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7419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联网数据应用分析框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养老保险 联网数据应用 分析框架,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 刘睦平 2005.5,联网数据应用,联网数据应用,综合查询,公众服务,业务支持,测算支持,模型数据 支持,联网数据分析,联网数据分析,分类,归纳,比较,关联,预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排列组合)、整理及特征提取,常用于用户查询,交互性强,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找出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趋势,常用于决策分析系统(如精算领域中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数 据 仓 库 技 术,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单位信息类,单位自然属性,单位社会属性,单位参保属性,单位基金属性,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

2、,单位自然属性,第3项:单位编号 第4项:单位名称,单位社会属性,第5项:单位类型 第6项:组织机构代码 第7项:经济类型 第8项:隶属关系 第9项:所属行业,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单位参保属性,第10项:征缴方式 第11项:单位参保缴费状态 第12项:参保日期 第13项:单位缴费基数,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单位基金属性,第14项:本月应缴金额合计 第15项:本月单位应缴金额 第16项:本月个人应缴金额合计 第17项:本月实缴金额合计 第18项:本月单位实缴金额 第19项:本月个人实缴金额合计 第20项:本月补缴金额合计 第21项:本月单位补缴金额 第22项:本月个人补缴金额合计 第23项:本

3、月补缴滞纳金 第24项:本月补缴利息 第25项:累计欠缴金额合计 第26项:单位累计欠缴金额 第27项:个人累计欠缴金额合计,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职工信息类,在职职工自然属性,在职职工社会属性,在职职工参保属性,在职职工基金属性,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在职职工自然属性,第32项:姓名 第33项:性别 第34项:公民身份号码 第35项:民族 第36项:出生日期,在职职工社会属性,第30项:所在单位编号 第31项:个人编号 第37项:户口性质 第38项:个人身份 第39项:从事特殊工种月数 第40项:参加工作日期,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在职职工参保属性,第41项:建立个人帐户日期 第42项:个人

4、缴费状态 第43项:中断或终止缴费原因 第44项:个人缴费基数 第52项:累计缴费月数,在职职工基金属性,第45项:本月个人应缴金额 第46项:个人身份参保职工本月个人应缴统筹金额 第47项:本月单位缴费应划入个人帐户金额 第48项:本月个人实际缴费金额 第49项:本月单位缴费实际划入个人帐户金额 第50项: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 第51项:个人帐户中单位划入部分累计本息,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离退休人员信息类,离退休人员自然属性,离退休人员社会属性,离退休人员参保属性,离退休人员基金属性,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离退休人员自然属性,第57项:姓名 第58项:性别 第59项:公民身份号码

5、 第60项:民族 第61项:出生日期,离退休人员社会属性,第55项:原单位编号 第62项:个人编号 第63项:参加工作日期 第64项:离退休日期 第65项:退休前个人身份 第66项:原单位类型 第67项:离退休类别,一、联网数据指标结构,离退休人员参保属性,第68项:社会化管理形式 第69项:停发养老金原因 第70项:本人长期生活地,离退休人员基金属性,第71项:本月应发养老金合计 第72项:本月应发基础养老金 第73项:本月应发过渡性养老金 第74项:本月应发个人帐户养老金 第75项:本月应发补贴金额合计 第76项:本月应发基本离退休退职费 第77项:本月实发养老金合计 第78项:本月实际补

6、发当年待遇调整养老金 第79项:本月实发其他养老保险待遇金额合计 第80项:本月末个人帐户余额,二、联网数据统计表功能,固定表:16大类40张表,第0类(4):汇总本月缴费、补欠、个人帐户、发放情况 第1类(3):分单位类型、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的单位个数 第2类(4):分单位类型、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的分性别的参 保人数、缴费人数、中断人数、终止人数以及分中断终 止原因的分性别的参保人数 第3类(5):分经济类型的、分退休前个人身份的、分离退休 类别的、分社管形式的、分长期生活地的离退休人数 第4类(1):参保职工年龄分组 第5类(1):离退休人员年龄分组 第6类(1):离退休时间分组 第7类(

