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资料.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317181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植物病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植物病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植物病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植物病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资料.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水稻病害:1简述稻瘟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上的关键措施。发病条件1.寄主抗病性差异2.气候条件:温度:白天30,光照14小时,夜间20稻株易感染稻瘟病。叶面有水滴水膜存在,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天气:阴天、多露天气利于孢子传播。光照:阳光直射下孢子不能萌发。3.栽培管理施肥:合理的C/N比值,提高K/N比值;平衡施用N、P、K肥;磷钾肥也不能施用过多施肥做到:适时、适量、不多、不晚。氮肥多、无机氮多利于发病;硝态氮比铵态氮更易诱发稻瘟病。灌水:应做到:分蘖期浅灌勤灌,分蘖末期适时、适度晒田后期湿润灌溉稻瘟病的综合防治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水肥管理3.清除病残和染病寄主4.种

2、子消毒5.药剂防治2稻白叶枯病菌的越冬场所和传播途径是什么?应怎样防治?越冬场所:病稻草和稻桩、稻种入侵途径:病菌一般从水孔和伤口侵入。入侵途径不同,引发病症也不同:典型叶枯症:多从叶片入侵系统凋萎症: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综合防治1.杜绝种子传病,严格种子消毒2.选用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4.加强水肥管理5.处理病稻草6.药剂防治7.生物防治3试分析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因素与病害循环之间的关系、设计防病的主要措施?当温度适宜发病及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措施利于病原菌越冬时,则病害越冬容易,使病害易于流行。防治措施:1.杜绝种子传病,严格种子消毒2.选用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4.加强水肥管理5.处

3、理病稻草6.药剂防治7.生物防治4. 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白点型: 白色,多为圆形,不产生分生孢子。发生在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上。急性型:病斑针头至绿豆大小,暗绿色,近圆形,后逐渐发展为纺锤形。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 病斑纺锤型,有“三部一线”特征褐点型:斑小,限于叶脉间,褐色,外围有晕圈,无分生孢子。5. 水稻纹枯病的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病菌靠什么扩展蔓延?越冬方式及场所:u土壤:主要以菌核形式;u病稻草u杂草寄主残体传播与侵染:越冬浮核随水流传播并附于稻株叶鞘或叶片上,萌发菌丝从叶鞘缝进入叶鞘内侧并产生附着胞,从气孔或直接表皮入侵。发病后长出的气

4、生菌丝在株丛间蔓延再侵染。u株丛间横向扩展:主要在分蘖至孕穗期。u向病株上部纵向扩展:孕穗至蜡熟前期。6. 试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病害循环和流行特点比较两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水稻纹枯病从秧苗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盛。此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 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饼蔓延至穗部。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耐病品种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以家肥为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进早发,避免过度施用N肥,防止后期徒长。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提高水稻抗病力。)2.药剂防治喷药时期及防治指标:防治纹枯病把握施药时期最重要,过早过晚药效都不理想。水稻稻瘟病防治上的关键措施:a.

5、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杂交或集合选育:用抗谱广、抗性稳定的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或将多个垂直抗性基因转入丰产品种中培育水平抗性品种都是抗稻瘟品种选育的途径。抗病品种合理使用不同垂抗品种搭配种植、轮换种植,多个垂抗性品种的间、混种植耐病品种(tolerant varieties)新品种引进:要经过引、试、繁三阶段。b.加强水肥管理:用水原则“浅水栽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扬花,湿润壮籽,黄熟落干”;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施硅镁肥(如:草木灰等)。c.清除病残和染病寄主d.种子消毒:用401、402抗菌剂或多菌灵、福美双、浸种灵等浸种,浸后催芽。e.药剂防治

