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290978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毕业论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目 录摘要2一、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般性分析3(一)收入构成分析3(二)收入差距变动分析3(三)基尼系数变动分析5二、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5(一)新疆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横向比较6(二)新疆与全国及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6(三)新疆与西北五省其他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8三、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8(一)收入差距对扩大内需的影响8(二)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9(三)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10四、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11(一)农业自身特点的影响11(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

2、响12(三)城乡居民就业结构差异的影响12(四)城乡教育投入差异的影响12(五)城乡财政投入政策差异的影响13(六)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的影响13五、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15(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5(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15(三)发展民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非农产业就业途径15(四)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工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素质15(五)加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15(六)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15参考文献16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摘要: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

3、突出。本文首先通过对1995-2008年新疆居民收入变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历史发展和逻辑推断的角度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纵向的动态对比和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的横向比较,了解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水平。最后,从工农产品剪刀差、城乡教育投入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等方面解释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字:新疆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Abstract: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of Xinjiang grows fast from Process of Chi

4、na. But the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roduces for it. More and more economist pay attention to it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from 1995 to 2008, comparing it with China and other cities to find out the element that affect it ,and how doe

5、s it to affect the growth of economic. Finally, give effective suggestion.Key words: Xinjiang people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disparity引 言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把推进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不断提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疆国民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9.0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8年的4203.41亿元,增长了107.6倍,年均递增3.47%。但与此

6、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78年仅为0.103,到2008年基尼系数增长到0.347;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由1978年的200元增加到2008年的7929元,相对值由1978年的2.68倍增长到2008年的3.26倍,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外部面临国际敌对分裂势力的威胁,内部“三股势力”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进入不合理阶段,极易激发社会矛盾,为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埋下了隐患。这一切均表明,新疆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制定有效措施以

7、缩小日益扩大的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对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就显得迫切而必要。在此背景下,研究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般性分析(一)收入构成分析从收入构成来看,由表1可以发现,1995-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对比情况截然不同。城镇居民收入构成中,主要以工资性(工薪)收入为主,其次是财产及转移性收入。而农村则主要以经营性收入为主,最后才是工资性(工薪)收入。1995-2008年以来城镇工资性收入和农村经营性收入比重都有所下降。具体来看,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1995年是农村的54

8、倍,之后虽然有所下降,在2008年也达到农村的27倍。经营性收入方面,1995年城镇只有农村的4%,之后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12%。收入构成不同,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渠道的差异,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提高工资性(工薪)收入。表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年份工资性收入比重(%)经营性收入比重(%)财产及转移性收入比重(%)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199583.882.672.3292.7213.804.61199680.171.984.6993.1915.144.84199777.552.293.4494.0819.013.63199878.752.492.9795

9、.0418.282.47199973.973.743.2493.7322.802.52200072.603.344.1393.5323.273.13200175.984.213.7093.8120.321.98200276.024.393.2592.9120.732.69200379.063.943.7193.1417.232.92200477.963.664.5392.2617.504.08200575.384.256.0092.3618.613.39200677.314.926.1491.7016.553.38200779.205.455.9990.3414.804.21200875.50

10、6.307.5289.0516.964.65资料来源:2007年新疆调查年鉴和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二)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从收入差距的绝对值来看,1995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表现为持续扩大的趋势(见图1)。从表1也可以看出,1995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出3027元, 2000年高出4027元, 2004年高出5258元,2006年高出6134元,2007年高出7130元,2008年再创新高达到7929元。由此可见,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越来越大,扩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突破4000元用了5年的时间,突破5000

11、元用了4年时间,突破6000元用了两年,突破7000元仅用了1年时间。 图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变化情况表2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据情况城乡收入绝对差等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之差;城乡收入相对差等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年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均收入绝对差人均收入相对差19954163113730263.6619964650129033603.6019974845150433413.2219985001160034013.1319995320147338473.6120005645161840273.4920016

12、215171045053.6320026554186346913.5220037006210649003.3320047503224552583.3420057990248255083.2220068871273761343.24200710313318371303.24200811432350379293.26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出。从收入差距的相对值来看,1995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再由扩大到逐渐缩小,最后平衡变化的发展过程。1995、1996、1999、200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达到3.66、3.60、3.61、3.63倍,而在199

