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329976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5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T 51 5 7 一0 0 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 设计技术规程 D e s i g n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d i s p a t c h i n g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n e t w o r k o f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y s t e m 主编部门: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 部门:中 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 经济贸易委员 会 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00二年第 2 2

2、号 寸月论声么眠 社 2 0 0 2北 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组网设计的基本要 求、网路的构成、功能要求、路由的设置、编号方案、信号方式 和接口 、交换网的传输性能要求、交换设备的 选型要求和容 量配 置等。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及以上电网新建及改、扩建调度通信 交换 网组网设计。地区电网可参照执行。 2 引 用 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 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性。 G B 3 3 7 6 -1 9 8 2 电 话自 动交换网带内 单频脉冲线路

3、信号方 式 G B 3 3 7 7 -1 9 8 2 电 话自 动 交换网 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G B 3 3 7 8 -1 9 8 2 电 话自 动交换网 用户 信号方式 G B / 1 7 2 5 5 -1 9 9 8 单边 带电力载波机 G B / I 7 4 3 7 -1 9 8 7 公用模拟长途电 话自 动交换网传输性能 指标 G B / I 1 5 5 4 2 -1 9 9 5 数字程控自 动电 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I T U- T建议 Q. 4 0 0系列R 2 记发器信号 3总则 3 . 0 . 1 设计应以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电网通信系统设计为依 据, 交换网的建设应根据电网调

4、度的需要和可能分期分批地进 行。 设备容量应以 近期为主, 并适当留有远期发展的扩容余量。 3 . 0 . 2 交换网的网 路拓扑规则应以 保证电力调度通信安全、可 靠、灵活和高效运行为主,同时也要考虑降低网路造价和减少运 行维护成本 3 . 0 . 3 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及有关国际 建 议标准 ( I T U)的商用化设备 ,未经鉴定合格的产品不应在工程 中采用。 3 . 0 . 4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网 路设计时应考 虑 将行 政通信交换网 兼作调度通信交换网的 备用。 4 交换网的网路结构 4 . 1 网路等级和交换节点 4 . 1 . 1 交换网

5、路应按主网 和区 域网两种等级来建立。网路的交 换节点分为不同调度级别的交换中心及其相关的汇接交换站两种 类型。主网级交换节点由网、省调交换中心及所辖范围的汇接交 换站组成;区域网级交换节点由省调交换中心、省网内重要地调 交 换中 心及 所 辖 范 围 的 汇 接 交 换 站 组 成。 4 . 1 . 2 按调度隶属关系和电网 调度通信规划的 划片分区, 统筹 安排组建主网级调度通信交换网和区域网级调度通信交换网。 4 . 1 . 3 各交换节点应按其在网中的 地位和作用确定其覆盖调度 点的范围,并采用分级汇接方式,参加相应级别的交换网组网, 形成一个多级调度综合利用的复合型网路结构。 4 .

6、 1 . 4 交换中心的设置 1 在省级及以上调度部门设置主网交换中心。 2 根据组网需要可设置区域交换中心。 4 . 1 . 5 汇接交换站的设置 1 主网汇接交换站:除了交换中心以外,应在主网的 “ 通 信枢纽点”设置汇接交换站。 2 区 域网汇接交换站:为保证对所辖调度点的 有效覆盖, 可在区域网的 “ 通信枢纽点”设置汇接交换站。 4 . 2 网 路 拓 扑 4 . 2 . 1 网路拓扑规则应以 调度通信话务量小而可靠性与可用性 高为原则, 根据调度隶属关系和通信网路的布局来组建和优化网 路的拓扑结构。其拓扑规则是: 1 上一级交换中心与下一级交换中心应直接连接。 2 各级交换中心与其

