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334973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6.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手册第十八章.pdf(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翼子板翼子板 第十五节第十五节 挡泥板挡泥板 二、发动机下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二、发动机下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A A A A A B C D A:子母扣 5 E E 图 18-15-2 发动机下挡泥板的安装/拆卸 (1)首先将位于前保险杠 D 下方的 4 个卡扣(用于安装前保险杠,属于前保险杠的拆卸/安装卡扣) 拆除,将发动机下挡泥板 B 上的字母扣 A(共 5 个)拆除。 (2)扭动发动机下挡泥板 B 上的凸角结构 E(该处与轮罩挡泥板 C 有一个配合结构,左右各有凸角结 构 E) ,将凸角结构 E 从轮罩挡泥板 C 的孔内拉出。即可将发动机下挡泥板 B 拆卸下来。 (4

2、)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发动机下挡泥板,并注意以下事项: ? 小心不要划伤车身和前保险杠 ? 更换任何损坏子母扣。 ? 三 左前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三 左前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注: 注: ? 戴好手套,保护好您的双手。 ? 小心不要划伤车身。 1、拆卸左前挡泥板(见图 1) 1、拆卸左前挡泥板(见图 1) 紧固件位置 左侧裙板 左侧翼子板 前保险杠 车身钣金 螺钉 4 固定夹 8 图 1 2、安装左前挡泥板顺序与拆卸相反。 2、安装左前挡泥板顺序与拆卸相反。 注意紧固件要安装到位。 四 右前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四 右前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与左前挡泥板的对称,详见左前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五

3、翼子板封板的拆卸/安装 五 翼子板封板的拆卸/安装 注: 注: ? 拆卸前要拆除前挡泥板。 ? 小心不要划伤车身。 1、1、 翼子板封板拆卸示意图见图 1。翼子板封板拆卸示意图见图 1。 紧固件位置 紧固钉 1 紧固钉 3 车身侧围钣金件 B A 翼子板 翼子板封板 钣金件 A、B 处安装后翼子板挡泥 皮与钣金件装配状态 图 1 3 个紧固钉的拆卸与恢复方法如图 2 所示 拆卸 恢复 1 2 图 2 2、2、 安装与拆卸顺序相反。 安装与拆卸顺序相反。 注意翼子板封板的安装方式。 (见图 1) 六 左后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六 左后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注:注:小心不要划伤车身。 1、1、 按图

4、1 所示,拆下三个螺钉,将左后挡泥板拆卸下来。 按图 1 所示,拆下三个螺钉,将左后挡泥板拆卸下来。 紧固件位置 后保险杠 车身钣金 螺钉 3 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装于车身 钣金上) 图 1 2、2、 对准孔位,拧上三个螺钉,安装好左后挡泥板。对准孔位,拧上三个螺钉,安装好左后挡泥板。 注: ? 卡紧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 与保险杠装配的左后挡泥板面贴于后保险杠内侧。 七 右后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七 右后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与左后挡泥板对称。 (详见左后挡泥板的拆卸/安装) 八 加油管护板的拆卸/安装 八 加油管护板的拆卸/安装 注: 注: ? 戴好手套,保护好您的双手。 ? 用平头螺丝刀进行

5、撬动时,用胶带缠好螺丝刀以免造成损坏。 ? 小心不要划伤油管。 1、 按图按图 1 所示拆卸加油管护板所示拆卸加油管护板 后保险杠 进油管 罩钣金 轮 后地板 卡扣 3 图 1 2、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第十六节第十六节 开启装置开启装置 一、 一、 组件位置索引组件位置索引 发动机盖开 启手柄 发动机盖开 启手柄 发动机盖 开启拉索 固定卡扣 橡胶套 发动机盖 开启拉索 固定卡扣 橡胶套 发动机盖拉索位置索引 转化转化器 卡子1 卡扣7 加油口盖 卡子1 卡扣7 加油口盖开 启段安装座安装座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 开启手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 开启手柄 行李箱及加油 口

6、盖开启拉 行李箱及加油 口盖开启拉索 盖盖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拉索位置索引 二、 发动机盖锁的更换二、 发动机盖锁的更换 (1)发动机盖锁的拆卸 拆下锁体安装面上的三个安装螺栓,拔掉拉锁和线束接口,即可拆下发动机盖锁。 (2)发动机盖锁的安装 接好线束和拉锁,装上三个安装螺钉即可。 三、 发动机盖开启拉索的更换三、 发动机盖开启拉索的更换 发动机盖开启拉索的更换 1、 拆除以下零部件 左前轮挡尼板 前保险杠 左前翼子板 2、 用弯嘴钳子将发动机盖开启拉索上的 5 个卡扣拆除 3、 将靠近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端的橡胶套从钣金上拆下 4、 将与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相连的芯线护套从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卡槽中拆除

