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328633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山地项目专案研究(66p) .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山地项目 专 题 研 究 专 题 研 究 二 0 一 0 年九月 二 0 一 0 年九月 第 1 页 共 66 页 第 1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目 录 目 录 专题一:山地住宅项目研究5 专题一:山地住宅项目研究5 前言:5 案例一:金地香蜜山 7 一 7 金地香蜜山基本概况 1. .7 项目简介 2. .7 基础经济指标 二 .8 宏观分析 1. 8 原始地形地貌分析 2. .8 整体规划分析 三 .9 微观分析 1. 9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9 建筑形态组合 2) 10 建筑布局 2. .1

2、1 景观体系 1) 11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2) .12 景观轴线设置 3) 13 景观同建筑的结合 4) 14 高差处理 5) .14 特色细节处理 3. .16 交通流线体系 1) 17 车流动线 2) 17 人流动线 4. 18 地下室、车库体系 5. .19 开发周期分析 四 19 金地香蜜山项目总结 案例二:万科东方尊峪.19 一 .20 万科东方尊峪基本概况 1. .20 项目简介 2. .20 基础经济指标 二 .20 宏观分析 1. .20 原始地形地貌 2. .21 整体规划 三 .22 微观分析 1. 23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23 建筑形态组合 2) .24 建筑排

3、布分析 3) .24 户型分布分析 2. .24 景观体系 1) 24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2) .24 景观轴线设置 3) .26 特色细节处理 3. .27 交通流线体系 第 2 页 共 66 页 第 2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1) 28 车流动线 2) 28 人流动线 4. 30 地下室、车库体系 5. .32 开发周期分析 四 .32 万科 东方尊峪项目小结 案例三:重庆龙湖春森彼岸.33 一 .33 龙湖春森彼岸项目基本情况 1. .33 项目简介 2. .33 基础经济指标 二 .34 宏观部分 1. .34 原始地形地貌 2. .

4、34 整体规划 1) 34 总体特征 2) 35 住宅部分规划方式 三 .35 微观部分 1. 35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35 建筑形态组合 2) .35 建筑排布方式 2. .38 景观体系 1)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38 2)景观轴线设计38 3)特色细节处理39 3. 40 交通流线及车库体系 1) 40 车行流线 2) 41 人流动线 3) .41 人流纵向动线 四 41 春森彼岸案例小结 案例四:万科东海岸42 一 42 东海岸项目基本情况 1. .42 项目简介 2. .42 基础经济指标 二 .43 宏观分析 1. 43 原始地形地貌分析 2. .43 整体规划分析 1) 43

5、 规划理念 2) 43 建筑规划 三 .44 微观分析 1. 44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44 建筑形态组合 2) 44 建筑排布 3) 44 产品在各高差上的布局 2. .45 景观体系 1) 45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2) .45 景观轴线设置 第 3 页 共 66 页 第 3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3) .45 特色细节处理 3. 48 交通流线及车库体系 1) 48 车流动线 2) 48 人流动线 3) .49 车库分析: 4. .50 开发周期分析 四 51 万科东海岸案例小结 案例五:中海半山溪谷 51 一 .51 半山溪谷项目基

6、本情况 1. .51 项目简介 2. .52 基础经济指标 二 .52 宏观分析 1. 52 原始地形地貌分析 2. .53 整体规划分析 三 .53 微观分析 1. 53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53 建筑形态组合:多层 2) .54 建筑排布方式 3) .54 建筑设计理念 2. .55 景观体系 1) 55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2) .55 景观轴线设置 3) .56 特色细节处理 3. 58 交通流线及车库体系 1) 58 车行动线 2) 59 人行动线 3) 61 车库分析 四 62 半山溪谷案例小结 案例总结:山地项目研究总结63 一 63 总体特征总结: 二 63 开发策略总结:

7、三 63 建筑特征总结: 四 .64 景观特征总结 五 65 交通动线及车库总结 第 4 页 共 66 页 第 4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专题一:山地住宅项目研究 专题一:山地住宅项目研究 前言: 前言: 为服务于山地项目的规划、定位等前期建设工作,本篇章将选取具有相似性及借鉴意义的典 型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对“山地建筑”这一课题进行着重研究,根据已有成功项目的山地建筑实 践,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山地建筑理念,为山地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参照。 “山地建筑”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相对于平地的建筑规划而言,它更是一种严谨的 艺术珍品。它涉及建筑学、规划