7、相关汇接交换站应直接连接。 3 电网互连的相邻同级交换中心可相互连接。 4 相邻汇接交换站可相互连接。 4 . 2 . 2 为了网路的可靠运行,应在相关的每一对交换节点间通 过两个独立的传输电路相互连接。 4 . 3 路由设置和路由选择 4 . 3 . 1 路由设置应遵循 “ N一1 “ ( N2 )的安全性原则,即 网内任一交换节点应至少与另两个交换节点建立局间中继路由。 4 . 3 . 2 上一级与下一级交换中 心之间 应由两条独立的 传输电 路 建立直达路由。至少设置 2 条中继线。 4 . 3 . 3 省级及以上交换中心与其汇接交换站之间应至少由两条 独立的传输电路建立直达路由。至少

8、设置2条中继线。 4 . 3 . 4 相邻的同 级交换中 心间 可经两条独立的传输电 路建立路 由。设置 2 - - 3 条中继线。 4 . 3 . 5 相邻汇接交换站间可经两条独立的传输电路建立路由。 设置 2 -3条中继线。 4 . 3 . 6 对于没有两条独立传输电路条件的相邻交换节点间可设 置 1 -2条中继线。 4 . 3 . 7 对于有调度关系的每一对起始和目的地的交换节点,可 供选择的中继路由的总数量不宜超过 3 个 4 . 3 . 8 对于省级及以上交换中心的第一路由和第一迁回路由, 其全程路由的串接电路段数应不超过三段,即中间节点的数量不 应超过 2 个。全程为光纤或微波电路

9、与电力线载波电路混合等的 路由,其电力线载波电路限制为一段;全程均为电力线载波电路 的路由,其串接段数不应超过两段,即中间节点的数量不应超过 1 个。对于其他迁回路由本规定暂不作限制。对于区域交换中心 的全程路由的串接电路段数可适当放宽。 4 . 3 . 9交换网可按接续合理的原则,设置自动迂回路由,每个 汇 接点的 路由自 动 迂回 不宜超 过2 次。 4 . 3 . 1 0 在设置 自动迁回路由表时,任何交换节点的呼出呼叫 不允许由原呼出电路群返回本交换点,也不允许经多次迂回转接 再返回本交换节点或中间转接交换节点。 4 . 3 . 1 1 对于调度和专业管理业务需要以外的其他 “ 横向

10、”呼 叫, 在路由 设置时 应加以限 制。 4 . 3 . 1 2 路由 选择的 顺序为: 1 先直达路由 ( 或第一路由) ,后迁回路由。 2 先光纤、 微波路由, 后电力线载波路由。 3 先中间节点少的路由,后中间节点多的路由。 4 . 3 . 1 3 路由 方向的编号安排应有规律性, 编号方案既要考虑 到近期的安排又要留有一定的远期发展余地。 4 . 3 . 1 4 相关交换中心、汇接交换站可以互放用户号。 4 . 3 . 1 5 行政通信交换网应兼作调度通信交换网的备用,原则 上调 度通信交换网 可以 进人行政通信交换网, 而行政通信交换网 不允许进人调度通信交换网。 5 交换网的传

11、输性能要求 5 . o . 1 全程传输损耗 1 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为模拟二线用户线, 且数字交换设备 具有可变衰耗功能,对本地呼叫配置 3 . 5 d B时,全程传输损耗 ( O T L )应不大于 1 9 . 5 d B,如图1 所示 D L Q H Z H C 2 C S C 2 Z H Q H D L 3 5 O“ L L . 1 9 . 5 图 1 全程传输损耗 C 1 一省级及 以上交 换中 心;Z主 网汇接交换 站 ;C 2 - 省级或 重要地调交换中心;Q H -区域网汇接交换站; D L -端局 单位 :d B 2 对于长途通话, 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为模拟二线用户时, O T L