6、:抓住感病生育阶段,适时防治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a感病品种(感病程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b毒性小种种群数量c气象因素及水肥管理第二章 小麦病害: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有何异同?三种锈病症状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穗也危害)叶片为主(鞘、秆少见)冬孢子堆生于叶鞘、茎秆上茎秆叶鞘为主,也危害穗部夏孢子堆大小最小居中最大形状狭小至长椭圆圆形至长椭圆长椭圆至长方形颜色鲜黄橘红深褐,咖啡色排列虚线成行(幼叶上呈轮状)散乱无规则散乱无规则表皮开裂开裂不明显开裂一周大开裂,并向两侧翻卷冬孢子堆大小小小大形状狭长型圆形至长椭圆长椭圆至狭长型颜色黑黑黑排列基本成行散生,叶鞘上

7、略成行散乱无规则表皮开裂不破裂不破裂破裂,表皮向两侧翻卷病原菌均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学名分别为:条锈:条形柄锈小麦转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国内外均无转主叶锈:隐匿柄锈菌小麦转化型P.reconditaf.sp.tritici或P.reconditavar.tritici唐松草、小乌头、牛舌草、铁线莲转主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graminisf.sp.tritici或P.graminisvar.tritici小檗、十大功劳转主2简述锈病流行过程及其发病条件的影响。条锈病病害循环:u周年循环世代: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

8、起作用。u周年循环阶段:条锈病周年循环分四个阶段:越夏,秋苗侵染越冬,春季流行条锈病发病因素条锈病的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气候条件。u品种抗病性:大面积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一个关键因素。u菌源:如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有利于菌源积累。u气候条件: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叶锈菌病害循环叶锈菌靠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夏孢子通过气孔入侵小麦秋苗,并在秋苗上越冬,春季不断进行再侵染。小麦收获后,病菌在广大麦区的自生麦苗上越夏。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抗病性、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夏越冬、生理小种及春雨的多少有关,春雨多、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小麦秆锈病病害循环春

9、季冬孢子产生的担孢子侵染小檗和十大功劳,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产生后产生夏孢子进行再侵染,最后产生冬孢子进行越冬越夏。我国病菌主要以夏孢子世代(西北春麦、胶东和淮北冬麦自生苗越夏)完成周年循环(吴友三等,1996)。3设计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u基本思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建立小麦条锈病持续治理机制,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策略,以越夏区治理为基础,以冬繁区控制为关键,以流行区预防为重点,统筹规划,全面推进。u技术路线:以生态区为单元,配套组装关键防控技术。1.建立预警系统和异地监测网:国家级越夏区省市级冬繁区区县级流行区2.

10、选育和推广抗锈良种,实行抗病基因品种合理使用与布局:种植与越夏区和流行区不同抗源的抗病品种:根据生态区域特点,每个生态区域推广种植不同抗性品种个以上(多基因抗性、抗多种病害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性品种、品种的合理轮换),防止品种单一化。目前已知的抗条锈基因:Yr1、Yr2、Yr3系列52个。3.综合治理越夏基地(新小种策源地):退麦改种:在病菌新小种产生的策源地(陇南海拔1400-2000米麦区,川西北1800-2800米麦区),实施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退麦改种,因地制宜发展油菜、豆类、薯类、中药材、蔬菜、青稞等,逐年减少高海拔区域小麦种植面积。推广小麦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铲除自生麦苗,合理调节播期

11、4.科学用药小麦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降低秋苗感染率和减少早期菌源。三唑酮等按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拌种多效唑用量不能超过种子量的0.1。注意:用药量,否则影响出苗、抽穗。u实施带药侦察、早期预防u苗期、拔节至抽穗期喷雾防治5.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早播冬麦区向相邻地区传播的菌源量。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要注意灌溉。4小麦上重要的黑穗(粉)(腥黑穗、杆黑粉、散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有何特点?散黑穗病症状p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矮,抽穗略早。p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

