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配料秤.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90165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配料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子配料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子配料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子配料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子配料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配料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配料秤.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电子配料秤 学院(部)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6 月 6 日至 6 月 16 日 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前 言 电子配料秤是一种预先给定质量比例,对被称物中的几种物质进行配料计量的衡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子配料秤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饲料加工、炼钢、生产水泥等,在这些生产流程中经常需要将不同的物料按一定重量比例配置进行混合加工。电子配料秤适于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生产过程,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其配料准确度足以满足现代配料方生产的要求;电子配料秤结构简单、质量轻、安装调试使用方便;它没有机械磨损,故稳定性好;传感器的密封性良好,

2、适合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采用电子配料秤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均采用以电子配料秤为核心的配料计量系统。本实验的主要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称重传感器将重物的质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电路中进行传递,由输出的小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这是输出的信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A/D转换进行数码显示;另一部分通过比较器控制配料。本小组成员在认真分析本次实验设计要求后,初步确定了设计方向以及所需的各元件,成员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到大量相关元件的详细资料,并对功能相似的元件进行了对比,择优而取。整个设计先有小组各成员分块处理,

3、最后整理汇总得到该篇论文。目 录摘 要 5关键字5设计要求5正 文第一章 系统概述61.1 设计步骤与思路 1.1.1 总框图的设计构思 1.1.2 各单元的构思1.1.3 总电路图的构思1.2 方案设计与论证 1.2.1 总体设计方案与比较1.2.2 总体设计方案图与分析 第二章 单元方案选择与论证9 2.1 稳压直流恒流电源设计 2.2 称重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2.2.1 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 2.2.2 灵敏度 2.2.3 承重传感器总误差 2.3 放大电路部分 2.3.1 差动放大电路原理 2.3.2 方案选择 2.4 数模(A/D)转换模块 2.4.1 A/D转换器分类 2.4.2 A

4、/D转换一(接显示部分) 2.4.3 A/D转换二(接比较部分) 2.5 显示部分 2.5.1 数码显示器介绍与分类 2.5.2 数码显示器选择及原理 2.6 预置数设计 2.6.1 预选方案的设计 2.6.2 方案选择 2.7 比较电路设计 2.8 可控开关的设计第三章 电子配料秤总电路图 23第四章 结束语24鸣谢24元器件明细表25参考文献26收获与体会27指导教师评语28题目:电子配料秤摘要:我们的设计共分六大个的模块:集成恒流源模块、称重传感模块、放大模块、模数(A / D)转换模块、预置数模块比较模块、LED显示模块。本电路应用压敏电阻构成秤重电桥来采集电压的微小变化,经过放大电路

5、放大后送入分两部分输出,一部分输入到A/D转换芯片ICL7107或者ICL7106,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另一部分输入到比较器中与设定的数字进行比较来控制配料,在比较器的输出主要是对信号的返回,用返回的来控制配料开与停,从而进行配料功能。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再将模拟信号放大传送。其次,由比较器把由差动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与预设的信号进行一定比较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

6、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关键字:称重传感器 放大电路 数模(A/D)转换 比较器 LED显示设计要求:1. 配料称重范围10Kg500Kg;2. 配料设定重量连续可调,到达设定重量自动停止加料;3. 配料重量的自动显示;4. 配料精度优于1。第一章 系统概述1.1设计步骤与思路1.1.1 总框图设计构思我们小组一共有两个人,在通过对题目以及要求的分析和思考,明确了设计任务的功能后,我们将设计过程分为六大模块,并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最后将各模块组合在一起画出总体功能模块图,并完成实现整体的电路图,最终使用multisim模拟器模

7、拟其实际功能,最终完成设计书。1.1.2 各单元的构思 对于不通的实验要求对各模块进行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数模结合的系统,通过研究,我们根据总电路的功能的划分,结合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对该系统进行具体的构思设计各单元模块,在实现各模块构思设计时,从要实现的功能及如何实现等方面着手,从熟悉的芯片与原件入手,选择相应的元器件及芯片,再进行细节设计,最后使用multisim对其进行仿真与测试。1.1.3 总电路图的构思(1)在以上步骤中设计好单元模块后,再从各个单元功能模块间的控制关系着手,选择最优方案,分别对各单元功能模块进行检验论证,在保证各个模块间无冲突,均能正常运行。(2)在仿真无误后,对整体

