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8441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32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第二部分).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矿山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矿山安全基础知识,1、矿山地质安全知识 2、矿床勘探安全知识 3、井巷工程安全知识 4、矿山开采安全知识 5、矿山设备安全知识,震源操作人员禁止穿化纤服装;大雾、雷雨、以及黄昏天气禁止进行爆破操作;使用电雷管本身和起爆回路以及起爆电流要符合规定要求,杂散电流大于30mA,高压电网较近的区域、受射频电影响较大的区域不得使用电雷管;爆炸区域需要有专人警戒;所有操作应由专门人员来进行。 使用少量的爆破器材(炸药100kg,雷管200枚)要储存在专用的房间内。雷管要装箱上锁,与炸药分开存放,并隔开2m的距离。 运输时严禁将雷管和炸药混装混运,应由专人押运

2、。汽车应挂危险品标志,行驶速度不超过40km/h,能见度差时速度减半;存储和运输要有合适的包装,注意防震、防火、防潮。,1)震源使用、储存和运输,2、井巷支护以及维护要点,1、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 (联合使用锚杆和/或/以及喷射混凝土支护) 2、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支护 3、棚架支护 (木支架和金属支架),3、井巷施工的常见事故以及防治措施,顶板事故(及时支护、支护设计应合理) 立井的悬吊和提升事故(悬吊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矿山井巷施工与验收规范”,平时加强管理和维修; (完善提升机的各项装置和信号;完善井口设施,加强对罐笼、吊桶与钢丝绳的检修) 水灾事故 火灾事故 瓦斯和煤尘事故,4、顶板事故的

3、分析和预防,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 1)压垮型冒顶事故 2)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 3)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 4)漏垮型冒顶 5)冲击推垮型冒顶事故,5、冲击地压,1)按照原岩(煤)体的的应力状态 (重力冲击型、构造应力冲击型、中间型) 2)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I级轻微冲击,II级中等冲击以及III级强烈冲击) 3)冲击地压的防治 (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6、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要求,1)煤矿矿井属于一类用户 2)井下供配电网不允许中性点接地工作方式,不允许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3)电压

4、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应接地。,7、煤矿井下网络的三大保护,1)保护接地 2)漏电保护 3)过流保护 (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断相保护),第二节、矿山主要危害和危险,1)水灾: 2)火灾: 3)瓦斯: 4)煤尘: 5)顶板:,1、瓦斯,瓦斯:主要由甲烷、氮气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构成(狭义特指甲烷)。 瓦斯的赋存状态: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地勘钻孔测定法;实验室测定法;井下快速测定法。 瓦斯爆炸的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一定温度的引火源;足够的氧气。 防止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瓦斯积聚;瓦斯被引燃;瓦斯爆炸的扩展。,2、防止煤和瓦斯突出,1)防止瓦斯突出的措施 (

5、四位一体:突出预测;采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补充措施后进行检验) 2)区域性防治措施:开采保护层;大面积瓦斯预抽放;控制预裂爆破。 3)现场人员的防护措施:松动放炮、远距离放炮;反向防突风门、压风自救器,个体防护措施。,3、煤尘,1)煤尘爆炸的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着火源、空气中的氧浓度。其中,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决定反应能否进行的先决条件。 2)煤尘的危害:矽肺病、尘肺病和煤肺病。,4、煤尘的防治技术,1)采煤工作面防尘 (煤层注水、合理的截煤机构、喷雾降尘) 2)炮掘工作面 (湿式打眼、水泡泥、爆破喷雾) 3)机掘工作面 (通风除尘系统),5、防止矿山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1)防止粉尘积聚

6、 (减少巷道内的粉尘沉积、各个生产环节减少粉尘的产生、综合防尘) 2)杜绝引火源 (明火、静电、电气火花、摩擦火花、高温点等) 3)撒布岩粉法 (定期向巷道周遍撒布岩粉,对煤粉进行覆盖),6、煤的自燃发火过程,1)煤炭自然发火过程 (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 2)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和预报 (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以及组成;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温度以及气味等),7、内外因火灾的防止技术,1、内因火灾 (灌浆灭火、均压灭火、阻化灭火、惰性气体灭火、凝胶和泡沫灭火) 2、外因火灾(电气和皮带火灾) 电气:(过负荷、电气元件接触不良、误操作等) 皮带:跑偏、安装不当与托架摩擦生热。,8、火区启封的

