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330637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JG 114-1999 贝克曼温度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刀G 1 1 4 - 1 9 9 9 贝 克 曼 温 度 计 B e r k - mm n T h e r mn n p t e r s 1 9 9 9 -0 5 -1 4 发布1 9 9 9 -0 9 - - 0 1 实施 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 .L I G 1 1 4 - 1 9 9 9 目录 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技术要求 , 。 。 。 。 ( 1) 3 检定条件 。 ( 3) 4 检定项 目 , ( 4) 5 检定方法 。 。 。 。 一( 4) 6 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 。 ( 6) 附录 A 贝克曼温度计平均分度值表 , , ( 1 0 ) 附录B 贝克曼温度计检定结果计算表格式 。 ( 1 1 ) 附录 C 贝克曼温度计检定证书 ( 背面)格式 ( 1 3 ) .J J G 1 1 4 -1 9 9 9 贝克曼温度计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

3、用于测量范围在 ( - 2 0 一十1 2 5 ) 内,测量温度差不超过 5 或6C,分 度值为0 . 0 1的标准贝克曼温度计及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 用中的检查。 幽翩酬脚附肇露附哪巾朋圈日回1| 1 概述 贝克曼温度计 ( 图 1 )属于移液式玻璃水银温度计,主要用于 测量温度差。 贝克曼温度计 ( 以下简称温度计)有两个贮液泡: 感温泡和与 之连通的接在毛细管上端构成回纹状的备用泡。感温泡是温度计的 感温部分,其水银量在不同温度间隔内能作增或减的调整;备用泡 用来贮存或补充感温泡内多余或不足的水银量。 温度计有两个刻度尺:主刻度尺和备用泡处的副刻度尺。主刻 度尺用来

4、测量温差,其示值范围有 ( 0 -5 )或 ( 0 -6 ) ,分度 值为 0 . 0 1 C ;副刻度尺表示温度计测量温差的温度范围,在调整 主刻度尺测量的温度间隔时,以此作参考 ,其最大测量范 围为 ( 一 2 0 一+1 2 5 ) ,分度值为 2。 2 技 术 要 求 2 . 1 玻璃 2 . 1 . 1 温度计所用玻璃性能应符合我国3 6 0型玻璃的要求。 2 . 1 . 2 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完好。其外套管、 刻度板和毛 细管不得有裂痕 ;感温泡玻璃不得有气泡;在刻度尺范围内的外套 管玻璃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 2 . 1 . 3 温度计主刻度尺部分的毛细管必须直而均匀,管内

5、不得有 杂质,毛细管与备用泡连接处的弯曲部分应圆滑,并能进行水银的 微量调整。毛细管之间的连接处不应有颈缩现象。 2 . 1 . 4 温度计外套管内不应有杂质, 使用时不得有妨碍读数的模 糊现象。 2 . 1 . 5 刻度板应为乳白色,其下端支于玻璃座上,上端必须用塞 子和备用泡与保护帽固定在外套管上,保护帽与外套管间要用不易 溶于水的物质封严。 2 . 1 . 6 毛细管应紧靠在刻度尺上 ( 其间隙不应超过 1二 ) ,并应 通过刻线中央,毛细管的侧位移不得超出最短刻线两端。 2 . 2 水银 温度计的水银必须纯净、干燥 ,不得有气泡。水银在毛细管内 图1 贝克曼温度计 结构示意图 .T .