8、电路进行误差分析,确定符合要求后,对模块间进行连接时电路图完整。而本设计的应重点分析部分在于返回控制与A/D转换电路设计当中,同时还有称重传感、稳压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等部分的电路设计。(3)根据整体的电路的分布进行分划,设计好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最后完成总的电路图。1.2 方案设计与论证1.2.1 总体设计方案与比较方案一:通过秤重电桥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把信号放大后输入A/D转换芯片AD7799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入单片机,有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对A/D转换的控制,再有单片机输出显示信号,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此方案的优点是可控制性好,电路简单,缺点是数据量大且存储器

9、存储容量有限。但要求是用我们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运用简单数字芯片进行设计,单片机需要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处理。8电子配料秤.12743 956图1.1 自动配料系统示意图1-料仓 2-加料阀门 3-称斗 4-称重传感器 5-放料阀门 6-皮带输送机 7-加料输出线 8-放疗输出线 9-质量信号输入线数码管显示数模(A/D)转换数据采集电路放大电路单片机控制加料系统 图1.2 单片机控制配料结构图(方案一图)方案二:主要是使用我们现在所学过的知识,利用数模结合。其电路构成主要有应变式传感器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预置数电路,比较器电路。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

10、信号,再将模拟信号放大传送。其次,由A/D转换器将差动放大器电路传出的信号进行进行模数转换,一部分直接接显示器输出,另一部分与预设的信号进行一定比较从而对加料口进行控制。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分析,方案一的实现过于复杂,并且知识超过了我们现在的能力范围,通过查找资料。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课设要求,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着一定的智能作用,但是由于电路的复杂以及单片机应用的程序编写等方面的困难;所以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案实现电子配料秤的功能,采用第二种可以在我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完成,既是对我们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考察,更是对我们团队合作的一种很好的锻炼。1.2.2总体设计方案图与分析应变式传感器差动放大电路数

11、字输出信号与预置信号的比较电路控制加料开关数码显示管A/D转换(2)A/D转换电路(1) 图1.3 数模实现配料秤(方案二图)对于第二种我们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的分析加以说明:(1)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再将模拟信号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分别传送给比较电路与显示电路。(2)由差动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输/出给两个A/D转换,经过不同的A/D 转换来实现各部分的功能。A/D转换量的数值显示,A/D转换主要是与预置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来实现其控制加料开关的功能。(3)在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精度问题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

12、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从而可以在后面的电路中进行可以驱动A/D转换电路。 第二章 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2.1 稳压直流恒流电源设计该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的要求主要是对采集信号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主要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框架图如下: 图2.1.1 稳压源流程图 图示为LM317系列集成稳压器输出固定电压的稳压电路。我们设计的该稳压直流恒流电源具有可调节输出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的功能,可提供电子配料秤中所有使用电源的器件,输入端的电容C1用

13、以抵销其较长接线的电感效应,防止产生自激振荡,接线不长时可以不用。输出端的电容D1保护二极管,一旦U1发生短路故障,由D1给C2提供泄放回路,避免C2经过LM317内部放电而损坏芯片。图2.1.2 稳压直流恒流电源2.2 称重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电子配料称的首要环节就是将重量信号或压力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这一任务由称重传感器完成,目前的电子称重装置大都使用电阻应变桥式传感器,其核心是由电阻应变计(应变片)构成的电桥电路,这类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精度高且温度稳定性好的特点,所以本设计中用此器件 。2.2.1 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导体或是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也会发生改变

14、,这种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根据这种效应可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材料上,这样被侧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的应变就会传到应变片上,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就可知道测量电阻的大小。再通过电桥原理完成电阻到电压的转换,电桥的输出电压就反应了相应的受力大小及状态常用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计组成测量桥路,电路如图所示: 图2.2.1 全桥电路桥式电路的原理:2.22灵敏度称重传感器的电灵敏度为满负荷输出电压与激励电压的比值,为了使用称重传感器线性度最好的一段称重范围,应当仅使用满度范围的三分之二。2.2.3承重传感器总误差总误差是指输出误差和额定误差的比值。典型电子秤的总误差指标大

15、约是0.02%,这一技术指标相当重要,它限制了使用理想信号调节电路所能达到的精确度,决定了ADC分辨率 的选择以及放大电路和滤波器的设计。2.3 放大电路部分 2.3.1 差动放大原理因为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往往伴随着很强的共模电压(干扰电压),一般采用差动输入运算放大器来抑制它。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在030mV,而A/D转换器需要的激励电压在02V之间,所以在这中间需要放大单路,放大电路可由集成放大电路芯片连接而成集成放大电路芯片构造可分为输入级,中间级,输以级及偏置电路四个部分,输 入 级输 出 级中 间 级偏 置 电 路图2.2.2 放大电路示意图 图2.2.3 差模信号输入时,差动放大器的

