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321497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瞻前与顾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中小衔接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任何一所小学和初中都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小衔接的研究”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全国很多地方都把它作为立项的课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我校有幸成为了广州市海珠区中小衔接的研究“十五”课题的实验学校,参与了各项交流和研讨活动,同时我校数学科也参与了几次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学科组织的中小衔接的交流研讨活动,从而逐步认识到中小衔接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它不仅仅包括教师的教法问题、学生的学法问题和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班级管理等问题,如果要全面进行阐述,洋洋洒洒几十

2、万字都未必能把问题说清楚,因此,我仅从数学教学的角度,选取中学老师普遍认为需要进行衔接研究的“如何从算术法解题过渡为列方程发解题”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把问题基本说清楚,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无缝”衔接和学生学习的平稳过渡。一、 科学定位,准确把握中小学之间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各自教自己的教材,究竟如何为后面铺垫,如何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闭门造车”情况普遍,“衔接”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树立中小学一盘棋的思想,实际上,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

3、体划分为三个学段。三学段的具体划分更明确地揭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连续性,说明三阶段的教学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推进过程。因此作为中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编排规律。新课标教材在教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时按照“小学14年级全用算术解法,在五年级引入简易方程,由此算术与方程两种解法并存,再过渡到初中以方程为主的代数解法” 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的规律,是比较科学的。每一个阶段有各自的任务,14年级要打好坚实的数量关系的基础,因为这是方程法解题的重要基础;五六年级要重视代数意识和用方程法解题的意识的培养,

4、初步教会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为中学的学习做好铺垫。只有这样,每一阶段都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任务,把握好要求和重点,前后连接,相互呼应,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衔接的工作。 二、重视培养学生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中学老师普遍反映刚从小学升上去的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对用用方程法解题很不适应,究其原因就是意识和习惯的问题。小学生解决问题喜欢选算术法,不善于用方程,这是事实。而造成这样的状况很大程度是教师不重视,衔接意识不强的结果。其实自五年级学习了用方程法解题后,后面的教材凡是逆序的问题(即使是一步的分数除法问题)教材展示的都是方程的方法,而且仅仅是展示方程法,不再像新大纲修订版教材那样在例题后面出现“你还想

5、到别的方法吗”之类的话,可以说强调要用代数解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小学老师能体会教材的意图,加强方程法的教学,对待方程法像对待算术法一样重视,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也用方程法的话,我想,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是可以强化方程法解题的意识的。毕竟小学教材的问题还是以算术法解题的居多,适合方程解的题目本来就少,如果再不充分利用,那么学生的代数意识就无法培养。有些小学老师在认识上有误区,以为教了方程法之后会削弱算术法,其实不然,方程法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实际上已经涵盖了算术法找数量关系的方法,他们之间是相通的,是包含关系,只要把未知的当做已知参与分析,那么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区别,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

6、,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列方程法还是算术法,都可以通过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去分析解决,无需区分什么时候用算术法的思考方法,什么时候用方程法的思考方法。另外培养学生用方程解的意识,我觉得还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用方程解的优越性。由于小学阶段要解决的问题都比较简单,即使是逆序的题目,学生也不难用算术法解出来,而且,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第一个例题数量关系都是比较简单的,很难体现方程解的优越性,“为什么非得用方程解?”学生不是很信服,学习的动机不足,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教师在上面讲着方程法,他们在下面早就用算术法解出来了,还认为老师是多此一举。因此,建议开始教学用方

7、程法解题时,选取一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用算术法解比较容易错的题目作为例题,让学生先入为主认同方程法,让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如“一个数的3倍多6是147,这个数是多少?”,先让学生试做,相信有不少学生是这样做的:(147+6)3=51,有个别基础差的可能根本不会做,在这时再引入列方程解的方法就更能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方程解题意识的培养,首先得培养好学生的代数意识,所以用字母表示数这部份内容一定要教好,在学生实的心目中牢固树立字母就是表示数,认识上实现从具体数到一般数,常量到变量的飞跃。总之小学教师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教会学生学会算术法,又要抓紧一切机会加

8、强方程法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高年级的教学任务。三、教会学生找等量关系的一些方法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不仅要强化方程法解题的意识,还要加强找等量关系的训练,要多进行专项的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方法,他们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才不会弃方程法而死死抓住算术法不放。笔者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小结了一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如下:1、从关键句入手找等量关系关键句是应用题反映数量关系的核心解题前,要认真审题,从题中找出关键句,再把关键句用语言文字等式表示出来,从而列出方程。如:某班有女生38人,比男生的2倍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把关键

9、句“比男生人数的2倍多4人”替换成女生人数男生人数24或女生人数4男生人数2,可分别得到方程。2、借助基本等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学习列方程应用题之前,要熟记“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等基本数量关系通过这些基本数量关系分析三者的关系而列出方程。3、紧扣几何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确定等量关系我们在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就是一种等量关系。特殊的几何形体都是有某些特征的,根据这些特征也能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如: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有40度,一个底角是多少度?等腰三角形具有两底角相等的特征,从而得到等量关系:一个底角的度数2顶

10、角的度数180度,可得方程。4、借助线段图确定等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可借助线段图找等量关系。5、从题中反映的基本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任何一道应用题,都可以根据条件和问题写出一个基本数量关系式,这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就是题中的等量关系。如:“商店原有74千克水果糖,又运来25千克,卖了一天以后还剩下63千克这一天卖了多少千克?”可边读题目边按照叙述的顺序将它提炼成文字叙述等式:原有的运来的卖了的剩下的,从而列出方程。6、根据“同一量”确定等量关系 有的题目,尽管其他情节发生了变化,但叙述前后都指向某“同一量”,这“同一量”前后相等。如:“某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每小时行35千米,6小时到达,实际提前2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题中的时间,速度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计划与实际行驶的路程都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即计划行驶的路程实际行驶的路程,因而可得方程。 中小衔接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尤其是教学方面,只要我们有中学小学一盘棋的整体观念,通读三个学段的课标,熟读三个学段的教材,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准确把握教材。初中老师蹲下身来,根据学生实际,俯就多一些;我们小学老师踮一下脚尖,提升引领放手多一些,做好中小衔接的“瞻前”与“顾后”的工作,那么我们的孩子必将发展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