6、T G 1 1 4 - 1 9 9 9 的移动应均匀,上升时无跳跃现象 ,下降时在管壁上不得留下水银痕迹。 2 . 3 刻线与标志 2 . 3 . 1 刻度尺上的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完整,涂色不得脱落。 2 . 3 . 2 主刻度尺刻线宽度应均匀一致,不得超过 0 . 0 5 rim ,各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应相 等,并不得小于0 . 4 mm. 2 . 3 . 3 刻度线长度 2 . 3 . 3 . 1 主刻度尺上 1和 0 . 1的刻线长约为刻度尺宽度的 9 / 1 0 ; 0 . 0 5的约为 1 / 2 ; 0 . 0 1的约为 1 / 3 0 2 . 3 . 3 . 2 副刻度尺上每间隔

7、2 0的刻线约为刻度尺宽度的 9 / 1 0 ;间隔 1 0的约为 1 / 2 ;间隔 2的约为 1 / 3 0 2 . 3 . 4 刻度尺上的数字 2 . 3 . 4 . 1 主刻度尺上每隔0 . 2 标记一个数字, 整度数字的字体必须大于其他数字, 整度数字应刻在刻线的 左上方, 其他数字刻在右上方, 主刻度尺始末刻线以外应展刻不 少于 0 . 1 的附加刻线。 2 . 3 . 4 . 2 副刻度尺上每隔2 0 刻记一个数字,十位和百位数字刻在刻线的左上方, 个 位数字 0 刻在右上方。 2 . 3 . 5 温度计应有的标记 2 . 3 . 5 . 1 表示国际温标 “ 摄氏度”单位的符号

8、 “ ” ; 2 . 3 . 5 . 2 制造厂名或商标; 2 . 3 . 5 . 3 以温度计制造年份为起始的编号; 2 . 3 . 5 . 4 温度计的分度值。 2. 3. 5. 5 2. 3. 5. 6 $ l zo it - A 1- iiF -“ T a 0 9 iE - 温度计应按 1 9 9 0 年国际温标 “ 摄氏度”分度。 2. 4 2. 4 示值允许误差 温度计的示值允许误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允差 表 1 温度计名称 及类 型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一 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 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 定 首 次检定 后续检定 2 0 0C - - 2 5 ( 2 6 ) 间隔内

9、, 整度刻线上的温度修 正值、两相邻点的温度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 ( ) 士0. 0 1 0士0 . 0 2 0 温度间隔 3 0 C - - 3 5 ( 3 6 ) C (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 5 0 C -5 5 ( 5 6 ) )与 2 0 C - - 2 5 ( 2 6 )的平均 分度值之差 0. 0 1 20. 0 0 4士 0 . 0 0 1 刀G 1 1 4 - 1 9 9 9 表 1( 续) 丫二过鳄笆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首次检 定后续 检定 抽检两相邻规定检定点任意一个中间点的温度修正 值与用内插公式计算出的温度修正值之差的绝对值 不得超过 (

10、) 0. 0 0 5 0. 0 0 8 2 . 4 . 2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与上一个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之差不得 超过表 2 的规定。 表 2 2 0 C - - 2 5 ( 2 6 )间隔内的温度修正值与上一个检定周 期相同间隔的温度修正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 ) 0. 0 0 4 2 0 C-2 5 ( 2 6 ) 间隔内的平均分度值与上一个检定周期 的平均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 ) 0. 0 0 1 检 定 条 件 检定贝克曼温度计所需的设备见表 3 0 表 3 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用 途 1 标 准 铂 电 阻 温 度 计 一 _一 等 标 准 检 定 标 准

11、贝 克 曼 溢 度 计 2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或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标 准贝克曼 二等标准 检定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 3 l恒温水槽 水平温差镇0 . 0 0 5 温度波动度( 1 0 . 0 1 9 u / 1 5 mi n 检定用恒温装置 4份. 精密测温电桥 引用修正值后的 相对误差不大于 2x1 0 一 s配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用 5 x1 0一 s 配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用 5 光电放大检流计与电桥匹配电桥配用 6 电阻温度计专用四点 转换开关 接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J J G l l 4 一1 9 9 9 表 3 续) 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用 途 7 一 读数望远镜 呖一 放大倍数5倍以