16、交流等效电路放大倍数 A1=-B(Re/Rl/2)/rbe (210) Rb 是为防止应变片桥路温升时引起桥臂电阻 R 上升造成放大倍数减小而加的稳定放大倍数的反馈温补电阻 ,其大小由模块工作温度范围内温补的范围决定。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 ,由 R1、R2、C1 和 C2 等元件配合运放 AD8655 组成了有源低通滤波(LPF) 电路 ,以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合理选择放大电路的 Q值及 R1、R2、C1 和 C2 ,可产生不同的滤波效果和截止频率。“切比雪夫”特性的滤波器虽然衰减特性陡峭 ,但在进入衰减区域时容易发生振荡 ,在应用中最好设计成“巴特沃兹”特性。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滤波器,用来限制

17、输入信号的带宽,降低输入信号的噪声。参考电压输入可以直接接在电源和地上,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参考电压。为了减小参考源的噪声,需要在参考源的输入端加入10uF的滤波电容,这个电容越靠近芯片越好。在电路正常工作以前,可以通过自纠正和系统纠正来纠正芯片和系统的增益误差以及失调误差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2.3.2 方案选择选用OP07集成放大芯片连成放大电路,OP07集成放大芯片是因为它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定电路的双极性运算放大电路,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使得不需要额外的调零电路,它还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和开环增益高的特点。图2.3.1 集成运放电路C2之前的部分是传感器的调零电路,因为在传感器中R1

18、R4 = R2R3时电桥平衡。则输出UAB = 0,当传感器受到外界物体重量影响时,电桥的桥臂阻值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则测量对角线上有输出,且UAB不为零,这时可以通过调零电路实现。通过调零和调增益的环节,才能保证电子称没有称重时显示零读数,称重时读数正确反映被称重量。C3,C4为静噪电容,R6为放大电路的调零电端输入电阻,通过调节R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放大倍数。2.4 数模(A/D)转换模块() A/D转换模块分为两部分:(1)接数码管显示配料重量;(2)接比较器与预置数进行比较。2.4.1 A/D转换器分类A/D转换器的功能是在规定时间内把模拟信号在时刻t的幅度值(电压值)转换为一个相应

19、的数字量。一般的A/D转换过程需要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这四个步骤来完成。A/D转换器总类很多,按工作原理不同分为直接A/D转换器和间接A/D转换器。直接比较器具有较快的转换速度,典型电路有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和逐次渐近型A/D转换器。间接A/D转换器速度较慢,典型电路有双积分型A/D转换器、电压频率型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又称双斜率A/D转换器。改类型转换器以其转换精度高、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造价低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数字仪表和低速数据采集系统中。这类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常以BCD码或数码管七段码格式输出,以便与数字显示器件接口。2

20、.4.2 A/D转换一(接显示部分)在一个电子秤系统最重要的参数是内部分辨率、ADC动态范围、无噪声分辨率、更新速率、系统增益和增益误差漂移。该系统必须设计成比率工作方式,所以它与电源电压波动无关。该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但考虑到分辨率与较低的成本,这里采用三位半积分式A/D转换器ICL7107。ICL7107是一块应用非常广泛的集成电路,具有高精度、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特点。它的工作原理采用双积分原理:采择阶段正向积分,测量阶段反向积分。它包含3 1/2位数字A/D转换器。可直接驱动LED数码管,内部有时钟发生器、分频器、计数器、锁存器,二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驱动器等电路。

21、内部设有参考电压、具有独立模拟开关、逻辑控制、显示驱动、自动调零等功能。当量程为200mv时,参考电压Vr=100mv,它可由稳压电源经分压后供给。ICL7107连接图 图2.4.1 ICL7107连接图2.43 A/D转换二(接比较部分)该模块把放大器放大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与预置数进行比较,来实现加料口开关的控制。主要应用的芯片可选用ADC16,其功能主要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16位的数字信号。(1) ADC16引脚介绍A1ADC16VinVref+Vref-D0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SOCEOCOE引脚功能:Vin:信号输入 EOC:转换结束

22、 Vref+,Vref-:参考电压 SOC:时钟脉冲输入 O E:输出允许 D0D15:数字信号输出图2.4.2 ADC16管脚图与管脚功能 (2) ADC16连接图A1ADC16VinVref+Vref-D0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SOCEOCOEVCC5VGNDI11kHz 1 A 12VCC34图2.4.3 ADC16连接图2.5 显示部分() 2.5.1 数码显示器介绍与分类在数字测量仪表和各种数字系统中,都需要将数字量直观地显示出来,一方面供人们直接读取测量和运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用于监视数字系统的工作情况。因此,数字显示电路是许多数字设