13、8年达到谷底最低值3.13倍,2005年以后呈现平稳增长。总的来看,1995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保持相对稳定,介于3.13.6倍之间。(三)基尼系数变动分析基尼系数是用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差距越大。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85,上升到2008年的0.280。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镇居民收人差距呈扩大态势。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78年仅为0.103,在2008年达到0.347,并一度逼近0.4的警戒线。由图2可知,1995年之后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大于城镇,这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

14、过程中受农产品价格、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农村内部差距的扩大程度远远大于城镇内部差距扩大的程度。图2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指标情况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出。二、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之间的总体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在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截然不同,新疆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越拉越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及其他部分城市所处的相对位置,了解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水平。(一)新疆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横向比较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各地区自然禀赋和市场发育状况也不相同,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性差距非常

15、明显(见表3)。从20052008年时间变化特点来看,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和最大地区的地理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疆内最小的始终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大的是阿图什市,和田地区次之需要指出, 根据新疆调查年鉴以及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出,进行对比。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最小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仅为1.80倍,而和田地区竟达到5.8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显而易见,喀什地区城乡收入比为3.89倍,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和和田地区介于2-2.5倍之间,低于新疆的平均水平3.22倍。从变化趋势来看,到2008年下降的地区有塔城和和田,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 、阿勒泰地区均呈现增长态势,但依然低

16、于新疆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新疆地域分布不平等,区域间收入差距大,集中体现出来则导致新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表3 新疆部分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情况 年份地区 2005200620072008新疆3.223.243.243.26昌吉回族自治州1.801.752.082.13伊犁州直属县(市)2.162.112.232.33塔城地区2.542.372.282.34阿勒泰地区2.462.662.823.01喀什地区3.893.903.913.94和田地区5.865.695.385.21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和各地方调查报告计算得出。(二)新疆与全国及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

17、与全国比较,由图2可以看出,2000到2008年之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新疆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全国则是持续扩大,最终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接近全国水平。2000年到2008年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平均值是3.15倍,而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值达到3.36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0.21;2001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最大值3.63倍,而全国仅为2.90倍;2005年以前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5年才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一致,为3.22倍,之后几年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图2 新疆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情况资料来源: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和20

18、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4 新疆与全国及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比较情况年份全国新疆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江苏20002.793.492.212.112.292.181.8920012.903.632.272.202.282.281.9520023.113.522.122.131.952.372.0520033.233.332.142.232.452.432.1820043.213.342.182.272.552.392.2020053.223.222.532.262.542.452.3320063.283.242.412.262.552.492.4220073.333.242.332.322.602

19、.492.4920083.313.262.322.332.632.452.54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调查年鉴计算得出。与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发达城市相比,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始终处于前列。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保持在3.00倍以上,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比值几乎在2.5倍以下。2006年新疆城乡收入比达到3.63倍时,江苏的仅为1.95倍。虽然之后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所下降,东部沿海城市有所增长,但新疆城乡收入比依然很大。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3.26倍,比处于高位的广州2.63倍还高出0.63个百分点。因此,新疆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缩小城乡

20、差距。(三)新疆与西北五省其他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总的来看,西北五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都比较大,城乡收入比始终大于3,部分年份甘肃和陕西城乡收入比甚至超过4(见表5)。2000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宁夏、青海、甘肃,仅小于陕西。2002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开始回落,排名第四,低于陕西、青海、甘肃。2005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低于一直处于最低位置的宁夏。2008年,与甘肃、陕西城乡收入比大于4的情况相比,新疆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乐观。表5 西北五省城乡收入比的情况年份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20003.492.853.473.443.5520013.633.043.763.573.6820

21、023.523.163.703.873.9720033.333.203.763.984.0620043.343.113.743.984.0120053.223.233.754.084.0320063.243.333.824.184.1020073.243.413.834.304.0720083.263.513.804.034.10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调查局计算得出。三、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一)收入差距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财富在一极的积累和贫穷在另一极的积累,会导致广大赤贫的无产者消费水平萎缩。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居民消

22、费倾向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数也不断下降(见表5)。从1978年到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20%,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8.3%,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幅度小于城镇居民的下降幅度,城乡消费差距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相差为3.5%,2008年,这一系数相差为5.3%,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我国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发育缓慢。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呈递减规律,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