12、上 用于读取数据 8 放大镜 放大倍数3倍以上 检查外 观 9 标准水银温度计二等标准 ( 0 一5 0) 范围 用于确定检定间隔的下限温度 1 O 水三相点瓶 测 量 标 准 铂电 阻 温 度 计尺 切 1 1 1 保温容器保水三相点瓶 1 2 r 辅助温度计分度值不大于0 . 5 用于测量露出液柱温度 l 3照明灯 冷光源读数 照明 关其他范围根据需要可选用相应的恒温槽。 、,也可采用技术指标不低于表 3 要求的其他电测设备。 3 . 2 检定环境应满足相应设备的要求 4 . 检 定 项 目 4 . 1 外观检查 411 温度计 的外观检查必须符合本规程技术要求 21 一2 . 3的规定,

13、凡不符合规定 的,不作示值检定。对于 2 . 1 . 1 的要求,从示值检定结果中考察。 4 . 1 . 2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温度计水银是否纯净和有无气泡。 如果分开的两部分水银柱不能连接或连接后又反复断开,则不作示值检定。 将温度计倒置 ( 感温泡向上)使备用泡内的水银撞击其上部,观察弯曲部分毛细管 内是否有微量的水银,如果没有 ,则该温度计不能选作标准贝克曼温度计用。 4 . 1 . 3 让水银通过毛细管连接处,根据水银柱的形状来检查毛细管是否圆滑或有无颈 缩现象 。 将温度计水平放置,并举到与眼睛同一高度,从刻度尺侧面检查毛细管与刻度尺的 间隙。 4 . 2 示值检定 温度计的检定点间

14、隔应符合表4的规定,示值检定结果应符合表 1 和表2的规定。 5 检 定 方 法 5 . 1 检定前, 应根据检定的温度间隔,调整感温泡内的水银量, 使得在此间隔内的 下 限温度时,其水银面处于主刻度尺的始点刻线附近。 5 . 1 皿 将恒温槽控制在欲检定的下限温度点附近,下限温度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确定。 5 . 1 . 2 若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标准,可在被检温度计中任选一支,调整其感温泡的 .T J G 1 1 4 - 1 9 9 9 水银量,使水银面的位置与始点刻线的偏差不得超过 士 0 . 1 0 C,其他温度计感温泡内的 水银量,可根据此温度计进行调整,两者示值偏差不得超过 士 0

15、 . 0 5 r - , 5 . 1 . 3 若用标准贝克曼温度计作标准,其水银面的位置应调整到与始点刻线的偏差不 得超过 士 0 . 1 0 C,被检温度计感温泡的水银量,应根据标准温度计进行调整,两者示值 偏差不得超过士 0 . 0 5 C o 5 . 2 感温泡内水银量的调整方法 5 . 2 . 1 当感温泡内的水银量不足时,将温度计倒转 ( 感温泡向上) ,使水银从感温泡流 向备用泡 ( 如水银不能流出,用手握住温度计顶端的保护帽并轻轻敲击桌面,这样在震 动和重力作用下, 感温泡内的水银便会流出) ,两泡水银相接后, 再倒转温度计 ( 感温 泡向下) ,水银便从备用泡流入感温泡。当感温

16、泡 内的水银达到足够数量 ( 从副刻度尺 上估计出来)时,用手轻敲温度计的备用泡处 ,使水银柱断开。 5 . 2 . 2 然后将温度计插人恒温槽内,视其水银面的高低程度 , 若水银面稍低于始点刻 线时,可倒转温度计,使备用泡内的水银撞击备用泡与毛细管的连接处,这样便会有微 量水银冲人备用泡上端的毛细管内,然后倒转温度计使感温泡内的水银柱与此微量水银 柱相连接。 5 . 2 . 3 当 感温泡内的水银量过多 ( 水银柱超过下限温度点)时, 将温度计倒转 ( 感温 泡向上) ,让水银从感温泡流向备用泡,使两泡内的水银相接 ,待感温泡内水银减少到 所需要的数量 ( 从副刻度尺上估计出来)时, 再将温