7、 5、 将与发动机盖锁相连的芯线护套从发动机盖锁中拆除, 从而将发动机盖开启拉索拆 除 6、 按照与拆卸发动机盖开启拉索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确认发动机盖开启拉索两端的芯线护套完全卡在开启手柄及发动机盖锁的卡槽中 四、 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更换四、 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更换 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更换 1、 拆除以下零部件 C 柱下护板 2、 将两个紧固螺栓拆下 3、 将发动机盖开启拉索护套接头从开启手柄中拆除从而将发动机盖开启手柄拆除 4、 按照与拆卸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5、 确认发动机盖开启拉索的护套接头完全卡在开启手柄卡槽中 五、 行李箱盖锁的更换五

8、、 行李箱盖锁的更换 (1)行李舱盖锁的拆卸 拆下锁体安装面上的两个安装螺栓,拔掉拉锁和线束接口,即可拆下行李舱盖锁。 (2)行李舱锁的安装 接好线束和拉锁,装上两个安装螺钉即可。 六、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拉索的更换六、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拉索的更换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拉索的更换 1、 拆卸以下零部件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 左后门门槛内护板 后排座椅左扶手 行李箱内护面 行李箱盖护面 2、 将固定在行李箱盖锁上的芯线接头拆下 3、 从车内侧入手,旋转加油口盖开启段安装座,并将其拆下 4、 将转化器及卡扣 7 从钣金上拆下 5、 将开启拉索从卡子 1 及行李箱盖线束固定捆扎带上

9、取下, 并将开启拉索从行李箱中 向车后方向拉出,从而将其拆除 6、 按照与拆卸开启拉索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确认开启拉索与行李箱锁及开启手柄相连的芯线护套接头完全卡在卡槽中 确认开启拉索的加油口盖开启段安装座完全安装到位,且限位突台能实现限位功能 七、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的更换七、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的更换 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的更换 1、 拆除以下零部件 左前门门槛内护板 2、 拆除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的固定螺栓 3、 将固定在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上的拉索芯线护套接头拆除, 从而将行李箱 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手柄拆下 4、 按照与拆卸行李箱盖及加油

10、口盖开启手柄相反的顺序进项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确认行李箱盖及加油口盖开启拉索的护套接头完全卡在开启手柄卡槽中 第十七节第十七节 天窗天窗 一、组件位置索引一、组件位置索引 二、天窗故障的诊断二、天窗故障的诊断 1.1. 漏水故障 漏水故障 (1) 检查排水管是否堵塞 (2) 检查玻璃密封条和车体顶板之间是否有间隙; (3) 检查天窗拨密封条安装是否错误或不适当; (4) 检查排水管密封条和车体顶板之间是否有间隙。 2.2. 电动机躁声故障 电动机躁声故障 (1) 检查电动机是否松动; (2) (2) 检查齿轮或者轴承是否磨损; (3) (3) 检查拉线总成是否变形。 3.3. 电动机运转,天

11、窗不移动的故障 电动机运转,天窗不移动的故障 (1) 检查齿轮或内部拉线的安装是否错误; (2) 检查在导块与滑块之间是否有异物阻滞; (3) 检查内部拉线是否松动; 4.4. 行驶过程中有风声故障 行驶过程中有风声故障 检查天窗玻璃密封条和车体顶板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 5.5. 天窗玻璃不能移动且电动机也不能运转故障 天窗玻璃不能移动且电动机也不能运转故障 (1) 检查熔丝是否熔断; (2) (2) 检查天窗开关是否有故障; (3) (3) 检查开启/关闭-倾斜/关闭开关; (4) (4) 检查蓄电池电压是否不足; (5) (5) 检查电动机是否有故障; (6) (6) 检查继电器是否有故障。

12、 三、天窗玻璃的更换 三、天窗玻璃的更换 天窗玻璃更换步骤如下: 1. 完全关闭天窗。 2. 将遮阳板完全拉回。 3. 卸下塞盖和螺钉,然后拆下两个托架盖,最后将螺母和垫片从玻璃托架上拆下,见图 8-84。 前方向 垫片 螺母位置 托架 图 8-84 拆托架及螺母 4. 将天窗玻璃升起后拆下天窗玻璃,见图。 。 。注意,不要损坏车体顶板。 天窗玻璃 图 8-85 拆天窗玻璃 5.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天窗玻璃。 四、天窗玻璃高度的调整 四、天窗玻璃高度的调整 车体顶板应该与天窗玻璃密封条齐平,密封条的压缩量偏差保持在 1mm 范围之内,见图 8-86 2 . 0 2 . 0 + 图。 。

13、。密封条压缩量示意图 如若超出部分该标准值,则对应天窗玻璃的高度进行调整,其调整步骤如下: 1. 将天窗玻璃完全打开,并且卸去玻璃托架盖。 2. 松开螺母,并在玻璃窗框和玻璃托架之间装入垫片调整(见图 8-87) ,其前后垫片厚度的最大值 为 2mm。 图 8-87 加装垫片调整 1-垫片 2-玻璃 3-螺母 3. 如有必要,在对面一侧重复此操作,直至其高度调整合适。 1) 天窗玻璃关闭力及开启拉力检查 2) 天窗玻璃关闭力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如下: A. 拆下车顶内衬。 B. 将一块维修用布放在天窗玻璃的前边缘,并在其上面钩上弹簧称。 C. 按下开关使天窗玻璃关闭,同时测出将玻璃停下所需要的力

