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3361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7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个人所得税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1 1、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一、税收的内涵一、税收的内涵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约90%);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我国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立法立法1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1980年制定(适用于外籍人士)1994年修改后建立起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

2、度2007年再次修改(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采用分类所得税制的税制模式。采用分类所得税制的税制模式。将个人所得分为11类并实行不同征税2 2、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工薪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财政部批准的其他所得。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与与国际接轨国际接轨 扣除标准统一扣除标准统一8001600 2000 采用税源扣缴的课税方式采用税源扣缴的课税方式 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以支付

3、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均为我国的居民纳税人。即一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原因在国外居住,但在其原因消除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中国为其习惯性住所。张某为中国公民,张妻在中国。张某到迪拜务工2年一直没回国。张某是中国居民纳税人。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人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人 认定居民纳税人的两个标准认定居民纳税人的两个标准 在中国境内(关境或税境,即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1.1-12.31.)在中国境内住满1年(365天)的人为中国居民纳税人。临时出境一次不超30天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

4、90天的,不扣减天数。居住时间标准居住时间标准 纳税义务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都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个税。非居民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纳个税。英国公民玛丽2007年4月应聘为广州某高校教师,当年取得该大学支付的薪金¥8万元;此外,玛丽当年在英国取得专利转让费5千英镑。2008年取得该大学支付的薪金¥15万元,暑假回英国20天(其余时间在中国大陆),期间受聘当地一中资公司当翻译,取得报酬1千英镑。问:玛丽上述所得是否应向中国政府纳税?2007年为非居民纳税人,只就薪金¥8万元向中国纳税。其专利转让费5千英镑不须向中国纳税。2

5、008年为居民纳税人,薪金¥15万元及翻译所得的1千英镑须向中国纳税。三、个税的计算(重点)三、个税的计算(重点)1000元 10%=100(元)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某人取得1000元收入,税率为10%,应缴纳多少税款?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税率 统一扣除额统一扣除额养老保险金 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1、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扣除额)(月工薪收入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一)工薪所得税(一)工薪所得税(适用于中国公民)(适用于中国公民)扣扣除除额额 依法交纳的依法交纳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2006年1月1日前为800元2006年1月

6、1日起为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为2000元 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级,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级,对每一级制定不同的税率,全部课税对象对每一级制定不同的税率,全部课税对象按不同级次的税率计算税款,然后将各级税款按不同级次的税率计算税款,然后将各级税款相加,即为全部应纳税款。相加,即为全部应纳税款。税税率率级数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不超不超500 502超超500不超不超2000 10253超超2000不超不超5000 151254超超5000不超不超20000 203755超20000不超400002513756超40000不超60

7、0003033757超60000不超800003463758超80000不超10000040103759超1000004515375 税率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超额累进税率)单位:元500元元税率1500元500元3000元15000元20000元20000元20000元20000元超过部分 某教师2009年4月份的工资收入3900元。依法缴纳的养老保险300元、住房公积金500元。问: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3900-(2000+300+500)=1100(元)应纳税额=110010%-25=85(元)5005005%=25(元)(1100500500)10%=60(元)应纳税

8、额=25+60=85(元)级数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不超500 502超超500不超不超2000 1025 某工程师上月的月薪为某工程师上月的月薪为1280012800元,依法缴纳的养元,依法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老保险费10201020元、住房公积金元、住房公积金15001500元。问:应缴纳多元。问:应缴纳多少个税?少个税?应税应税所得额所得额=12800=12800(2000+1020+15002000+1020+1500)=8280=828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8280=828020%-375=128120%-375=1281(元)(元)级数应税所得额税率(%

9、速算扣除数1不超不超500 502超超500不超不超2000 10253超超2000不超不超5000 151254超超5000不超不超20000 20375应税应税所得额所得额=12800=12800(2000+1020+15002000+1020+1500)=8280=8280(元)(元)5005005%=255%=25(元)(元)1500150010%=15010%=150(元)(元)3000300015%=45015%=450(元)(元)(82808280500 500 1500 1500 30003000)20%=65620%=656(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5+150+450

10、656=1281=25+150+450+656=1281(元)(元)年终奖全额先除以年终奖全额先除以12,按得出的商数确定适用,按得出的商数确定适用 税率,再将年终奖全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税率,再将年终奖全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注:年终奖的计税方法一年只能适用一次)(注:年终奖的计税方法一年只能适用一次)2.2.年终奖的计税年终奖的计税 2009年9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原年底双薪的计税方法(按独立一月不扣除任何费用)停止执行,年底双薪将归入年终奖计税。广东对年底双薪不征税。张先生2010年1月取得工资收入6000元,依法缴纳的养老保险

11、金和住房公积金共1200元,并取得年底双薪,还有年终奖13000元。问:张先生该月应缴纳多少个税?工资应纳税额工资应纳税额=(6000-2000-12006000-2000-1200)15%-125=29515%-125=295(元)(元)年终奖税率:(年终奖税率:(13000+600013000+6000)12=1583.3412=1583.34,税率为,税率为10%10%年终奖应纳税额年终奖应纳税额=(13000+600013000+6000)10%-25=187510%-25=1875(元(元 )应纳税额共应纳税额共=295+1875=2170=295+1875=2170(元)(元)计税

