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333572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破仑睡狮论_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 3 艺术探索 拿破仑睡狮论: 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 施爱东 摘要:关于拿破仑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 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的传说, 是顾颉刚所谓 “层累 造史” 的典型个案。此说起源于 20 世纪前基督教话语及西方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 论, 先被曾纪泽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 继而被梁启超化用并创作了一则关于睡 狮不觉的寓言。 清末民族主义者以及革命宣传家则把醒狮当作民族国家的象征符号, 应用到各种民族主义宣传之中, 广为传播。 部分革命宣传家还试图将睡狮论与一些西 方政治明星捆到一起, 重新组装成一种新的政治寓言。在这种宣传攻势下, 睡狮论很 快就超出革命宣传物,融入到民众的口头传统

2、当中,而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故事主角 中, 口头传统最终选定了拿破仑。 到了 21 世纪, 这则政治寓言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供嫁 接的历史事件, 落实为一段关于拿破仑教训阿美士德, 预言中国将有伟大复兴的历史 故事。这种貌似偶然的故事变异, 在其变化的每一步, 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推动其变化 的必然因素。 关键词:中国睡狮; 唤醒睡狮; 革命宣传; 民族主义; 口头传统 文章编号:10032568 (2010 ) 03000611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 A 作者: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 员。邮编: 100732 据说鸦片战争前夕, 181

3、6 年,英国贸易 使臣阿美士德出使中国, 商谈对华贸易, 结果 被嘉庆皇帝一棍子打了回去。 第二年, 一无所 获的阿美士德准备回去请求英国王以武力敲 开中国的大门。 回国途中, 正好经过圣赫勒拿 岛, 一世枭雄拿破仑当时就关押在这里。 阿美 士德登门求见,并向拿破仑讲述了在中国的 遭遇以及自己的想法。拿破仑对这个英国人 的想法很不以为然:“要同这个幅员辽阔, 物 产丰富的帝国作战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蠢事。 ” 接着又说出一句在中国广为传颂的名言:“中 国并不软弱, 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着了的狮子, 这只狮子一旦被惊醒,全世界都将为之颤 动。” 一、 唤醒论的由来 在中国,拿破仑中国睡狮论可谓妇孺皆 知

4、的常识。可是, 一位美国佬却在 中国的新 民族主义一书中质疑说:“中国人为什么不 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复兴?说 明中国人认为那些受尊敬的西方人如拿破仑 之流的观点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 借助拿破仑 的唤醒睡狮论,有助于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借 助昨天的状态来强调今天的状态:睡狮不会 永远沉睡, 中国将会再次强大。” 另外一位 美国学者费约翰甚至认为拿破仑从来就没有 预言过中国的觉醒。有些英法学者曾经彻底 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 发现 “无论 史鸿轩 拿破仑的 “中国睡狮论” 怎么来的 ,环球时报 2004 年 2 月 2 日; 史鸿轩 “中国睡狮论” 怎么来的 ,党政论 坛 200

5、4 年 03 期; 史鸿轩 “中国睡狮论” 怎么来的 ,教师博览 2004 年 05 期; 云海 “中国睡狮论” 的由来 ,青年科 学 2004 年 10 期; 史鸿轩 “中国睡狮论” 怎么来的 ,档案时空 2005 年 01 期。 费约翰(Peter Hays Gries ) ,Chinas New Nationalism:Pride,Politics,and Diplomac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p45 传说中国 6 2010 3 艺术探索 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 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 。 费约翰建议

6、将 “唤醒中国论”的发明权归还给曾国藩的长 子, 著名外交家曾纪泽。 费约翰认为,正是 1887 年曾纪泽发表 在欧洲 亚洲季刊 上的文章 中国先睡后醒 论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最终由清末的中国 民族主义者播及全世界。 将它归功于拿破仑, 未免剥夺了这位晚清著名外交家的知识产 权。 中国先睡后醒论 大概是中国人在国际 权威学刊发表的第一篇英语论文。曾纪泽在 文中提到:“愚以为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 垂毙也。 ” 鸦片战争虽然略已唤醒中国于安乐 好梦之中, 然而终未能使之完全苏醒, 随后乃 有圆明园大火, 焦及眉毛, 此时中国 “始知他 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 己独沉迷酣睡, 无异于 旋风四围大作,

7、 仅中心咫尺平静。窃以此际, 中国忽然醒悟” 。 据说此文发表之后, “欧洲 诸国, 传诵一时, 凡我薄海士民, 谅亦以先睹 为快” 。 其实,“唤醒论” 并非曾纪泽的发明, 也不 是针对中国的专利。以东京大学图书馆所藏 英文图书为例 (截止 2010 年) , 以 awakening (唤醒 ) 作为书名进行检索, 结果有 217 个条 目, 其中与中国相关的 17 条, 与日本相关的 14 条, 与印度相关的 20 条。一位明治维新时 期的英国驻日本领事馆通译就曾将日本比喻 为森林中沉睡的美人,认为明治之前的日本 完全酣睡于一个太平的梦中。日本学者认为 直到江户时代,日本庶民才意识到国家危