14、,其方法是当玻璃停止移动时,立 即读出弹簧称上的读数,然后迅速松开开关和弹簧称。其标准关闭力为 200-290N。 D. 如果关闭力不在技术规格范围内,则需拆下天窗电动机,并检查下述内容: 1 检查齿轮部位和内部拉线是否破裂和损坏。如果齿轮部位破裂,则更换电动机;如果内部拉线损 2 1 1 前方向 3 坏,则拆下框架,更换拉线总成。 2 检查天窗电动机,如果电动机不工作或者运行不平滑,则更换电动机。 3 检查开启拉力。 3) 天窗玻璃开启拉力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如下: A. 用维修布护住天窗玻璃的边缘,并将弹簧称钩在维修布之上。 B. 拉弹簧称,测出打开天窗玻璃所需要的力,其拉力值不应高于 40

15、N。 C. 如果所测之力高于 40N,则应检查侧间隙及玻璃高度的调整情况;检查滑动零部件是否破裂或 损坏,如滑动零部件损坏,则将其更换。 五、天窗电机的更换 五、天窗电机的更换 天窗电动机的更换步骤: 1. 拆下车顶内衬。 2. 按图 8-90 所示方法断开并取下插头,卸下螺栓。 图 8-90 拆天窗电动机 3. 拆下天窗电动机。 4.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电动机。安装完毕之后,连接插头并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 六、排水槽的更换 六、排水槽的更换 天窗电动机的更换步骤: 1. 拆下天窗玻璃。 2. 调玻璃托架,使天窗处于能向下关闭的位置,再拆下排水槽的紧固螺钉,见图。 。 。 。 插头 螺栓

16、 M6 电机 螺钉 螺钉 排水槽 玻璃托架 图。 。 。拆水槽固定螺钉 3. 向前移动排水槽,使排水槽与其挂钩分开。 4. 拆下排水槽,见图 8-93。 图。 。 。拆排水槽 5. 排水槽的安装可按拆卸顺序的反向进行。但须注意下列问题: 1) 排水槽装复归位时,排水槽挂钩应将其钩住,安装时应能听到轻微的咔哒声。 2) 检查玻璃高度是否平齐,必要时可进行调整。 3) 检查是否漏水,试验时切勿用高压水枪。 七、遮阳板的更换 七、遮阳板的更换 遮阳板的更换步骤如下: 1. 拆卸天窗玻璃和排水槽。 2. 滑动遮阳板,直到可以看见遮阳板的 2 个滑动块,见图。 。 。 。 遮阳板 螺钉位置 图。 。 。

17、滑动遮阳板 3. 拆下螺钉及遮阳板滑块垫片。 4. 提起遮阳板前部并向前移动,然后拆下螺钉及遮阳板的后挂钩,见图。 。注意不要损坏挂钩和遮 阳板。 螺钉位置 滑轨 遮阳板 图。 。 。拆遮阳板后挂钩 5. 将遮阳板的 2 个后滑块与框架的导轨分开,并拆下遮阳板,见图 8-96。 图 8-96 拆下遮阳板 6. 拆下遮阳板的 2 个前滑块,见图。 。 。 图。 。拆前滑块 7. 按拆卸时反向的顺序安装遮阳板。 8. 遮阳板更换完毕后应检查玻璃的高度是否平齐;应检查是否漏水,注意不要用高压水枪试水。 八、排水槽滑块及拉线总成的更换 八、排水槽滑块及拉线总成的更换 排水槽滑块及拉线的更换步骤如下:

18、1. 拆下排水槽。 2. 拆下遮阳板及电动机。 3. 拆下框架两侧的滑动档块、拉线管后托架、侧托架紧固螺栓及拉线管紧固螺钉,见图。 。 。 遮阳板前 滑块 遮阳板后滑块 遮阳板 遮阳板后滑块 滑动挡块 螺栓 螺钉 框架 螺钉 图。 。 。拆螺钉及滑动挡块 4. 按图 8-99 所示方向向下推挂钩,并将排水槽滑块向后滑。 4. 按图 8-99 所示方向向下推挂钩,并将排水槽滑块向后滑。 挂钩 排水槽滑块 图。 。 。 滑动排水槽滑块 5. 按图。 。 。 。所示,将拉线管侧托架向上转动,然后拆下排水槽滑块。 排水槽滑块 图。 。 。拆排水槽滑块 6. 按图。 。 。 。所示方向,用联接提升杆使玻

19、璃托架向下转动,然后用联接提升杆将玻璃托架向下转 动,然后用联接提升杆将玻璃托架向后滑动。 玻璃托架 联接提升杆 向前 图。 。 。将玻璃托架后移 7. 将拉线总成的玻璃托架向后滑,然后,将其从框架上拆下来,见图。 。 。 玻璃托架 滑道 拉线总成 图。 。 。拆拉线总成 8. 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排水槽滑块及拉线总成。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 在联接提升杆相对运行位置以及导轨滑动位置施加多用途润滑脂。 3) 在重新安装电动机之前,应安装框架和玻璃,并检查开启拉力。 4) 在重新安装电动机之前,确保两个联接提升杆相互平行,并处于完全闭合位置。 第第十八节十八节

