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313755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游憩项目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旅管10-5 3100920927 张灵丹 休闲游憩项目设计 一、休闲游憩项目设计的基础理论1、休闲游憩项目设计产生的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总体上在增多,如何度过闲暇涉及城市的游憩规划问题。所谓游憩,强调的就是工作之外的生活安排,城市游憩规划关注的是人们闲暇时间的生活计划和空间配置。早在1933年,雅典宪章就提出城市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1951年10月。清华大学营建系翻译此宪章时用的是“游息”,现在一般称为“游憩”。雅典宪章说:“新建住宅区,应该预先留出空地作为建筑公园运动场及儿童游戏场之用。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将败坏的建筑物加以清除,改进一般的

2、环境卫生,并将这些清除后的地区改作游憩用地,广植树木花草。在儿童公园或儿童游戏场附近的空地上设立托儿所、幼儿园或初级小学。公园适当的地点应留作公共设施之用,设立音乐台、小图书馆、小博物馆及公共会堂等,以提倡正当的集体文娱活动。现代城市盲目混乱的发展不顾一切地毁坏了市郊许多可用作周末的游憩地点。因此在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湖泊等自然风景幽美之区,我们应尽量利用它们作为广大群众假日游憩之用。” 2、 环城游憩带的出现环城游憩带这个概念是由吴必虎教授于1998年首次提出,认为“环城游憩带实际上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

3、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环城游憩带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形成了乡村旅游区、度假村、生态观光等休闲活动场所,有时也包含以自然为主服务于外来旅游者的资源和设施景观,给游憩者提供一个休闲和恢复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从城市地理学角度来看,它又叫“城市边缘带(区)”、“城市郊区”、“城市结合部”和“城市交错带”等等。由于这一地带的特殊性,由众多学科不同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但正是它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众多学者在界定这种地带时至今仍没有达成一种统一的认识。随着我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启动,在经历了几年的“黄金周”集中大旅游后之后,人们的旅游意识和旅游观念均发生了变化。国民外

4、出旅游明显的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从而导致旅游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长线旅游在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游在增加,而在小尺度范围内进行的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活动,逐渐构成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旅游界研究的热点。环城游憩带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它主要适应于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需求的土地利用形式,它在空间上呈现出不连续的、间断的带状分布特征,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教育等多种功能。而且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由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了

5、旅游大潮中,旅游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调查显示,市民出游大多数集中于城市周边地区,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城市周边区县成为市民假日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一些主要旅游城市的环城游憩带已经显山露水,同时,环城游憩带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之出现了环城游憩带项目的设计与开发。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环城游憩带实际上市一种位于城市郊区的游憩活动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地理学家开始注意并研究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在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982)著作中,观察到每逢周末,成千上万的人拥向市郊的娱乐带,这些娱乐带通常是在地形条件较好但缺乏河流和森林而以人工

6、水库来弥补的地方,通过绿化建立森林公园和园林带。普氏等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他们还观察到,城市周围为过夜者而设的疗养院和度假村的发展和城郊娱乐地带的建设,伴随着区域集中化的过程;由于受地形、已有道路和开发的限制,导致环状结构的不规则形状。在上个世纪80年代,boniface和cooper提出的游憩活动谱中,明确提出了”一日游”这种游憩方式及其区域范围;Ball观察到,在大伦敦外围,也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Mick.ensue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接待城市居民的临时性游憩来访视为该地区的主要功能之一;日本学者kike划分出了大阪市旅游同心圆地带,由里向外包括“大阪市”、“

7、半日游地带”、“一日游地带”和“隔夜游地带”四个地带。铃木富志郎对城市周围的游憩空间的变化进行过研究。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吴必虎(1999)提出的环城游憩带( Re BAM )理论。并以上海为例,研究了影响 Re BAM 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此外,国内其他学者在其著作中也对城市周边游憩用地的空间结构、 Re BAM 的形成机制、市场定位和 Re BAM 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论述。如苏平以北京市235处旅游地为样本,运用符合分类法对北京周边旅游地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北京城市周边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三大规律;魏遐、祁黄雄以北京郊区不老屯镇为例,运用地域结构对应变换分

