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糖酶3学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7347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糖酶3学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6章糖酶3学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6章糖酶3学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6章糖酶3学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6章糖酶3学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糖酶3学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糖酶3学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糖 酶 (3学时),主要内容: 6.1 淀粉酶 6.2 乳糖酶 6.3 纤微素酶 6.4 果胶酶,6.1淀粉酶,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淀粉和-1.6糖苷键结合的支链淀粉所组成 淀粉-糖原-糊精-多糖-限制糊精(由4个或更多个葡萄糖基构成的寡糖,含-1.6糖苷键)-双糖-葡萄糖 了解淀粉酶作用位点及其产物,6.1.1淀粉酶分类及性质,补充:葡萄糖异构E 是催化葡萄糖,生成果糖的异构化反应。镁离子和钴离子对这种酶有激活作用,葡萄糖浓度越高,E反应V越快,这种E随产物果糖浓度的提高,E的活性就降低。,6.1.2. 淀粉酶水解产物,6.1.2.1 -淀粉酶 以直链淀粉为底物

2、时,反应一般按两个阶段进行,首先,直链淀粉快速分解,产生寡糖,粘度及与碘返生呈色反应的能力很快下降;第二阶段,寡糖缓慢地水解生成最终产物葡萄糖和麦芽糖。 以支链淀粉为底物时,产生葡萄糖、麦芽糖和一系列-限制糊精,(1) -淀粉酶的性质,-淀粉酶的分子量范围是15600139300,通常为4500060000,其分子中的巯基往往是酶催化活性的必需基团。所有-淀粉酶都是金属酶,每个酶分子至少含有一个钙离子,它是-淀粉酶的激活剂,钙与酶分子的结合非常牢固。只有在低pH和同时存在鳌合剂的条件下,才能将酶分子中的钙除去。如果将酶分子中的钙完全除去,就能导致酶基本上失活和对热,酸或脲等变性因素的稳定性降低

3、。,(2) pH对-淀粉酶作用的影响,一般-淀粉酶在pH5.58比较稳定,当pH4以下时易失活,酶的最适pH在56,,(3) 温度对-淀粉酶作用的影响,温度对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纯化的-淀粉酶在50 以上容易失活,但是有钙离子大量存在的条件下,酶的热稳定性会增加。 食品工业中淀粉酶水解温度高还是低好?,6.1.2.2 葡萄糖淀粉E 外切酶,商业酶制剂由霉菌产生,作用pH4-5,将C(1) 构型从转变为型 以直链淀粉为底物时,产物葡萄糖 以支链淀粉为底物时,不完全,有葡萄糖,可能还有-限制糊精,如有-淀粉酶参与可使支链淀粉完全降解。,6.1.2.3 -淀粉酶 外切酶,作用pH5.0-6.0,将C

4、(1) 构型从转变为型 以直链淀粉为底物时,当直链淀粉含有偶数葡萄糖基时,终产物为麦芽糖;当直链淀粉含有奇数葡萄糖基时,终产物除麦芽糖外,还有麦芽三糖和葡萄糖。 以支链淀粉为底物时,产物为麦芽糖(50-60%)和-限制糊精,6.1.2.4 异淀粉酶 专一分解支链淀粉型多糖中-1.6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和糊精 经典试题:以支链淀粉(或玉米淀粉)为原料,制造果葡糖浆,需要哪些酶参加催化反应?,6.2乳糖酶,乳糖是一种二糖,溶解度低,20/15%溶解,甜度低,以蔗糖100,则乳糖16,牛奶中乳糖占固形物30%。 炼乳、冰淇淋等乳制品,由于温度变化,常常有乳糖结晶析出,呈颗粒状结构 生活在亚洲一些地区的

5、居民,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而不能代谢乳糖,对牛奶有过敏性反应,出现腹泻。 乳糖酶为-半乳糖苷酶,可使乳糖分解成大致等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及少量聚半乳糖。,6.2.1.影响乳糖酶作用因素,6.2.1.1 温度,6.2.1.2 不同pH介质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细菌乳糖酶最适pH在7.0,霉菌乳糖酶最适pH接近于5.0,酵母乳糖酶最适pH在6.0。 牛奶、脱脂牛奶、炼乳的pH对酵母乳糖酶很适合; 乳清及其浓缩物的pH对霉菌乳糖酶很适合。,6.2.1.3激活剂 硫化物或亚硫酸盐可以提高乳糖分解速度,6.2.2. 食品工业应用实例,6.2.2.1 在冰淇淋中应用 如果冰淇淋中脱脂奶粉量超过12%,在其贮藏和

