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292877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题 目 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 系 (部) 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自动化072 学生姓名 学 号 070817215 6 月 15 日至 6 月 19 日 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 系 主 任(签字) 2009年 6月5日一、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内容:(1)四组参赛者在进行抢答时(用4组彩灯代表),当抢先者按下面前的按钮时,抢答器能准确地判断出抢先者,并以声、光为标志。要求声响、光亮时间为9秒后自动熄灭。(2)抢答器应具有互锁功能,某组抢答后能自动封锁其他各组进行抢答。(3)抢答器应具有限时(抢答时、回答问题时)功能。限时档次分别为30秒、60秒、90秒;时

2、间到时应发出声响。同时,时间数据要用数码管显示出来。(4)抢答者犯规或违章时,应自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灯光闪为标志。(5)系统应具有一个总复位开关。要求:对设计中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完成选型,进行原理图设计,对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使用相应软件例如PROTELL99绘制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一步对电路仿真。二、设计原始资料本课程设计的核心为抢答模块,其由四个触发器组成。抢答模块的功能是互锁。主要元件D触发器、分频电路、多谐振荡器、CP时钟脉冲源。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电路原理图中元件的参数计算,电压、电流的计算。2图纸部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仿真结果四、进程安排教学内容学

3、时地点备注集中学习1天教室资料查阅与学习,讨论1天图书馆、实验室分散设计2天实验室成果验收1天实验室五、主要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protel电路设计指南王彦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3.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成 绩 评 定 表姓 名周开华学号070817215设计题目智能竞赛抢答器 设计要求 (1)四组参赛者在进行抢答时(用4组彩灯代表),当抢先者按下面前的按钮时,抢答器能准确地判断出抢先者,并以声、光为标志。要求声响、光亮时间为9秒后自动熄灭。(2)抢答器应具有互锁功能,某组抢

4、答后能自动封锁其他各组进行抢答。(3)抢答器应具有限时(抢答时、回答问题时)功能。限时档次分别为30秒、60秒;时间到时应发出声响。同时,时间数据要用数码管显示出来。(4)抢答者犯规或违章时,应自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灯光闪为标志。(5)系统应具有一个总复位开关。要求:对设计中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完成选型,进行原理图设计,对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使用相应软件例如PROTELL99绘制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一步对电路仿真。教师评语成绩 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2、 成绩评定表53、 摘要84、 论文 1、智能抢答器的设计9 2、设计体会12 3、今后的修改意见13四、参考文献13摘要智能抢答器智能

5、抢答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抢答器和计时器。抢答器的互锁功能可以用D触发器和或非门来实现。四个选手抢答时,若抢答成功,则抢答成功者面前的二极管灯变亮(四个选手面前的灯亮时的颜色各不相同),蜂鸣器发出响声;若抢答违规,则灯泡会变亮,以示警告。计时器主要由计数器和译码显示器构成。9s计时器可以用一个计数器74LS160来实现,而30s、60s、90s计时器则需要利用两片计数器串联来实现。30s、60s、90s计时器的连接方法相似,都是利用使能控制输入端EP、ET来控制计时的时间长短。由于计数器的输出端和显示器的输入端均为四管脚,故无需外加译码器,进行码制转换。 关键词:触发器 或非门 计数器 串

6、联论文一、智能竞赛抢答器的设计智能竞赛抢答器的设计,按照设计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设计和完成:抢答部分和计时部分。抢答部分是智能竞赛抢答器的主要部分。如图1.1所示,O为总复位开关,A、B、C、D四个开关分别为四个选手的抢答按钮,开关1为主持人发布抢答命令开始按钮。 图1.1当总复位开关合上后,若主持人没有合上开关,选手却合上了开关,即抢答打了。设其中一个选手抢答了,则或门U13的输入端存在高电平,从而输出端为高电平。由于主持人没有合上开关,与非门U9A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故输出端为高电平。即U35与门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从而输出端也为高电平,电灯泡变亮,以示警告。即实现了设计内容及要求(4

7、),抢答者犯规或违章时,应自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灯光闪为标志。若主持人合上开关后,选手A最先按下按钮,则D触发器U10的输入端D为高电平,输出端Q为高电平。 图1.2由于A合上了开关,从而或门U13输出高电平,又由于主持人合上了开关,故U36与门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从而输出高电平,进而U8计数器74LS160的预置数端和置零端均无效计数器开始从零计数,当计数计到9时,与非门U12 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从而输出低电平。U12输出的低电平作用于计数器的使能控制开关EP、ET,计数停止。在计数的过程中,由于计数器与译码显示器相连,故计数器每计数一次,显示器就加以,从19,9秒后,计时停止。在计时过

