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原艺术文化学院】中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点和传承分析 【内容摘要】中原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可谓是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文章从中原音乐文化的定义谈起,从连续性、丰富性和典型性三个角度,分析了其所独具的艺术特点,并对其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原音乐文化 艺术特点 传承和发展一、中原音乐文化的定义“中原”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辞海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是泛指黄河中下游的所有地区。而狭义则特指河南省。在本文中,取其狭义的解释,即将中原地区视为以河南省为主的地区。而中原音乐文化,就是指河南音乐文化,包含民歌、民间器乐、戏曲和曲艺等多
2、种音乐类型,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音乐文物和音乐思想。概言之,就是河南地区所有音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二、中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点1.连续性所谓中原音乐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中原音乐文化自诞生之后,其传承和发展就没有间断过。一方面,从一些古典书籍的记载来看,关于中原音乐的内容,频繁出现于各朝各代的古籍中;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出土的文物来看,如贾湖古笛,殷墟中的磐、埙等,也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这种连续性自然是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分不开的。从经济上来看,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农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从政治上看,全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据了三席,洛阳、安阳和开封,都
3、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在经济和政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繁荣的音乐文化,并为其后来连续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2.丰富性中原音乐文化的丰富性,是指其类型多样和风格多元。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圈,这种中心地位使不同民族、地区、宗教之间的音乐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碰撞。既有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器乐的融合,也有不同音乐思想和观点的争鸣。中原母亲则用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将其全部融合在一起。所以说,中原音乐文化这种丰富性和兼容性,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3.典型性所谓中原音乐文化的典型性,是指众多音乐类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较小,依然保持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其既具有中国传统
4、音乐文化的普遍性,又具有作为中原音乐文化的特殊性。如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省有13项和音乐有关的项目入选,包含河南盘鼓、板头曲、信阳民歌等,这些音乐形式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保持了自身的特色,所以说其具有典型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典型性,才构成了中原音乐文化整体的丰富和多元。三、中原音乐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考1.加大对中原音乐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中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谓是一座宝藏。尽管对其的挖掘从未间断过,但是这种挖掘还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应该从继续挖掘和及时抢救两个方面双管其下。首先是继续挖掘。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手段上,都较之以往
5、有了很大的提高。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一些受制于物质或技术条件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重新审视,开始新一轮的研究。同时面对已挖掘出的资源,则应该从当代音乐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通过新的挖掘和对现存资源的加深研究,从源头上保证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其次是积极保护。因为历史悠久和音乐文化所特有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有很多珍贵的音乐资源流失,所以对现有资源的抢救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这种保护的形式是十分多样的,比如为一些民间艺人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所掌握的音乐技艺后继有人;对已经出土的一些音乐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举办专题研讨会或比赛等,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
6、的普遍重视。所以说,对新资源的大力挖掘和对现有资源的保护,是发展中原音乐文化的首要任务。2.对中原音乐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说中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丰厚和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这种结论从何而来?又怎样使人民群众充分领略到其魅力,并对当代音乐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那就是对其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中原音乐文化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但是对其的研究,还应该更加专门化和多元化。所谓专门化,是指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机构从事专项研究,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这个专门机构的建立,各种研究将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反之,如果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则可以整合和领导各方面的资源,使研究获得
7、本质的提升。关于这个研究机构的建立,可以由政府牵头,并在物质条件上予以充分的保证,使之真正成为研究中原音乐文化的权威。其次是多元化。一门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一个专业机构的领导,还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使研究队伍更加丰富和充实。如一些民间艺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等,都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专业和多元化的融合,使中原音乐文化得到更深入和更全面的研究。3.大力推进音乐文化品牌建设所谓音乐文化的品牌建设,是指通过一些音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使之成为该文化的代表。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音乐文化的品牌建设,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音乐文化精品,让全国和全世界的观众充分领略到
8、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巨大魅力。如歌剧木兰诗篇,其取材于中国妇孺皆知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邀请国内顶尖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将其用歌剧的形式重新表现出来,不但受到了国内观众的普遍欢迎,同时还远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演出,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赞誉。又如少林禅宗音乐大典,河南是少林文化的发源地,佛教音乐也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对此,主办方选择少林寺周围的山峦作为天然舞台,邀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曲家谭盾担任音乐总监,创作出了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其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通过这种音乐精品
9、的打造,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其魅力和价值的同时,更表现出一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继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 4.建立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基地人才是一项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当前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尤其需要充足的后备人才作为支撑。笔者认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无疑是这项人才建设的最佳人选。一方面,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都有着较为扎实和完善的音乐理论知识,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们能够迅速投入其中;另一方面,高校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能够将此项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中原音乐文化如果能够在河南的高校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不但能够丰富当前的教学资源,也能够让这种音乐文化
10、以更好的方式传播,对于大学生和音乐文化本身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所以说,应该将河南省的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将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重点关注的人才资源。具体来说,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中原音乐的内容,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有学生有志于这项事业的研究,则可以在工作待遇上予以适当的关照等,使他们真正成为新时期中原音乐发展的主力军。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也正是这种多元性,才映衬出了民族文化的宝贵。中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珍。其艺术、文化、思想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近年来,无论是河南各地政府还是各种官方和民间的音乐组织
11、都为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但使其得到了传承,还使其得到了新的丰富。相信中原音乐文化的魅力,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肯定,更将会在新的时期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也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一个音乐工作者所乐于看到并为之努力的。参考文献:1李法桢.论中原音乐的历史演进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2王敏.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J.四川文物,2009(05).3李芳.中原音乐的特点及现状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3(07).4王风雷.“中原音乐文化”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傅丽娜.中原弦索音乐的传承与变迁J.中国音乐学,2011(01).作者单位: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艺术创作中心(责任编辑: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