12、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穗子变为黑粉,即冬孢子。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的,留在穗子的上半部。病原特性u小麦散黑粉菌Ustilagotriticiu大麦裸黑粉菌Ustilagonuda小麦散黑粉菌能侵染小麦和黑麦,不侵染大麦,而大麦散黑粉菌只侵染大麦。u两菌形态相似。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偶有不规则形,褐色或棕褐色,半边色深,另半边色浅,表面有微刺。u小麦黑粉菌萌发时,由色泽较浅的部分伸出先菌丝。先菌丝产生分隔,形成4个细胞,每个细胞分别生出单核的分枝菌丝。只有异宗的、单核菌丝融合后产生的双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小麦腥黑穗病症状病株一般比健株矮小,分孽增多。病穗略显暗绿色,颖

13、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比好麦粒粗短,初为暗绿色,以后变为灰黑色或淡灰色,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膜,里面充满鱼腥味的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所以俗称腥乌麦或臭黑疽。病穗常有鱼腥味病原特征u网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T.tritici),厚垣孢子表面有网状花纹。u光腥黑粉菌(Tilletiafoetida=T.laevis),表面是光滑。u冬孢子萌发时,产生不分隔的管状担子,顶生线形单核的担孢子。不同性别的担孢子结合成“H”形,形成双核体。u低温有利于病菌冬孢子的萌发,高温、高湿则不利,最适温度为1620。u光照可以刺激冬孢子的萌发u小麦秆黑粉病u症状:茎、叶和叶鞘产生

14、与长条形冬孢子堆,略隆起,灰白至黑色,老熟后组织纵裂,散出黑色粉末。病株矮化、扭曲,不能抽穗或抽畸形穗。u病原:冰草条黑粉菌(Urocystisagropyri)引起。除小麦外,尚能侵染18个属的禾本科杂草,有明显的寄生专化型。u5三种黑穗(粉)病的侵染方式各具何特点?设计综合防治措施。散黑穗为典型的种传病害,小麦扬花时,病菌的冬孢子随风传到健康穗上,侵入潜伏在种子胚内。当年不表现症状,当带菌的种子萌发时,菌丝体随上胚轴向上生长直至侵染到穗部,产生大量冬孢子形成黑穗。当年病穗发生轻重与上年小麦扬花期雨水多少呈正相关,雨水多就重,反之则轻。小麦腥黑穗病只能侵害未出土的幼芽,从芽鞘侵入并达生长点,

15、最后侵入分化的幼穗,在子房内形成厚垣孢子。小麦秆黑粉病通过种子、土壤和粪肥带菌传染。小麦种子萌发后,由双核菌丝直接侵入胚芽鞘,蔓延到幼苗生长点附近,随植株的生长而系统发病。黑穗病综合防治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田(种子田远离大田300米以外),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销毁,施用净肥,实施轮作,适当调节播期2.严格检疫:禁止中国未发生的一些黑穗病随种子带菌进入。3.种子处理:1%石灰水浸种或冷浸日晒:药剂拌种:粉锈宁拌种(0.20.3%)6简述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病害循环,怎样防治?麦类全蚀病症状:仅限于小麦根部及茎基部受害。分蘖期病株矮小,基部黄叶多,病株返青迟缓,植株矮化,分蘖少,似缺肥

16、状,拔出可见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抽穗灌浆期病株茎基成“黑脚”状,地上表现为早枯和白穗症状。叶鞘内侧产生黑色颗粒状物。病害循环越冬越夏(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杂于种子问和粪肥中越夏、越冬。也可以寄生的方法在自生麦苗、杂草寄主或其他寄主作物上存活,成为下季侵染小麦的初侵染源u以菌丝体形式:腐生态:土壤、病残、粪肥或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中。寄生态:自生麦苗、杂草和其他寄主上u以子囊孢子形式:可引起侵染但作用不大。发病:u连作地发病重:从零星到严重发病,一般经34年(土壤肥力高的67年)时间。u轮作可减轻发病u土壤肥力差,尤其缺磷发病重,铵态氮可减轻发病而硝态氮则利于发病。