8、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等内容。 项目组在典型案例的选取、考察内容的侧重角度等方面做以详细规划: 一 关于考察内容侧重角度 一 关于考察内容侧重角度 山地总结 山地总结 微观处理 微观处理 宏观规划 宏观规划 项 目 整 体 规 划 建筑形态及排布 景观体系系 交通流线体 地下室、车库体系 开发周期分析 山地建筑特征总结 原 始 地 形 地 貌 二 关于典型案例的选取原则 二 关于典型案例的选取原则 1. 地形地貌山地特征明显原则。地形地貌山地特征明显原则。该点作为案例选择的重要标准,要求选取的案例具有较大的 高差,且容积率在 24,以增加多业态研究。 2. 成功案例选取原则。成功案例选取

9、原则。选取具有高知名度、成功的建筑规划及高端的产品配置,以便真正契 合项目开发需要。 3. 可借鉴性角度选取原则。可借鉴性角度选取原则。在深圳及重庆的山地项目中,各项目均有其成功点,如东方尊峪 的交通设置、车库设置;春森彼岸的建筑高低排布等。本篇章针对山地项目面临的突出建 筑难题,进行重点分析 4.4. 选取典型山地项目: 选取典型山地项目: 第 5 页 共 66 页 第 5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序号 项目地点 项目名称 选取原因 1 深圳 金地香蜜山 巧妙建筑布局方式,具有参照性 2 深圳 万科东方尊峪地形突出,交通、车库等具有高借鉴性 着

10、重研 究项目 3 重庆 龙湖春森彼岸高差大,建筑排布等具有高借鉴性 4 深圳 万科东海岸 建筑、园林细节具有借鉴性 详细分 析项目 5 深圳 中海半山溪谷地形相似,具有参照性 第 6 页 共 66 页 第 6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案例一:金地香蜜山 案例一:金地香蜜山 一 金地香蜜山基本概况 1. 一 金地香蜜山基本概况 1.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金地香蜜山位于香蜜湖片区,筑于山体台地之间,为城市中罕有的山地庭院居所。香蜜山是 一个中等规模的项目,由 13 栋 1833 层的小高层、高层组成,共 1245 个单位。 金地香蜜山于 2004 年

11、分两批发售,曾以其山体围合式组团规划、南偏东 25 度错落行列式 的建筑排布、居住社区内的特色郊野公园及“山居十二院”的景观理念 山体围合式组团规划、南偏东 25 度错落行列式 的建筑排布、居住社区内的特色郊野公园及“山居十二院”的景观理念等,在深圳房地产业界产 生极大的反应,至今仍旧是深圳山体居住建筑的典范。 借鉴指数:借鉴指数: 2.2. 基础经济指标(表 1) 基础经济指标(表 1) 指标 指标 数据 数据 指标 指标 数据 数据 占地面积 7.87 万 建筑面积 1698 万 最大高差 约 30 米 容积率 2.16 建筑密度 15% 总户数 1245 (一期 799+二期 433)

12、产品组合 18 层、24 层、33 层 建筑规模 13 栋小高层、高层 车位比 950 个,车户比 1:1.3 梯户比 两梯三户 建筑风格 现代风格 园林风格 自然,山林景观 开发周期 2003 年2005 年 主力户型 70165 M2 分期情况及各期规模 期数 面积 户数 车位 建筑形态 建筑规模 24 层高层 2 栋 一期 10万 799 572 18 层小高层 7 栋 33 层高层 2 栋 27 层高层 1 栋 二期 433 18 层小高层 1 栋 配套设施 山体公园、网球中心、会所(无边际泳池、私家吧、健身与瑜伽、禅室) 第 7 页 共 66 页 第 7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

13、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二 宏观分析 二 宏观分析 第 8 页 共 66 页 第 8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1.1. 原始地形地貌分析:原始地形地貌分析:红线范围内丘陵地貌红线范围内丘陵地貌 地块总体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环型地形地貌,中间山体高出四周缓坡 20 米左右,属于红 线范围内的丘陵地貌。丘陵侧边缓坡又高出周边项目 10 米左右。 10m 20m 地块地形图 原始地貌 原始地貌 2.2. 整体规划分析:整体规划分析:山体环绕式规划排布山体环绕式规划排布 1) 分析:由于在中部山体高差明显 ,倾斜角度大,在此上进行建筑排布及地下室施工,均有较 大的难度而