8、机 的存在, 到了幕府末年, 沉睡的日本终于被唤 醒了。 可见,“唤醒论”在东西方对峙的文化语 境中,是整个西方对于整个东方的一种居高 临下的态度, 是 “文明社会” 对于 “前文明社 会” 优越感的表现。 曾纪泽只是借用了西方的 这种态度,用来阐述中国温和而不容欺侮的 外交姿态。孙中山先生在 民报 发刊词中也 曾借用醒睡之说, 用来内省于民:“翳我祖国, 以最大之民族, 聪明强力超绝等伦, 而沈梦不 起, 万事堕坏, 幸为风潮所激, 醒其渴睡旦夕 之间, 奋发振强, 励精不已, 则半事倍功良非 誇嫚。” 又据一位美国学者的大略统计, 从 1890 年到 1940 年间, 美国有 60 余篇论

9、文与 30 余 部著作在标题中使用了 “唤醒中国” 这样一种 表达方式。 可是, 这些标题中所提及的唤醒 对象往往是 “中国龙” 或 “中国巨人” , 没有一 本书或一篇论文使用了 “中国睡狮” 。作为外 图 1曾纪泽发表于 The Asiatic Quarterly Re view 杂志的原文 费约翰著, 李恭忠、 李里峰等译 唤醒中国: 国民革命中的政治、 文化与阶级 中文版序,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 店, 2004 年。费约翰认为,中国何以说不? 中国为什么说不? 等系列书籍都在开篇引用了拿破仑的话,“事实上, 所 有这些书籍都基于谣传之上” 。 Marquis Tseng (

10、曾纪泽) , “China,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 ,in The Asiatic Quarterly Review Vol 3 1887PP210 为该期杂志首篇论文。 曾纪泽著, 颜经口译, 袁竹一笔录 中国先睡后醒论 ,皇朝蓄艾文编 第一册,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65 年, 第 241242 页, 第 249 页。 福田和彦 艳色浮世绘幕末篇 (贰 ) , 东京: 河出书房新社, 1998 年, 第 3 页。 孙文 发刊词 ,民报 第一号, 1905 年 10 月 20 日, 第 3 页。 Harold Robert Isaacs,Scratch

11、es on Our Mind: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 1958,p209 传说中国 7 2010 3 艺术探索 交家,曾纪泽应该很清楚当时的狮子主要被 视为英国的象征物,中国先睡后醒论一文 中也没有将中国比作睡狮。 那么, 睡狮的形象 又是谁的发明呢? 二、 在睡狮与飞龙之间 许多学者都把睡狮形象的发明权归入到 梁启超的名下 。梁启超在 1899 年发表的 动物谈 中创作了一则寓言, 第一次将睡狮 与中国进行了勾联。 梁启超隐几而卧,听到隔壁有甲乙丙丁 四个人正在讨论各自所见的奇异动物。

12、其中 某丁说,他曾在伦敦博物院看到一个状似狮 子的怪物, 有人告诉他:“子无轻视此物, 其内 有机焉, 一拨捩之, 则张牙舞爪, 以搏以噬, 千 人之力, 未之敌也。” 还说这就是曾纪泽译 作 “睡狮” 的怪物, 又谓之 “先睡后醒之巨物” 。 于是某丁 “试拨其机” , 却没什么反应, 终于明 白这只睡狮机关早已锈蚀, 如不能更易新机, 则将长睡不醒。 梁启超听到这里,“默然以思, 愀然以悲, 瞿然以兴” , 长叹一声:“呜呼! 是可 以为我四万万人告矣!” 虽然曾纪泽从未将中国比作睡狮,但他 画过狮子、 歌颂过狮子, 这是有据可查的。据 说曾纪泽在伦敦期间,经常光顾动物园看狮 子, 他回国

13、后画的狮子非常受欢迎。 据日本 学者石川祯浩考证,梁启超在 18981899 年 间, 曾多次谈到曾纪泽的 中国先睡后醒论 , 指实 “睡狮” 是曾纪泽的发明 。梁启超这么 做有两种可能: 一, 梁启超把他所看过的曾纪 泽的 中国先睡后醒论 与曾纪泽的狮子画混 在一起, 记忆发生混淆; 二, 梁启超借曾纪泽 的口, 融合了严复对于 “佛兰金仙之怪物” 的 介绍, 杜撰了一个原创版的新寓言, 充分展示 了他作为一个宣传家的杰出才能。 梁启超乃一时文坛领袖,一说既出, 往 往迅即成风 。 曾纪泽的文章译成中文后, 虽 曾在香港报纸和上海报纸刊载, 但并没有收 入 曾惠敏公遗集 , 大部分转述者都无

