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关节,肌学2010.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6126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IN关节,肌学20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QIN关节,肌学20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QIN关节,肌学20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QIN关节,肌学20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QIN关节,肌学20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IN关节,肌学20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IN关节,肌学2010.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系 BEIJ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DEPARTMENT OF ANATOMY 秦丽华 Qin lihua,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第一篇 运动系统 LOCOMOTOR SYSTEM,CHAPTER 2 RTHROLOGY关节学,Definition定义 Classifieation分类,fibrous joints 纤维连结,synchondrosis 透明软骨结合,suture 缝,cartilaginous joints软骨连结,syndesmosis 韧带连结,symphysis 纤维软骨结

2、合,synostosis骨性结合,SECTION1 INTRODUCTION总论,一. Direct joint直接 连接,suture 缝,cartilaginous joints软骨连结,intervertebral disc,symphysis 纤维软骨结合,syndesmosis 韧带连结,synostosis骨性结合,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关节面articular surface( 关节头articular head),关节腔articular cavity,1.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articulation,关节窝articular

3、fossa,二. Synovial joints, articulation(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s, articulation 滑膜关节,articular surface,articular cartilage,articular capsule,articular cavity,纤维层,滑膜层,6,(1). Ligaments韧带,2. Supplementary structure of articulation,Intracapsular ligament囊内韧带,Extracapsular ligament囊外韧带,articular disc(盘),(2).

4、Articular disc关节盘,(3). Articular labrum关节唇,9,Suprapatellar bursa 髌上囊,Alar folds 翼状襞,(4).Synovial fold and Synovial bursa滑膜襞和滑膜囊,10,3.Movement of articulation (1).Flexion and extension 屈和伸 在足部屈称为跖屈, 伸称为背屈,屈,屈,屈,伸,屈:组成关节的两骨相互靠拢,11,(2)Adduction and abduction内收和外展,12,(3)Medial rotation and lateral rotat

5、ion旋内和旋外 旋内:向前内侧 在前臂旋内称为pronation旋前, 旋外称为supination旋后 (4). Circumduction 环转运动(flexion , abduction,extension adduction),13,4. Classification of articulation 关节分类 (1).uniaxial joint单轴关节: 屈戌关节(滑车关节):屈伸 运动(如指骨关节,冠状轴) 车轴关节:trochoid joint or pivot joint :沿垂直轴做旋转运动,(2).biaxial joint 双轴关节: ellipsoidal joint

6、椭圆关节 (腕关节) saddle joint 鞍状关节,(3).multiaxial joint多轴关节 ball-and-socket joint or spheroidal joint 球窝关节(杵臼关节) plane joint平面关节,脊柱 vertebral column 椎骨间的连结 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髓核 nucleus pulposus,纤维环 anulus fibrosus,躯干骨连结,后纵韧带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前纵韧带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7、,棘上韧带 supraspinal ligament,黄韧带 anterior flava,棘间韧带 interspinal ligament,横突间韧带 intertransverse ligament,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脊柱的整体观,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 成年女性脊柱长约60cm,椎间盘突出(脱出),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组成: 肱骨头 肩胛骨关节盂 特点:典型的球窝多轴关节,头大,盂小,关节唇,囊薄而松弛,上壁有喙肱韧带,前后壁也有许多肌腱加入,囊下壁最为薄弱。肱骨头易向下脱位。,运动: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做三轴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8、,大骨盆 greater pelvis,小骨盆 lesser pelvis,下肢带连结,骨盆pelvis,组成:左右髋骨、骶骨尾骨及骨连结,界线: 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 耻骨结节、耻骨嵴、 耻骨 联合上缘 骨盆下口:尾骨尖、骶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坐骨支、 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骨盆性差 女性骨盆:短而宽,上口近圆形,较宽大,下口及耻骨下角较大,女性耻骨下角可达90100。(男性则为7075 ),Knee joint(膝关节): Composition: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Structure feature: 1.joint capsule:thin, loose 2.ligame

9、nts 3.Medial 、lateral meniscus 内、外侧半月板 4.Synovial fold and Synovial bursa滑膜襞和滑膜囊 Moveme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 rotation in half flexion position,Patellar ligament髌韧带 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腓侧副 韧带 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胫侧副韧带 Oblique popliteal ligament腘斜韧带 Cruciate ligaments of knee膝交叉韧带(a

10、nterior 、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前、后交叉韧带),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Patellar ligament,Quadriceps femoris tendon,股四头肌腱,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26,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腓侧副韧带,27,Medial meniscus,lateral meniscus,Suprapatellar bursa 髌上囊,Alar folds 翼状襞,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

11、re,关节镜,学习要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椎骨间的连接。 胸廓、骨盆的构造。 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运动形式。,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一. 肌的构造和形态,肌腹,肌腱 (腱膜),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二 .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起点 (定点) 止点 (动点) 通常把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 近近侧的附着点看作肌肉的起点或 定点。另一端为止点或动点。,每一个关节至少配布有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这些在作用上完全相反的肌称为拮抗肌。 功能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三. 肌的辅助装置 1. 筋膜 fascia 浅筋

