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1836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社会学理论.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方社会学理论 主讲:文 军 教授 第七讲 其它古典社会学家的理论 n一、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 n二、滕尼斯的社会学思想 n三、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 一、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 Georg Simmel (March 1, 1858-September 28, 1918) was on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German sociologists. Simmel was born in Berlin and lived there most of his life. Simmel studied philosophy and history at the Unive

2、rsity of Berlin. In 1881 he received his doctorate for his thesis “The Nature of Matter According to Kants Physical Monadology“. He became a Privatdozent (unpaid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in 1885. His lectures were popular not only inside the university, but attracted the intellectual el

3、ite of Berlin. The Work of Simmel Simmel was known as an essayist as well as author of soci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books. Some of his mayor monographic works include: nO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1890) nTh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1892-93) n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Ethics (189

4、2- 93) nThe Philosophy of Money (1900) nSociology: Investigations on the Forms of Sociation (1908) 1、关于社会的内涵: (1) 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 种 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 之 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社会。 (2) 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但 社 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这是社会学产生 的 基本条件。 (3) 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形式“涌现”出 高 级形式的层次结构。 2、社会学的分类: (1)纯粹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的形式及其相关 的心理因素。 (2)一

5、般社会学。这种社会学处于中间层面,主 要研究人类历史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素。 (3)哲学社会学。研究人类的基本本质、终极运 动,社会的认识论、本体论等问题。 3、形式社会学: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 交往的形式,而社会交往形式 是“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 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 成为社会现实”。 4、文化社会学: (1) 主体文化是指行动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 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 (2) 客体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 素,如宗教、哲学、团体等。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但却 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客体文化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其内在的生命力从历史发展 来看,客体文化

6、对主体文化的压倒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 越对行动者产生压制作用。 5、货币哲学研究 : (1)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 对目的作思考。 (2)推动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 促进了社会中定量的产生与发展。 (3)改进人际关系,增加人与人之间互动 的频率,使社会团结成为可能。 (4)改变政府的行为方式。 (5)改变知识及知识分子的地位。 German 19th century sociologist: Compared Gemeinschaft, a pre-industrial, rural village communities - where everyone else knew

7、each other intimately . with Gesellschaft, an urban, mechanical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only knew each other in non- personal, professional terms. Such a view, it is argues, makes the individual easy prey for authoritarian impulses. 二、滕尼斯的社会学思想 1、滕尼斯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社会学是研究人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本 质的实质科学。它可以分为一般社会学 和特殊社

8、会学。 (1)一般社会学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 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体质人类 学、人口学和社会心理学。 (2)特殊社会学又称实质社会学,可分为 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 (a)纯粹社会学是静态的规范学说 (b)应用社会学是动态的历史变迁理论。 (c)经验社会学是对社会生活中个别事实的 研究。 2、社区与社会: (1)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 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它的基础 是“本质意志”,即表现为意向、习 惯、回忆,它与生命历程密不可分。 它体现为一种有机整合。 (2)社会是靠人的理性权衡即“选 择意志”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是通 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 的,是一种机

9、械整合。 滕尼斯对社区与社会区分和论述的本意是在于指出它们是 任何群体组织中都比不可少的两个结构要素:人们意识中 的联合是群体的内在方面,由制度促成的联合则是群体的 外显方面。 当代对社区的定义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的观点,认 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 体;另一类是地域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 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此界定与滕尼斯所提出的作为亲密关 系的生活共同体的Gemeinschaft概念有很大的偏离。 三、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 Vilfredo Pareto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peoples revolutions at it

10、s epicenter - Paris, 1848 - to an Italian aristocratic family. His father, a Ligurian marchese (marquis) and civil engineer, had fled to Paris in 1835 in self- imposed exile,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Mazzini and other Italian nationalists. nMajor Works of Vilfredo Pareto nPrincipii Fondamentali dell

11、a Teorie dell Elasticit, 1869. n“Considerazioni sui principi fondamentali delleconomia politica pura“, 1893 n“Lconomie et la sociologie au point de vue scientifique“, 1907, Rivista di Scienza. n“The New Theories of Economics “, 1897 nTrattato di Sociologia Generale, 1916. nTrasformazione della Democ

12、razia, 1921. 1、行动理论: 主要涉及人的行动的非逻辑方面。帕累托认为,人的 大量行动并不是真正基于手段目的理性模式,而 是对人的情感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人们总是有把 自身的行动用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逻辑化、理性化倾 向,从而掩盖了行动的真实方面,即非科学性和非逻 辑性。 2、精英理论: 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和社会统治问 题。在帕累托看来,在一个社会 中,由于人的体能、智能和道德 的不相等,具有最高能力的人构 成了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精 英和社会精英。 3、社会系统理论: 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均衡问题。他认为任何社会系 统都包含4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生产力的水平、政 治权力的分布状态、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平等的模 式。如果社会系统某一方面的变化是充分的,那么 整个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达到一种平衡。 4、残余物与衍生物: (1)残余物是指从社会活动中除去人们所有的理 性想法之后,依然保留下来的那种东西,它是社 会活动的常数。 (2)衍生物是表示观念、信仰、理论等意识形态 系统,它是派生的,是社会活动的变数。 “帕累托最优”是指在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同 时,达致个体利益的最优。所谓“帕累托改善”,是 指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一些人得到改善。不能够 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称为“帕累托效率”或者 “帕累托最优”的状况。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