7、条件,化验指标气体,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火区内温度降到30度 2、火区内氧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一氧浓度降到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度; 5、以上四项条件持续一个月以上。,9、矿井预防突水的措施,1)留设防水煤柱; 2)疏干; 3)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 4)建立防水闸门和防水闸墙; 5)注浆堵水。,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1、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 1) 车站调车工作应该按照车站作业过程以及掉车作业计划来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以及存放地点; 2)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

8、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调车领导人应正确及时编制、布置调车作业计划,调车领导人与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交接计划,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向司机正确交递和传达计划; 3)调车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的显示信号,机车乘务员要认真地确认信号并鸣笛回示,不足两人不准进行调车作业; 4)调车作业时要要认真执行要道和还道制度; 5)调车的速度应符合规定。,2接车作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P65 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3、监控装置的运行资料分析,监控装置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用干部辅助分析 1)退勤分析由退勤调度员对乘务员趟车文件中所记录的非常信息进行核对并作好记录; 2)日常分析是按照铁道部规定的分析

9、内容以及要求,对列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和监控装置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3)运用干部的辅助分析是由车队、车间、和段技术管理和领导干部进行逐级复检和抽查。,4、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1)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数量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280KN;列车中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三辆之内;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两辆;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列车最后第二、第三辆车不得连续关门。 2)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运输途中临时故障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5、红外轴温探测装置原则,在干线上应设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照30km布置

10、。铁路局设置红外轴温控测中心,铁路分局设置监测中心以及红外轴温复示终端,列检所设置复示中心。,6 集中连锁设备应保证的条件,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能转换;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的信号机不能开通;能监督是否挤岔,当挤岔时该进路的信号机自动关闭;被挤道岔未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控制台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复示。,7道岔的基本限度,道岔的“查照间距”不得小于1391mm; 道岔的“护背距离”不得大于1348mm。,8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铁路速度不超过140km/h 1)区间双线为4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其它相邻线为5m;第二与第三线为

11、5.3m; 牵出线与其它相邻线为6.5m;其它为4.6m; 铁路速度超过140km/h 2)区间双线为4.2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其他相邻线为5m;牵出线与其它相邻线为6.5m。,9 牵引供电基础知识,人员与供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不得少于2.0m 电气化铁路界限架的高度 不得超过4.5m 接触网与各部分的间距 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的距离大于300mm; 带电部分与货物的距离大于350mm; 跨越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大于500mm,10车辆大部件折断安全措施,车辆转向架、摇枕实行寿命管理,使用年限超过28年的配件全部报废; 车辆入厂、段修转向架除锈后进行分解探伤,重点检查; 车辆轮对入

12、厂、段修时,严格执行除锈探伤检查;加强制动梁端轴分解探伤检查等安全措施。,11有人看守路口安全防范,健全路口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道口员岗位责任制,加强嘹望和防护,提前立岗; 完善道口报警和防护安全措施;开展治安联防,加强与地方的安全联控,共同落实道口的安全防范措施。,12 电气化铁路安全,电气化铁路实行“V”型天窗作业时,应在设备照明、机具、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上网作业前要关闭电源,并落实接地和作业区段安全防护措施,接地线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和绝缘工具必须检测可靠良好,车站对作业区段的进路、道岔要落实闭锁,防止电力机车误入。,13 列车运行安全防措施,当列车发生

13、爆炸事故以及车辆顶部和货物发生异常状况时,必须先断电后处理,并及时将肇事车辆调入无电线路,待处理妥当,人员撤离后方可供电。,14 营业线施工安全防范,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基本要求 P73 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开通的条件以及规定 (开通条件要严格确认,按照允许速度放行列车,第一趟车不安排旅客列车,严禁盲目臆测放行列车) 施工积聚、设备管理规定,15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编制,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7日内向分局提出重大、大事故报告;分局在接到报告后十日内向铁路局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3日后,向分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分局在7日后公布处理结果,并报铁道局。 P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