17、u自然衰退现象(TAD)综合防治(1)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2)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3)种植耐病品种(4)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增加土壤根际微生物拮抗作用。(5)种子处理:51-54温水浸种,托布津药液浸种,三唑酮药剂拌种(6)药剂喷雾:苗、成株期三唑酮喷雾。7简述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及病害循环、发病条件、设计综合防治措施?小麦纹枯病的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叶鞘和茎秆。1.苗期发病:发芽时芽鞘受侵染后变褐死亡。出土幼苗34叶期现症,叶 鞘病斑梭形黄褐色或眼点状,最后导 致基部茎节腐烂,根系褐变干腐,地上部矮小,叶片小而挺直,

18、不抽新叶,呈暗灰蓝色的小老苗。不久连片猝倒而死亡。远看呈秃斑状,故有“鬼剔头”之称。2.中后期症状:病斑梭形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外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圈。后期病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形成许多散生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的菌核。菌核有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病害循环1.菌核越冬:土壤、病残、杂草菌核、菌丝体形式越冬。菌核有二次萌发特点。2.寄主、宿主植物:显症作物(马铃薯)与一些隐症作物及杂草等,可使田间菌量积累。因此,以马铃薯为前作的小麦,纹枯病一般较重。3.带菌土、肥:小麦纹枯病在田间有2个高峰期,即冬前秋苗期和翌春返青拔节期。4.担孢子的作用:可形成担孢子,并能再侵染,但作用

19、不大。发病因素1.温度 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30以上,病害发展缓慢甚至停滞;2025时则迅速发展。所以,春季低温寒冷,秋季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2.栽培措施播种早、密度大,施氮多,冬苗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发病重。土壤或田间湿度大,连作田发病均较严重。带病秸秆直接还田或施用未经腐熟的粪肥。3.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但各地种植的品种均不抗病。综合防治1.加强田间栽培管理(1)调节播期:重病地区、避免过早播种。(2)控制密度:合理掌握播种量,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3)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重病田要增施钾肥,施用腐熟粪肥。(4)除草防害:防杂草,促健苗,减轻纹枯病发生。8

20、小麦丛矮病的症状特点如何?简述发病规律并设计综合防治措施。小麦丛矮病的症状:小麦感病后分蘖增多,植株丛生矮缩,心叶叶脉产生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不能抽穗,或虽抽穗但穗小粒秕。发病规律:传播: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可终生带毒,但不能经卵传给后代。发病:靠近渠边、路边及堆放秸秆的麦田边发病重。早播麦田发病重。秋作物及蔬菜、烟田中套种的麦田发病重。综合防治:1应用和推广抗寒、抗逆性强、抗病虫的优良品种。2严格采用无毒的种植材;3清除杂草、实行轮作、适当播种、增施肥料等对防治这类病害也能起一定的作用。4消灭传毒昆虫;5可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素进行防治,有一定的控制效果。9概述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条

21、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条件1.寄主抗病性抗病性类型:小种专化性抗病性(低反应型抗病性)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慢或迟粉性):耐病性2.气候条件(1)温度:发病适宜温度1520,0低温或302左右的高温不发病。早春气温回升早且快,温度偏高,病害发生早;后期若高温,不利于病害发生。(2)湿度:相对湿度70有利于发病,相对湿度54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染。降水过多过于集中,反而不利。春季3月份气温偏高、阴雨天多,日照少,降水量适中或偏少,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3.其他因素越夏越冬区菌量大小,对秋、春发 病早晚与轻重有关;密度大、灌溉条件好、施肥(尤氮肥)水平高,植株生长过盛

22、的田块发病重。水肥不足、土壤干旱、植株生长不良,植株抗病降低,也易发病。麦棉套作田比纯麦田发病重。综合防治1.抗病品种的选用和利用:南农99182.药剂防治:使用方法有拌种和生育期(孕穗末期、抽穗初期)喷施。常用药剂:15三唑酮、烯唑醇。由于病菌对三唑酮已产生了抗性。国外新近开发的甲氧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菌剂,已取代三唑酮用于白粉病的防治。3.栽培防治:及时耕翻灭茬;铲除自生麦苗;合理施肥;控制种植密度10根据小麦根腐病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综防措施。1.症状表现及发病规律小麦各生长发育期交均可发生根腐病,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