23、备不可缺少的部分。数码显示管简称数码管,是用来显示数字、文字或符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设备中。数码的显示方式一般有三种:(1)字形重叠式。它是将不同字符的电极重叠起来,要显示某字符,只须使相应的电极发亮即可,如辉光放电管、边光显示管等。(2)分段式。数码是由分布在同一平面上若干段发光的笔画组成,如荧光数码管等。(3)点阵式。它由一些按规律排列的可发光的点阵所组成,利用光点的不同组合便可显示不同的数码,如场致发光数字板等。2.5.2 数码显示器选择及原理由于ICL7101可直接驱动31/2字位LED数码管的全部笔段,所以该处可选分段式显示器。分段式显示器(LED)由特殊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24、 磷砷化镓等制成,由7条线段围成8型,每一段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发出清晰的光,有红、黄、绿等色。只要按规律控制各发光段的亮、灭,就可以显示各种字形或符号。发光二极管有两种解法:即共阳极接法和共阴极接法,如图所示当选用共阳极数码管时,应选用低电平输出有效的七段译码器驱动;当选用共阴极数码管时,应选用高电平输出有效的七段译码器驱动。 图2.5.1 七段数码管显示原理图 2.6 预置数设计(为了对配料的重量进行控制,所以设计了预置数模块,其主要是为了通过自定义的对输入的料量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的量有着不同的参数设定。2.6.1预选方案的设计方案一:四位同步二进制可预置计数器7

25、4161的引脚图图3.6.1,逻辑符 号及功能表图3.6.2为74161型四位同步二进制可预置计数器的外引线排列图及其逻辑符号,其中是Rd直接清零端,Ld是预置数控制端,A3A2A1A0是预置数据输入端,EP和ET是计数控制端,是计出端,RCO是进位输出端。74161型计数器的功能表如表9-10所示。表2.6.1 74161的功能表图2.6.2 74LS160管脚图由表2.6.1可知,74161具有以下功能。 异步清零Rd=0时,计数器输出被直接清零,与其他输入端的状态无关。 同步并行预置数。在Rd=1条件下,当Ld=0且有时钟脉冲CP的上升沿作用时,A3、A2、A1、A0输入端的数据 d3、

26、d2 、d1、d0将分别被Q3,Q2,Q1,Q0所接收。 保持。在Rd=Ld=1条件下,当ETEP=0,不管有无CP脉冲作用,计数器都将保持原有状态不变。需要说明的是,当EP=0,ET=1时,进位输出RCO也保持不变;而当ET=0时,不管EP状态如何,进位输出RCO=0。 计数。当Rd=LD=1,EP=ET=1时,74161处于计数状态,对CP上升沿进行四位二进制加计数。方案二:实现的主要芯片是基于74LS160。其主要是一个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器,管脚图如下:该计数器可直接输出8241BCD码,且为十进制,在其管脚图中是预置数控制端,D、C、B、A是预置数据输入端,是清零端,EP、ET是计数器使

27、能控制端,RCO是进位信号输出端,它的主要功能是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器,各输入输出功能及功能表和符号图都与74161一致。 图2.6.6 74LS160管脚图方案三:74LS193同步可逆递增/递减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193特点:芯片内部有级联电路 同步操作 每触发器有单独的预置端 完全独立的清零输入端图2.6.3 74LS193真值表H=高电平 L=低电平 X=不定(高或低电平) =由“低”“高”电平的跃变。图2.6.4 74LS193引脚功能表图2.6.5 74LS193管脚图2.6.2 方案选择 经比较,我们选择74LS160,芯片主要是一个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器,该计数器可直接输出8241

28、BCD码,且为十进制,所以不需要用74LS4161来实现其功能,不论经济角度,还是性能角度,74LS160都是非常出色的,所以选择74LS160。在其管脚图中是预置数控制端,D、C、B、A是预置数据输入端,是清零端,EP、ET是计数器使能控制端,RCO是进位信号输出端,它的主要功能有: (1)异步清零功能 若=0,则输出DCBA=0000,与其它输入信号无关,也不需要CP脉冲的到来,所以称为“异步清零”。 (2)同步并行置数功能 在=1,且=0的条件下,当CP上升沿到来后,触发器DCBA同时接收D、C、B、A输入端的并行数据。由于数据进入计数器需要CP脉冲的作用,所以称为“同步置数”,由于4个