14、从见 到原文。而梁启超的各种革命表述, 每每激 进巨大反响。梁启超文风淋漓大气,“笔锋常 带情感” , 在清末知识分子当中极具蛊惑力。 “到 1924 年 10 月 醒狮 周刊的出版宣言, 作者就把醒狮说正式派给曾纪泽了。作者把 西方人的观点强加给曾纪泽, 所说正与曾纪 泽在 中国先睡后醒论 中的谨慎态度相 反。 ”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多数睡狮论的 传播者其实并没有看到过曾纪泽的 中国先 睡后醒论 ,他们都是根据梁启超的文章来 下断语。 梁启超写作 动物谈 时, 正流亡日本。 这 篇文章也许最早流行于日本留学生当中, 因 为早期的睡狮概念,多为日本留学生以及革 命宣传家们用来形容执迷不悟的伟

15、大祖国。 1900 年之后的几年, 待唤醒或被唤醒的睡狮 形象开始反复出现于各种新兴的报章杂志, 尤其是具有革命倾向的留学生杂志, 并且被 赋予了唤醒国民、振奋民族精神的象征意 义。 寻找一种合适的形象识别标志也即 CI (Corporate Identity ) 来建构中国的民族国家 新形象,是清末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最热衷的 工作之一。 可是, 由于清代的中国男子总是拖 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这条辫子在西方被称作 pigtail (猪尾巴 ) , 此前英美俚语以及日本的报 章杂志往往把中国人称作猪。一本首版于 1876 年, 在伦敦反复印刷出版的所谓 “洋泾 浜英语童谣集” , 还把华人儿童称做

16、piggy (小 笔者所知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 是陈南阳的 睡狮论出自梁启超 (新加坡 联合早报 2004 年 5 月 5 日 ) 。 随后在这一问 题上不断精细化的论文有: 单正平 近代思想文化语境中的醒狮形象 ( 南开学报 2006 年 04 期 ) ; 杨瑞松 睡狮将醒? : 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论述中的 “睡” 与 “狮” 意象 (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 第 30 期, 2008 年 12 月) ; 石川祯浩 晚清 “睡狮” 形象探源 ( 中山大学学报 2009 年 05 期 ) 。 梁启超 动物谈 ,饮冰室合集 专集第二册, 上海: 上海中华书局, 1936 年, 第 44 页。 单正

17、平 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第 128 页。 石川祯浩 晚清 “睡狮” 形象探源 ,中山大学学报 2009 年 05 期。 石川祯浩 晚清 “睡狮” 形象探源 对此有详细论证。 陈平原 “元气淋漓” 与 “绝大文字” 梁启超及 “史界革命” 的另一面 ,文学评论 2003 年 03 期。 单正平 近代思想文化语境中的醒狮形象 ,南开学报 2006 年 04 期。 传说中国 8 2010 3 艺术探索 猪 )。 在美国涉嫌种族偏见的各种 “颜色词” 中, pigtail 主要流行于 19 世纪中后期以及 20 世纪初的俚语和童谣中,习惯于用来嘲弄中 国人

18、或者美国华人。 美国的 Wasp 画报甚至 画出了中国人由猴子向猪的进化过程,日本 的报章杂志也直截了当地将支那人称作 “豕” 。 尽管大清朝廷不断地使用一条腾飞的黄 龙作为天朝象征物, 可是, 在西方人的漫画世 界,这却是一条拖着 pigtail 的老迈的龙, 也 有些歌谣直接将华人称做 pigtail dragon 。 一方面,大清朝廷决不会把龙形象下放 给普通百姓使用; 另一方面, 中国的知识精英 们对这条象征大清朝廷的黄龙也充满了厌 恶。正如闻一多先生在他著名的 龙凤 一文 中所做的, 他把龙比附成 “穷凶极恶而诡计多 端的蛇” , 把凤比附为 “受人豢养、 替人帮闲, 而终不免被人宰

19、割的鸡” , 认为如果非要给这 个民族选定一个象征性图腾的话,“那就还是 狮子罢, 我说还是那能够怒吼的狮子罢, 如果 它不再太贪睡的话” 。 清末民族主义者之所以宁要睡狮不要飞 龙, 除了将龙视作腐朽朝廷的象征物, 还与龙 在清末所负载的各种负面形象相关。丘逢甲 在一首七言诗中写道:“画虎高于真虎价, 千 金一纸生风雷。 我闻狮尤猛于虎, 劝君画狮勿 画虎。 中国睡狮今已醒, 一吼当为五洲主。 不 然且画中国龙, 龙方困卧无云从。 东鳞西爪画 何益? 画龙须画真威容。 中原岂是无麟凤, 其 奈潜龙方勿用。 乞灵今日纷钻龟, 七十二钻谋 者众。 安能遍写可怜虫, 毛羽介鳞供戏弄。 ” 在诗人心