12、方法: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计税方法: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 张先生2009年10月份工资4000元,依法缴纳“三险一金”900元,当月取得季度奖6000元。问:应纳多少按个税?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4000+6000-2000-9004000+6000-2000-900)=7100=7100税率:税率:20%2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375375应纳税额应纳税额=710020%-375=1045=710020%-375=1045(元)(元)3.3.年终奖以外的其它名目奖金的计税年终奖以外的其它名目奖金的计税(半年、季度、先进、考勤奖等半年、季度、先进、考勤奖等)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9月1

13、日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4.4.董事费、监事费董事费、监事费个人在公司(含关联公司)任职,同时兼任兼任董事或监事的,应将董事费或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薪所得项目缴纳个税。对于不相关联的外部外部董事费或监事费,按劳务所得征税。李某月薪8000元。兼任子公司董事,年薪为60000元,按月发放。两项所得每月扣除“三险一金”2500元。每月应纳多少个税?【80008000(60000600001212)2000200025002500】20%20%375=1325375=1325(元)(元)工薪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工薪所得税存在的问题1、扣除额有待提高、扣除额有待提高2、扣除额

14、不同地区应有差别、扣除额不同地区应有差别3、人头税应向家庭税过度、人头税应向家庭税过度四口之家:只有一人有四口之家:只有一人有工资,月薪工资,月薪80008000元,扣元,扣“三险一金三险一金”20002000元。元。须缴所得税为:须缴所得税为:(8000800020002000)15%125=475四口之家:每人月薪四口之家:每人月薪25002500元,共元,共1000010000元,元,扣扣“三险一金三险一金”各各500500元。四人应缴所得税为:元。四人应缴所得税为:(250025002000500)=0 0级数全年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5000502超500010000102

15、503超10000300002012504超30000500003042505超50000356750(二)个体工商户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二)个体工商户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税经营所得的个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全年应税所得额全年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应税所得额全年应税所得额=全年收入额(成本全年收入额(成本+费用费用+损失等)损失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某个体餐厅去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8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定,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等

16、扣除额为13万元。问:该户应缴纳多少个税?应税所得额=180000-130000=50000(元)应纳税额=50000 30%-4250=10750(元)级数全年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5000502超500010000102503超10000300002012504超30000500003042505超50000356750 由于个体工商户往往未建立完整的纳税资料,实践由于个体工商户往往未建立完整的纳税资料,实践中多实行定税。中多实行定税。以每次劳务所得为应税所得额。属同一项目连以每次劳务所得为应税所得额。属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

17、收入为一次 。每次所得每次所得不超不超40004000元的,元的,扣除费用扣除费用800800元;每次元;每次所得所得超超40004000元的,扣除元的,扣除20%20%的费用。的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800)20%2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 120%20%)20%20%(三)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三)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20%)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

18、取得的所得。某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授课,每周一次,9月份授课4次,每次课酬1200元。应缴纳多少个税?应纳税额=12004(120%)20%=768(元)某技术员利用业余时间为另一公司试调机器,一次性取得劳务收入3700元。应缴多少个税?应纳税额=(3700-800)20%=58020%=580(元)(元)劳务报酬所得加成征收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加成征收税率表级数级数 每次应税所得额每次应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不超200002002超20000500003020003超50000407000 加成征收(难点)加成征收(难点)劳务报酬每次应税所得额超劳务报酬每次应税所

19、得额超2 2万元不超过万元不超过5 5万万元部分,按应纳税额加征元部分,按应纳税额加征5 5成成(50%50%);超);超5 5万元万元部分,加征部分,加征1010成成(100%10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某歌星出席一场演唱会取得劳务报酬6万元,应缴纳多少个税?第一种计税方法:应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应税所得额超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 30%,速算扣除数2000元(见税率表)应纳税额=4800030%-2000=12400(元)级数级数 每次应税所得额每次应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

20、除数 1不超200002002超20000500003020003超50000407000第二种计税方法:应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基本应纳税额:48000 20%=9600(元)应税所得额超2至5万元的部分为48000-20000=28000(元)加成征收额:2800020%50%=2800(元)(应税所得额超2万不超5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共:9600+2800=12400(元)某歌星出席一场演唱会取得劳务报酬6万元,应缴纳多少个税?某明星出席一场文艺会,取得劳务收入8万元,应纳多少个税?第一种解法:第一种解法:应税所得额:80000(1-20%)=640

21、00应税所得额超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见税率表)应纳税额:6400040%-7000=18600级数级数 每次应税所得额每次应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不超200002002超20000500003020003超50000407000第二种解法:第二种解法:应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基本应纳税额:64000 20%=12800应税所得额超过2万不超过5万元部分(即30000元)加征50%;加成征收额为30000 20%50%=3000(元)应税所得额超过5万元部分6400050000=14000)加征100%加成征收额