20、 车架车架 一一、前副车架的更换 、前副车架的更换 1 1、组件组件位置索引:位置索引: 2、前2、前副副车车架架左左橡胶支橡胶支承连承连接接总成的总成的更换 更换 1)在举升机上将车辆举升适当高度,并确保车辆的放置是安全的。 2)拆卸车轮螺母和前轮。 3)拆卸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 A 与前副车架 B 的连接螺栓 C。 4)拆卸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 B 与左纵梁 A 的安装螺栓 C,将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 B 拆卸下。 5)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前副车架总成,并注意以下事项: 重新安装时更换所有拆卸过的螺栓及螺母。 重新安装时先将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与前副车架及左纵梁连

21、接的所有螺栓都用手安装在 相应位置,然后根据规定的力矩值先拧紧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与左纵梁的安装螺栓,然后再 根据规定的力矩值将前副车架左橡胶支承连接总成与前副车架的安装螺栓。 前副车架右橡胶支承连接总成的更换也参照以上步骤进行。 3、前副车架的更换步骤 3、前副车架的更换步骤 注:前副车架橡胶衬套总成、前副车架限位块、前副车架安装支架的更换也可参照以下进行。 1)在举升机上将车辆举升适当高度,并确保车辆的放置是安全的。 2)拆卸车轮螺母和前轮。 3)为确保安全,使用发动机悬吊装置辅助悬挂发动机,同时使用可靠支撑将车辆后侧支撑可靠。 批注批注 l1: 需要更改视图 4)断开与动力转向泵连

22、接的供油管。(参见第十五章第十一节) 5)断开与转向储液罐连接的回油管。(参见第十五章第十一节) 6)断开转向管柱与转向器小齿轮轴。(参见第十五章第十九节) 7)拆卸转向器球头与转向节连接螺母及开口销。(参见第十五章第十九节) 8)拆卸前左、右减振器叉臂与前悬左、右下臂总成连接的螺栓及螺母。(参见第十六章第二节第四条) 9)拆卸左、右前转向节与前悬左、右下臂总成连接的螺母。(参见第十六章第二节第四条) 10)拆卸发动机前悬置橡胶支座总成 B 与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A 之间的连接两个螺栓 C。 11)拆卸发动机后悬置橡胶支座总成 A 与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D 之间的连接螺栓 C 和螺栓 D。 12)

23、拆卸前副车架左、右橡胶支承连接总成。(参见本章第一节第二条) 注: 检查前副车架左、右橡胶支承连接总成是否损坏,橡胶是否老化,若出现损坏或者橡胶老化现象则 更换受损的橡胶支承连接总成,千万不能对其进行维修。 13)拆卸前副车架 E 与车身本体 J 连接的螺栓 A、B、C、D,将前副车架总成、转向器总成、稳定杆总 成及前悬左、右下臂整体从车身本题上拆下。 注: 检查前副车架前、后橡胶限位块是否损坏,橡胶是否老化,若出现损坏或者橡胶老化现象则更换受 损的橡胶限位块,千万不能通过敲打等方式对其进行维修。 检查前副车架前左、前右安装支架焊接总成 F、G 及前副车架后左、后右安装支架 H、I 是否损坏,

24、 若出现损坏则更换受损件,千万不能通过敲打等方式对其进行维修。 14)拆卸前悬左、右下臂与前副车架的连接螺栓,将左、右下臂与前副车架分离。(参见第十六章第 二节第四条) 注: 检查检查前悬左、右下臂是否损坏,若出现损坏,则更换受损的下臂,千万不能通过敲打等方式对 其进行维修。 15)从前副车架上拆下转向器总成及相关的管路,将转向器总成及管路与前副车架分离。(参见第十 八章第十九、二十节) 16)拆卸前横向稳定杆压杆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栓,将前横向稳定杆总成与前副车架分离。(参见第十 六章第二节第六条)。 17)通过市场上购买的压力装置,分别将前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C、后橡胶衬套总成 B 与前副车

25、架 焊接总成 A 分离。 注: 检查前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C、后橡胶衬套总成 B 是否损坏或者橡胶是否老化,若出现损坏或者 橡胶老化现象则更换受损的橡胶衬套总成。千万不能试图对其进行维修。 前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C 的开口 E 朝向沿 y 方向,前副车架后橡胶衬套总成 B 的开口 D 朝向沿 x 方向。 18)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前副车架总成,并注意以下事项: 重新安装时更换所有拆卸过的螺栓及螺母。 重新安装前副车架前、后橡胶衬套总成时,必须确保橡胶衬套的安装方向与规定的方向一致。 按规定扭矩值,锁紧所有安装部件。 检查车轮定位,必要时予以调整。(参见第十六章第一节第二条) 二、后副车架