14、周边缓坡则相对容易 2) 规划:建筑规划过程中选择了保留中间山体原始地貌,并改进成为社区的“郊野山体公园” 的景观模式;选择四周缓坡及平地进行环绕式建筑布局 选择了保留中间山体原始地貌,并改进成为社区的“郊野山体公园” 的景观模式;选择四周缓坡及平地进行环绕式建筑布局。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3) 优势:此种方式巧妙既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又可以最大化景观资源。是最佳的选择。 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 三 微观分析 1. 三 微观分析 1. 建筑形态及排布 建筑形态及排布 1)1) 建筑形态组合建筑形态组合:以 18 层小高层为主,辅以部分 24-33 层高层单位:以 18 层小高层为主,

15、辅以部分 24-33 层高层单位 香蜜山受 2.16 的容积率,1698 万建筑面积的指标限制,而中部山体公园仅作为景观体 系,所以实际容积率几乎达到 3 的标准。 在此条件下,金地香蜜山选择了高层及小高层组合的建筑形态,以 18 层一梯三户板式单位 为主,辅以部分 24-33 层高层单位,建筑密度仅为 15,绿化覆盖率达到了 70%以上,同时每 个楼栋都有很好的院落空间。 表 2:建筑形态统计表 建筑形态 层数 栋数 栋数比 小高层 18 层小高层 8 栋 62% 24 层高层 2 栋 15% 27 层高层 1 栋 8% 高层 33 层高层 2 栋 15% 合计 13 栋 100% 第 9

16、页 共 66 页 第 9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2) 2) 建筑布局建筑布局:高处排高层,低处排小高层(近山体公园处排高层):高处排高层,低处排小高层(近山体公园处排高层) 建筑分布: 而且所有楼栋都偏东南 25 度,期望实现最佳的通风采光条件。 香蜜山以中心山林和楼间庭院穿插的方式排布,综合考虑朝向、景观、地形、楼间距等因素, 进行建筑的错落行列式布局,每个楼栋都有很好的院落空间, 建筑物前后左右均错开布置,并且与南向成约 20 度夹角,迎合地势要求和深圳夏季的主导 风向,同时充分获得香蜜湖无遮挡的景观。因均处于缓坡地带,楼宇之间的高差相对较

17、小,在一、 二层楼的高度之间。 高低分布 香蜜山的建筑分布具有明显的高低错落的特色,通过“高处排高层,低处排小高层”的错落 设置,在利用原生地理环境的基础下,实现了单位的最佳景观角度 临近中央山体公园的建筑,自身有着较高的地势,同时均设置高层单位。在高层单位中,12、 13、15 栋楼层最高,且景观环境最好:西侧、西南侧为山体公园,另外一侧可观看安托山山 景。因而在此处设置高层单位,密集设置大面积住宅;6 栋、9 栋东侧、北侧临近山体公园, 有较好的景观面;另一侧临近 18 层小高层。由于 6、9 栋地理高度较边缘坡地更高,因而形 成了高低错落的视觉差,为 6、9 栋高楼层的单位提供了更佳的景

18、观效果 地块的西南侧外缘部分设置小高层单位,在无其他建筑物遮挡的前提下,可观看香蜜湖景观 在具有较优越的景观、噪音等环境的位置,设置高层大户型,保证项目突出优势;在路边位 置设置公寓,即增强项目昭示性,同时弱化居住分为的劣势 第 10 页 共 66 页 第 10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表 3:香蜜山楼梯高度分布列表 楼层 楼栋号 位置 说明 楼层 楼栋号 位置 说明 1、2 栋 小区外围,北环路边 公寓,只不售租 1、2 栋 小区外围,北环路边 公寓,只不售租 18F 3、5、7、8、10、11 栋 小区外围 住宅,发售 18F 3、5、7、8

19、、10、11 栋 小区外围 住宅,发售 24F 6、9 栋 山体公园旁,同小高层间住宅,发售 24F 6、9 栋 山体公园旁,同小高层间住宅,发售 27F 12 栋 山体公园旁,可看安托山住宅,发售 27F 12 栋 山体公园旁,可看安托山住宅,发售 33F 13、15 栋 山体公园旁可看安托山 住宅,发售 33F 13、15 栋 山体公园旁可看安托山 住宅,发售 平面排布图 27F 33F 24F 33F 24F 注:图中未表示单位为 18F注:图中未表示单位为 18F 2. 2. 景观体系 1) 景观体系 1)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 园林设计特色: 充分利用地形 利用原生

