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检查与防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811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检查与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检查与防治.ppt(1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医 学 微 生 物 学,教学内容: 细菌感染的检查 方法及防治原则,学 时: 学时,教学目的: 掌握临床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革兰染色法的步骤 熟悉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了解细菌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理 论,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细菌学诊断 (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示踪性检测 形态学检查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致病力和药敏测定 动物实验 毒力检测 药物敏感试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法,临床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1.无菌操作:避免人为污染,2.选准部位:根据疾病种类和病程不同, 采集

2、不同标本(specimens),如: 伤寒 第一周 取血 第二、三周 取大、小便、骨髓,3.早期取材 (1)疾病早期 (2)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如已用抗生素,应停 用12天 (3)机体免疫因素形成之前 (4)未出现合并或继发感染之前,4. 快速送检 : 大多数细菌低温送检,但奈瑟球菌须30-40保温送检,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是检查结果可靠性的保证,1 、直接涂片镜检,形态与染色性具有特征的病原菌可直接染色镜检,根据典型形态、排列、染色性做初步诊断,(一) 、病原菌分离鉴定的一般程序:,一、形态学检查,(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病原菌的某些形态特点 及运动性 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如:

3、用压滴法观察霍乱弧菌的“鱼群样运动”,暗视野检查 用于检查活菌、螺旋体及其动力,(2)染色标本的检查,染色,单染,复染,正染,负染 (negative staining),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单染色:只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可分为: 正染:标本着色,背景不着色 负染:标本不着色,背景着色,用于形态的观察,不能鉴别染色性,复染色: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 染色,目前常用的有:革兰染色法、抗酸染 色法、荧光染色、特殊染色法,既可观察形态结构,又可鉴别染色性,革兰染色法步骤:,制片: 涂片,染色:,结晶紫初染1分钟,水冲洗,碘液媒染1分钟,水冲洗,95%乙醇脱色30秒左右,水冲洗,稀

4、释复红复染30秒,水冲洗,干后油镜下观察,干燥,固定,涂 片,干 燥,固 定,染 色,镜 检,结果: 染成紫色称革兰染色阳性 G+ 染成红色称革兰染色阴性 G-,原理: (1)等电点学说 结晶紫为碱性染料,(2)化学学说 G+含有核糖核酸镁盐,能与结晶紫形成牢固的复合物,(3)通透性学说,G+ G-,P I 23 46,核糖核酸镁盐 + -,通透性 小 大,脂质 少 多,意义 : (1)鉴别细菌 (2)指导临床用药 (3)了解细菌的致病性,二、分离培养纯培养:,根据不同标本采取不同培养基。,分离化脓性球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可采用血平板;分离脑膜炎球菌可采用巧克力平板,菌落形态观察: 大小、表面

5、、透明度、边缘、高度、色素、溶血等,三、生化反应:,通过检测细菌代谢产物的生化反应鉴定细菌的种类,乳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硫化氢试验等。,四 、血清学鉴定: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用已知抗体检测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病原菌的血清型别,采用玻片凝集法。,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纸片扩散法(Ki

6、rby-Bauer法),五 、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原理: 聚乙烯板内含有各种稀释度的抗菌药物,实验时 加入100l浓度为105 CFU/ml的菌液,盖上盖板,35 1620h观察结果。孔底部清晰不出现细菌沉淀的最低 抗菌药物浓度即为该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通过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和耐药。再取0.01ml容量接种 环取肉眼观察无菌生长的液体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作次代 培养,经35过夜培养后观察最低抗菌药物浓度能杀死 99.9原始种入的细菌即为该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液体稀释法 (microdilution test),用微量加样器接种100l 到96孔中,盖上盖板。 同时

7、作阳性、阴性对照。,手工看浊度或仪器自动 判读。按照CLSI标准报 告细菌对某抗菌药物为 敏感、耐药和中介。,原理: E试条是一条5mm50mm无孔试剂载体,一面 固定有一系列预先制备的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稀释抗 菌药物,另一面有读数和判别的刻度。抗菌药物的梯 度可覆盖有20个MIC对倍稀释浓度的宽度范围。将E 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过夜,围 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 的刻度浓度即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对照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耐药、中介。,E-TEST,孵育后形成一椭圆形抑菌圈,抑菌圈和试条的相交 处的刻度即为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8、MIC) 。,六、细菌成分的检测 (detection of bacterial antigens):,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细菌抗原的检测,如: 协同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 荧光抗体法、酶免疫法、核酸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等,七、检测细菌相应抗体,均为免疫学方法,经典方法如: 凝集试验、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现代快速方法主要是免疫标记技术,通常采用取双份血清,其间间隔12周。后一份血清抗体效价比前一份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 的控制由预防和治疗两方面组成,预防:对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各个环节进 行控制,治疗:是通过抗微生