20、目中, 龙这条东鳞西爪的可怜虫, 早 已成为供人戏弄的对象, 只有威武的狮子, 才 能用来代表祖国的形象。 三、 唤醒睡狮论的传播 唤醒睡狮, 以醒狮作为未来的国旗、 国歌 的形象,逐渐成为清末民族主义者的共同理 念。许多著名文人如高燮、 蒋观云等, 都曾创 作 醒狮歌 。这类诗人或者与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 有一定关系, 或者与同盟会的革 命宣传活动有一定关系。1904 年 4 月出版的 教育必用学生歌 , 收录了 18 篇 “近人近作 新歌” , 其中有 醒狮歌 两篇、醒国民歌 一 篇、警醒歌 一篇, 其余诸篇, 也俱是爱国歌、 励志歌。 20 世纪的最初几年, 东京留学生明显掌 握了

21、民族主义革命的启蒙话语权。邹容和陈 天华两位烈士的宣言式遗著,成了清末民族 主义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两人遗著不约而同 地使用了 “睡狮” 和 “醒狮” 以象征亟待崛起的 中华民族, 这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邹容 1902 年留学日本, 1903 年写成 革 命军 , 书末直将中国比作睡狮:“嗟夫!天清 地白, 霹雳一声, 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 是 在革命, 是在独立!” 据说此书在上海出版 图 2伦敦 Punch 杂志 1900 年漫画,英国狮、 俄国熊与中国的辫子龙 Charles Godfrey Leland, PidginEnglish SingSong or Songs and Sto

22、ries in the ChinaEnglish Dialect London:K Paul, Trench,Trbner co,1876 Philip H Herbst,The Color of Words:An Encyclopaedic Dictionary of Ethnic Bias in the United States Yarmouth:Inter cultural Press,1997, 第 179 页的 “Pigtail” 词条。 Charles Godfrey Leland,PidginEnglish singsong, 第 121 页的词条 pigtail dragon

23、 (猪尾龙 ) 闻一多 龙凤 ,闻一多全集 , 上海: 开明书店, 1948 年, 第 72 页。 丘逢甲 二高行赠剑父奇峰兄弟 ( 岭云海日楼诗钞 卷十三 ) ,丘逢甲集 , 长沙: 岳麓书社, 2001 年, 第 642 页。 胡从经 胡从经书话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8 年, 第 312 页。 邹容 革命军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年, 第 37 页。 传说中国 9 2010 3 艺术探索 之后,“凡摹印二十有余反, 远道不能致者, 或 以白金十两购之, 置笼中, 杂衣履餈饼以入, 清关邮不能禁” 。 陈天华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为了 奉劝同胞 “坚忍奉公, 力学爱

24、国” , 决定以己之 一死,激发爱国士气,乃遗万言绝命书, 于 1905 年 12 月 7 日投海自杀。陈天华的死, 在 当时引起极大轰动, 次年初灵柩运回长沙时, 据说送葬队伍绵延十数里。1906 年 5 月, 同 盟会机关报 民报 从第二号开始连载陈天华 的未竟遗著 狮子吼 , 时人争相购阅, 该期杂 志 5 月 6 日印刷, 5 月 8 日就印到了第三版, 一时洛阳纸贵。 狮子吼是一篇现实与幻境交织的小 说。 主人公梦见自己被一群虎狼追赶, 乃长号 一声,山中有一只沉睡多年的大狮,“被我这 一号, 遂号醒来了, 翻身起来, 大吼一声。 那些 虎狼, 不要命的走了。山风忽起, 那大狮追风

25、逐电似的, 追那些虎狼去了。” 主人公被轩辕 黄帝救起, 来到一个繁华的大都会, 见到 “两 根铁旗杆扯两面大国旗, 黄缎为地, 中绣一只 大狮, 只有二丈长、 一丈六尺宽, 其余各国的 国旗, 悬挂四面” , 又见到一本大书,“黄绢包 裹, 表面画一狮子张口大吼之状, 题曰 光复 纪事本末 ” 。 陈天华在东京期间与梁启超间有往来。 他的另一篇发表更早影响也更大的 猛回头 (1903 ) 中也有 “猛狮睡, 梦中醒, 向天一吼, 百 兽惊, 龙蛇走, 魑魅逃藏” 句。 更重要的信息 在 猛回头 的开篇几句话:“俺也曾, 洒了几 点国民泪; 俺也曾, 受了几日文明气; 俺也曾, 拨了一段杀人机