23、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根部变褐色甚至腐烂.发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发病严重的幼芽不能出土便枯死.分蘖期病株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叶鞘也变褐腐烂,无效分蘖增多.丛生,严重时幼苗枯死.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状和形成白穗.小麦根腐病由长蠕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潜伏在种子内和土壤中越冬.越夏,成为初浸染源.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遇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抽穗期后遇高温多雨或多雾天气,有利于根腐病菌孢子萌发浸染,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叶片早枯.开花期以后遇持续高温多湿天气穗腐重,种子感病率高.过早或过晚播种.田间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

24、地下害虫危害,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发该病.2.防治措施小麦根腐病易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治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者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或者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亩用50%强力杀菌剂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小麦开花初期,每亩用25%粉锈剂或50%多福合剂100克加水喷雾,可控制叶部病害发展11概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发生特点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烂麦瘴、红头麦,

25、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世界各地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防治措施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取决于首次施药的时间,而不取决于施药次数。1)施药时期: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期,扬花1050时施药;若穗期高温,小麦边抽穗、边扬花,此时则应提前至齐穗期施药。施药应抢在雨前、雨停间隙时喷施。2)施药次数视情况而定:品种严重感病;首次用药后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生育期不整齐,扬花期持续7d以上。有效药剂有: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01200 g等。3.生物防治:生防菌的应用; 微生物控制;控制毒素4.农业防治适时早播,避开发病有

26、利时期;注意灌排水,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增施磷、钾肥,防止倒伏和早衰;及时脱粒、晒干至籽粒含水量13以下时入仓储藏,并保持仓内较低的湿度,防止收获后麦粒霉变。12论述监测小麦锈菌的变化动态的意义及生理小种发生变异的原因。13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和防治策略?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u品种大面积单一化种植:u病菌毒性发生变异,不断产生新小种:证明碧蚂 1号、洛类品种等7批品种抗锈性的丧失由于新小种的产生引起的。突变和异核作用是新小种产生的主要途径。u小种组成结构发生变化:u品种抗锈性的遗传分化:u品种混杂u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生态等方面。陇南和川西北为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易变区”和新小种的策源

27、地就是有力的佐证。防治策略1.建立预警系统和异地监测网:2.选育和推广抗锈良种,实行抗病基因品种合理使用与布局:种植与越夏区和流行区不同抗源的抗病品种3.综合治理越夏基地(新小种策源地):退麦改种;推广小麦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铲除自生麦苗;合理调节播期4.科学用药小麦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降低秋苗感染率和减少早期菌源。三唑酮等按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拌种多效唑用量不能超过种子量的0.1。注意:用药量,否则影响出苗、抽穗。u实施带药侦察、早期预防u苗期、拔节至抽穗期喷雾防治5.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早播冬麦区向相邻地区传播的菌源量。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

28、,早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要注意灌溉。14近年来小麦根部病害为什么发生严重?15什么是自然衰退?其机理是什么?在防治上如何利用?小麦全蚀病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全蚀病的自然衰退”(以下简称TAD),群众称之为“病害搬家”。所谓TAD就是小麦发生全蚀病后,连年单作且不加任何专业防治措施,病害达到高峰后就自行衰退的现象。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蔓延非常迅速。由于农户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许多农民只好任其发展。导至许多地块出现了TAD现象,病害已由以前的重发生转化为零星发生或不发生。小麦全蚀病已经出现TAD现象的地块,应做好以下

