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关节损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8555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骨关节损伤.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四肢骨脊柱损伤,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一、骨 折,概述 骨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骨折 。注意:有些骨折 ,X线早期可不显示骨折线,两周后再行摄片复查,此时断端骨质吸收,骨折线则清晰可见 ;注意鉴别易被误诊为骨折的X线影像。,损伤机制 骨关节损伤鉴定应详细了解包括受伤时间、过程、方式、暴力性质等。 同一受伤过程,可发生不同类型骨折。 同一创伤机制,也可为不同的受伤情况或原因所引起 。,直接暴力骨折:骨折发生在暴力作用处,如打击、车、弹撞击等。 间接暴力骨折:骨折并不发生在直接暴力处。通过传导、杠杆或人体旋转等。 肌肉拉力骨折:肌肉突然而强烈收缩而引起附着骨质的牵拉撕脱骨折。,骨折分类

2、 外伤性 骨折与病理性骨折 骨折程度 完全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折 骨折形态 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撕脱性骨折,骨折愈合期 新鲜与陈旧性骨折的判断 主要从骨折线变化和骨痂量的多少进 行判断 新鲜骨折:3周内骨折 ,折线锐利 ;无骨膜下新生骨痂影 ;软组织肿胀 陈旧骨折 :3周以后 ,骨性愈合之前 ;骨折线仍可见 ;断端见骨质吸收 ;骨膜下新骨形成,并发症与后遗症 骨折早期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创伤性休克 、脂肪栓塞综 合征 、挤压综合征 局部并发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 感染,晚期后遗症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 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成角畸形 短缩畸形 旋转畸形 侧方移位畸形,创伤性关节

3、炎 损伤因素、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 关节强直 骨性强直 纤维性强直 关节挛缩 关节僵硬 关节不稳,关节强直,关节面软骨遭到某些疾病或损伤而造成。由非坚实性强直至坚实性强直。临床检查从关节有少量活动至完全不能活动、强直性畸形。,关节僵硬,是指受伤肢体经长期外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时,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伤肢组织间隙中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加之关节周围组织挛缩,关节活动发生不同程度障碍。,检查 1.影像检查 X线检查 、CT、MRI 2.肢体缺失测量 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 (ROM) 分主动与被动的关节活动度 ;量角器测量ROM的原则 ;关节活

4、动测量步骤 ;关节活动度的记录,肢体长度测量,上肢长度测量 整个上肢长度测量:上肢伸直,用皮尺测量肩峰突出点至中指指末尖端或尺骨茎突长度。 上臂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长度即可。 前臂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即可。,肢体长度测量,下肢长度测量 整个下肢长度测量:下肢伸直,用皮尺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尖端长度。但骨盆畸形愈合时,用皮尺测量肚脐至内踝尖端长度。 大腿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髂前上棘至髌骨中点长度即可。 小腿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髌骨中点至内踝尖端长度即可。,肢体周径测量,上肢周径测量:选择骨突点为标志,以此骨突点上或下若干厘米测其周径,双侧对比。例如:上臂在肩峰下1

5、5厘米平面;前臂在尺骨鹰嘴下10厘米平面;腕关节在桡骨茎突平面;掌部在2-5掌骨头平面等处测量其周径。,肢体周径测量,下肢周径测量:同样选择骨突点为标志,双侧对比。例如:大腿在髂前上棘下20厘米平面;小腿在胫骨结节下10厘米平面;踝关节在外踝平面。,各关节中立位,各关节主要活动正常低限,二、关节损伤,损伤原因和机制 关节损伤类型和临床表现 1韧带损伤分类 2关节内骨折 3关节脱位 检查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关节镜检查,第二节 肢体功能法医学鉴定,一、概 述 肢体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骨折不愈合;骨折的严重畸形愈合;广泛严重皮肤软组织瘢痕和深部组织纤维化;重要血管损伤后严重并发症造成永久性肢体缺血

6、;关节强直与畸形;创伤性关节炎及骨坏死;重要周围神经损伤,二、肢体缺失 肢体缺失是指肢体因外伤直接造成离断,或因肢体组织失活、神经血管严重受损或损伤造成严重并发症、感染后截肢。肢体缺失为解剖形态学改变,缺失平面应以影象学检查为准。其损伤程度鉴定以原发性伤情为主,不能因断肢(指)再植或拇指再造术等治疗,部分或较好恢复其相应功能,而减轻原发伤害程度。,拇指缺失程度,临床确定拇指缺失程度是根据缺失平面用六分法: 一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骨节部分缺失 二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完全缺失 三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部分近侧拇 指指骨骨节,四度缺失:远、近拇指指骨完全缺失 五度缺失:拇指指骨完全缺失部分第一掌骨 六

7、度缺失:拇指指骨第一掌骨部分 腕骨 鉴定时,一度、二度缺失的即为轻伤,三度或以上缺失的即为重伤。,三、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运动的类型 自主运动 被动运动 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功能障碍原因有关节结构破坏;关节活动受制;关节失稳;运动力减弱或丧失;肢体供血不足 关节活动障碍类型: 骨性关节活动障碍 纤维性关节活动障碍 神经麻痹性关节活动障碍,关节功能障碍程度的计算方法,1、以健侧同类关节的活动度为计算基数 2、以正常关节活动度为计算基数 3、以各关节主要活动低限值作基数计算 因为这是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关节功能值,四、四肢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评价,五、损伤程度及伤残,1、肢体缺失 鉴定原则:以损伤当