8、析和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了作为环城游憩带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城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利用模式;石艳、何佳梅在对 Re BAM 应定位于城市居民为主的周末短程旅游市场,并提出发展建议;蔡冷妍在研究杭州城郊旅游发展后指出,城郊旅游开发应体现市场导向观念,必须体现民俗文化性、特殊性、生态性和参与性;杨新军、刘军民指出 Re BAM 的开发方向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旅游等;吴承照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分为居住区、城区和郊区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配置不同的游憩场所。并指出,郊区游憩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内容:自然游憩地、人工游憩地和大型人工游乐景观。另外国内还有一些文献中虽没有明确使用”环城游憩

9、带“这一提法,而是用”城乡交错带”、“城市边缘带”、“城乡结合部”等说法,但是其中都涉及到了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研究。如沙润、吴江对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李九全在对西安环城风景区资源基础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风景区的总体开发思路和模式。综上所述国内外对 Re BAM 的研究著作可以看出,不少学者是从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的,且普遍采用了城市用地圈层模式和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关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多以发达的大都市周边为蓝本,如中国的上海、北京,英国的伦敦,日本的大阪等,缺乏共性和一般规律性研究。对篷勃兴起的旅游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强。需要指出的是,由

10、于侧重对资源本身的规划和设计,在投资、经营和营销等方面的论述较少,从而使其系统性略有欠缺。另外,由于区位、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不同。每个城市都各有特色,我们应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其研究成果,弥补其不足。4、 环城游憩带项目设计的主要理论4.1基础理论前人对换成游憩带开发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多从区位理论、经济理论、市场理论、城市城郊旅游、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着手。通过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认为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基础理论主要应包括如下方面。4.1.1旅游学基础理论在环城游憩带开发中,应将现有的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行为科学、休闲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等)综合应用

11、,并灵活贯穿于旅游资源开发、景观设计建设、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经营管理与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中。其中,休闲经济学方面,环城游憩带开发必须适应休闲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休闲消费注重文化内涵获得和精神满足等需要,创办丰富多彩的运动健康、社会文化体验等休闲游憩项目;根据时代变迁和消费者要求,开发多元、多层次和多地狱消费的休闲游憩设施和项目。旅游行为科学方面,鉴于主要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及人类行为受什么原因引起和推动,行为发展、变化受哪些因素支配,以求对人类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对旅游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同时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导。环城游

12、憩带行为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客源市场、游憩者年龄分布、男女性别比例、文化程度和职业构成、游憩信息来源、出游目的、出游方式、游憩者对游憩资源偏好及商品选择等。4.1.2区位理论 游憩带区位的形成,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双向力量的作用下,投资者和游憩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妥协。因为离开城市距离越远,极差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但是离开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行成本越大,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位置形成游憩区域。近年来,闲暇时间的增加确实推动了游憩行为在空间的扩展,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的经济能力和区域经济水平决定了出游目的地主要是城市周围,从而在城市近郊形成较密集的游憩带

13、。需要指出的是,游憩带的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不完全受行政界线的制约,有时会越出市域范围而达到周边省市。4.1.3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决定所有旅游可发行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否则直接导致开发的失败。旅游项目的投资预算、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预测、经济效益分析、客源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进行都必须以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等)为基础,通过周密详实的调查和规划、科学精确的计算后才能顺利进行。4.1.4城市、城郊旅游理论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基础理论跟一般的旅游开发不一样,前者还包括城市、城郊旅游理论。城市旅游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旅游成为现代旅游和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

14、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功能也日渐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旅游需求研究、城市旅游供给研究、城市旅游的营销规划与组织操作、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而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正式城市旅游发展的必须,也是城市扩展的过度和衔接,所有关于城市旅游的理论都可以并且应该应用到环城游憩带开发上来。城郊旅游理论。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者心理及外界各方面的原因,城郊旅游业得到不断发展。与城市旅游相比,城郊旅游更体现出内容的广泛性、层次的多样性、参与的较强性、基调的生态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有更好的发展空间。4.1.5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当今人类赖以生

15、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环城游憩带也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和人工成分有机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的大气、水体、土壤、森林植被、生物及人类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有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游憩带的开发,必然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产生影响。这要求进行景观设计规划、旅游项目策划、相关工程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和管理时,必须始终贯彻资源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环境学原则和方法;同时,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具特殊性(既是主人、又受客体制约)的人,对其能动性不能滥加发挥,其活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总之,首先要保护和恢复近郊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同时满足经济、社会方面价值要求,达到生态