17、度计倒转 ( 感温泡向下) , 并用 手 轻敲温度计上部 ( 备用泡处) ,使水银柱断开。 5 . 2 . 4 当水银面稍高于始点刻线时,可将感温泡内的多余部分水银倒回备用泡内,并 轻敲温度计上部,使毛细管内的水银与备用泡内的水银分开, 再将温度计插人恒温 槽 内,视其水银柱是否满足 5 . 2的要求 ,这样进行反复的多次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 . 3 示值检定采用比较法。应从主刻度尺的始点温度检至末点温度。 5 . 4 贝克曼温度计的示值用读数望远镜读取,读数前要调节好读数望远镜的水平位置, 读数要估计到温度计分度值的1 / 1 0 0 5 . 5 检定时,温度计的浸没方式为局浸式,始

18、点刻线高出液面不超过相当于 0 . 1 的 距离,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插入恒温槽内的深度应当一致 J J G 1 1 4 - 1 9 9 9 在任一温度间隔内的两点或两点以上的示值检定过程中,应使每支温度计插人槽 内 的插孔位置和垂直度保持不变。 5 . 6 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标准时,被检温度计露出液柱温度应用辅助温度计测量, 辅助温度计的感温泡应置于露出液柱的下 1 / 3 处,在被检温度计 1 0次读数前后记下辅 助温度计的两次读数。 5 . 7 温度计在检定点温度下必须保持 ( 1 0 - - 1 5 ) m i n方可读数,读数前必须轻敲温度 计。开始读数时,温度计的示值与检

19、定点刻线的偏差不得超过士0 . 1 0 C。读数过程中, 恒温槽温度应恒定或缓慢均匀地上升。读数要迅速、准确、时间间隔要均匀,一个检定 点读数完毕,示值升高不得超过0 . 0 2。 5 . 8 读数可从左边开始读至右边,然后从右边读至左边,往返共读 1 0次;读数完毕由 另一个检定员核读一次。 6 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6 . 1 检定结果的计算包括 : 6 . 1 . 1 计算平均分度值 Y L , 平均分度值为被检温度计主刻度尺 1 刻线的距离所代表 的实际温度。 6 . 1 . 2 计算2 0 C -2 5 ( 2 6 ) 间隔内的温度修正值 ( X J2 0 o 6 . 2 用标准

20、铂电阻温度计作标准时, 用 ( 1 )式计算平均分度值 Y t t 末 一 t 始 关 一 ( B 末 一 0 始 ) + ( 0 末 一 0 始 ) x 0 . 0 0 0 1 6 ( T 规 一 T 末 ) A t 始 一 末 4 0 始 一 未+ D O 始 一 来x 0 . 0 0 0 1 6 ( T 规一T 末 ) ( 1 ) 式中: 0 始 , 0 末 被检温度计主刻度尺上的始点与末点附近的实际读数 ( ) , 实际读 数差 0 * 一 O M _ A 0 始 沫 ( ) ; t 始 ,t 末 由 标准温度计确定的相应于翰 ,夕 末的实际温度 ( ) , 实际温度差 t 末一 t

21、始= t 始 一 末 ( ) ; 0 . 0 0 0 1 6 采用3 6 0 型玻璃制造的水银温度计的视膨胀系数 ( 一 1 ) ; T g 规定的露出 液柱温度 ( ) ,由 附录A给出; T 末 读取0 *时的露出液柱温度 ( ) ; Y t 任一温度间隔的平均分度值, 如2 0 0C- - 2 5 ( 2 6 ) 间隔的平均分度 值, 用 Y 2 。 表示。 6 . 3 用标准贝克曼温度计作标准时,用 ( 2 )式计算 Y t 值 ( t 末+( X “ 末 )一t 始 ) 夕 末一B . ( A t 始 一 末十( X “ 末 ) , ) 一B 始一 末 ( 2 ) I .T G 1