8、时原发性伤情为主 2、肢体功能障碍 检查包括: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度、畸形测量、肌力测定、 肢体血管神经检查、动作和步态、辅助检查 鉴定原则:以损伤引起的后果和结局为主 鉴定时限:临床稳定,一般损伤后3个月,关于肢体贯通创(盲管创),可比照体表创口长度进行鉴定 一次形成的创口长度和创道长度可以相加 盲管创创道在疤痕形成以后,经B超检查可较正确测量创道长度,关于“严重”,大关节活动度丧失 手功能:对指、握物 分析肢体的整体功能 上肢:着衣、脱衣、扣纽扣、握物、对指、端碗、用筷子、写字、使用工具 下肢:步态 摇晃、侧斜、迈步大小、落地时间、完全下蹲、下蹲后自由站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

9、颈骨折,评定为轻伤 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评定为重伤。 股骨颈骨折在出现股骨头坏死前若已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情况良好,评定为轻伤。 股骨颈骨折发生在老年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上,所受外力不大,需判定损伤与股骨颈骨折的因果关系。,第四节 椎间盘损伤,一 概 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问,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问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80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中部分病例在轻微外伤或劳累后易复发。,椎间盘是一个密闭的弹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透明软骨板、周围的纤维环及位于盘的中央部分的髓

10、核所组成。其主要的生物力学功能是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对抗压缩力,并使相邻两椎体的相对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的椎间盘具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椎间盘组织由于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且由于其仅有少量的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行性变性,好发部位多在活动度较大与比较固定的脊椎交界处,包括C2-3、C5-6、T11-L1及L4-S1等处。,椎间盘的退变从20岁即以开始。椎间盘在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作用下,容易在受应力作用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并不断积累和逐渐加重,使该处的纤维环变得非常薄弱。在此基础上,由

11、于一次急性的外伤,重复多次的轻度损伤过度的负荷,均可使原已退变和积累了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导致“椎间盘突出症”。,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长期从事弯腰工作、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的人,容易发生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综上所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发生退形性变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伤(除非椎体、椎弓环结构被完全破坏)仅仅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诱因或辅因之一。,二 损伤原因和机制,多数椎间盘突出症者年龄为3050岁,诱因为不太严重的损伤或日常活动 但1530岁年轻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损伤有明显的关系 壮年成人与年轻人的病变也不完全相同,前者椎间盘退变,缓

12、慢发生髓核和纤维环退变组织的突出,后者为纤维环的突然撕裂,髓核突出且常伴有软骨板的破裂并向椎管内的移位,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半以上伤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慢性损伤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累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因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四、法医学鉴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损伤程度的鉴定: 若损伤后立即出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骨、关节损伤和髓核突出,无或极轻微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应评定为轻伤。,若损伤后立即出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影

13、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伴有明显椎体、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无骨、关节损伤,且外力作用不大,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若损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出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见有明显椎体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无骨、关节损伤,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无因果关系。,第五节 骨盆损伤,一、概 述,骨盆由两侧的髂骨、耻骨、坐骨和后方的骶骨、尾骨构成环形。 骨盆位于身体中部,其主要作用为支持和传导体重,连接下肢,并保护盆腔内脏器官免受损伤,下肢震荡也通过骨盆达脊柱。,二、损伤机制,当骨盆遭受暴力作用时,副弓往往首先受损,耻骨支、耻骨联合及靠近骶髂关节部位的髂骨最易骨折。当主弓折断时,副弓大多同

14、时骨折。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撕脱性骨折,三、骨折类型,稳定型骨盆骨折 占骨盆骨折的2/3,不影响骨盆的负重,也不破坏骨盆的总体形态结构与稳定。 不稳定性骨折 指骨盆环前后部分至少有两处发生完全性骨折错位,或伴有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髋臼骨折脱位。这类骨盆骨折使骨盆严重变形,常有盆腔脏器损伤,后遗骨盆不稳定、骨盆倾斜畸形,影响骨盆负重功能。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分离(脱位)、一侧骶髂关节分离(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等。,四、临床表现,骨盆骨折或脱位后均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如合并尿道、膀胱、直肠或血管、神经等损伤,可出现相应症状,尿道损伤后可出现血尿、无尿等。,五、检 查,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出现阳性,耻骨联合有直接、间接压痛,髋关节运动障碍,骨盆偏斜和有移位,下肢不等长等。 (一)骨盆畸形愈合 (二)骨盆倾斜致肢体不等长 (三)x线平片,六、法医学鉴定,单纯性骨盆骨折 ,如髂骨、坐骨、耻骨等线形骨折,可评定为轻伤 凡出现骨盆骨折 ,并发骨折不稳定愈合,或严重畸形愈合,或出现骨盆倾斜致使下肢缩短5厘米以上等,可评定为重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