16、、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4.2动机机制前人多近距离游憩消费需求、游憩资源创新、极差地租与旅行成本的相互作用、政策导向及投资意愿等方面分析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动机机制。有学者把这种机制归结为“受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影响,同时由中介系统进行消费引导、支持系统作为发展条件,形成相互联系的互动型动力系统,似乎更为简明、清晰。4.2.1需求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狭小,环境质量下降。居民紧张的生活方式和狭小的生活空间迫切需要在近距离自然和人为风景中得到放松,这种内在需求是环城游憩带兴起的根本原因。加上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加,最终刺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4.2.2供给带内游憩功能

17、的不断完善,也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城市周围旅游资源的创新,引发城市内部旅游产品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刺激环城游憩带的快速发展。4.2.3支持系统即游憩大环境,包括硬环境(区域环境、道路景观、城市建筑、街道装饰、园林绿化、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和软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公共服务、信息与科技、旅游政策、资金管理等)。4.2.4中介系统包括传媒及其宣传品、旅行社及其组织、联络旅游地和客源地的旅游交通等要素。它是联络产品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把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供方,指导生产。4.3调控机理前人几乎没有对环城游憩带开发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也无“环城游憩

18、带开发的调控机理”这一提法,只从政府宏观调控(具体是政策制定)、游憩产业升级、资源利用与整合、保护环境等方面对环城游憩带开发提供过一些观点和建议。这里提出的环城游憩带开发的调控机理,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协调好带内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具体包括资源调控、环境调控、产业调控和政策调控。资源调控上,合理利用、有效整合游憩资源,发挥资源优势,真正形成特色游憩产业、行业和企业品牌,提升游憩产业内聚力;环境调控上,改善城郊基础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调控上,加快产业升级和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政策调控上,制定相关政策和完善体制环境,为环城游憩带开发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二、环城游憩带项目

19、的设计原则我国城市游憩规划建设问题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目前并未能形成较为系统全面、并得到一致认可的原则标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其内容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与发展,同时也由于不同于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及自然地域环境等的差异所致。同样,中国的城市游憩规划也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所谓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它的确立有赖于对事物价值、方向的判断与决择。我们强调把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系统,意在充分发挥城市物质与经济功能的同时,提升其深远的社会文化功能,切实体现对城市居民的人性关怀,促进城市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人能够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游

20、憩规划,以人为本是其最根本的总体原则。若从”人与自然(空间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层面出发,这一总体原则又可细分为五个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公平与共享原则、聚集与分散原则、地方性原则、内向定位原则。1、 系统性原则“系统的质存在于整体之中,而组成系统整体的单个部分(或元素)无质可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城市游憩系统作为城市的子系统,其构成具有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既体现在城市游憩空间各构成要素(游憩供给要素、游憩需求要素,以及联系供求的游憩通道和游憩路线)共存性,有体现在城市游憩系统结构(社区游憩、城市游憩、地区游憩)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城市游憩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之间并非各自独立

21、的,而是相互关联、呈网络结构存在的。正如生态学家阿尔维所言:“在生态系统中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个表示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其中系统中每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作”。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及它的“半网络结构”可以被认为是对包括游憩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系统性、网络性认识的良好起点。城市游憩空间的合理结构会促进半网络化结构的形成,即居住在内的游憩场所构成相对封闭的游憩空间,但在个居住区之间设置一些购物中心、公园、广场等,为各居住区共享;工业园区、办公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居住区相结合,构成开放的办网络形的社会结构。 系统性原则是城市游憩规划的首要原则,它不仅仅局限于空间物质

22、环境的关注,同时还要求对社会结构、居民生活、游憩行为、文化观念等软环境进行多层次的探求。在构筑城市游憩空间理想结构时,既要考虑合理的城区内游憩系统,又要顾及区域游憩系统,即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营造策略上,既有对人类自身宏观发展方向、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注,也要对居民日常生活中诸如晨练散步等琐碎平凡的事物给予关注。2、 公共与共享原则公平与共享原则是对城市居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以及不同群体组织之间)存在与发展状态的限定。首先,“公平”、“正义”与“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与最高要求,也是自古至今的哲学、社会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尤其在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价值观泛滥的背景下,更

23、成为人们强烈呼吁与向往的人类社会发展与实践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公平”被认为是“一个体现人类精神深度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合理化”的基本表现。公平性意味着公平资格,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其日常生活的现实中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政治以及相应的义务,意味着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和对公共资源环境的分享。在城市游憩空间营造中, 公平原则同样应该在各个层次中得到体现。“公平”不仅意味着城市居民均对空间环境资源、服务设施、组织管理具有共同享用、占用、参与的权利与义务,而且意味着具有不同特征(如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阶层地位等)的居民有权利并且有条件实现各个不同的正当的基本游憩需求,尤