20、植被 主题院落空间 设计理念: 园林为自然生态主题,以“回归自然,再现山林景观”为理念,利用山地地形,使用质朴自 然的元素,给居住者创建一个清新纯净的、健康的、有生命力的环境,使居住者尽情体会“身居 闹市净享林泉之乐,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的生活情趣。 第 11 页 共 66 页 第 11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文化理念:山居十二院 2)2) 景观轴线设置 景观轴线设置 采用核心景观+入口主轴线+分景观组团的景观体系核心景观+入口主轴线+分景观组团的景观体系 项目采用环绕式建筑规划排布,而环绕中心占地 2 万平米的自然山体便成为整个项 目的景观

21、核心亮点,服务于社区整体 小区入口处设置了集中区域,可由此通往各栋及山体公园,该处成为整个社区的主景观带, 服务于社区整体 在建筑中,由于属于坡地地形,因而难以形成大面积的集中景观区域,而是在各栋之间形成 分组团的景观,以主要服务于相邻单位居民 景观轴线示意图 分组团 分组团分组团 分组团 分组团分组团 分组团 分组团 分组团 分组团 主景观轴 主景观轴 景观核心 景观核心 分组团 分组团 各景观营销包装及景观设置 营销过程中,对进行各部分景观设置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景观产品的设置 景观核心的主题包装为:中心山体公园/或原生郊野公园 各组团分别包装为:风庭院、光庭院、水庭院、石庭院、无边际泳池

22、、前广场等。 【“风、光、 水、石”四个庭院】 (光庭院在 1 栋和 3 栋之间;水庭院 2 栋和 5 栋之间;风庭院在 3 栋和 7 栋之间;石庭院在 5 栋和 8 栋之间 ) ,四个庭院与山体公园呼应。同时结合无边际泳池、 前广场和娱乐休闲空间等园林节点。 第 12 页 共 66 页 第 12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主题景观示意图 风庭院 百花园百花园 翠园翠园 无 边 际 泳池 前广场 水庭院 光庭院 石庭院 3) 3) 景观同建筑的结合 景观同建筑的结合 楼体与山体园林的关系:楼宇环绕山体园林四周,在相对较为平缓的地块错落布局,既利用

23、了高差,又获得了景观资源。 楼宇间的关系:山体园林四周被处理成一个个平台。平台间用台阶和缓坡相连,错落有致。 但又不至于因为高差太大影响到日常行走的不便。 第 13 页 共 66 页 第 13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4)4) 高差处理 高差处理 山体居住项目的高差处理往往同过园林手法进行处理。项目山对于高差处理采用以下方式: 高差大的区域存在于山体公园中,采用小径、景观山体墙面小径、景观山体墙面的方式处理 高差小的区域缓坡处理:通过缓坡草地或者广场台阶进行不同地形的过度 第 14 页 共 66 页 第 14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24、5)5) 特色细节处理 特色细节处理 园林核心原生山体园林: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园林节点庭院: 第 15 页 共 66 页 第 15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风庭院是活动空间最大的庭院,适宜全家人的参与。庭院设置了大片风车草地,每当轻风走 过,整个庭院就会产生高低悠扬的风之回声;光庭院采用规则几何式布局,利用成排的树阵、规 整的方形水池,营造一个简洁明快的庭院空间,大线条的几何简约美,满足着现代人的审美情结。 夜间,更有缤纷的灯火营造出光与影、真实与虚幻相交迭的人性空间;水庭院以纯自然的手法, 将山势直接引入宅间,绿地与水体相辅

25、相成,相映成趣。依水而建的凉亭高出水面,并在凉亭基 座内暗设水池,水从池中溢出,顺壁而下,不绝如缕,让人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水形式;石庭院采 用具有禅意风格的组团绿地,以较为自由的几何布局,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地散置些古朴大石, 山林野趣扑面而来。沿着凉亭前的木栈道可前往卵石步道,散置的卵石,规格不等,自然铺设, 行走其间,既可体验河岸石滩的独特景观,又可享受天然按摩。 园林节点广场及泳池: 园林节点活动休闲空间:将参与性的功能空间平均分布在小区内,方便运动休闲。 第 16 页 共 66 页 第 16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3. 3. 交通流线体系 交通流线体系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