22、为14000 20%100%=2800应纳税额共:12800+30002800=18600(元)某明星出席一场文艺会,取得劳务收入8万元,应纳多少个税?(五)财产租赁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管的通知管的通知 2006 2006年年6 6月月1 1日起执行日起执行(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税(税率(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税(税率2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所得。著作权、非专利技术所得。扣除规定与劳务报酬

23、相扣除规定与劳务报酬相同。即每次不超同。即每次不超40004000元的,扣元的,扣800800;超;超40004000元的,元的,扣扣20%20%。但不存在加成征收。但不存在加成征收。将原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将原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加、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合并、个人所得税合并按按综合征收率综合征收率征收,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仍按现行政策规定征收。新规自仍按现行政策规定征收。新规自20082008年年3 3月月1 1日日起执行。起执行。按月租金收入适用综合征收率按月租金收入适用综合征收率按月租金收入适用综合

24、征收率按月租金收入适用综合征收率不足不足不足不足10001000元的,为元的,为元的,为元的,为4%4%;10001000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含含含含),不满,不满,不满,不满20002000元的,为元的,为元的,为元的,为6.35%6.35%;20002000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含含含含)的,为的,为的,为的,为8.35%8.35%。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按月缴纳,于月终后月终后10日日内申报纳税。逾期申报或不申报的,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征收方面,各地税征收方面,各地税务机关可委托乡镇、街务机关可委托乡镇、街道的道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流动人口和出租流动人口和出租

25、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屋管理服务中心屋管理服务中心屋管理服务中心”等出等出租屋管理部门代征。租屋管理部门代征。1.每次稿酬收入不超每次稿酬收入不超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稿酬(稿酬 800)20%(1 30%30%)=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 14%14%2.每次稿酬收入超每次稿酬收入超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稿酬稿酬(120%)20%(130%)=稿酬稿酬 11.2%(六)稿酬所得的个税(六)稿酬所得的个税 再版的,每次再版所得为一次;下列稿酬所得的计税规定:下列稿酬所得的计税规定:连载的,以连载完成后的全部所得为一次;追加印数的,与原出版的所得合并为一次;预付或分次

26、付稿酬的,合计为一次;先连载后出版或先出版后连载的,为两次纳税;某作家在报刊上分某作家在报刊上分4 4次连载一篇小说,每次次连载一篇小说,每次取得稿酬取得稿酬800800元。连载后引起轰动,出版社将其以元。连载后引起轰动,出版社将其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作家再次获得稿酬单行本形式出版,作家再次获得稿酬2000020000元。计元。计算该作家应缴纳多少所得税?算该作家应缴纳多少所得税?确定计税方式:先连载后出版的,为两次纳税。连载应纳税额=(4 800-800)14%=336(元)出版应纳税额 =20000(120%)20%(170%)=20000 11.2%=2240应纳税额共=336+2240=

27、2576(元)某教授2008年出版小说黑,取得稿酬2万元,已缴纳了个税。2009年追加印数又取得稿酬1.5万元。第二次酬所得应缴多少个税?2008年2万元稿酬应纳税额 =20000 11.2%=2240(元)2009年追加印数与原出版稿酬合并一次纳税=(20000+15000)11.2%=3920(元)已缴纳2240,第二次应纳税额为 3920-2240=1680(元)确定计税方式:追加印数的,与原出版所得合并为一次计税。房屋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广州市房屋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广州市 税率税率20%20%税率税率1%1%两种征收方法(七)财产转让所得的个税(七)财产转让所得的个税应纳

28、税额应纳税额=(转让收入原值合理费用)(转让收入原值合理费用)2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转让收入转让收入1%2009年6月5日财政部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人双方以下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人双方不征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一)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八)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八)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

29、收入每次收入20%20%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不得扣除任何费用。2.偶然所得中的体育、福利彩票,单注中奖不超1万元的,不需缴税。超过1万元部分,由举办中奖的单位代扣20%个税。储蓄存款的利息税1999年11月1日前不征税1999年11月1日后征20%2007年8月15日起按征按征5%2008年年10月月9日起暂免征收日起暂免征收四、捐款扣除规定四、捐款扣除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性社团或国家机关用于教育、扶贫、救灾等公益性捐赠,不超应税所得额30%30%的,准予扣除。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扣除限额)扣除限额)税率税率扣除限额扣除限额=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

30、30%某教师一次获得稿酬6000元,通过民政局捐赠灾区2000元。计算其稿酬应纳的个税是多少?应税所得额:6000(1-20%)=4800(元)扣除限额:480030%=1440(元)捐赠额2000 1440 只能扣除1440(元)扣除后的应税所得额:4800-1440=3360(元)应纳税额:3360-20%(1-30%)=470.4(元)五、个税的免纳项目1.省级政府、国务院部委和军以上单位,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如国家体育总局颁发“北京2008奥运”金牌奖金¥35万。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如国库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

31、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如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六、个税的缴纳六、个税的缴纳1.1.自行申报纳税自行申报纳税 2.2.代扣代缴纳税代扣代缴纳税代扣人可获2%手续费。偷税罪最高可处7年以下徒刑,罚款1-5倍。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薪的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 分笔取得属于一次性劳务、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