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8791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0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前庭蜗器(耳),科普知识,首先必需知道耳不仅是一个听觉感受器,还是一个位觉感受器。所以耳的标准名词应为前庭蜗器,因为由前庭器(位觉感受器)和蜗器(听覚感受器) ,所以也可称为位听器。,前庭蜗器的结构,前庭蜗器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内耳,中耳,外耳,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由於暴露体表,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生冻疮。,祖国医学认为十二经络汇集在耳廓,形成一个倒置的人形,所以在针灸学中又延伸出一门耳针学。 有趣的是耳垂的中部是眼的投影点,真好是戴耳环的地方,是否经常剌激此点会变得眼明目秀!?,外耳道是传递声波的管道,平均长度为25毫米,根据物理原理,它对3000400

2、0赫兹的声波具有共振作用,大约可增益10分贝。而这范围的声波却是人类语言最常用的。 外耳道有一种腺体称耵聍腺,分泌耵聍(俗称耳屎)。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 长期不清理耵聍可能为形成耵聍堵塞,影响听力。,中 耳,它由鼓膜、鼓室和咽鼓管组成。,咽鼓管,鼓室,鼓膜,鼓膜:它向前外下倾斜,它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其主要部分呈凹向内的圆锥形。正因为它的位置和形态,它接受声波后不会产生余波,使我们能听到清楚的声音。,鼓膜(外面),听小骨,鼓室:它是在鼓膜和内耳之间的一个空间。 中耳炎就这个空间壁上黏膜发炎。 在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从外向内分别是锤骨、砧骨和蹬骨,它们连接鼓膜与内耳的前庭窗(椭圆窗)。

3、由于鼓膜面积比前庭窗大,再加上听小骨的杠杆作用,声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可增加约20倍。,砧骨,蹬骨,锤骨,咽鼓管:它是连接鼓室和咽的一个管道。 平时是闭锁的,当吞咽或开大嘴时开放,主要保持鼓室内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平衡。 所以大声时可掩耳或张大嘴。 若咽鼓管因某种原因发生堵塞,鼓室的空气被黏膜吸收,则形成鼓膜内陷,可使听力下降或产生耳鸣。 儿童的咽鼓管较水平又短,所以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较成人容易引起中耳炎,内 耳,深埋在颅骨(颞骨)内,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形态基本相同,从前向后分别称耳蜗(蜗管)、前庭(球囊和椭圆囊)和三根骨半规管(膜半规管)。 在骨迷路和膜迷路内充满的液体

4、叫外淋巴,膜迷路内的液体称内淋巴。,耳蜗,蜗管,前庭,球囊,椭圆囊,前庭窗,骨半规管,膜半规管,耳蜗和蜗管(蜗器),是听觉感受器,其感受器叫螺旋器,位于蜗管内,声音由蹬骨振动外淋巴,以行波的方式传入蜗管造成不同部位的螺旋器振动,而转变神经冲动,经蜗神经传到脑内。,耳蜗,蜗管,螺旋器,保护你的听觉感受器,若长期听某种高强度的声音,就可能造成这波长区域的听力下减,这就是所谓的噪音性耳聋。 用耳塞在闹市区听音乐等,这对你的听觉器非常不利。一般在闹市区的噪音值达90分贝左右,因此要听清楚耳塞讲的什么必须放大音量,这将可能造成听觉感受器的伤害。,前庭器,它是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颈部的位置和变速运动。 前庭中的圆囊和椭圆囊内有圆囊斑和椭圆囊斑是头部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在膜半规管中壶腹峭是感受角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它们经前庭神经传入脑内。,圆囊,椭圆囊,膜半规管,若前庭器过分敏感,就可能形成常见的晕车等。若变速运动太大,如海上行船遇大风浪,估计90%以上的人会发生晕船。 若内耳发生原因不明的水肿,可能就是美尼尔氏综合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