9、物药物和新医疗技 术来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发展,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特异性免疫的分类,自然免疫,人工免疫,自然主动免疫:隐性或显性感染,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或初乳获得母体抗体,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或类毒素等,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等,第6章 细菌耐药性,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抗菌药物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 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antibiotics)和化学合成的药物。,2.抗生素(antibiotic agents): 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它

10、特异病原微生物的产物。抗生素分子量小,低浓度就能发挥其生物活性,有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两类。,二、抗菌药物的种类 (一)按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1.-内酰胺类(-lactam),青霉素(penicillin)类:青霉素G、甲氧西林等。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类:头孢唑啉等。 头霉素:如头孢西丁。 单环-内酰胺类:如氨曲南。 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合用称泰能。 -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棒酸使酶失活。,2.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

11、e) 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 (SMZco)等。 喹诺酮(fluroqinolone)类:包括氟哌 酸、环丙沙星等。 7.其他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等。,(二)按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多粘菌素和杆菌肽。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现在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最多。

12、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为四类(表6-1)。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 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 4.抑制核酸代谢:叶酸代谢;核酸合成(喹诺酮、磺胺类),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表6-1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一、细菌的耐药性,(一)细菌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亦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某抗菌药物(抗生素或消毒剂)的相对抵抗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二)耐药性的程度 用某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13、(MIC)表示。临床上有效药物治疗剂量在血清中浓度大于最小抑菌浓度称为敏感,反之称为耐药。,(三)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产生水解酶和钝化酶,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3.改变药物作用位点,4.主动外排泵的作用,5.生物膜形成,(四)控制耐药性的策略,1.合理用药,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研制新的抗菌药物,4.破坏耐药基因,药敏实验等指导,(四)控制耐药性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制定抗生素用药常规,教育医务工作者和病人规范化用药,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 严格根据适应证选用药物,病人用药前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 按药物的药动学特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

14、案。 用药疗程应尽量缩短,一种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的感染则不任意采用多种药物联合。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避免滥用。,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加强药政管理,4.研发新抗菌药物,5.破坏耐药基因,传染病控制三大原则:,1.查明和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提高健康人群的免疫力,消毒与灭菌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消毒与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致病菌、非致病菌、繁殖体和芽胞。,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

15、长。,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asepsis):,没有活菌的意思。 无菌状态是灭菌的结果。,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后者比前者的效力大。 这是因为:,*湿热中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力大,干热灭菌 :,干热的杀菌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1.焚烧法: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 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2.烧灼

16、法: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3.干烤法:将物品置干烤箱内,加热至 160170 0C 2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 蒸发的物品。,4.红外线: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灭菌。 110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湿热灭菌:,利用热蒸汽的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1.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61.162.80c ,30min; 71.70c , 1530s杀灭液体中的病原 微生物或特 定的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用于牛乳制品、酒类等的消毒,2.煮沸法:,100 0c , 水浴,30min。 食具、一般外科器械消毒。

17、 杀死芽胞需13小时。,3.流动蒸气消毒法:,100 0c ,汽浴,3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芽胞。,4.间歇蒸汽灭菌法:,100 0c,汽浴,30min/次,流通蒸汽消毒法重复三次,每次间歇期置37温箱过夜,促使芽胞发芽变为繁殖体,被下一次蒸汽灭菌时杀灭。 主要用于营养培养基的灭菌,可杀死芽胞。,5.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 0c 汽浴(103.4kPa),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用于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灭菌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二、辐射杀菌法,(一)紫外线(ultraviolet ray,UV)杀菌

18、,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其中以260266nm最强。,*杀菌机制: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杀菌作用特点:杀菌作用强,穿透力弱。,*适用范围:,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二)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射线、r射线等。,应用范围: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食品。,三、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 血清、抗生素、抗毒素等除菌。,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保存菌种:冷冻真空干燥法 lyophilization,五、超声波杀菌法,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二、消

19、毒剂的主要种类,醇类-乙醇(7075%),碘酒 2%2.5% 、 新洁尔灭 0.05%0.1%,第三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一、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二、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三、温度,四、酸碱度,五、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地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广义地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

20、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

21、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生物安全,三、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实施情况。,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密切