26、项目专案研究 1)1) 车流动线:车流动线:外围车流动线,直入车库外围车流动线,直入车库 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 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红线为小区内车道) 。 2) 2) 人流动线 人流动线 红线为主人行道路(日常行走) ,蓝线为次人行道路(休闲道路) 。红色圆点为人流汇集点。 局部(会所)设置升降梯,作为人行通道上高差的解决方式 第 17 页 共 66 页 第 17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石板步道 台阶、草坪 4. 4. 地下室、车库体系 地下室、车库体系 地下车库位置:环山体园林一周,建在楼栋地下,将

27、山体公园处空出,巧妙降低难度。各 楼栋均可连接地下室,业主可通过停车场直接乘坐住户电梯。 地下车库方式:由于落差的关系,地下室因地形而建,靠近车道一侧的车库多为半地下阳 光车库;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性 第 18 页 共 66 页 第 18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5.5. 开发周期分析: 开发周期分析: 总体开发分析:由于处于山地地形,因而同期开发建设,以降低成本, 根据体量及建筑排布位置分两批发售,以山体公园为核心,位于北环路边的公园西南侧单位 第一批发售,而高层单位二批发售。 四 金地香蜜山项目总结(表 4) 原始地貌 四 金地香蜜山项目总结(

28、表 4) 原始地貌 红线范围内的丘陵地带,地形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 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 山体环绕式规划排布,保留自然山体,周边缓坡 j 进行建筑排布 建筑排布 建筑排布 以 18 层单位为主,辅助少量 2433 层高层;近山高地建高层,周围建底层 景观体系 景观体系 景观核心+主景观轴+组团院落式园林 交通动线 交通动线 车行线外围双向环绕,达地下室;人行线穿插在小区内,分日常行走和休闲道路, 局部设置电梯,解决人行主通道上的高差问题 地下室车库 地下室车库 各栋楼下,避开山体部分,车库直达业主电梯 开发周期 开发周期 同期开发建设,同期开发建设,根据体量分两批发售 地形利用 地形利用 1)依

29、山就势,大致保留原始地貌,将项目打造成一个生态自然的山地项目; 2)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高差大的中央高地部分被保留做山体公园,四周平缓地 带作为建筑带错落排布。 3)楼栋间的高差被处理成几个小平台,平台间用台阶、缓坡相连,自然、便利。 4)地下车库环山体园林一周而建,降低了施工难度。 案例二:万科东方尊峪 案例二:万科东方尊峪 第 19 页 共 66 页 第 19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一 万科东方尊峪基本概况 一 万科东方尊峪基本概况 1.1.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万科东方尊峪(以下简称东方尊峪) ,作为万科东部战略版图的起点,位于罗沙路一侧

30、梧桐 山山坳内,拥有极佳的景观资源。 东方尊峪为深圳市最为典型的山体住宅建筑群,其山体高差达 78 米,容积率为 2.12,总建 筑面积达 33.68 万。为克服其巨大的地形落差,开发商(原富春东方)联合众多具有实力的建 筑合作公司,将其打造成为住宅项目中的豪宅精品。其三台地总体规划、巧妙的交通流线设置、 阳光车库的处理方法为高落差的山地住宅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对山地项目起到积极的借 鉴意义。 借鉴指数:借鉴指数: 2.2. 基础经济指标(表 5) 基础经济指标(表 5) 指标 指标 数据 数据 指标 指标 数据 数据 占地面积 11 万 建筑面积 33.68 万 容积率 2.12 建筑密度

31、 16.7% 产品组合 11-26 层高层、小高层 产品规模 10 栋(共 21 单元) 总户数 1610 户 车位数 1772 个 平面布局 2 梯 4 户 主力户型 87.1 到 271.75 建筑风格 现代 园林风格 自然生态 建设周期 同期开发 推售周期 一期:2006 年底2009 年初 规划特点 三台地 最大高差 128 米。 配套设施 1500 平方米公交车总站。配备有幼儿园 12 班,公立小学 24 班。4000 平方米的 商业街。6000 平方米会所:设室内恒温泳池一个,羽毛球馆,美容 SPA、健身 房、棋牌室、阅览室、红酒雪茄吧、家庭卡拉 OK 房,多功能厅、儿童游戏室等,