26、的更换 二、后副车架的更换 1、组件位置索引 1、组件位置索引 2、后副车架的更换 2、后副车架的更换 1)举升车辆后部,利用安全支撑,在合适的位置将其支撑,拆卸后轮。 2)利用可靠支撑将车辆前侧支撑可靠。 3)释放燃油压力。(参见第章第节) 4)断开与连接的线束。(参见第章第节) 5)断开加油波纹软管及加油通气软管。(参见第章第节) 6)断开通气橡胶管。(参见第章第节) 7)断开燃油蒸发橡胶软管。(参见第章第节) 8)断开高压尼龙软管总成。(参见第章第节) 9)断开高压尼龙软管总成或者高压尼龙软管总成:(参见第章第节) BYD483QB 型发动机:断开高压尼龙软管总成 三菱 4G69 型发动

27、机:断开高压尼龙软管总成。 10)拆卸左后、右后轮速传感器总成线束固定支架安装螺栓,将固定支架与后副车架分离。(参见第 章第节) 11)拆卸左后、右后横向稳定杆拉杆及球头总成与后转向节支架间的安装螺母,并将稳定杆拉杆及球 头总成与后转向节支架分离。(参见第十八章第三节第七条) 12)依次拆卸后副车架与后悬上臂、导向臂、控制臂、牵引臂、下臂连接的紧固件,并将后副车架与 后悬上臂、导向臂、控制臂、牵引臂、下臂分离(参见第十八章第三节)。 13)分别拆卸后副车架左前安装支架 C、右后安装支架 F、右前安装支架 D、左后安装支架 E 处的螺栓 H 及螺栓 G,将后副车架总成及燃油箱总成 A 整体拆下,

28、并检查后副车架安装支架及橡胶限位块。 注: 检查后副车架左前、左后、右后、右前安装支架是否变形或者损坏,若出现变形或者损坏,则 更换相应的受损件,千万不能通过敲击等方式试图予以维修。 检查后副车架前、后橡胶限位块是否损坏或者开裂,如出现损坏或者开裂,则更换相应的受损 件。 14)拆卸燃油箱左、右固定带总成与后副车架安装螺栓,将燃油箱左、右固定带总成及燃油箱本体与 后副车架分离,分离出后副车架总成。(参见第章第节) 15)通过市场上购买的压力装置,分别将后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B、后橡胶衬套总成 C 与后副车架 焊接总成 A 分离。 注: 检查后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B、后橡胶衬套总成 C 是否

29、损坏或者橡胶是否老化,若出现损坏或者 橡胶老化现象则更换受损的橡胶衬套总成。千万不能试图对其进行维修。 重新安装后副车架前橡胶衬套总成 B、后橡胶衬套总成 A 时,橡胶衬套的安装应按下图所示方向安 装。 C B A 16)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后副车架总成,并注意以下事项: 重新安装时更换所有拆卸过的螺栓及螺母。 重新安装后副车架前、后橡胶衬套总成时,必须确保橡胶衬套的安装方向与规定的方向一致。 按规定扭矩值,锁紧所有安装部件。 检查车轮定位,必要时予以调整。(参见第十六章第一节第二条)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车身车身 第一节第一节 专用工具专用工具 第二节第二节 车门车门 一、组件位置索引:前门

30、一、组件位置索引:前门 二、组件位置索引:后门二、组件位置索引:后门 三、前门面板的拆卸和安装三、前门面板的拆卸和安装 注意:戴好手套,保护您的双手。 拆除前请先降下门窗玻璃,按下锁止按钮,方便操作。 1、拆除角护板 A.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沿图中 1 方向往外撬出前部底边,用双手往外掰。 B. 把金属卡簧紧固点从钣金分离后,沿图中 2 方向往上拿出角护板。 金属卡簧 1个 1 2 图 18-2-3-1 角护板拆卸示意图图 18-2-3-1 角护板拆卸示意图 1. 拆除开关面板 1)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平头螺丝刀将开关面板图示 A、C、D 点撬出,注意不要划伤开关面板 和门板; A

31、卡扣固定 2个 B 卡脚固定 2个 C 卡脚固定 1个 D 卡脚定位 3个 A A B B C D D D 图 18-2-3-2 开关面板拆卸示意图图 18-2-3-2 开关面板拆卸示意图 2) 断开开关面板接插器: 把开关面板撬出后, 按下图接插器上 1.2 部位的卡脚, 同时用力把接插器拔下, 完成开关面板的拆除。 1 2 图 18-2-3-3 开关面板接插器拆卸示意图图 18-2-3-3 开关面板接插器拆卸示意图 2. 拆除门板本体 1 2 3 4 A B 塑料卡扣 7个 螺钉 1个 螺钉 2个 图 18-2-3-4 前门面板本体拆卸示意图图 18-2-3-4 前门面板本体拆卸示意图 按