24、其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遭遇不幸者以及低于收入群体、残障人士、外地流动人口等。公平原则不仅在传统伦理制以及行政主导的社会中一直受到忽视或扭曲,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又有新的不公平现象出现。必须说明的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托马斯.杰斐逊说过:“给不同的人以相同的待遇乃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共享”则是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共享”不仅是指对游憩设施、空间环境景观、游憩活动决策参与等权利的共享,还包括对提供游憩服务、环境设施维护以至资金支持等义务的共享。而这往往有赖于健全的社会群体组织和机制的建立。共享与参与原则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则在于通过“共享”与“参与”的实则,增加

25、了城市居民间相互交往与互动的机会与需求,从而促进各种社会网络的形式和社会资本的充分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关于公共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平等性衡量的分布公平性;基于公众需求、带有补偿性质的分布公平性;基于使用者要求的分布公平性;基于市场准则的分布公平性。其中,后两者有称“伪公平性”,而为学界所关注的主要是第二类,也就是基于公众不同的需求考虑的设施布局的合理性程度,其根本着眼点是要减少因阶级(或阶层)分异导致的设施供给的不平等程度,使公共设施的空间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社会弱群体的需要,让不同阶层的人们得以平等地享用各种相关

26、服务。纵观国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问卷调查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是公共设施空间公平性研究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很多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虽然在具体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和侧重点不同,研究者所选取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等可能有所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其研究的核心思路是一致的,即首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居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得到有关公共设施空间公平性的综合分析结论。可见,影响公共设施公平性评价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分布特征;二是

27、不同需求人群的空间分异情况。其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费可达性评价是所有研究的核心基础,而测度公平性的人口特征变量则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民族、经济收入水平等。3、 聚集与分散原则在现有的研究中,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模式,游憩者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同时,商业游憩区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多极核”模式,城市郊区的游憩地表现为环城游憩带形式,也呈现圈层结构。对于居住区内的各种游憩设施,如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宫、棋牌室等,主要使用者为本区居民,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从城区的整体来看,由于各个居住区的空间分离,这些设施表现出分散性特征;而商业性游憩场所,尤其是购物中心、百

28、货商店等,往往呈现出聚集现象,表现为“单极核”或“多极核”的空间分布特点。游憩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集聚还是分散需要处理好竞争与互补、单一与多样、保护与开发、中心与腹地、倾斜与均衡、树形与网络这几个关系。具有竞争性的游憩地或游憩项目应分散布局。具有互补性的游憩地或项目可以集聚开发,有利于形成整体优势。在生态学上,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样在城市社会生活系统中,多样化的游憩活动、游憩项目与游憩空间,更加有利于发挥城市游憩系统的结构效应,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反之,单一化的游憩行为不利于系统的稳定项目组合来吸引更多的游憩者,保持游憩流量的稳定,单一化的游憩区市场结构具有不稳定性。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

29、游憩开发活动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水容量和风景容量,一般环境承受力强的地狱可以集中开发,反正就应分散开发,这样可以减轻环境压力。经济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是中心地等级序列,以经济中心辐射经济面,中心城市经济区即是一例。在游憩空间组织中,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历史性城镇、风景名胜区等是自然历史的产物,而不是人为所能左右的,但是在现代城市游憩系统布局中,可以利用其极化效应,以此为中心,带动周围游憩地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一定的自然环境如山地或水面人为地开发一些新的游憩中心,带动地区游憩开发和旅游业发展。1979年深圳就开始了以度假村和水库景观开发为主的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它利

30、用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多个海湾和高质量海滩的优势,先后建成了西丽湖、香蜜湖、石岩湖、银湖、东湖以及小梅沙、蛇口海上世界、深圳湾游乐场、溪涌度假村等被誉为“五湖四海”的度假村和景点,吸引港澳游客,并解决商务旅游的住宿问题,初步形成了深圳几大游憩中心。没有中心的全面开发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行为规律,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从城区与城市地区两个空间层次来看,各类游憩地是集中于城区内某一地域与城市外围的一侧还是均衡分布于城内与城市外围,前者称为倾斜布局,后者成为均衡布局,两者受市场经济、以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市场经济与自然环境可能引导游憩地倾斜分布,如北京各类游憩地多数集中分布于西、北部,东、南部较