22、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第十六章 螺旋体,要求掌握: 1、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2、熟悉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检验方法及防治原则; 3、了解螺旋体的概念,对人类有致病性的螺旋体属。,一、概念 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呈螺旋形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种属:,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及染色 细长,螺旋密而规则 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呈C、S形 外膜与肽聚糖层之间有两根轴丝(与运动 有关) 革兰阴性,着色难,常用于Fontana镀银 染色(棕褐色),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钩体),黄疸出

23、血热群钩端螺旋体,2、培养特性 钩体是目前唯一能人工培养的螺旋体 常用Korthof (柯索夫)培养基 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2周后出现云雾状 动物培养(小鼠),3、抵抗力 对热敏感,56,10分钟即死亡 对消毒剂敏感 对青霉素、金霉素敏感,治疗首选,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溶血毒素 细胞毒性因子CTF 内毒素样物质(脂多糖样物质) 细胞致病作用(CPE)物质 其他酶类(脂酶,脱氢酶),2、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钩体 病)俗称打谷黄,属自然疫源 性疾病。 传 染 源:鼠、猪(我国是幼猪) 传播途径:经健康或破损皮肤粘膜,3、致病机制:,钩体,经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在局部迅速繁殖,引起钩体血症

24、、败血症,向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扩散,至肝、肾、心肺、脑、肌肉损害,4、表现:,起病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有出血、黄疸、休克、DIC、伴心、肾功能不全。 寒热酸痛一身乏 眼红腿痛淋巴大,5、临床类型:, 黄疸出血型-最常见 流感伤寒型 肺出血型-最严重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三、微生物学检查 1、病原体检查 直接镜检:暗视野观察活体、镀银染色片 分离培养:标本接种于Korthof培养基 动物接种: 核酸检测:PCR、DNA探针,2、血清学诊断 显微凝集试验(凝集溶解): 已知钩体+血清 小蜘蛛样凝集 血清中补体含量高 凝集稍后溶解

25、1:400,4倍 补体结合试验: 1:20,四、防治原则 (一)控制传染源 (1)灭鼠 (2)加强家畜管理保护水源 (二)接种疫苗 (三)治疗青霉素首选,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同前、略) 2、培养特性:不能进行人工培养 3、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干燥、 化学消毒剂、抗生素等均敏感,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代表株是引起梅毒的苍白螺旋体苍白亚种。,二、致病性 1、梅毒螺旋体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人,人是梅毒螺旋体的唯一宿主,也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2、梅毒按传播途径分先天梅毒(胎传梅毒)和后天梅毒(获得性梅毒)。 3、获得性梅毒,经性接触传播,以反复隐伏和再发为特征,临床分为三

26、期。,期梅毒(初期)又称初疮 破坏性小,感染性极强 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结称“硬下疳” 多见于外生殖器 48周后,不治自愈,期梅毒 硬下疳自愈后,经过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期 破坏性小,感染性强 出现苍白亚种螺旋体血症 全身皮肤粘膜梅毒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向骨、关节、眼和其他脏器扩散,期梅毒 发性于感染后2年左右,也有长达1015年之久 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病变播及全身组织器官(皮肤、肝、脾、骨骼) 慢性肉芽肿,损害进展和消退常交替出现 严重者危及生命,4、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多发于在妊娠4个月之后 引起胎儿全身感染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 出生梅毒婴儿,可表现为马鞍鼻、锯齿

27、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 期梅毒 硬下疳渗出物 期梅毒 梅毒疹渗出物,淋巴结抽取液 (二)方法 、显微镜检查,2、血清学诊断 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抗原为(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 血清中的反应素为抗脂质抗体。 方法有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 适用于大量筛选,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抗原为(Nichols株螺旋体) 抗体为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方法有FTA-ABS试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优点:特异性强,可用于梅毒

28、螺 旋体证实试验,第十七章 支原体,要求掌握: 1、掌握支原体的概念、形态结构特点及培养特性; 2、掌握主要病原性支原体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 3、熟悉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第一节 支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一、概念:,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属于柔膜体纲中的支原体目,下分三个科: 支原体科 Mycoplasmataceae 螺原体科 Spiroplasmataceae 无胆甾原体科 Acholeplasmataceae,支原体科,支原体属64个种,脲原体属2个种,对人类主要致病性