22、1 4 -1 9 9 9 或 ( t 末一, 始 ) Y t 入= 一 几 万 一 - 1 口末一 U 始 一 全 1 丛 聋立 创 卫( 3 ) 一 B 始 一 末 式中:t 味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主刻 度尺末点刻线附近的 实际读数 ( ) ; t 始 标准贝克 曼温度计主刻度尺始点刻线附近的实际读 数 ( ); ( X I 末 ) 与 Y t 值相应温度间隔的末点温度修正值 ( 由 检定证书给出) ; Y t 与 Y t 值相应温度间隔的平均分度值 ( 由 检定证书给出 ) 。 6 . 4 计算2 0 - - 2 5 ( 2 6 ) 间隔内 的温度修正值 ( 恙) 2 0 0 6 . 4 .

23、 1 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标准时, 用 ( 4 )式计算 ( X n ) 2 0 值 ( X n ) 2 0 =( t , 一t 始 ) 一 ( 0 、 一0 始 ) +( 0 。 一0 始 ) x 0 . 0 0 0 1 6 ( T 规一几) = A t 始 -一 0 0 始 一 : + 4 0 始 一 。 x 0 . 0 0 0 1 6 ( T 规一T ) 1 ( 4 ) 式中:0 在被检温度计主刻度尺上检定点名义刻线n ( n = 1 , 2 , - - - 5 或6 ) C 附近 的 实际读数 ( ) ,实际读数差 0 。 一 0 始 = A O 始 一 、( ) ; T , 读 0

24、, 时的露出液柱平均温度 ( ) ; t o 由 标准温度计确定的 对应于 0 , 的实际温度 ( ) ;实际 温度差t 。 一t m = A t 始 一 。( ) 。 计算温度修正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6 . 4 . 1 . 1 计算标准和被检温度 计 1 0 次读数的 算术平均值。 6 . 4 . 1 . 2 计算标准铂电 阻温度计的电 阻比 用 ( 5 )式 R ( t ) W( t ) =( 5 ) R , 式中:R ( t )在温度 t 时的实测电阻值 ( 0) ; R , 标 准 铂电 阻 温 度计 在 本电 测系 统 上测 得 的 水 三 相 点电 阻 值 ( a ) . 6 .

25、4 . 1 . 3 计算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确定的实际槽温用 ( 6 )式 t + W( t ) 一W( t) ( d W/ d t ) I t ( 6 ) 式中:t o 名义温度 ( ) ; W ( t ) 由 ( 5 )式计算得出的电阻比; W ( t ) 在名义温度 t 、 时的电阻比, 查表得; ( d W/ d t )一 在 t : 时的 微分电阻比, 查表得; t , 一 W ( t ; )一 ( d W/ d t ) I t 。 表格由检定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部门随检定证书 提供。 分别计算标准与被检温度计第 n 点和始点的实际温度差 t m _ 。 和 B M 计算出 0 始 一 。

26、 X O . 0 0 0 1 6 ( T 规 一T)的 乘积。 计算每一检定点名义刻线对应的温度修正值的公式如下: 141.51.6 斗斗4 乙U/nZO J J G 1 1 4 - 1 9 9 9 ( X M ) 2 0 = 0 . 0 0 0 0 ( X I ) 2 0 = , 始 _ 1 一 B 始 一 1 + A B 始 一 , x 0 . 0 0 0 1 6 ( 2 0 一t l ) ( X s ) 加= A t 始 一 : 一 AB始 一 : + O B 始 一 : x 0 . 0 0 0 1 6 ( 2 0 一 t 5 ) ) 或( X 6 ) 2 0 = A t 始 一 6 一