7、1):分停发养老金原因人数,二、联网数据统计表功能,固定表:16大类40张表,第8类(3):分单位类型、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的应缴实缴 第9类(3):分单位类型、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的欠费情况 第10类(3):分单位类型、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的补缴情况 第11类(1):职工个人平均缴费基数 第12类(4):分单位类型的、分退休前个人身份的、分退休类 别的、分性别的人均养老金 第13类(1):职工个人帐户平均储存额 第14类(4):离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平均储存额、终止领取养老 金人员按性别年龄分组、按应发养老金水平分类、按 年龄分组的平均养老金水平 第15类(1):按中断缴费原因分类人数和平均年龄情况,

8、二、联网数据统计表功能,临时表:手工操作,当期停止领取养老金人员年龄分组 新增退休人员应发养老金水平 终止领取养老金人员年龄情况 分性别和单位类型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年限分组,二、联网数据统计表功能,统计表上报情况:,不全面 不及时 不连续 不对应,严重影响:,数据应用 数据分析,三、联网数据应用框架,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数据分析,数据分布,单位缴费 情况,在职职工 情况,对比分析,离退休人员 情况,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数据分布,数量,负担水平,性别分析,参保单位,离退休人员,在职职工,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单位缴费情况,缴费状态,缴费情况,补缴情况,补欠情况,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在职职工情

9、况,缴费状态,缴费情况,缴费基数,中断缴费 情况,个人帐户,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离退休人员情况,人员类别 分析,停发待遇 原因,年龄、性别 分析,个人帐户,养老金水平,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停发待遇原因,年龄分组,平均余命,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离退休人员年龄、性别分析,年龄分组,提前退休 人员,平均余命,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养老金水平,新增人员,全部人员,提前退休 人员,四、联网数据分析框架,对比分析,当期收支比较,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水平比较,五、联网数据应用演示,1.分析中断缴费人员的流失,分地区、分企业经济类型(国有、集体、外资、其他企业)、分性别、分年龄段参保人员中断缴费人员数量 2

10、.分析参保人员中未来3年的预测退休人数(女50男60,不包括提前退休),数据范围一:联网省份部分数据,五、联网数据应用演示,3.当期停止领取养老金人员年龄分组,从中可算出平均余命 4.分地区分性别分析离退休人员退休时平均年龄,分正常退休和提前退休 5.分地区、分单位类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分性别、养老金水平差异,五、联网数据应用演示,数据范围二:地方运用联网数据开展分析应用的实例,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一个指标) 一是数据格式正确 二是数据内容准确 三是与相关指标逻辑关系对应,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 通过指标

11、项数据错误率进行判定 空项缺项 错误率 准确程度 逻辑对应,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数据可用率计算方法及公式: 第一步:计算数据错误率 第二步:根据指标的数据错误率分类,确定指标的类别和可用度 第三步:根据分类计算数据的可用率,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数据可用率计算方法及公式: 第一步:计算数据错误率 数据错误率 空项缺项率or准确率or逻辑对应正确率 (or指或运算),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数据可用率计算方法及公式: 第二步:根据指标的数据错误率分类,确定指标的类别和可用度 第

12、一类:指数据错误率在1%以下, 可用度=1 第二类:指数据错误率在120%之间, 可用度=2 第三类:指数据错误率在2050之间, 可用度=3,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数据可用率计算方法及公式: 第三步:根据分类计算数据的可用率 每类指标的数据可用率 该类指标的数据总量全部数据总量 100% 数据总量 单位库数据量单位库指标总量 在职库数据量在职库指标总量 离退休库数据量离退休库指标总量,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用于应用和分析) 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福建、陕西8省的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 1可用程度较高的是上海、北京、天津。 2离退休库的指标可用度最高。,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排名(第一类),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综合排名(第二类),六、联网数据质量评价,联网指标的可用程度综合排名(第三类),规范整理数据 建设优质数据环境 是支持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