8、程中,与非门U12始终输出高电平;由于U10也输出高电平,从而与门U19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蜂鸣器发出响声,发光二极管发出发出蓝色光。9秒时间到了之后,与非门U12输出低电平,从而U10输出低电平,蜂鸣器不响,发光二极管熄灭。选手A按下按钮后,D触发器U10的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而Q分别为或非门U2、U3、U4的输入端,从而或非门U2、U3、U4的输出端均为为低电平,D触发器U5、U6、U7均被置零,此时选手B、C、D不论谁再按下按钮,都不起作用,即不能使他们面前的蜂鸣器发出响声,发光二极管变亮,这样就实现了互锁功能。从而,实现了设计内容及要求(1)、(2)。选手B、C、D抢答成功时的原理和选

9、手A抢答成功时的原理相同。抢答部分设计完成以后就是计时部分的设计了。计时部分的设计可用两片计数器74LS160的串联来实现。如图1.3所示,将两片计时器的四个输入端和地相连,输出端和译码显示器相连,计时器U14的进位输出端连在U15的使能控制端。当计时器U14从1计数到9时,计数器U15不工作,当计数器U14计数计到10时,U14的进位输出端变为高电平,U15计数一次。U14每进位一次,U15就计数一次。当U15计数到3时,与非门U18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从而输出 图1.3低电平,U14的使能控制端均无效,计数器停止工作。这样,就实现了30进制的计数器的连接。由于计数器和译码显示器相连,计数器

10、每计数一次,显示器显示的数就加一。当输入时钟脉冲信号源为秒脉冲时,就实现了30秒计时的功能。60秒计时器和90秒计时器的设计原理和30秒计时器的设计原理相似,只需将第二片计时器的输出端的QA、QB分别改为QB、QC和QA、QD与与非门相连即可。再加上一个单刀四掷开关,即可实现计时时限的选择。 二、设计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的体会颇多,各种各样的感触都有。设计前的不知所措、茫然,设计过程中的着急和烦恼,设计结果出来后的激动与喜悦,构成了这次课程设计的心理变化图。刚一拿到课程设计任务书,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先将从老师那儿下下来的制图软件安上,先熟悉一下软件的环境。Protel99了解了一下,感觉元器件

11、的查找和使用特不方便,就又试了试MULTISIMN,感觉使用起来挺方便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找了一些参考资料书看了看,试着将人家的设计电路图用MULTISIMN做出来,看能否实现。结果,第二天就为了找两个元件而过去了,D触发器和喇叭。最后,D触发器倒是找着了,而喇叭到现在也没找到,只好按老师说的那样,用蜂鸣器来代替。第二天是这五天中最郁闷的一天。这主要是对软件的不熟悉造成的。在通过对MULTISIMN8.0的熟悉和使用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懂得了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了。在生活中也一样,有很多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我们可以向周围的人请教,如在学校我们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我们也可以向书本

12、学习,还可以到的网上去搜索。但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要把它吸收了,理解了,再灵活运用,进行加工改造,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只不过是一件复制的赝品而已。翻了很多资料书,也在网上下了不少电路图,在MULTISIMN中做出来后,要么就根本运行不出结果来,要么就跟自己的设计要求大相径庭。为了设计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只好一点一点的去理解人家的设计思路,而不再是抄袭人家的电路图,再结合自己的设计要求,将设计原理图画出来。设计的思想和原理有了,并不代表就能将它实现,因为理论和现实总是存在差别的。在设计30进制的触发器的时候,我用异步置零法来实现,但运行起来怎么也得不到三十进制,而是十进制。我翻了翻数

13、电课本,感觉没错,但就是运行不出自己想要的接过来。将课本上的连接图用MULTISIMN画出来,也不能运行出来,后来自己又静下来想了想,极有可能是第二片计数器的QA从1变为0,QB从0变为1时,QB已变为1了,而QA还没来得及变为0时就要已经作用于与非门了。因此,只要将QA延时一定时间就可以了。但具体延时多长时间,怎么延时,就显得比较复杂了。考虑到这些,只好另想办法了。最终,通过对使能控制端的作用,将三十进制计数器设计出来了,而不是先前的通过置零输入端来控制。经过五天的努力,通过团队的协作,终于将智能竞赛抢答器给设计出来了,当时的那种快感、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因为我们是一路从酸甜苦辣中走过来的。 三、今后的修改意见对于这个电路,其各方面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正如胡老师说的一样,若选手抢答违规了,我能不能知道是谁抢答违规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每个选手的抢答按钮后面连上一个灯泡即可解决。还有,9秒计时,我能不能倒计时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计数器74LS190来代替74LS160,将74LS190的脉冲输入端UP置1,UD输入秒脉冲即可实现。总之,该抢答器各方面的功能和性能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参考文献 1.protel电路设计指南王彦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许莉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