29、几点:1不要轮作倒茬,病害达到高峰后,就可恢复至不发病,并持续保持病害低水平和产量高水平。2TAD只出现在耕作层,在此期间不要深翻倒土。3不能用广谱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以免破坏土壤中的衰退因子。4培肥地力,大量使用农家肥,可减少高峰期的产量损失,并能促进TAD现象的提早出现16小麦白粉病菌的寄生性和发育条件有什么特性?这些特性和白粉病的发生有什么关系?小麦白粉病菌的寄生性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危害燕麦、黑麦及雀麦、野黑麦、一粒小麦、瓦维洛小麦、莫加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印度圆粒小麦、披碱草、冰草、鹅观草等禾本科植物20余种。发育条件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0100%),适宜温

30、度1020;子囊孢子只有在饱和湿度下才能形成,高湿下才可释放。17.简述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复苏,旬均温上升至5时,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麦苗新叶上,逐渐扩大侵染,春季就可造成流行。春季流行的主要因素:(1)感病品种的播种面积(2)条锈菌越冬菌源量(3)3-5月份的降雨量,特别是3-4月份的雨量。(4)早春气温回升的早晚情况。18.怎样快速、准确识别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和根腐病?小麦全蚀病仅限于小麦根部及茎基部受害。分蘖期病株矮小,基部黄叶多,病株返青迟缓,植株矮化,分蘖少,似缺肥状,拔出可见种子

31、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抽穗灌浆期病株茎基成“黑脚”状,地上表现为早枯和白穗症状。叶鞘内侧产生黑色颗粒状物。纹枯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叶鞘和茎秆。1.苗期发病:发芽时芽鞘受侵染后变褐死亡。出土幼苗34叶期现症,叶 鞘病斑梭形黄褐色或眼点状,最后导 致基部茎节腐烂,根系褐变干腐,地上部矮小,叶片小而挺直,不抽新叶,呈暗灰蓝色的小老苗。不久连片猝倒而死亡。远看呈秃斑状,故有“鬼剔头”之称。2.中后期症状:病斑梭形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外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圈。后期病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形成许多散生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的菌核。菌核有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19.分析麦

32、类黑穗病近年来在我国愈来愈重的原因?并根据发病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原因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麦区,一般春麦区发病较重。减产可达1020%,4050年代冬春麦区普遍发生,病区发病率高达1030%,造成巨大损失。1971年陕西留坝县狮子坝公社500余亩小麦全部发病,严重者损失达50%以上。病菌孢子含有腥嗅的三甲胺等,使面粉不堪食用,用含有病粒的麦粒作饲料,则会引起家畜中毒。黑穗病综合防治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种子田远离大田300米以外);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销毁;施用净肥;实施轮作;适当调节播期2.严格检疫:禁止中国未发生的一些黑穗病随种子带菌进入。3.种子处理:

33、1%石灰水浸种或冷浸日晒:药剂拌种:粉锈宁拌种(0.20.3%)第三章棉花病害:1比较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症状上的异同;简述病害循环过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1)黄色网纹型:病株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呈黄色网纹状,叶片逐渐萎蔫干枯。(2)黄化型或紫红型: 叶片边缘局部 或大部变黄,萎蔫枯干或叶片大部或局部受紫红色,叶脉也呈紫红色,萎蔫干枯。(3)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叶色稍变深绿,叶片变软变薄,全株青干而死亡,但叶片一般不脱落,叶柄弯曲。成株症状1)矮缩型:57片真叶时,大部分病株顶部叶 片皱缩,畸形,色深绿,节间缩短,比健株矮小,中下部叶片有时出现黄色网纹或黄

34、斑,一般不死亡。(2)急性萎蔫型:夏季大雨转晴时,病株全部叶片失水萎蔫,干枯。(3)顶枯型:大多发生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自上而下逐渐枯死,叶、铃大量脱落。循环:1.初侵染:病土、病种子(通常带菌率在0.1-6.6%之间)、病残体、棉籽饼、未腐熟的粪肥(病菌通过猪、牛消化道而不丧失致病力)。2.传播:带菌种子(内外均可带)调运;流水、 线虫、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传播。3.侵入:最易从根梢(嫩根尖或下胚轴)及土壤线虫造成的伤口侵入。4.体内扩展:菌丝和分生孢子随导管流扩展5.再侵染: 萎蔫枯死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 菌丝体通过各种途径在田间实现再侵染。棉花黄萎病症状: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棉花