32、 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室外游泳池两个,网球场一个,所有台地架空层根据设有深 圳市首创露天吧,有咖啡吧,茶座、艺术摄影、儿童游乐场等内容。 二 宏观分析 1. 二 宏观分析 1. 原始地形地貌:原始地形地貌:梧桐山谷,128 米高差山地梧桐山谷,128 米高差山地 第 20 页 共 66 页 第 20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东方尊峪处于梧桐山山谷之中,三面环山,南面呈 120 度开阔,四周都是浓郁的山体。在三 面环山的山体中,以最北面的山峰最高,也最陡峭,要抬头方可看到峰头。下有小溪流入项目中, 其余两侧山峰连绵起伏,山峰所显坡梯也呈缓慢姿态。 最

33、大高差超过 1280 米,狭窄走向。 2.2. 整体规划:三台地式 整体规划:三台地式 1) 分析:项目高差大,且呈狭长的带状,由低向高逐渐延伸;同时项目体量大,容积率高, 在此狭长基地上分布 33 万平米的建筑,若采用缓坡方式,具有极大的难度 2) 规划:规划中依山势建筑,将项目分三重台地:第一台地海拔 97 米左右,第二台地海拔在 120 多米,第三台地 148 米。每级台地间高差 20 多米。每级台地均只建设一排楼宇。台地 间以混凝土护坡作山体结构防护。每级台地之上均建设了地下车库。各楼宇下面均有 2 3 层地下室(地下车库) 3) 优势:首先在视觉上体现了与自然融合的和谐之美,为保留项

34、目原生态特色,在建筑设计 中尽量将建筑物隐藏,使得项目浑然一体,自然流畅;同时对于单体建筑而言,错落式台 地排布,使得每栋建筑内住宅单位均可享受到较好的景观;台地式规划为设置顺畅的交通 流线提供了可能 4) 规划及台地划分图 第 21 页 共 66 页 第 21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第三台地 148第三台地 148 第一台地 97 米第一台地 97 米 第二台地 120第二台地 120 2台地 1台地 3台地 三三 微观微观分析分析 第第 2 22 2 页页 共共 6 66 6 页页 深圳深圳中原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1.

35、1. 建筑形态及排布 建筑形态及排布 1) 建筑形态组合 表 6:建筑形态统计表 建筑形态 栋数 单元数 分布 建筑形态 栋数 单元数 分布 11 层 1 7 个单元 1 台地 11 层 1 7 个单元 1 台地 小高层 18 层 2 3 个单元 1 台地 小高层 18 层 2 3 个单元 1 台地 24 层 5 9 个单元 2、3 台地 24 层 5 9 个单元 2、3 台地 高层 26 层 2 2 个单元 3 台地 高层 26 层 2 2 个单元 3 台地 表 7:各栋情况统计表 楼栋号 楼层高 单元数量 户型 1 栋 3-18F 3 个单元 90-136 两/三房,126 复式,233

36、顶复 2 栋 4-18F 4 个单元 90-136 两/三房,126 复式,233 顶复 1 台地 3 栋 2-11F 3 个单元 89 两房,155 三房 5 栋 2-24F 2 个单元 114 两房,166 三房 2 台地 6 栋 2-24F 3 个单元 97 两房,157 三房 7 栋 2-24F 1 个单元 123-127 三房,175 四房,278 顶复 8 栋 2-24F 1 个单元 123-127 三房,175 四房,278 顶复 9 栋 2-26F 1 个单元 123-127 三房,175 四房,278 顶复 10 栋 2-26F 1 个单元 124 三房,181 四房,262

37、 顶复 3 台地 11 栋 2-24F 2 个单元 124 三房,182 四房,263 顶复 9 9 栋栋:26F:26F,3-43-4 房房 1010 栋栋: 26F: 26F, 3-43-4 8 8 栋栋:24F:24F,3-43-4 1111 栋栋: 24F: 24F, 3-43-4 7 7 栋栋:24F:24F,3-43-4 6 6 栋栋: 24F: 24F, 2-32-3 3 3 栋栋:11F:11F,2-3 5 2-3 5 栋栋: 24F: 24F, 2-32-3 2 2 栋栋:18F:18F,2-32-3 1 1 栋栋:18F:18F,2-32-3 说明:产品在各高差上的布局 说