31、少,上海、深圳也是如此。未来改变深圳游憩地西重东轻的格局,均衡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结构,2007年在东部的盐田区又兴建了高起点、超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东部华侨城。均衡布局的一大好处就是缓解单向交通压力。城市游憩系统是树形结构还是网络结构主要取决于交通条件,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基础的游憩系统结构一定是网络结构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路通,而是车通,有路无车或有车无路都不能形成网络结构,都不利于市民的游憩选择。树形结构的游憩系统拥有的市场是非常有限的。以网络为基础的城市绿道游憩体系将是城市游憩系统发展的良好方向。如果我们不考虑城市复杂的形态,将其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圆形空间,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用地将呈现带状分

32、布:中心为商业用地,向外为居住用地,最外围为工业用地和郊区空地。城市的带状用地结构,在考虑上述因素后,就勾勒出了“极核散点带”的理想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模式,即:城市中心商业用地中的商业游憩场所的极核结构;围绕居住区的散点状的日常游憩空间,多以公益性位主,辅以公共性质的市政公园、广场等,同时在中心城区还分布着一些市级公园、市级文化场所、旅游景区等大块游憩空间;外围是以郊区为主的环城游憩带。4、 地方性原则地方性是城市游憩系统能获得居民认同的关键。地方性既有自然地理属性,又有人文地理属性。遵循地方性原则就必须真实地分析地理文脉,将自然、文化历史、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地方特性反映在建成区游憩系统中,这样

33、才能做到既遵循城市的现状特征,又反应城市居民对地方性的追求。地方性也是城市扩大其游憩系统外向吸引力的基础。5、 定向定位原则城市游憩系统不同于作为旅游地的游憩系统,两者定位取向有所不同。前者是弥补城区中高密度人口对户外空间活动追求的不足;后者是向外输出其游憩系统。如前所述,城市游憩系统由于遵循地方性原则,很有可能产生外向吸引,成为城市腹地乡村、中小城镇的一个游憩活动中心地。也就是说,内向定位有可能导致建成区户外游憩系统与作文旅游地游憩系统的重叠。内向定位是城市游憩系统的基本方向,基于这一点,在构建城市游憩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居民户外游憩的便利性。任何一个游憩场地和游憩设施都有一定的服务半径,而

34、且不同的场地、设施对不同居民的服务半径也不同。以儿童游戏场地为例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对游戏场地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城市游憩系统要尽可能覆盖大部分城市居民。三、环城游憩带项目设计流程1、 基础分析1.1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主要从消费需求、资源、政府政策及投资者意愿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可行性。1.1.1消费需求了解城镇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市民出游率;调查私家车数量。1.1.2资源禀赋 调查自然、人文资源。1.1.3政府政策 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尤其是处于城市周边的乡镇政府看到了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改变了对旅游业的态度,

35、纷纷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投资,开发当地的旅游项目,以此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1.4投资者意向投资者的态度对旅游地大开发及进一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2、 资源评价2.1资源的基本特征2.1.1资源的类型、数量2.1.2地域差异、区域分布2.2资源综合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未获得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

36、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3、交通状况4、游客调查5、设计粗略项目6、与开发商沟通,切磋7、确定项目开发设计最终方案四、如何进行创新性项目设计1、 旅游标示系统的建设包括路径指示、导游路线、景点解说等各种信息的表达和标志的符号。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标示系统,加强指示性,并让人能深深记住。2、 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整体开发根据空间布局做好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采取线路组织的方式把不同的景点串联起来,克服单个景点规模较小,滞留时间短的局限,使旅游资源得到最有效地配置,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而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3、 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发展烘托主题的项目4、 根据项目需要,从质变到量变,创造神奇,做出规模效应( e g:秋千林1+1+1=111;1(1根火柴)、十(两根火柴)、千(3根火柴)、万(4根火柴)5、 摆脱固定思维,逆向思考(e g:公园内可随树荫自由移动的桌椅)6、 以小见大或以大见小(e g:马蜂窝放大十万倍做展览室)7、 虚拟产业与自然空间的结合(e g:张家界+虹猫蓝兔七侠传)8、 用大自然的物理反应创造神奇(e g:“日晕佛光”、澳大利亚“报时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