23、况下,高收入阶层的购买愿望不足,低收入阶层虽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购买力不足,加上他们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增加,缺乏够买欲望,结果造成了新疆居民消费市场呈现出“有钱不愿花,有钱不敢花,无钱可花”的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表5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年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60.857.3198557.946.8199053.747.8199550.144.8200050.036.4200150.434.8200249.033.9200345.535.9200445.236.1200541.836.4200639.935.5200739.9

24、35.1200842.537.3资料来源: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二)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总体上,2000-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不断扩大,2000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422.92增加到8669.36,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了96%,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从1236.45增加到2683.93,增长了117%。2000年新疆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58:1,到2008年则变为3.23:1,有微弱的缩小。但从绝对数看,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很大,2000年城乡居民消费仅相差3681.47元,而到2008年两者相差5985.43,几乎比2000

25、年翻了一番。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不足。 表6 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统计年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比(%)数值(元)增长速度(%)数值(元)增长速度(%)20004422.921236.453.5820014931.4011.501350.239.203.6520025636.4414.301411.734.553.9920035540.61-1.701465.313.803.7820045773.624.211689.9115.333.4120056207.527.511924.4113.883.2320066730.018.422032.

26、365.643.3120077874.2717.002350.5815.663.3520088669.3610.102683.9314.183.23资料来源:根据2001-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出。消费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吃、穿、住的比例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68.94%,城镇居民用于吃、穿、住的比例占消费支出的60.58%,农村居民较其高出8.36个百分点。2008年农村居民粮食和肉类的人均消费分别为227.9和10.83千克,而城镇居民的粮食人均消费仅为65.65千克,肉类20.36千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以粮食为主,主要解决

27、温饱问题,而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注重生活质量,进行合理的食物搭配,提高营养水平。(三)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1、收入差距的扩大引起投资乘数效应降低。在推动经济合理运行上,消费性需求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和拉动投资需求的合理增长。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在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大多数人的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不足将使得经济获得再投资的动力大为减少,投资乘数的作用下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传导机制受到阻碍,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收入差距扩大引致投资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和资源总是流向收益率高、回报率快的地方

28、。收入差距的拉大造成了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远远大于低收入阶层。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资源配置越来越倾向于迎合高收入阶层和较富裕地区的需要,进而以满足这些人和地区需要为主的少数生产部门及相关服务部门不断快速的发展。而多数为一般消费者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部门规模不断缩小。农业更是由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刺激了农村中原已稀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不断从收益率较低的农村向收益率较高的高收入阶层需要的产业转移,使得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破坏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因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基础而难以为继。 3、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人是生产力的第一

29、要素,人没有了积极性,情绪就会受到影响,生产力发展不了,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就会伤失对工作和创造的激情,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四、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新疆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通过研究发现,导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一)农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依赖性较强、产业增加值较低等弱质性,其弱质性决定农民增收的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其难以逃避自然灾害的侵袭。二是农业生产只用于解决人们

30、的温饱问题,其作为农民劳动收入得以实现的载体,需求价格弹性,农民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市场,这无疑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虽然农业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从1995年到2008年,新疆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29.5%下降到16.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相应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上升十多个百分点。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2008年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6403元/人,第二产业为173823元/人,是农业的10倍。基于这些特点,农业很难作为农村居民增收的渠道。(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近几年才受到政府以

31、及各个经济学者的关注,但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来已久的,是长久的历史沉淀。长期存在的“剪刀差”,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是指工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而形成的工农产品价格或价值之间的差额,一般用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来表示。长期以来,中国都将工业发展放在第一位,政府通过统购统销政策扩大了农业产品的价格差,最大限度地获取农业利润,将资本转向工业发展,这实质上是以农业利润作为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实现工业原始积累。新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交通不便,加之投机活动猖撅,工业品价格远高于农产品的价格,农牧民处于被极度剥削的地位,生活艰难,

32、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了1。这种不等价交换,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劳动生产率低下,最终导致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三)城乡居民就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城乡居民就业部门和就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工资性收入来源不同,从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2008年新疆城镇就业人口381.37万人,在国有单位、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的从业人数355.78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93%。而占新疆总人口60.36%的农村人口,其就业人员在正规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人员只有137.07万人,只占农村就业人员的29%。另外,主要在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在城

