投入量名称产出量 顺酐 560 产品 1000 乙醇367 副产 25 硫酸80 废水 32 丙酮 10 液碱30 催化剂 10 丙 酮 基 丁 二 酸 二 乙 酯小计 1057 小计 1057 投入(t/a)产出(t/a) 名称投入量名称产出量 苯酚194 产品 200 液碱258 副产 274 硫酸二甲酯 260 废水 134 残液104 苯 甲 醚 小计 712 小计 712 投入(t/a)产出(t/a)

49、 21 名称投入量名称产出量 双酚 S128.25 产品 150 液碱129 副产 86.13 溴丙烷 24.75 废水 138.87 氢溴酸 93 4- 丙 氧 基 双 酚 S 小计 375 小计 375 图 351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物料平衡图 1 乙醇回用 0.213 副产品硫酸钠 0.025 马来酸二乙酯 半成品1 废水 0.012 32的液碱 0.03 硫酸 0.08 乙醇 0.367 顺酐 0.56 蒸 馏 酯 化 图 352 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物料平衡图 2 22 马来酸二乙酯 半成品1 丙酮0.01 反 应 催化剂铵 盐0.01 蒸 馏 丙酮回用 0. 31 丙酮基丁二酸 二乙酯1 废水 0.02 图 353 苯甲醚物料平衡图 23 副 产 品 W2 定期外 排0.67 回用0.5 32%的液 碱1.28 苯甲醚1 蒸馏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