38、明:产品在各高差上的布局 第 23 页 共 66 页 第 23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项目的三级台地中,第 1、2、3 栋在第一台地,第 5、6 栋在第二台地,第 7、8、9、10、 11 栋在第三台地。项目高低错落,小区内视野开阔,楼宇间的对视感弱。第 2 栋为 11 层小高层 产品。因第一台地与第二台地有有 23 米高差,所以 2 栋与 6 栋之间可以忽略对视。拥有广阔的 楼间距。第 7、8、9、10、11 栋以 26 层的高度立于第三台地之上,视野无从遮挡 2)2) 建筑排布分析建筑排布分析:以高层、小高层为主,高地势建高层,低地势建小高

39、层 :以高层、小高层为主,高地势建高层,低地势建小高层 小区总共 10 栋(21 座)小高层及高层。在 2.12 的容积率,33.68 万建筑面积的指标下, 东方尊峪选择了少量小高层和大量高层的建筑组合,使得建筑密度仅为 16.7% 在建筑排布上,在高地势区域(第二、三台地)设置较高楼层单位,而在较低地势位置(一 台地)建了 11、18 层小高层。使得高地势单位充分享受景观资源,而地势低的单位能享受 到小区园林等景观 3)3) 户型分布分析 户型分布分析 在项目规划中,将高地势的位置作为项目最佳位置,排列大户型单位,并且位置越高,面 积有逐渐放大的趋势 1 台地为小面积 2-3 房,2 台地同

40、样为 2-3 房户型,但面积已有所放大;3 台地,作为最高 地势,设置了大面积 4 房单位 2.2. 景观体系 景观体系 1)1) 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景观设计特色及理念:外部山体为景观重点,内部采用亮点串联式组团设置 外部山体为景观重点,内部采用亮点串联式组团设置 东方尊峪为梧桐山山谷中,在此,外部景观是项目景观中最大的亮点。东方尊峪除 3 栋外, 均可享受到外部雄伟葱郁的山景,因而多采用以亮点带动的组团式景观;而位于中央位置 的 3 栋,则规划成为 11 层小高层,且处于社区的中心位置-中心园林,通过小高层做亲地 景观设置,是唯一一栋充分欣赏社区内部景观的单位(中心园林有中心泳池等景观设置

41、) 内部园林主题为“天然溪谷园林”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山体,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将园林融入溪水、山谷中,浑然一体,最大程度的尊重自然 园林设计特色: 充分利用地形,充分尊重自然,融建筑于山林 局部设计亮点,通过亮点制造噱头,串联起整体园林 2)2) 景观轴线设置 景观轴线设置 第 24 页 共 66 页 第 24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第 25 页 共 66 页 第 25 页 共 66 页 深圳中原深圳中原 如图所示,景观分为两个轴线:主景观轴线、自然景观轴线。欣赏性景点均分布在景观轴 线上,而在轴线之外的园林部分,多为简单设置,以满足

42、功能性的需求为主 主景观轴线 含有浓重的人工特点由入口开始,至天池止,纵向贯穿在整个小区内 东方尊峪的几大知名景点,如中心泳池、喷泉广场、六叠泉瀑布等均分布在主景观轴线上, 且主景观轴线通过水系进行串联,最高点为天池中,由梧桐山山泉水顺势而下形成的天然景 观,将山泉水引进小区,并顺地势逐渐向下流动,形成一条灵动的景观体系 受东方尊峪大高差、三台地的地貌及建筑规划影响,景观也随之划分为 3 台阶段式。每个台 地均设置一个核心景观点,如 1 台地为中心泳池,3 台地为天际泳池等,该景观点即为社区 园林的亮点,并在后期营销中进行噱头炒作; 而主景观轴线上的台地之间的高差转换,也为 客户的直觉焦点,采

43、用主要景观进行过度,如六叠泉瀑布等。 自然景观轴线: 由天池开始,至梧桐山公园登山道止,小区外围同梧桐山体相邻的区域,做成自然景观带; 景观以能够体现自然山趣的景点为主,人工雕刻痕迹不明显。代表景点如百果园,山谷公园 等 中心泳池 六叠泉瀑布 喷泉广场 天池 百果园 山谷公园 观景台 天际泳池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山地项目专案研究 3)3) 特色细节处理 特色细节处理 天际泳池:天际泳池:在三台地平台设置了第三个泳池,及天际泳池,在此出可俯瞰社区,具有震撼的 气势及豪宅尊贵感 天池、中心泳池。天池、中心泳池。天池是由由梧桐山山泉水顺势而下形成的天然景观,将山泉水引进小区, 并顺地势逐渐向下流动,中心泳池是初入小区内的主要景观点 六叠泉瀑布,无水时刻也是山景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