32、图中-的顺序拆卸: 用小号平头螺丝刀沿内拉手盖板边上撬出内拉手盖板, 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出盖板下的1个螺钉; 图 18-2-3-5 内拉手盖板示意图图 18-2-3-5 内拉手盖板示意图 用小号平头螺丝刀压住图示部位,同时用力往外撬出内扣手盖板,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出盖板后的 2 个螺钉; 图 18-2-3-6 内扣手盖板拆卸示意图图 18-2-3-6 内扣手盖板拆卸示意图 注意:尽量避免过度用力,减少对盖板的图示部位的划伤。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平头螺丝刀沿前门面板(B)的边缘插入,把 7 个卡扣固定点从钣金上剥离。 图 18-2-3-7 塑料卡扣示意图图 18-2-3-7 塑料卡扣示意图 确定

33、所有安装点都松开,锁止按钮(A)处于锁紧状态后,将前门面板(B)沿图示方向轻轻通过 锁止按钮往上拆出后,往前托出前门面板。 按下图 1-3 的顺序松开内扣手拉丝:1-把拉丝从内扣手座分离;2-把拉丝从固定轴卡脚中脱离; 3-往上拉出内扣手拉丝。 1 2 3 3 2 1 图 18-2-3-8 内拉手拉丝拆卸示意图图 18-2-3-8 内拉手拉丝拆卸示意图 按下图 1-2 顺序拆下门灯线束:1-用尖嘴钳钳住该卡扣底部,同时用平头螺丝刀将其撬出;2-沿 图示方向旋动门灯安装座将其取下。 1 2 1 2 图 18-2-3-9 门灯拆卸示意图图 18-2-3-9 门灯拆卸示意图 完成了上述步骤,将前门面

34、板从车门钣金上完全拆除,将其轻放至平整的地方,避免刮伤前门面板。 拆除过程中,尽量避免弯曲,以免起皱或断裂。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如下事项: 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确保门灯安装牢靠,内扣手拉丝连接正确,开关面板接插器接插正确; 检查车窗及电动门锁功能是否正常。 四、前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更换 四、前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更换 (1)前外把手及门锁的拆卸 (1)前外把手及门锁的拆卸 图 1 左前门锁体周边 参照图 1 和 2,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左前门锁的拆卸: 拆下如图 2 所示位置的螺钉和螺栓,需要的话要先拆下相应的贴片和堵盖; 扯下玻璃导轨里的玻璃泥槽,拆下玻璃导轨; 透过贴片

35、孔拆下外把手上的两个螺栓,取下外把手的前后护板; 拔掉拉杆上的塑料衬套; 通过车门内外板上的过孔将锁体和外把手取出。 右前门锁的拆卸同左前门。 (2)前门锁的安装 (2)前门锁的安装 前门锁的安装为拆卸的逆序: 通过车门内外板上的过孔将锁体和把手放入正确位置; 将拉杆通过塑料衬套安装在锁体和把手上; 装上外把手的前后护板,拧紧螺栓; 将玻璃泥槽逐段塞入导轨; 拧紧所有螺钉和螺栓,贴上贴片,盖上堵盖。 右前门外把手及门锁的安装同左前门。 右前门外把手及门锁的安装同左前门。 图 2 左前门锁体周边局部放大图 五、前门玻璃的更换五、前门玻璃的更换 1. 拆卸以下部件 外后视镜内三角板 门内板 防水薄

36、膜 2. 升降玻璃至可以看到两个紧固螺栓,并将其拆下。 3. 通过车窗槽小心将玻璃从车门外侧拿出,注意先将玻璃后端向上抬起,不要将玻璃落入车门内 4. 按照与拆卸前门玻璃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上下拖动玻璃,确认其升降自如、无卡滞现象 确认车窗玻璃封闭状态下玻璃与玻璃升降槽之间无间隙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玻璃定位 六、前门玻璃升降器的更换六、前门玻璃升降器的更换 拆卸 1) 拆下车门玻璃升降器开关总成。 2) 拆卸车门装饰护板。 3) 拆卸车门密封薄膜。 4) 接上玻璃升降器开关,将门窗玻璃降到合理的位置(使玻璃的两个安装孔露出)。 5) 拆卸玻璃安装螺栓。 6) 取下车门玻璃。 安装

37、 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来安装车门玻璃,注意下列各点: 1 当安装玻璃时,检查玻璃顶部与玻璃滑槽是否均匀地接触,及上下移动是否平稳。 2 用胶粘剂牢牢的粘住车门密封薄膜。 八、前门窗台内密封压条的更换八、前门窗台内密封压条的更换 1. 拆除前门面板 (第 页) 2. 更换前门窗台内密封压条 把密封条的一头用力往外拉,依次往下慢慢拉出即可将之拆除。安装时注意下图的定位基 准(左图)以及安装方位(右图) 。 3. 更换完前门窗台密封条后,安装好前门面板(第 页) 。 定位点植绒 图 18-2-8-1 前门窗台内密封条拆卸示意图图 18-2-8-1 前门窗台内密封条拆卸示意图 九、前门密封条更换 九、前

