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31302 上传时间:2025-07-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教学目标1 .通过识读图文信息等了解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等基本史实,认识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2 .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学习,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的学习,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2.教学难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

2、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整体了解所学内容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视频导入播放“秦帝国兴衰视频。设问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如何被推翻的呢?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带着设问进入本课的学习。以视频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知识讲解一、秦的暴政1.秦始皇暴政表现教师展示材料,讲述秦始皇暴政的表现。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赋税沉重;(2)徭役兵役繁重;(3)刑法严苛;(4)焚书坑儒。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升概况分析材料的能力。课堂活动展示材料,设问:如何评价秦始皇?阅读材料,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3、2.秦二世暴政的表现教师展示材料,讲述秦二世暴政的表现。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升概况分析材料的能力。过渡:面对秦王朝的暴政统治,人民该如何抉择呢?知识讲解二、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教师展示相关材料,并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研读史料,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1)秦的暴政(根本原因)(2)陈胜、吴广去戍边,遇雨误期,面临死刑(直接原因)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升概况分析材料的能力。课堂活动:展示不同史料,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认识史料。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认识史料。展示地图,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学生识图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引

4、导学生学会识读地图,渗透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通过展示地图和材料,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学生阅读地图和材料后回答。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升概况分析材料的能力。2.项羽刘邦起义教师展示地图,讲述项羽刘邦起义。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引导学生学会识读地图,渗透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过渡:秦王朝灭亡后,天下太平了吗?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知识讲解三、楚汉之争名词解释教师解释楚汉之争的含义。学生聆听,了解“楚河汉界的由来。渗透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异同点出示表格,比较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异同点。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升概况分析材料的能力。课堂活动出示材料,设问:刘邦最终取胜

5、的原因?从秦朝灭亡、项羽失败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回答。锻炼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随堂练习1.有人曾形容秦朝“能衣塞路,囹图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刑法严苛B.治安混乱C.人口众多D.社会安定2.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秦朝统治的残暴B.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揭竿而起C建立了张楚政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D.经过了充分的组织和发动工作3.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

6、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B)A.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传说B,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C.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4.“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并最终将“伟大”的秦朝变成了“历史、下列有关秦末农民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最终失败了B.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C对推翻秦朝起了决定作用的战役是巨鹿之战D.公元前3世纪晚期的楚汉之争,是大泽乡起义的继续5.大型音舞诗剧汉风华章第一篇章楚汉风云主要演绎楚汉之争,“相王别姬”唱响了一曲凄美的爱情绝唱和战争携歌。“楚汉之争的性质是(D)A.汉取代秦的战争B.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C.项羽和刘邦争夺农民起义军领导权的战争D.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秦朝末期,农民起义不断。这一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典故,如“约法三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鸿门宴”等等。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这一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进行曹色扮演,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