12、应不大于2 3 . O d B o 3 对于本地通话, 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为模拟二线用户, 且 数字交换设备固定损耗7 d B配 置时, O T L 应不大于2 3 . O d B o 5 . 0 . 2 交换网的电路杂音、 线性串音、 衰减频 率特性和群时延 失真等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 G B / 1 “ 7 4 3 7的规定。 6 交换网的业务种类 6 . 0 . 1 交换网的业务信息应以话音为主, 非话音为辅。 6 . 0 . 2 交换网的通信业务种类为 话音、低速数据和文件传真。 6 . 0 . 3 交换网的话音业务以调度电话为主,与调度业务相关的 管理电话为辅。 7 编 号 方 案

13、7 . 1 编 号 原 则 7 . 1 . 1 交换网内应实行统一的编号制度, 采用闭锁编号方式 即在交 换网 范围内, 任一主叫用 户呼叫 某一 被叫 用户, 拨相同 的 号码。 7 . 1 . 2 交换网的编号 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的 需要, 又要留 有一 定的远期发展余地。 7 . 1 . 3 编号方案应充分利用号码资源, 统筹安排交换机编号、 用户编号、 缩位编号、 特服号, 调度台键位编号和中 继局向 路由 编号等。 7 . 1 . 4用户号码段的编排应与用户的类型相结合。 7 . 1 . 5 编号 应有规 律性, 并尽可能缩短号长, 便于用户使用和 网内的维护管理。 7 . 2 编

14、号 方 案 7 . 2 . 1 交换网内的编号由两部分组成:用户号和局向号。 7 . 2 . 2 交换机的用户号码宜设定为三位号码,即A B C o 7 . 2 . 3 用户的 全编号位长宜设定为七位号码,即 Z P QR AB C 其中: Z 调度通信交换网呼叫字冠; P 一 区域号码,即网内的地区划分数量最多为 1 0 个; Q R 交 换机号码,即每 个区域的 交换机数量为1 0 0 台; A B C - 一 用户分机号码, 其中 “ A “应统筹用户编号、 缩位 编号、 特服号和调度台键位编号等。 8 中 继 方 式 8 . 0 . 1 交换网 局间互连宜采用模拟中继方式。 8 .

15、0 . 2 局间中继应为双向中继电路,应采用 】 bD I + DI D全自 动直拨中继方式 8 . 0 . 3 调度通信交换中心与行政通信交换机互连时,可以根据 具体条件选用合适的中继方式。 9 信号方式和接口 9 . 0 . 1 局间中 继线宜采用随路信号方式。 9 . 0 . 2 局间信号 I 线路信号宜选用单频脉冲或单频连续信号。单频的频率 视网内传输系统设备而定。单频脉冲线路信号除频率外,其他技 术要求应符合G B 3 3 7 6 的有关规定。单频连续线路信号应与传 输系统设备相适应 2 记发器信号宜选用D T MF或 MF C信号。D T MF信号应 符 合G B 3 3 7 8

16、 的 有关规定。M F C的信号编码、 互控方式和记 发 器信 号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 G B 3 3 7 7 的有关规定或 I T U -T Q. 4 0 0 系 列有关建议。 3 线路信号宜采用逐段转发的传送方式。记发器信号对于 MF C 信号应采用逐段转发和端到端两者混合的方式。 4 交换网内的局间信号方式应统一。当局间采用随路信号 进行话路接续时,应视网内交换机和传输电路条件选用一种线路 信号配合记发器信号。 5 交换机局间中继接 口宜采用 4 W E 并存兼容。其信号方式 应 符合 :B 3 3 7 8的规定。 1 0 交换设备的选型要求和容量配置 1 0 . 1 交换设备的选型要

17、求 1 0 . 1 . 1 应选用技术先进、 可靠性高、满足调度功能要求的 “ 长市合一”型数字程控交换机。 1 0 . 1 . 2 交 换网内的 交换机按组网要求选型, 其信号方式应能 兼容组网。 1 0 . 1 . 3 交 换机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其公用部分应采用冗余配 置,热备份方式工作。 1 0 . 1 . 4交换机与现有通信网内各种传输设备应能有效连接和 可靠工作。 1 0 . 1 . 5交换机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G B / 1 1 5 5 4 2的规定外,还 应能满足以 下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特有的 功能要求。 1 交换网内的呼叫类别宜有控制呼叫、管理呼叫、数据呼 叫和维护呼叫四种类别。