26、。” 所谓“拨了一段杀人 机” , 正是典出梁启超 动物谈 中的睡狮寓 言。这也从侧面说明梁启超在 动物谈 中假 曾纪泽之名而创造的睡狮形象,此时已经成 为清末民族主义革命家常用的宣传符号。 佛教用语中早就有 “狮子吼” 一说, 据说 狮子吼则百兽惊。1900 年,“时八国联军入 京, 两宫逃西安” , 丘逢甲曾痛做一诗云:“神 州莽莽将陆沉, 诸天应下金仙哭。 谓佛不灵佛 傥灵, 睡狮一吼狞而醒。破敌神兵退六甲, 开 山力士驱五丁。” 抗日战争期间, 著名高僧 巨赞法师曾在桂林创办 狮子吼月刊 , 宣扬 抗战救亡, 在佛教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正因为梁启超所创造的睡狮符号暗合了传统 文化

27、中狮子吼的正面内涵,新概念得以毫无 阻碍地与人们固有的心理图式重合在一起, 得以迅速传播。 也正因为如此, 与梁启超政治 主张不同的革命宣传家,也可以毫无愧色地 将梁启超抛在一边,大谈特谈睡狮论。睡 狮醒狮狮子吼,代表同一主体的三 种状态,自然也就可以用来指称同一主 体中华民族。 1905 年 , 部 分留日学生创办 醒狮 月刊。 民 报 和 醒狮 都 是同盟会主持的 革命刊物,反对 帝制,鼓吹民族 民主革命,拒用 清代皇帝年号纪 年,提倡采用黄 帝纪年。 醒狮 第一号所载刘师 培 醒后之中国 中提到:刘的一 位朋友写了一首 诗,希望作为新 中国的“国歌” , 诗 中 有 这 样 几 句:“如

28、狮子兮, 奋迅震猛, 雄视宇内兮。诛暴 君兮, 除盗臣兮, 彼为狮害兮。 ” 正是由于醒 狮符号与同盟会革命宣传之间的这种密切关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 , 邹容 革命军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年, 第 43 页。 过庭 狮子吼 ,民报 第二号 (日本东京 ) , 1906 年 5 月 6 日。 陈天华集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年, 第 51 页, 第 18 页。 丘逢甲 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铁塔歌 ( 岭云海日楼诗钞 卷七 ) ,丘逢甲集 , 长沙: 岳麓书社, 2001 年, 第 481482 页。 朱哲 爱国爱教的光辉一生纪念巨赞法师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宗教

29、 2008 年 10 月。 无畏 醒后之中国 ,醒狮 第一号 (日本东京 ) , 1905 年 9 月 29 日。 图 3高奇峰创作的具 有象征意义的雄狮图 传说中国 10 2010 3 艺术探索 系,醒狮符号得到了清末革命家们的频繁使 用。 所以费约翰认为:“在国民革命时期, 狮子 在革命绘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孙中山逝 世这一年, 狮子获得了自己的地位。” 国民革命前后, 各种以 “醒狮” 命名的爱 国期刊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上海狮吼社 先后发行的 醒狮 半月刊和 醒狮 月刊, 山 西大学曙社的 醒狮 半月刊, 中国青年党醒 狮派的 醒狮 周报等, 此外, 长沙、 兰州、 天津 等地,

30、均成立了以 “醒狮” 为名的青年社团, 并 相应发行以 “醒狮” 为名的爱国期刊。其他以 “醒狮”为名的种种艺术形式更是不可胜数。 这时, 人们早就把梁启超的 动物谈 忘得一 干二净了。 四、 寻找西方代言者 尽管有许多证据说明清末革命宣传家的 睡狮论来自于梁启超的 动物谈 , 但是, 由于 梁启超与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在政治主张以及 革命态度等方面的不合作关系,革命宣传家 们从一开始就有意屏蔽了梁启超在睡狮论中 的开拓性贡献。一部分革命宣传家故意隐去 梁启超的作用,直接把睡狮论的发明权派到 曾纪泽名下。 他们一面用着梁启超的睡狮论, 一面与梁启超展开激烈的政治辩论。 更多的人也许根本就没有读过曾