33、市就业受到歧视、雇佣方违约克扣拖欠工资,都为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增添了顾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四)城乡教育投入差异的影响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的机会先天不平等,这就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赋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现实中会通过收入差距形式表现出来。从教育经费来看,新疆对农村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2008年新疆对小学的教育经费为782307万元,农村则占了501142万元,达到64%;初中的教育经费为565058万元,农村就占了58%,达到326445万元。而对高中的投入则没那么乐观,自治区2008年高中教育经费为189067万元,农村只占5897万元,所占比例仅为3

34、%。从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来看,农村教育也集中在小学和初中,2008年新疆农村劳动力小学和中学程度的比重分别为38.6%和46.9%。而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则少之又少,高中和中专程度的比重分别为7.2%和2.3%,大专及以上仅占0.9%。由此可见新疆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最终导致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受到影响。(五)城乡财政投入政策差异的影响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轻农村,重城市”的政策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资金的投入上,新疆对城市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从表6可以看出,2008年新疆地方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35、39.65%,而仅仅用于城市的城市维护费占全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都达到24.62%,如果再把用于其他城市建设的财政支出加上,用于城市的财政支出将远远高于农村。如果按城乡人口平均计算更明显的表现为城乡财政支出的差异。由于投入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因而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表6 新疆用于农村和城市维护费的支出情况 这里的用于农村的财政支出指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及农村综合开发支出(含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年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农村的财政支出城市维护费(万元)金额(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金额(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20019

36、5090016234217.07710207.472002116470017804215.29816717.012003128220023198318.09955837.532004155700033810421.721401919.002005180320034139918.931743349.672006219460069263231.5624661211.232007285860098425534.4359373020.7720083610600143157339.6588880524.62资料来源:根据2001-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六)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的影响由于新疆城

37、乡居民在福利制度、税收、就业、人口迁徙等方面存在着城乡有别的制度安排,使新疆城乡居民无论在收入水平上还是实际的生活水平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新疆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99个,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964.57万人,城镇居民中有63.80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而占人口近60%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其社会保障仍然以家庭自保为主,亲友互助为辅,基本上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五、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新疆的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居民

38、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前面的分析,对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对策。(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意义深远而重大。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涉农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结合市场需求,围绕粮、棉、果、畜等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优先发展对农业生产影响大、与农民增收关联度高、外资出口拉动强劲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市场信息

39、体系、质量安全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中介组织、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新疆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劳动效率2。(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期以来,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农村无偿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疆人均GDP快速增加,城镇进入小康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后,就要求“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为指导,工业应该多为农业的发展做奉献,城市亦应该帮助、带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专家们认为,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就需要政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村与

40、农业的投入,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发展民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非农产业就业途径目前新疆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倾向,新疆应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资源,引导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城市功能,发挥

41、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道路。自治区各级政府应搞好产业技术培训及示范基地建设,稳定增加农民来自大农业收入的基础;大力支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拓宽农民非农产业增收领域,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工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素质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劳动力素质及科学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投资收益大小的决定因素,也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生因素。农村多数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因此获取这方面收入的能力很低,其就业机会和岗位均受到限制。新疆城乡居民收入

42、构成和就业结构结构差异,也反应了这一问题。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要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新疆在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推行普遍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提高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对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工就业,健全岗位开发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五)加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新疆自治区政府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预算支出。其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稳定和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新疆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是经营性收

43、入,我们需要双管其下,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就随之增长。第二,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要素价格,如农用机械、电子、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是构成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内容,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政府可以采取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办法。2000、2005、2008年新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指数依次为97.9、105.3、112.3,持续增长,所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势在必行。第三,提高农业补贴,改进补贴办法,保证农民的收入。如2008年开始实施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2010年提出的农业保险费补贴等。在提高对农民补贴的同时,还必须改进补贴办法,将补贴用于生产环

44、节,向农民直接补贴,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得到收益。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减缓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六)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新疆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农村贫困群体进行补助扶持,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将经济建设扶持政策向新疆偏移,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就要建立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新疆要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一是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医疗补助标准;二是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

45、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考文献1热孜万阿吾提.对近两年来新疆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状况的分析.新疆财经.2张伟新疆农业产业化龙舞天山农民日报,2009(10)3韩家彬,刁春游,于鸿君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科技与经济,2009(2)4刘扬,纪宏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的考察.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5周云波,覃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6肖晓军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收入结构的分解研究.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9)7李国斌.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2)8胡苹.转轨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足巨变动的实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