29、支原体包括: 支原体 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 Mpneumoniae 肺炎、支气管炎 人型支原体 Mhominis 泌尿生殖道感染 生殖支原体 Mgenitalium 泌尿生殖道感染 穿透支原体 Mpenetraus 多继发于艾滋病 溶脲脲原体 Uurealyticum 泌尿生殖道感染,二、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体 积:最小0.20.3m,能通过除菌滤器 形 态:球形、丝状等,肺炎支原体, 结 构:细胞膜由三层含蛋白质和脂 质成分构成,内外两层为蛋白质,中层 为脂质 (含固醇)细胞膜外有荚膜(致 病因素),还有特殊的顶端结构(具有 粘附细胞),微丝网(与运动有关) 没有细胞壁, 染 色 性:

30、革兰染色阴性,Giemsa染 色呈淡紫色。,(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比细菌高(人和动物血浆) 生长缓慢,数日至数周后出现菌落 油煎荷包蛋样菌落 、“T”株,(三)生化反应,(四)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细菌弱, 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耐受, 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五)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一、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传播途径 - 经飞沫传播,发病年龄 - 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潜伏期 - 23W,临床表现-发热(约39)、头痛、持续 性顽固咳嗽、胸痛等。一般经310d主要 症状消失,但咳嗽可以持续1个月之久。,二、脲原体属,解脲脲原体(U. ur

31、ealyticum) 亦称溶脲脲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现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重点要求: 1、掌握立克次体的概念,主要种类及致病特点 2、熟悉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一、概念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二、特点 1、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多形态,革兰阴性; 2、含RNA和DNA两种核酸; 3、缺乏酶系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4、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以节肢动物为媒介; 6、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32、,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传染源:病人 传播媒介:体虱 人虱,人虱,人虱,人,人,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恙虫病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恙螨,莫氏立克次体(R.typhi),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种类 传染源 媒介昆虫 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力 普氏立克次体 人 人体虱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神经系统、心血管 系统损伤 莫氏立克氏体 鼠等 鼠蚤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等 恙螨 局部黑色焦痂 持久 (恙虫热) 发热、头痛、皮 疹 内脏损害,主要病

33、原性立克次体,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部分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菌OX19、OX2、Oxk等的菌体抗原有共同成分。由于变形菌抗原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常用这类变形菌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用于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此试验称为外斐试验,第十九章 衣原体,要求掌握: 1、衣原体的概念 2、沙眼衣原体亚种和所致疾病 3、衣原体的独特繁殖周期,一、概念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

34、原体属分为四个种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衣原体的共同特征,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方式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始体(initial body , IB)或 网状体(reticulate body, RB):,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原体(elementary body, EB):,形态小而致密者,形态大而疏松者,包涵体,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原体与始体的比较,(二)培养特性 专性细胞内寄生,常

35、用鸡胚、小鼠和细胞培养,(三)抵抗力 对热、消毒剂敏感 耐低温:-70度保存数年 抗生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敏感,四种衣原体性状比较,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引起人类沙眼的病原体。 一、致病特点: 1、传播方式:眼眼,眼手眼; 2、传播媒介:毛巾、玩具、扶手等。,3、感染方式:,原体,眼结膜上皮细胞,形成包涵体,局部炎症反应,感染,增殖,4、临床表现: 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 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中期 眼睑内翻、倒睫、角膜炎症,晚期角膜血管翳、云翳、致盲,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称“非淋”。,所致疾病,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

36、染 男性尿道炎 子宫颈炎和宫内膜炎,男性:腹股沟淋巴结炎症慢性淋巴肉芽 肿瘘管。 女性:会阴肛门直肠,导致狭窄或梗 阻、直肠瘘管。,性病淋巴肉芽肿-淋巴组织损害 人是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的自然宿主 通过性接触传播,为性传播疾病(STD),二、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眼结膜刮片 眼穹隆部或眼结膜分泌物 生殖道拭子或宫颈刮片 病灶部活组织,方法: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查包涵体 分离培养 : 鸡胚卵黄囊或传代细胞 抗原检测:免疫荧光,酶免疫法 核酸检测,三、防治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 抗生素、眼药水 拨睫毛 睑外翻术 角膜移植,待过滤的液体,滤膜,接负压吸引抽滤机,A:螺旋状菌丝 B:球拍状菌丝 C:结节状菌丝 D:鹿角状菌丝 E:梳状菌丝 B:关节状菌丝,真菌菌落 酵母型菌落(yeast colony) 菌落光滑、湿润。无菌丝 隐球菌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yeast-like colony) 外观和酵母型菌落相似,显微镜下可看到假菌丝 白色念株菌菌落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colony) 菌落系由多细胞菌丝体所组成 大多数丝状真菌或霉菌的菌落,图2. 细菌菌落,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油煎荷包蛋样菌落,医学微生物学,主 讲,罗屏。,医学微生物学,罗屏。,主 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