31、纪泽的 文章, 正因为太相信梁启超, 受其误导, 以为 睡狮论的发明者真是曾纪泽,如一本清末小 说即在对话中提到:“惠敏公上承皇命,出使 西洋,以忠信之身涉波涛之险,大展雕龙之 才, 以折冲六七国强敌, 始发睡狮之论。” 但是,借用一个清政府官员发明的政治 符号来对抗清政府, 多少有点古怪, 力量也很 弱。 所以, 有些革命宣传家很快就既抛弃了梁 启超, 也抛弃了曾纪泽, 干脆将睡狮论的知识 产权派给那些死无对证的外国政治家。江苏 留日学生 1903 年在东京创刊的 江苏 杂志, 也是一份坚定的革命期刊, 该刊从第三期起, 就弃用光绪纪年,改用黄帝纪元, 1904 年的 一篇时评 德人干涉留学

32、生 中特别提到:“德 人者, 素以瓜分中国为旨者也, 数十年前, 德 相俾士麦 (Otto Von Bismarck ) 已有毋醒东方 睡狮之言。瓜分中国之议, 亦首唱之德, 而德 皇威廉又心醉黄祸之说者也。 ” 这说明至迟 在 1904 年, 革命宣传家已经开始把外国政治 家纳入到睡狮论的新寓言中。 但是,更多的变异或许是由于一些民族 主义知识分子行文的模糊性,经过了清末革 命宣传家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睡狮很快就 成了一个通用的政治符号,不仅模糊了知识 产权, 甚至模糊了它的所指, 只要说到疲弱的 中国、 蒙昧的中国、 潜力的中国、 甦生的中国、 崛起的中国, 几乎都可以使用睡狮来指代。 台

33、 湾殖民地时期第一大报 台湾日日新报 有一 篇翻译文章, 内容是英国下议院 1906 年 5 月 30 日的决议, 居然也用睡狮来指代中国:“盖 今日之清国, 非复前日之清国, 睡狮已醒, 怵 然以大烟为深戒。若我国干冒不韪,但顾金 钱, 不惟遭华人没齿之恨, 且贻万国永世之羞 也。 ” 全世界都知道狮子是英国王室的象征 物,英国下议院的文件决不会用自己王室的 象征物来指代与之对立的清王朝。可是由这 篇翻译可知,睡狮这个我们今天认为很特别 的一个政治符号, 在 20 世纪却是个模糊的概 念, 甚至可以当成翻译者的私货, 随便夹带植 入英国人的文件。 该报又有文章说:“昔日某西人,论清国 之音乐

34、, 其言曰: 支那人实不愧睡狮之称也, 舞楼戏馆, 茶园酒店, 无一处不撞金鼓。” “纽约 地球报 称, 人言清国为睡狮已醒者, 伪也, 彼亚东之狮, 实今日犹酣睡梦乡也。 ” 这种行文方式和语气,一望而知是中国民族 费翰著, 李恭忠、 李里峰等译 唤醒中国: 国民革命中的政治、 文化与阶级 ,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 第 5 页。 儒林医隐 医界镜 第 17 回,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 ) , 出版者不详。 佚名 德人干涉留学生 ,江苏 第 9、 10 期合刊 (1904 年 ) ,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 1968 年 影印,

35、第 275 页。 佚名 补志英国民党禁烟热 ,台湾日日新报 1910 年 12 月 13 日。 佚名 清国之音乐 ,台湾日日新报 1911 年 6 月 16 日。 佚名 地球报论清国 ,台湾日日新报 1911 年 4 月 12 日。 传说中国 11 2010 3 艺术探索 主义者假借 “西人” 之口, 杜撰来刺激中国人 的小把戏。 这与今天的中国网友模拟日本人、 韩国人讽刺中国人, 同出一辙。 可正是这类文 章,却最能刺激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社 会变革的要求。 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概念, 却偏要披上一件 “某西人” 或者纽约 地球报 之类的外衣, 以激起中国读者的重视或愤慨, 这

36、大概是近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者屡试不爽 的小把戏。 1905 年左右,“睡狮醒狮” 就已成为民 族主义知识分子的惯用符号。尽管曾琦等人 直到 1920 年代依然惦记着把睡狮论的知识 产权归在曾纪泽的名下,但这些零星著述已 经不成气候,强大的口头传统早已经摆脱了 曾纪泽, 另寻了更有话语权力的 “西人” 。 我们前面提到, 1904 年的德人干涉留 学生就已经把睡狮论的知识产权赠给了俾 斯麦,但也许俾斯麦的名气还没有大到让人 过耳不忘的地步,大多数人只记得是“西人 言” 。大约刊于 1911 年的一篇文章说:“西人 言中国为睡狮, 狮而云睡, 终有一醒之时。以 此语质之西人, 西人皆笑而不答。 于