35、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1.普通型:现蕾后开始发病,主要特点下部叶片先显症,逐渐向上扩展,病叶主脉间组织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主脉附近仍保持绿色,最后叶片褐枯,病叶一般不脱落。2.落叶型:由致病力强菌系引起。病株 由下而上大量落叶,甚至光秆。发生于结铃盛期(8月中至9月中)。3.青萎型:发生于夏季大雨之后,叶脉 间呈水渍状绿色斑块,叶片很快萎垂,似开水烫伤状。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及微菌核在棉籽短绒及病残体中越冬,亦可在土壤中或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微菌核抗逆性强,可在土壤中存活810年。土壤中的病叶等病残体是病菌近距离传播的重要菌源。病菌可直接从根毛、根表皮入侵或从伤口入侵。菌丝、分生

36、孢子,借流水、农事操 作在田间传播蔓延,引起再侵染 。综合防治:1.保护无病区2.控制轻病区4.种植抗病品种,压缩重病区5.药剂防治6.生物防治2. 根据棉苗病害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主要传播途径:农事操作、流水和地下害虫的传播;带菌棉籽调运而做远距离传播;气流和雨水等传播。综合防治1.精选棉籽:播前选种,去掉霉籽烂种、病虫籽和杂籽,晴天曝晒种子杀菌,提高种子活力,促使苗壮,增强抗病能力。2种子处理:(1)药剂拌种:用401、402、甲基立枯磷、多菌灵、拌种灵、五氯硝基苯、炭疽福镁、退菌特等,也可采用复配剂拌种法,现拌现播。拌种用药量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1%0.3%。(2)种衣剂拌种

37、:按种量的0.5%,即拌即播。(3)温汤浸种:5560,30min(温度与时间控制)第四章 杂粮病害:1比较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差异。答:症状:小斑病:感病品种上(感病病斑型)黄褐色椭圆形病斑:受叶脉限制,边缘色较深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色或黄色,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抗病品种上(抗病病斑型)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周围有晕圈,病斑不扩大大斑病:坏死条纹斑:在具有Ht抗性基因的品 种上产生受叶脉限制的褐色坏死条纹。萎蔫梭形斑:在不具Ht抗性基因的品 种上产生不受叶脉限制的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病斑常融合成不规则大 斑,引起叶片早枯。形态差异:大斑病形态:分生孢子梗单

38、生或3-5根束生,褐色、不分枝,自气孔伸出。分生孢子褐色梭形,脐点明显突出。小斑病态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褐色,自气孔 伸出。孢子长椭圆形、褐色、多胞,脐 点平截,萌发时两端长出芽管。u简述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病害循环,并设计综合防治措施。答:大斑病病害循环:初侵染: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传播: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侵染:表皮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再侵染:玉米生育期可发生多次 侵染。小斑病病害循环:越冬: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 病残体上越冬。传播: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入侵:从气孔或表皮直接入侵。综合防治:小病斑: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合理布局作物品种。减少菌源;加强

39、栽培管理:实行玉米大豆、玉米麦类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N、P、K合理配比。药剂防治:对重病地区, 尤其制种田和自交系繁育田, 可用百菌清、多菌灵、克瘟散、退菌特、敌菌灵和粉锈宁等药剂喷雾。大斑病:(1)种植抗病品种及合理布局:不同抗性基因品种合理布局选用多抗品种:抗大、小斑和丝黑穗病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玉米苗期和抽雄期阶段早追氮肥,保证壮苗,防止后期脱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及时中耕和排水。适期播种:北方和南方山区适当早播可以减轻发病,但要注意早播玉米出苗慢,丝黑穗病发生重。(3)清除越冬菌源::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和秸秆;深翻或轮作 可减少病源,同时还可防治

