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331385 上传时间:2025-07-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辛亥革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题第9课辛亥革命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静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巧用多媒体,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重难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难

2、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导学卡【独学】1、组长检查独学情况(导学案预习填空部分)的和书本的p42-45页需要划的重点。2、课代表进行加减分并给予评价。3、朗读精学精练知识点【讲授新课】全班认真聆听老师讲授重难点,并且做好详细笔记,标出疑难点。【对群学】结合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5分钟完成【课堂展示工完成后,站起来首先与对子进行对学,然后小组间进行群学,归纳总结答案,并进行分工准备展示。【展示】上台展示小组讲解题目,并解答其他同学疑问(学生按照安排的位置站好,并做好笔记)【检学】学生完成练习册(当堂练习1一3题)教师活动【导入方式】导入:视频导入,回望一个世纪前,在辛亥年间的武昌打响了辛亥

3、革命的第一枪,惊醒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彪炳千古的历史,共同走进笫9课辛亥革命。这节课我们从三个篇章来学习:(一)革命志士掀起义一一革命志士的奋斗(二)武昌起义燃烈火武昌起义(三)辛亥精神耀中华一一辛亥革命的意义【独学】学生阅读书本时巡查学生笔记,并适当提示图出重难点,记录发现的问题【新课讲授】对新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细分析和讲解革命志士掀起义一一革命志士的奋斗问: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民族危机,如何才能摆脱被瓜分的命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民旗危机,如何才能摆脱被瓜分的命运?(补充:在上节课学习了革命的前期准备,在组织上成立了革命团体和组织;思想上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在革命

4、思想上做了传播,那么接下来在军事上革命党人们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展示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形势图(PPT)学生自学在书中P42-43,找出革命党人的四次重要起义,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四次起义的知识卡片。在交流停浏醋起义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萍浏醴;并指出黄花岗起义非常悲壮,许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孙中山在得知他们的牺牲后,悲痛的说:“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问:黄花岗起义的影响?(虽然这几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革命党人的努力仍值得我们铭记,展示秋瑾事迹和林觉民与妻书对比女革命党人的坚韧和林觉民的柔情,刻画有血有

5、肉的革命党人形象,引出革命党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国为民、不怕牺牲(过渡:分析完革命党人的精神后,教师指出:“英雄的人物有着英雄的事迹,英雄的人民造就了英雄的城市,武汉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武汉三镇中的武昌,进入第二篇章:武昌起义燃烈火武昌起义。)二、武昌起义燃烈火一一武昌起义1.结合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学生阅读课本P44,找出四个关键词所对应的事件并排序。设计意图:增强学生总结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清晰地掌握基本知识。2.播放武昌起义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还原起义的过程。3.展示武

6、昌起义的后续发展情况4.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出示材料,师生共同分析。【小结】遥望辛亥当年,革命者们前赴后继,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个民族的符梁。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让我们与时俱进,继续发扬和传承这种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吧!【群学】巡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或者普遍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且注意本学科群学时学生不需要移位,学生站在座位上完成),安排小组展示【展示】认真聆听学生展示,适时点拨,避免学生偏离题目范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问题详细分析,并且设疑追问,延伸知识。【检学】巡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板书设计:第9课辛亥革命1、二次备课:2、课堂问题记录:小组表现一.(1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