37、是乎莫知 其何取义矣。 ” 作者到处向人打听睡狮论的 原始意义, 均无答案, 可知在清末的口头传统 中, 不仅拿破仑还没有出场, 已经出场的曾纪 泽、 俾斯麦等人, 均未取得睡狮论的主导权, 但把睡狮论的知识产权赠与 “西人” , 大概已 经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口头传统。 早期所传播的醒狮论, 多是 “唤醒睡狮” 这么一个模糊的意象,并没有生产出相应的 故事情节。 拿破仑和睡狮走得比较近的一次, 如 1905 年的一则丛谈 :“彼法兰西之革命 也, 设无路易十六之昏暴, 与其贵族教士之专 横, 拿破仑固不能得志。 设无拿破仑第三之轻 于一掷,卒至国破身亡,爹亚士仍不能得志 也。 清国革命党之汲

38、汲于为此也, 其为拿破仑 欤, 抑为爹亚士欤, 尚难逆料。惟清国乃庞然 一睡狮, 醒必噬人, 各国必不利清国之强。 ” 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睡狮论还是没能从拿 破仑的口中说出来。 拿破仑的出场时间很难锁定。胡适在 1914 年 12 月做了一首睡美人歌 , 1915 年 3 月为这首诗补写了一段说明,称:“拿破仑 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 谓睡狮醒时, 世界应为 震悚。 百年以来, 世人争道斯语, 至今未衰。 余 以为以睡狮喻吾国,不如以睡美人比之之切 也。 ” 胡适 1910 年至 1917 年间一直在美国 留学, 由 “世人争道斯语” 可知, 当时的美国留 学生已经开始流行引述拿破仑 “语录”

39、 了。 台湾学者杨瑞松曾借助英国 泰晤士報 (The Times ) 的原始文献资料库,检索 1750 年到 1985 年间的全部文献,结果只在 1936 年的资料中找到一条拿破仑与中国沉睡论相 关的文献, 但也没有提到狮子。 可见胡适的 “世人争道斯语” ,“世人”还只限于中国留学 生,“斯语” 也未进入西方人的文字世界。 1910 年代, 睡狮论的拿破仑版在国内也 还不大流行,因为朱执信在 1919 年 6 月的 睡的人醒了 一文中还把中国睡狮论的知识 产权归在 1904 年 德人干涉留学生 一文中 提到的两位外国领导人名下:“ 睡狮醒了! 这句说话, 十多年来, 常常听见人说, 并且拿

40、着很高兴很有希望的意气来说。我想这句说 话, 本来不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却是欧洲 里头要压迫中国的一部分人,拿来恐吓其余 的人的, 同 黄祸 这句说话, 是一样的意思 他们要侵略中国的, 像俾斯麦、 威廉一辈 的人, 自然提起中国来, 便说, 这是狮子, 他醒 了可怕, 将来一定有 黄祸 , 我们赶快抵御 他。” 朱执信的意思是说: 外国人把我们叫 做睡狮, 可不是恭维, 是不怀好意的遏制, 人 与人之间 “贵互助不贵争斗” , 为什么我们做 了几百万年的人, 却想倒转去听别人的安排, 做什么狮子呢?这与 1904 年 德人干涉留学 生 一文的观点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可见睡狮 佚名 睡狮

41、,汪穰卿先生笔记 ,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9 年, 第 50 页。 逸涛 党祸 ,台湾日日新报 1905 年 11 月 26 日。 胡适 睡美人歌 ,胡适全集 第 28 卷,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第 80 页。 杨瑞松 睡狮将醒?: 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论述中的 “睡” 与 “狮” 意象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 第 30 期, 2008 年 12 月。 朱执信 朱执信集 上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年, 第 322 页。 传说中国 12 2010 3 艺术探索 论的俾斯麦与威廉版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胡适在美国语境中的 “世人争道斯语” 与 朱执信在日本和中

42、国语境中的“常常听人 说” ,清楚表明了睡狮论已经由书面转入口 头, 也即由清末的以书面传播为主, 转变为民 国的以口头传播为主。 我们知道, 口头知识是 一种不确定的知识,这种知识虽然有比较稳 定的基本内核睡狮,但其中的非核心成 分, 却很容易在传播的扩张期发生变异, 形成 多种异文。笔者粗略统计, 1920 年前后睡狮 论的主人公已经有了特指的拿破仑说、俾斯 麦说、 威廉说, 以及泛指的英人说、 西人说、 外 国人说, 还保留着梁启超所提到的曾纪泽说、 乌理西 (吴士礼 ) 说等等。 五、 拿破仑统摄诸侯 朱执信作为同盟会的骨干分子、民报 的主要撰稿人,正处于早期睡狮论的传播中 心,“十多