29、触发器同时置入,又称为“并行”。 进位输出RCO,在=1、=1、EP=1、ET=1的条件下,当计数器计数到1111时进位RC0=1,其余时候RC0=0。(3)74LS160功能表及保持功能在=1,=1的条件下,EP、ET两个使能端只要有一个低电平,计数器将处于数据保持状态,与CP及D、C、B、A输入无关,EP、ET区别为ET=0时进位输出RC00,而EP=0时RC0不变。注意保持功能优先级低于置数功能。清零预置使能时钟预置数据输出EP ETCPD C B AQD QC QB QA011110111 0 01 1 D C B A 0 0 0 0D C B A保 持保 持计 数 表2.6.7 74

30、LS160的功能表 (4)计数功能在=1、=1、EP=1、ET=1的条件下,计数器对CP端输入脉冲进行计数,计数方式为二进制加法,状态变化在DCBA=00001001之间循环。(5)接法因为74LS160本身就为十进制加计数器,所以不需要再外加电路,之要把芯片自身的引脚接好即可,如图所示: 图2.6.8 74LS160的接法 预置数电路图 2.7 比较电路设计()比较器的主要依据74LS85D进行实现,其功能A3A0,B3B0进行比较输出。其管脚图如下: 管脚功能: A0A3、B0B3 两个比较输入 AGTB、AEQB、ALTB 上一级的级联 OAGTB、OAEQB、OALTB 输出比较 图2

31、.7.1 74LS85D管脚图及功能图2.7.2 74LS85D逻辑功能表对于74LS85的级联方式由于其并联与串联的区别,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及对测量的不影响,所以在设计的电路中采用并联的级联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2.7.3 74LS85级联2.8 可控开关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知识的有限说以我们决定才用电压控制开关来实现,主要原理是在比较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连接到放料口的开关处,而此处的开关则就是电压控制开关,在电压跳变是对开关进行控制,以便达到控制加料重量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不同料的调配,达到想要的预期重量与各种料的比重第三章 电子配料秤总电路图第四章 结束语本设计实验运用了重力传感器

32、、放大器、电压比较器、A/D转换器、数码管显示器及各种芯片。电路结构相对复杂,但我们经过反复地查阅资料更改修正,最终完成了电子配料秤的设计,并且能够应运于实际生活中。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及资料的有限,在器件与方案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比如A/D转换部分,也许有更简单方便的A/D转换器,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及图书馆藏书有限,只能找到常用的那几种转换器的原理及功能介绍。对于没有学过的或实现过程比较难的部分,可以应用自己已学过的或比较容易实现的其他元器件来代替。如在方案一中我们要用单片机来实现键盘、显示、及自动配料的控制。但由于目前我们还未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所以这部分都采用模电的知识来解决。电

33、子配料秤的设计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法,可以通过继续深入研究找到更简单的控制方案。鸣谢感谢父母感谢同组同学的合作支持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大三学长的帮助感谢同学们提供的建议感谢舍友们的支持感谢图书馆提供的大量资料衷心的谢谢你们!元器件明细表序号名称型号、参数数量(个)备注1称重传感器870312A/D转换器ICL71071显示配料重量3A/D转换器ADC161与预置数比较4七段显示译码器74LS4745稳压电源W780016放大器OP0727比较器74LS5828电阻10029电阻1K510电阻10 K211电阻100 K212电容220PF113电容1Uf多个14可调电阻0-550K115门电路74S

34、L00216LM317HLM317H117变压器变压器118滑动变阻器10K119滑动变阻器35120滑动变阻器6 K1参考文献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林涛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林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3. 实用新型电子元器件,张桂红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4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赵淑范、王宪伟编著,2006年8月第一版。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360例,吴昊,李昕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6. 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林玉池,毕玉零,马凤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2

35、月第一版。 7. 用电子电路应用400例,和希才,邹炳强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第二版。 8. 黄版电子电路511例,刘福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9. MC5-51系列单片机原理的应用设计,李玉梅主编,国防工业出版 社,2006年5月第一版。 10. 特种集成电源设计与应用,于国庆,王书海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007年1第1版。收获与体会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刚拿到课题时,觉得特别茫然,根本无从下手,但在查阅了一天的资料之后对总体电路相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确定了基本设计思路后我们进行了任务分配,每个人负责一部分。

36、以前自己从来没动手做过设计,都只停留在了课本的理论知识层面上,经过这一次,我感受到了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是由你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了,你才会知道你学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你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次课题,也让我感受到了整体的力量,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个课题如果让我一个人完成的话,我都不敢保证我能在什么时候完成它,但是通过我们小组三人的共同努力,经过一周的时间,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的设计。这其中我们遇到了好多拦路虎,但在许多同学、朋友、还有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通过这次课设,我们即将平时所学习的数电模电的知识运用到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收获了太多,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由衷地会感到开心。再次,我再次感谢老师一学期对我们的教导由衷的感谢您。评 语 评审人: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