38、门密封条更换 1、 将固定于 A 柱下方的限位器紧固螺栓卸下 2、 拆下位于窗框两端的门密封条端卡,利用弯嘴钳子将门上的尼龙扣钉拆除,注意不要划伤车门 钣金。 3、 将门密封条拆下 4、 按照与拆卸前门密封条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将窗框段的前门密封条弯钩卡在前门窗框滚轧 件上相应的倒钩中,并注意以下事项 更换所有的前门端卡、尼龙扣钉 确保门密封条弯钩完全安装于钣金倒钩中 用水管向门缝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十、前门门框密封条的更换 十、前门门框密封条的更换 1、拆卸以下零部件 前门门槛内护板 2、从靠近 B 柱的上角开始,将前门门框密封条扯下 3、漆标位置对 B 柱上角,按照下面图前门门框密

39、封条安装方向示意图图示方向,将门框密封条安装 至车身钣金上并注意以下事宜 首先保证拐角处完全安装到位后再安装平直部分 不要按照固定的方向安装,以防将密封条拉长,导致密封条过长而无法安装,应将门框密封条大致摆 放好位置后再完全安装到位 用水管向门缝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车外 侧围钣金 车内 前门门框密封条安装方向示意图 十一、前门玻璃泥槽的更换 十一、前门玻璃泥槽的更换 1、 拆卸以下零部件 门内板 防水薄膜 2、 拆下前门玻璃,从窗框段泥槽开始,将泥槽向两边扯下,注意用力均匀,小心伤到手臂 3、 先将两个接角安装到位,然后将窗框段泥槽安装到位,最后将两边的导轨段的泥槽按照从上到 下的顺序安

40、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确保泥槽完全安装到位 升降几次玻璃,根据玻璃运动情况检查泥槽安装是否均匀,若玻璃出现运行速度不均匀等现象,请将 泥槽拆下后重新安装 用水管向玻璃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十三、前门缓冲块的更换(建议取消) 十三、前门缓冲块的更换(建议取消) 1、将前门缓冲块按逆时针方向旋下 2、将缓冲块按顺时针方向选入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调整缓冲块的高度,确保前门外钣后边缘比后门外钣前边缘高 0.5mm 左右 十四、后门面板的拆卸和安装 十四、后门面板的拆卸和安装 注意:戴好手套,保护您的双手。 拆除后请先降下门窗玻璃,按下锁止按钮,方便操作。 4. 拆除开关面板 1) 使用缠有保护胶

41、带的平头螺丝刀将开关面板图示 A、C、D 点撬出,注意不要划伤开关面板 和门板; D 卡脚定位 2个 A 卡扣固定 2个 B 卡脚固定 1个 C 卡脚固定 2个 D D A A B C C 图 18-2-14-1 开关面板拆卸示意图图 18-2-14-1 开关面板拆卸示意图 2) 断开开关面板接插器: 把开关面板撬出后,按下图接插器上 1.2 部位的卡脚,同时用力把接插器拔下,完成开关 面板的拆除。 图 18-2-14-2 开关面板接插器拆卸示意图图 18-2-14-2 开关面板接插器拆卸示意图 5. 拆除门板本体 螺钉 2个 2 塑料卡扣 7个 3 4 A B 1 螺钉 1个 图 18-2-

42、14-3 后门面板本体拆卸示意图图 18-2-14-3 后门面板本体拆卸示意图 按图中-的顺序拆卸: 用小号平头螺丝刀沿内拉手盖板边上撬出内拉手盖板, 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出盖板下的1个螺钉; 图 18-2-14-4 内拉手盖板示意图图 18-2-14-4 内拉手盖板示意图 用小号平头螺丝刀压住图示部位,同时用力往外撬出内扣手盖板,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出盖板后 的 2 个螺钉; 图 18-2-14-5 内扣手盖板拆卸示意图图 18-2-14-5 内扣手盖板拆卸示意图 注意:尽量避免过度用力,减少对盖板的图示部位的划伤。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平头螺丝刀沿后门面板(B)的边缘插入,把 7 个卡扣固定点从

43、钣金上剥离。 图 18-2-14-6 塑料卡扣示意图图 18-2-14-6 塑料卡扣示意图 确定所有安装点都松开,锁止按钮(A)处于锁紧状态后,将后门面板(B)沿图示方向轻轻通过 锁止按钮往上拆出后,往后托出后门面板。 按下图 1-3 的顺序松开内扣手拉丝:1-把拉丝从内扣手座分离;2-把拉丝从固定轴卡脚中脱离; 3-往上拉出内扣手拉丝。 1 2 3 3 2 1 图 18-2-14-7 内拉手拉丝拆卸示意图图 18-2-14-7 内拉手拉丝拆卸示意图 按下图 1-2 顺序拆下门灯线束:1-用尖嘴钳钳住该卡扣底部,同时用平头螺丝刀将其撬出;2-沿 图示方向旋动门灯安装座将其取下。 2 1 1 2

