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8584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充分认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一、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 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 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建设和发 展的法制保证。,教学内容,二、宪法的基本特征,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 修改程序:,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 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原则,议行合一原则,法治原则,保护公有制原则,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原则

2、,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原则,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人群的权利,(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依

3、法纳税的义务,四、我国宪法的实施,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 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必须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确保宪法的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 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目录,一、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概述 (二)民事主体 (二)民事权利 (三)民事责任 二、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案例: 甲、乙二人各有一辆汽车A、B。二人相互协商,就交换了各自的汽车,达成了合意。另有一人丙,对甲或乙(及其汽车)实施了侵害行为。这样,三位当事人之间形成了需要由

4、民法来进行规范与调整的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甲,乙,丙,合同关系,侵权关系,侵权关系,A,B,所有权关系,所有权关系,一、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调整横向的财产关系。,案例:,“拆迁处理, 全市最低价”,(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 3、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原则。 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三)民事主体,民事主体: 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在民事活动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三)民事主体,1、公民(自然人)

5、 (1)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行为能力 (3)监护制度 2、法人,(四)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是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返回,NEXT,案例: 中奖轿车归谁所有?,(四)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及形式 有效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 行为人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众利益 形式: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其他形式,(四)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2、无效的民事行为 3、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四)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4、代理 (1)代理的概念:是指代理人在代

6、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由此产生 的民事权利义务直接归属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2)代理的法律特征: (3)代理的种类,返回,下一节,(五) 民事权利,1、物权 2、债权 3、人身权 4、知识产权,返回,下一节,1、物权,(1)物权的概念: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2)自物权(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1、物权,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共有,按份共有:是指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共同共有:是指共同共有人均等的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3

7、)他物权: 权利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他人所有的财产所享有的权利,包括: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2、债权,(1)债的概念: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债的特征,(3)债的发生根据: 约定之债,合同所生之债,法定之债,不当得利所生之债,侵权行为 所生之债,无因管理 所生之债,3、人身权,(1)人身权的概念: 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与其人身不可分离、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特征:,(3)人身权的种类 人格权 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身份权 包括: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监护权、亲属身份权,4、知识

8、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商业识别性标记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种类: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六)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不履行民事义务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1、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2、侵权的民事责任,二、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1. 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2.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第4条),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5条),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等、行刑上平等。,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一)刑法概述

9、,案例:拐卖成年男子是不是犯罪?,以和平、诱骗的方式,拐卖成年男子。根据目前的刑法,该行为不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而是无罪。否则,将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二)犯罪理论,1、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重点把握刑法13条和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体、在什么样的主观心态支配下、实施了什么样的危害行为、侵害了什么样的客体。 换言之,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说明犯罪如何成立,因而是认定犯罪的规格、标准。,(1)对犯罪客体的理解: (举例),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研究犯罪客体,便于正确区分罪与非

10、罪、此罪与彼罪之间的界限和正确把握刑罚的轻重。,(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时间、地点、方法及刑法因果关系。重点把握对危害行为的理解。,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其意识和意志支配下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身体活动。,危害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就是犯罪人用积极的行动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此义务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之”。例如,遗弃罪就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3)对犯罪主体的理解,重点把握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方法和刑事责任能力的有关问题。即刑法第17、1

11、8、19条的规定。,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新修订的刑法典30条规定了单位犯罪。,(4)对犯罪主观方面的把握, 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概念、联系与区别。(举例),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3、排除犯罪的事由 (1)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基础条件:不法侵害存在,时机条件:正在进行,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主观条件:防卫意图的正当性,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第21条), 起因条件:现实的危险存在, 时机条件:危险正在发生, 主观条件:为使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三)刑罚适用,1、刑罚体系:,2、量刑制度:,(2) 自首、立功犯的刑事责任,(3) 缓刑的适用条件,(4) 数罪并罚的原则,3、 刑罚执行制度,(1)减刑 (2)假释,4、追诉时效 (87条),刑法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