6、销售期间经过较大的温度变化,便有乳糖析出。 使50%乳糖分解,在冰箱中保存4个月,乳糖也不会结晶。 方法:乳糖酶先分解脱脂牛奶,再制造冰淇淋。 直接将乳糖酶加到冰淇淋配料中。,6.2.2.2 冷冻炼乳、浓缩乳清 乳糖结晶析出,会促使酪蛋白凝聚,不合食用。,6.3纤微素酶,纤微素酶: -1,4葡聚糖4-葡聚糖水解酶,作用于纤维素和从纤维素派生出来的产物,极有前景(能源甘蔗)。,6.3.1. 分类,1.1 纤维二糖水解酶:对纤维素具有最高亲和力,能降解结晶纤维素 1.2 -1,4葡聚糖酶:外切和内切,以葡萄糖为单位 1.3 -葡萄糖苷酶:作用于小分子量底物时表现出最高活力,6.3.2. 酶的性质,

7、2.1 最适pH4.5-6.5,随底物变化 2.2 高的热稳定性:显著优于果胶酶 2.3 抑制剂:葡萄糖酸内酯,重金属离子(Cu,Hg),天然抑制剂酚类物质(免受霉菌腐烂作用) 激活剂:半胱氨酸,6.4 果胶酶,6.4.1. 果胶物质(主要成分脱水半乳糖醛酸),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化合物,作为细胞结构的一部分,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植物中,它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及其甲酯缩合而成,此外还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果胶的基本结构是-l-4-D半乳糖醛酸主链,鼠李糖单元以(l-2)连接于还原端或以(l-4)连接于非还原端。鼠李糖在果胶多糖的主链上引入了节点阿拉伯糖、半乳糖或阿拉伯半乳聚糖再作为侧链以(l

8、-4)连接于鼠李糖上。,柠檬3.04.0%,香蕉0.71.2%, 梨0.50.8%,苹果0.51.6%, 草莓0.60.7%。,果胶的种类,1.原果胶:未成熟果蔬中,不溶于水。 2.果胶酸:脱水半乳糖醛酸单位上的羧基基本上是游离的(聚半乳糖醛酸),不含甲酯(OCH3)。 3.果胶酯酸:含一定数量甲酯基团,果胶酯酸包括果胶,果胶分子中75%左右的羧基是甲酯化的。 酯化度大于7即为高酯化度,果胶类物质给食品工业中带来的难题,任何一种果汁都存在果胶 果蔬汁中: 榨汁中粘度大、汁得率低,过滤难。 进入饮料中造成混浊沉淀、透光率不高。,6.4.2. 果胶酶分布与分类: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的多种酶的总称,6

9、.4.2.1 分布 霉菌中含各种果胶酶,裂解酶;细菌中主要为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高等植物中主要是果胶酯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不含果胶裂解酶。,6.4.2.2 分类 (1)聚半乳糖醛酸酶(PG):此类能水解半乳糖醛酸中-1,4键(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作用),分两类。,a.内切PG(endo-PG):从分子内部无规则的切断-1,4键,可使果胶或果胶酸的粘度迅速下降,这类酶在果汁澄清中起主要作用。由于酶只能裂开和游离羧基相邻的糖苷键,因此底物水解的速度和程度随它的酯化程度增加而快速下降。最适pH45,霉菌中最多,植物番茄中含量高。 b.外切(exo-PG):从分子末端逐个切断-1,4键,生成

10、半乳糖醛酸,粘度下降不明显。pH5.0,钙激活。,(2)聚甲基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MGL):即果胶裂解酶。以随机方式解聚高度酯化的果胶,使溶液的粘度快速下降,果胶裂解酶只能裂解贴近甲酯基的糖苷键,果胶裂解酶同底物的亲和力随底物的酯化程度提高而增加。pH6.0,只有霉菌中有。 不能水解果胶酸,(3)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GL):也称果胶酸裂解酶。解聚低甲氧基果胶或果胶酸,产物为半乳糖醛酸二聚体,只能裂解贴近游离羧基的糖苷键。pH8.09.5,Ca2+是绝对需要的。细菌中含量高。 较少应用于果汁生产,为什么?,(4)果胶酯酶(PE) 霉菌果胶酯酶的最适pH一般在酸性范围,它的热稳定性较低。细菌果胶

11、酯酶的最适pH在碱性范围(7.58.0)。商业霉菌果胶酶制剂,含果胶酯酶、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 果胶酯酶能使果胶中的甲酯水解,生成果胶酸。,果胶酯酶在降解果胶的同时会伴随着甲醇(CH3OH)的释出,这在制葡萄酒中应注意采用热处理。 植物组织中含量高。果胶在酶作用下脱酯和钙化,使细胞间的粘合强化,但葡萄酒应避免。,苹果汁含有高度酯化的果胶,它易于被果胶裂解酶澄清,而单独使用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几乎没有效果。如果采用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酯酶混合酶制剂。当30%酯键和5%糖苷键被水解时,苹果汁就能达到完全的澄清。,总结,:霉菌果胶酶最佳,先果胶酯酶起作用,再果胶酸酶、果胶裂解酶起作用。 问题:生产澄清型果汁中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果胶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