44、 图 18-2-14-8 门灯拆卸示意图图 18-2-14-8 门灯拆卸示意图 完成了上述步骤,将后门面板从车门钣金上完全拆除,将其轻放至平整的地方,避免刮伤后门面板。 拆除过程中,尽量避免弯曲,以免起皱或断裂。 6.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如下事项: 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确保门灯安装牢靠,内扣手拉丝连接正确,开关面板接插器接插正确; 检查车窗及电动门锁功能是否正常。 十五、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更换 十五、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更换 图 3 左后门锁体周边 (1)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拆卸 (1)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拆卸 参照图 3 和 4,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左后门锁的拆卸: 拆下如图

45、3 所示位置的螺钉和螺栓,需要的话要先拆下相应的贴片和堵盖; 透过贴片孔拆下外把手上的两个螺栓,取下外把手的前后护板; 通过车门内外板上的过孔将锁体和外把手取出。 右后门锁的拆卸同左后门。 (2)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安装 (2)后门外把手及门锁的安装 后门锁的安装为拆卸的逆序: 通过车门内外板上的过孔将锁体和把手放入正确位置; 装上外把手的前后护板,拧紧螺栓; 拧紧所有螺钉和螺栓,贴上贴片,盖上堵盖。 右后门锁的安装同左后门。 图 2 左前门锁体周边局部放大图 十六、后门玻璃和后三角窗玻璃更换 十六、后门玻璃和后三角窗玻璃更换 (1)后门玻璃的更换 1、拆卸以下部件: 外饰条 门内板 防水薄膜

46、2、将玻璃降至最低处,通过玻璃紧固螺栓安装工艺孔将两个紧固螺栓拆下。 3、卸下图 后门玻璃更换示意图上所示后门后玻璃后导轨的紧固件 A 和 B,小心的将玻璃导轨拿出, 必要时可以将窗框段的玻璃泥槽全部扯下 4、小心将玻璃从车门内侧取出,小心不要将玻璃落入车门内 4、按照与拆卸后门玻璃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事宜 将玻璃紧固前上下拖动玻璃,确认其升降自如、无卡滞现象 确认车窗玻璃封闭状态下玻璃与玻璃升降槽之间无间隙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玻璃定位 用水管向玻璃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B 玻璃紧固螺栓安装 工艺孔 A 后门玻璃更换示意图 (2)后三角窗玻璃的更换 (2)后三角窗玻璃的更换 1、 拆

47、除以下部件 外饰条 后门内板 防水薄膜 2、 按照后门玻璃拆除的步骤将后门玻璃拆除 3、 抓住后三角窗玻璃及后三角窗密封条,沿从车尾至车前的方向将三角窗玻璃及后三角窗密封条 取出,注意用力均匀以免碰伤手臂。 4、 将后三角窗玻璃从后三角窗密封条中取出 5、 按照与拆卸后三角窗玻璃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并注意以下问题 微调后三角窗玻璃的角度,确保后三角窗密封条的可见唇边与窗框之间缝隙均匀 确认后三角窗玻璃完全安装到位 用水管向玻璃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十七、后门玻璃升降器的更换 十七、后门玻璃升降器的更换 同第六节前门玻璃升降器的更换 十八、后门窗台内密封压条的更换 十八、后门窗台内密封压条的

48、更换 1. 拆除后门面板 (第 页) 2. 更换后门窗台内密封压条 把密封条的一头用力往外拉,依次往下慢慢拉出即可将之拆除。安装时注意下图的定位基 准(左图)以及安装方位(右图) 。 3. 更换完后门窗台密封条后,安装好后门面板(第 页) 。 定位点 植绒 图 18-2-19-1 后门窗台内密封条拆卸示意图图 18-2-19-1 后门窗台内密封条拆卸示意图 二十、后门密封条的更换 二十、后门密封条的更换 1、 将固定于 A 柱下方的限位器紧固螺栓卸下 2、 利用弯嘴钳子拆下门上的尼龙扣钉,注意不要划伤车门钣金。 3、 将后门密封条拆下 4、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前门密封条,并将窗框段的门密

49、封条弯钩卡在后门窗框滚轧件上相 应的倒钩中,并注意以下事项 更换所有的前门端卡、尼龙扣钉 确保门密封条弯钩完全安装于钣金倒钩中 用水管向门缝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二十一、后门门框密封条的更换 二十一、后门门框密封条的更换 1、 拆除以下零部件 后门门槛内护板 2、 从靠近 B 柱的上角开始,将门框密封条扯下 3、 漆标位置对 B 柱上角,按照下面图 后门门框密封条安装方向示意图 图示方向,将门框密封条 安装至车身钣金上并注意以下事宜 首先保证拐角处完全安装到位后再安装平直部分 不要按照固定的方向安装,以防将密封条拉长,导致密封条过长而无法安装,应将门框密封条大致摆 放好位置后再完全安装到位 用水管向门缝周围喷水,进行密封性检查 车外 侧围钣金 车内 后门门框密封条安装方向示意图 二十二、后门玻璃泥槽的更换 二十二、后门玻璃泥槽的更换 1、 拆卸以下零部件 门内板 防水薄膜 2、 拆下前门玻璃,从窗框段泥槽开始,将泥槽向两边扯下,注意用力均匀,小心伤到手臂 3、 先将两个接角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