43、年来, 常常听见人说” , 却从未听说 拿破仑与睡狮论的关系。由此正说明此时睡 狮论的拿破仑版还没有在日本留学生以及中 国知识分子中成为流行版本。 否则, 朱执信也 不至于请出二流政治明星俾斯麦和威廉之辈 来充当睡狮论的代言人。 胡适的 睡美人歌 首发于 1918 年的上 海 新青年 , 朱执信的 睡的人醒了 首发于 1919 年的上海 民国日报 副刊, 一个是言之 凿凿的拿破仑说,一个是忠言逆耳的俾斯麦 和威廉说, 不同版本的睡狮论, 无形中形成了 一种潜在的竞争关系。这种潜在的竞争并不 体现为一种公开的争夺,只是潜伏在受众的 记忆当中, 等待合适的时机, 重新开花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 世

44、界形势不断变化, 俾斯 麦和威廉这些二流政治明星已经很难激起新 生传播者口头传播的兴奋。传播者即便要引 述他们的话,大概也会把他们的名字简化成 “西人” , 否则还得跟人解释半天, 俾斯麦或威 廉是哪几个字, 什么人, 干过什么事。 因此, 俾 斯麦、 威廉、 乌理西、 吴士礼、 曾纪泽这些名字 渐次退出中国人的口头传统, 也就成了必然。 拿破仑的地位不一样。20 世纪上半叶活 跃在中国媒体的西方政治明星中,拿破仑可 以稳坐头把交椅 。拿破仑的种种英雄业绩 在各大媒体均有介绍,比如清末石印画报中 的代表性刊物 图画日报 , 其系列 “世界名人 历史画” 的第一位世界名人, 就是拿破仑。 俾斯麦

45、与威廉二世虽然与中国近代外交 灾难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但他们的名气在中 国人耳中却远不如拿破仑。 一般来说, 在故事 的传播中,“越是人们所熟悉的共同知识, 越 容易为传播者所理解、 接受和记忆。 只要它能 合乎逻辑地补接在这一故事中,就能更加牢 固地在广阔的范围内被传播, 甚至喧宾夺主, 成为故事的主流枝干” 。这个道理, 就像孟 姜女的哭夫崩城, 本来不关秦始皇的事, 只是 因为长城太有名了、 秦始皇太有名了, 所以哭 崩杞城变成了哭崩长城, 长城倒了, 秦始皇也 就跟着被拖进了孟姜女故事, 做了头号恶人。 不过,由于缺少一个像同盟会这样的专 门宣传队伍, 也没有一个突发的传播事件, 睡 狮

46、论的拿破仑版并没有如我们想象,迅速击 败其他竞争者, 成为优势版本。 直到 1933 年, 鲁迅尚不知道睡狮论还有个拿破仑版,他在 黄祸 一文中说:“ (黄祸 ) 那时是解作黄色人 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有些英雄听到了 这句话, 恰如听得被白人恭维为 睡狮 一样, 得意了好几年, 准备着去做欧洲的主子。 不过 陈建华 拿破仑与晚清 “小说界革命” : 从 泰西新史揽要 到 泰西历史演义 ,汉学研究 第 23 卷第 2 期, 2005 年 12 月。 施爱东 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 ,民俗研究 2005 年 03 期。 图 4上海 图画日报 1909 年创作的拿

47、破仑形象 传说中国 13 2010 3 艺术探索 黄祸 这故事的来源, 却又和我们所幻想的 不同, 是出于德皇威廉的。” 笔者遍寻大陆、台湾、香港的公开出版 物, 至少在文字记录上, 把睡狮论与拿破仑捏 在一起的文字记载还非常罕见。1934 年, 著 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曾在一篇 书报评论 中顺 手提到一句:“在十九世纪的起头, 拿玻 (破) 仑仍然以为中国是一个睡狮,不要去催醒 他。” 由于找不到其他线索,笔者试图在袁复 礼与胡适之间寻找一些交集,结果发现袁复 礼 1915 年留学美国, 先后在布朗大学、 哥伦 比亚大学学习, 1920 年获硕士学位, 1921 年 回国。胡适的留学经历则是:

48、1910 年考取公 费留学美国, 先入康乃尔大学农科, 后改读文 科, 1915 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 1917 年 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两人都是留 美学生, 时间也大体相近。 但这也许仅仅是巧 合,只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并不能用来证明 “拿破仑醒狮论乃于 1915 年左右产生于留美 中国学生” 。 对拿破仑睡狮论最不遗余力的传播者, 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 抗日战争中期, 陈鹤琴 在江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实验幼稚师范 学校, 他把幼师称作幼狮。 “幼师在训导方面 的组织,除与一般学校相同的有学生自治会 外, 还成立了醒狮团。 这是陈鹤琴为幼师学生 设想出来的创举。陈鹤琴设计了以小狮子的 形象作为幼师的校徽,象征性地把学生说成 是小狮子。取名醒狮团是要求每个学生成为 一只睡醒的狮子。 ” 每当学校举行集体活动 时, 大家都会齐唱一首 醒狮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