18、网内交换机及局间信号方式对于所有的 呼叫宜赋于特殊的标记,称为 “ 呼叫服务信息” ,即系统对所有 的呼叫应给出一个初始的优先级,有条件时宜给出一个初始保护 级。 2 调度台的呼叫类别为控制呼叫;调度、继电保护、调度 自动化和通信等专业的业务电话以及有关领导的指挥电话为管理 呼叫;维护数据和其他数据为数据呼叫;维护员呼叫等业务为维 护呼叫。 3 交换网内应具有强拆、强插、缩位拨号、回叫、会议、 转移、保持等功能。 4 交换网内应增设紧急呼叫的功能,在被调度点发生紧急 事故时, 可直呼上级调度的紧急分机。 在正常运行状态时, 有紧 急呼叫功能的用户没有优先权,仅在发生紧急事故且通道拥塞的 情况下

19、可通过授权码或其他方式提升到最高优先级。 5 具有迁回路由、 重找路由 、重试路由 、路由闭塞, 基于 服务质量和呼叫服务信息来选择路由。 6 当局间电路采用电力线载波电路时,交 换机应具有控制 转接点电力线载波机压扩器退出的功能。 1 0 . 1 . 6 交换机应配备功能齐全、 操作简便的 智能调度台。其 基本要求为: 1 调度台可以采用键盘型和触摸屏型两种。 2 调度台应有 1 - - 2 个席位。 3 调度台应设有功能 键 ( 优先、强 拆、强插、会议、 保留、 转移等) 、对象键、 手机、 扬声器和显 示, 并具有免提功能。 4 各种呼叫状态应有可见可闻信号显示。 5 调度台应有主叫用

20、户号码显示功能。 6 调度台应具有组呼和缩位拨号性能。 7 多个调度台对象键应具有来话多重对位显示性能,能双 向对应 “ 指定呼叫” ,每席可多线同时呼人显示,并能任意选择 其中一个呼人键通话。 8 对象键应具有自动中继线路由选择功能。 9 对象 键应能适应电力系统特有的电 力线载波通信设备多 次转接的要求。 1 0 . 1 . 7 交换机应有硬盘加载或C P U失电 保护 配置。 1 0 . 1 . 8 交换机应具有录音功能接口。 1 0 . 1, 交换机应具有应急转换功能。 1 0 . 1 . 1 0 交换机除了 常规的 维护管理功能外, 还应有远方告警 和远方维护功能。 1 1网内交换机

21、及其信号方式应能适应并完成以上功能要 1 2 交换机耐压和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 G B / I 7 2 5 5的规 1 . 1 3 交换机的 供电电 源为直流一 4 8 ( + 2 0 %一一 1 5 0,6 ) V o 1 . 1 4 各机房的 工作地、 保护地、 建筑防雷接地宜采用联合 10求10定1010 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S S Z o 1 0. 2交换设备的容量配置 1 0. 2. 1 表 1 交换中心、 汇接交换站的 容量配置见表l a 交换设备的容量配置 交换 节点 交 换机 容量 ( 线 ) 调度 台容量 数 量 ( 台)对象 键位数 主网交换 中心 1 2 8 - 2 5 641 6 0 - 1 9 2 区域网交 换中心 1 28 - 2 5 641 6 0一1 9 2 主网汇接 交换站4 8 - 9 6 区域 网汇接交换 站 3 2 - 6 4 1 0 . 2 . 2 交换中心宜配置4 个调度台 外, 其他各交换节点一般 不配置调度台。 1 0 . 2 . 3交换中心应配备维护管理设备,负责管理各 自管辖范 围的交换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