12、膜 superficial fascia 深筋膜 deep fascia 2. 滑膜囊 3. 腱鞘,腱鞘,第二节 躯干肌,颈肌 胸肌 背肌 膈 腹肌 会阴肌,背肌,背浅肌,背深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竖脊肌,夹肌,一. 背肌,斜方肌 trapezius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浅层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 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 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2.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全身最大的阔肌。 位置:背下部浅层 起点:下6个胸椎的棘突、 全部腰椎的棘 突、 骶正中嵴

13、及髂嵴后部等处。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底。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3.竖脊肌 (骶棘肌) 位置:脊柱两侧纵沟内 起点:骶骨的背面、髂嵴的后部 止点:分出三束肌束,止于椎骨 和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 缩使使脊柱侧屈, 两侧使脊柱后伸和仰头,胸锁乳突肌 位置:颈部两侧浅层.,作用:单侧收缩,头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二. 颈肌,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穿过,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三. 胸肌 (一) 胸上肢肌 1. 胸大肌 2. 胸小肌 3. 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1. 肋间内肌 2. 肋间外肌,1. 胸大肌 p

14、ectoralis major 位置:胸部前上部浅层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 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 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 躯干,与背阔肌一起完成引 体向上的动作,也可提肋助 吸气。,2. 胸小肌 ectoralis minor,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 提肋以助吸气。,3.前锯肌 serratus anterior,起点:上8或9个肋骨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 廓。“翼状肩”。,肋间内肌 intercostales externi 肋间外肌 intercostales interni 肋间最内肌 in

15、tercostales intimi,四. 膈 diaphragm,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向上膨隆的穹窿形扁薄阔肌。中心为中心腱,周围为肌性部分 作用:重要的呼吸肌肉,三个裂孔及穿行结构: T12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和 胸导管 T10 食管裂孔: 食管和迷走神经 T8 腔静脉孔: 下腔静脉,五. 腹肌 1.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腹股沟浅环 2.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3.腹横肌:腹股沟镰(联合腱) 4.腹直肌 5.腹直肌鞘 6.腹股沟管: 四个壁,两个口,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压.,1. 腹外斜肌,2.腹内斜肌,3.腹横肌,4.腹直肌,5.腹直肌鞘 鞘前层: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

16、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 鞘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弓状线:在脐下45 cm以下,6. 腹股沟管 位置:腹前外侧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是肌和腱膜之间的裂隙。 结构:长约45cm,由外上斜向内下。四个壁两个口: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内容物: 精索(男) 、子宫圆韧带(女) 腹股沟斜疝,第三节 头 肌,面肌 (表情肌),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位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

17、运动,第四节 上肢肌,上肢带肌 臂肌: 前群 后群 前臂肌: 前群(9) 后群(10) 手肌: 外侧群 中间群 内侧群,一、 上肢带肌 三角肌: 位于肩部.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前部纤维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 后部肌纤维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方形肩” 冈上肌 使臂外展 冈下肌和小圆肌 使臂旋外 大圆肌 使臂旋内和内收 肩胛下肌 使臂旋内和内收,二、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可分前、后两群。前群 主要为屈肌,后群主要为伸肌。 (一) 前群 肱二头肌:位于臂前群肌浅层 长头:盂上结节 短头: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协助前臂旋后,喙肱肌 作用:屈和内

18、收肩关节。 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二) 后群 肱三头肌:位于臂后部 长头:盂下结节 内侧头:桡神经沟以 下的骨面 外侧头:桡神经沟外 上方的骨面 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一、髋肌 (一)前群 髂腰肌: 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 收缩时使髋关节屈和旋外. 阔筋膜张肌: 使阔筋膜紧张, 并屈髋关节,第五节 下肢肌,(二)后群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等。 臀大肌 位于臀部浅层,作用:可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 梨状肌 位于臀大肌深面,臀中肌的下面,作用:可使髋关节旋外。 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成上方 的梨状肌上孔 和下方的梨状肌下孔,有血管、神经通过。,二、大腿

19、肌 位于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内侧群和 后群。 (一) 前群 缝匠肌:屈髋、屈膝,并使已屈 的膝关节旋内。 股四头肌 位置:大腿前面 功能:屈髋伸膝 包括股直肌、股内侧肌、 股中间肌和股外侧肌,(二)内侧群(内收肌群)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大收肌 作用:髋关节内收,(三) 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伸髋、屈膝,三、小腿肌 (一)前群 由内侧面向外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拇长伸肌。 作用:都可使踝关节背屈。此外,胫骨前肌可使足内翻;拇长伸肌可伸拇趾,趾长伸肌可伸第25趾。 (二)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作用:使足外翻和踝关节跖屈,(三)后群 分浅、深两层 浅层: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称小腿 三头肌。 作用:使踝关节跖屈和屈膝关节。 深层:由内到外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拇长屈肌。 作用:三肌都可使踝关节跖屈。此 外,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尚可 屈趾,胫骨后肌可以使足 内翻。,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