40、玉米丝黑穗病;合理密植和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或玉米出苗 前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药剂防治: 主要对制种田,可选用世高、多菌灵、粉锈宁、百菌清等。大田可在玉米抽雄前后,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3简述谷子白发病的症状、病害循环,设计综合防治措施。4概述玉米瘤黑粉病的侵染循环,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答:侵染循环: 越冬: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 肥和种子表面越冬。传播:春、夏季,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叶鞘内等侵染部位。侵染:直接穿透表皮或从伤口侵入植株各部位幼嫩组织。发病:侵入的菌丝在侵入

41、点附近表现症状。分泌生长素和吲哚乙酸,刺激玉米细胞膨大。再侵染:冬孢子成熟后飘散,可以引起再侵染。防治:减少菌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种子处理。u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答:防治措施:(1)选种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可用14%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20%丁硫福戊悬浮种衣剂、17%玉米种衣剂4号、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等拌种包衣。(3)(3)农业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拔除病株施用腐熟的厩肥适当晚播。n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制定出该病害的防治措施。7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五章 薯类病害:1简述甘薯黑斑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发病因素

42、、设计综合防治措施。答:症状特点:育苗期:侵染幼芽基部呈黑脚状,地上部叶片发黄或幼芽变黑腐烂。温湿度适宜时病部有霉状物、丛生的刺状及粉状物。苗根受害:往往成段黑腐。病苗栽植田间1-2个星期后,基部叶片发黄脱落,根腐烂,残存纤维状的维管束,薯苗枯死。块根感病:病斑多发生于各种伤口处,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切开病薯,病斑下层组织呈黑色或黑褐色,薯肉有苦味。贮藏期薯块受害,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斑,中间产生刺状物,贮藏后期,病斑可深入薯肉达2-3厘米,与其它真菌和细菌并发,引起腐烂。病原形态特征:有性态:子囊菌长喙壳(Ceratocystis f

43、imbriata),子囊 壳黑色具长喙,呈长颈烧瓶状。子囊孢子“钢盔”状,单胞无色。无性态: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产生分 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杆状至“哑铃” 状,单胞无色,厚垣孢子近球形,厚壁,单胞暗褐色。两种孢子在薯汁、薯苗茎汁、1% 蔗糖溶液中或薯块伤口上易萌发,在清水中很少萌发。发病因素:发病温度:1530均可发病,最适25。土壤含水量:在1460%间,发病程度随湿度增加而加重。多雨年份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易发病;重茬、连作苗床发病较重;薯块受伤或受冻害易发病;窖温湿度: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病重;品种抗性:有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综合

44、防治: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温汤浸种;药剂浸种浸苗;高温育苗;高剪苗;加强收获和贮藏期管理;适时收获,严防霜冻;精选入窖,避免伤口;药剂处理种薯(甲托、多菌灵、抗菌剂402)控制窖温:在10-14;u简述甘薯茎线虫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病害循环过程,设计综合防治措施。答:症状特点:危害秧苗:根部白色表皮上生有褐色晕斑,秧苗发育不良、矮小发黄。病株茎髓部变褐色干腐。危害块根:糠心型:病薯外表与健薯一样,其解剖面有条点海绵状空隙最后全变成褐白相间的干腐。糠皮型:薯块表皮发青、龟裂,内 部组织变褐发软。混合型:严重发病时,两种症状同 一薯块上混合发生。病原形态特征:雌雄虫均呈线形,食道垫刃型。病害循环过程:初侵染源: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薯、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病薯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病薯、病苗田间传播: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及耕畜均可。发病因素:越冬线虫数量;土壤温湿度:最适25-35,线虫耐水淹和干燥。极端潮湿、干燥的土壤不宜其活动。土壤质地:沙性通气性好的土壤有利。品种抗性:有差异,但多数感病。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内检不从病区调运种薯。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轮作与高梁、玉米或棉花轮作3年。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