27、 A O 始 一 6 + A O 始 一 6 x 0 . 0 0 0 1 6 ( 2 0 一 t 6 ) ) 6 . 4 . 2 用标准贝克曼温度计作标准时, 计算 ( X n ) 2 0 值用 ( 7 )式 ( X n ) 2 0 = A t 始 一 , +( X n ) 2 0 一 B 始 一 。( 7 ) 式中: ( X , ) 2 0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检定证书上给出的 名义刻线n对应的2 0 一 2 5 ( 2 6 ) 间隔内 的温度修正值 ( ) ; A t 始 一 、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确定的对应于B 。 的实际槽温偏差 ( ) ; t 1 B m 一 , 被检温度计刻度尺上检定的名

28、义刻线 n 附近的实际 读数差 ( ) 。 用 ( 7 ) 式计算 ( X)2 。 值,可利用6 . 4 . 1 . 6 列出的 公式计算每一检定点名义刻线对 应的温度修正值。 6 . 5 对温度计平均分度值的处理 6 . 5 . 1 首检的标准贝克曼温度计的5 0 C - - 5 5 ( 5 6 )与 2 0 C - 2 5 ( 2 6 ) 的平均分度 值之差等于0 . 0 1 2时,为符合 3 6 0 型玻璃的要求,可从附录A中查得适用于该温度计 各温 度间隔的 平均分度值; 后续检定的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 可根据2 0 C - - 2 5 ( 2 6 ) 的 平均分度值,从附录A中查得适

29、用于该温度计各温度间隔的平均分值。 6 . 5 . 2 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温度间隔 3 0 r- - - 3 5 ( 3 6 ) 与 2 0IC- - 2 5 ( 2 6 ) 的平均 分度值之差等于0 . 0 0 4 C,为符合 3 6 0型玻璃的要求,可从附录A中直接查得适用于工 作用贝克曼温度计 各温度间隔的 平均 分度值, 如被检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在这两个温度 间隔的平均分度值之差不等于 0 . 0 0 4 0 C,则不能引用附录A的平均分值 ,其他温度间隔 的 平均分度值, 可根据使用者的 要求 再通过检定获得。 6 . 6 由 贝克曼温度计检定证书上的给出 值 ( X n ) 2

30、0 , 7 2 0 , Y t 计算Y t 值对应温度间隔的 温 度修正值 ( X Jt , 用 ( 8 ) 式 M ) , =( Y t I Y 2 0 ) ( X n ) 2 0 +n ( Y L / Y 2 。 一1 . 0 0 0 ) ( 8 ) 例:主刻度尺为 ( 0 - - 5 ) 的贝克曼温度计,检定证书上给出 Y 2 0 =1 . 0 0 1 , Y 3 0 =1 . 0 0 5 , ( X 5 ) 2 0 = + 0 . 0 0 5 用 ( 8 ) 式换算 ( 3 0 - - 3 5 ) 间隔内末点温度修正值 ( X 5 ) 3 0 得如下形式 ( X 5 ) 3 0 =(

31、Y 3 0 / 7 2 0 ) ( X 5 ) 2 0 +n ( Y 3 0 / Y 2 0 一1 . 0 0 0 ) 式中:n = 5。将已知值代人上式得 ( X 5 ) 3 0 = ( 1 . 0 0 5 / 1 . 0 0 1 ) x( +0 . 0 0 5 ) + 5 x ( 1 . 0 0 5 / 1 . 0 0 1 一1 . 0 0 0 ) =1 . 0 0 4 x( +0 . 0 0 5 ) +5x( +0 . 0 0 4 ) =+0. 0 2 5 6 . 7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标准贝克曼温度计或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相应的各项技术要 求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检定结论应填写 :准予作标准贝克曼温度计或工作用贝克 J J G 1 1 4 -1 9 9 9 曼温度计用。证书上应给出:平均分度值,2 0 0 C - - 2 5 ( 2 6 ) 间隔整度刻线内的温度修 正值,给出值均应化整到小数点后第 3 位。 对不符合本规程技术要求的温度计,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对不符合标准贝克曼温 度计技术要求,而又符合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技术要求的温度计,可发给工作用贝克曼 温度计检定证书。 6 . 8 标准贝克曼温度计和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