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377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5.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堡垒:系统介绍中国的防空系统和阵地1. Intro/简介从军事上讲,中国毫无疑问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中的一员。有一个热点话题就是中国是否能在一场传统战争中击败美国在这一点上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是仅仅从消息灵通人士的讨论中就可以了解到,无论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的人怎么样来说服我们,中国都是一支需要正视的力量。和许多的其它国家一样中国部署了地基的防空系统来抵御来自空中的突击。中国的军火库远远比其它国家庞大的原因与其说是代表了一种藏兵于民的倾向,倒不如说是由于其辽阔的幅员和崛起的地位。在令人恐怖的核武库的武装下,以及快速发展成熟的投射能力,就重大入侵而言中国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尽管如此

2、中国还是处于潜在敌人的包围之中,特别是美军在太平洋的力量以及台湾。对于台湾而言,入侵者毫无疑问地就是中国大陆。中国还对日本持续发展的军力以及韩国在军事各方面的进步保持警惕。俄罗斯每隔短短的几年就要从曾经的朋友变成冷漠的邻居;不要因为中国成为了最大的军火客户而让你忘乎所以。此外中国继续与新的核邻居,也就是与之有边界争端的印度冷眼相向。巴基斯坦是一个朋友和盟国,在中国的帮助下它现在也有了核武器,但同时也具有了把它们投向中国城市的的能力,因此从长远来看事情会变得更加有趣。越南也同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与其相关的任何冲突都会是相当局部的。最后,还有那些环绕在中国西部边境的前苏联国家,它们有点象是一道

3、栅栏,但是看起来并不可能会成为真正的敌人。上世纪50年代,共产主义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但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这种关系很快停顿,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一样陷入了冷战。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还一度视中国为比美国更为可能的入侵国家,一些奉行强硬路线的斯大林主义者甚至还密谋策划过中美之间的核战争来除掉毛泽东(参见Red Star Rogue)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防空不行的话将意味着什么。中国只接收过一批几乎是已经过时的SA-2早期型号。它们被很快地仿制并以HQ-1型以及随后的HQ-2型的身份服役。HQ-2被认为是中国防空的奠基石。中国在本土地对空导弹方面的努力成果非常有限,甚于在上世纪

4、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同床异梦联手对付前苏联的期间引入西方技术之后也是这样。与前苏联解体时一样,俄罗斯也挣扎在金融动荡之中并不顾一切地推销军事技术,甚至对老冤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因此进口到了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这同样帮助了进展缓慢的中国自主研发项目。在中国所部署的数量超过200套的防空系统当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先进的俄罗斯防空系统和国产系统, 历史遗留的大量HQ-2防空系统则转为备用。整理为word格式 总而言之,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的主要战略对手是前苏联,绝大多数的防空系统都集中在了中国北方,甚至是时至今日也还都是部署在城市的北方。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防

5、空的重点又回到了做为金融中心的上海(还有现在的香港)和台湾海峡。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 表中上一栏为中国现役防空装备,从左往右依次为系统名称、生产国、入役时间、现有导弹连数量、以及说明。其中HQ-2的说明为“尽管得到了成功的改进但也在陆续退出现役”,HQ-15的说明为“据未经确认的消息来源说中国已经被授权生产S-300”,S-300 PMU-2的说明为“刚刚服役”。表中下一栏为整体性能(最下面两行分别为美国的爱国者II型和台湾的天弓II型,供对比用),从左往右依次为系统名称、射程、射高、最大速度、说明。其中S-300 PMU的说明为“估计配备5V55RD导弹”,S-300 PMU

6、1的说明为“有消息来源声称射高为75km”,HQ-9的说明为“最大射程据称为200km”,爱国者II型的说明为“使用于美国、日本及台湾地区”,天弓II型的说明为“使用于台湾地区,与爱国者相类似”。整理为word格式HQ-9 SAM/红旗-9型地对空导弹. 红旗-9型是一种类似于俄罗斯S-300系列的中国国产系统,经历了长期的研制,现在已经有一定数量入役。根据公开资料对比各项数据,该型导弹从某个角度看起来象S-300的缩小版,很可能是一种单级推进的武器。它借鉴了S-300系列的很多设计特点,但也可以看到很多爱国者系统的影子,据推测这些资料是通过在美国的特工以及位于中国西部的盟友邻国那里收集来的

7、导弹连的配置参照了S-300系统。其覆盖的射程大约为90公里(我不相信那种达到200公里的说法)并且系统很可能拥有良好的多目标打击能力和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这无疑是一套令人惊叹的系统。下面这些配图是我所能做的最好说明: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红旗9型的尺寸测算: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S-300 P 系列 (SA-10 和 SA-20)首批运抵中国的S-300是S-300PMU,即SA-10B“轰鸣”的出口版本。它们一开始是被部署在了北京周边,在更好的防空系统出现之后,有两个发射连被取而代之重新部署到了其它地方。整理为word格

8、式整理为word格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S-300 PMU被性能更好的S-300 PMU-1型系统所取代。与前者不同的是,中国选择了机动能力更差一点拖车式导弹运输发射车。几乎是所有出口版本的S-300/400系列都可以装载在经典的Maz系列运输发射车上或者是拖车上。中国的军迷经常会因此而搞混了两种型号,把拖车上的当成是老式的PMU,而不是分布更为广泛的PMU-1型。整理为word格式PMU-1型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导弹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鸟”雷达。这种雷达通常部署在独立的阵地,支持多个S-300发射连,可以称之为“陆地盾牌”。整理为word格式“大鸟”雷达的天线会旋转,但它的两面都有相控阵,

9、因此它可以一次性搜索两个方向。中国同样已经开始接收PMU-2型“骄子”系统。和PMU-1型一样这一系统也是装载在拖车上的,但使用的是一种不同的车头,这种车头通常用于S-400系统。PMU-2的射程确认达到195公里。整理为word格式红旗12型是在红旗2型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中国国产防空系统。尽管它的外形与红旗2型的二级部分非常相似,这种导弹却是全新的,其特征在于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的单级固体燃料火箭(优于红旗2型的35公里)。这一系统的研制曾一度出现过拖延,但最终大量服役并缓慢取代了红旗2型。或许是因为它是做为更为先进的红旗9型的一种应急研制型号,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红旗12被当成是S-30

10、0和红旗9型系统的廉价补充。要说到红旗12型的强大之处就不能不提及它的雷达,它是与红旗9型项目同步研制的。尽管某些地方遗留了老式红旗2型的东西,总体而言在性能上也比不过红旗9型/S-300系列,红旗12型还是一种很好用的系统,可以对次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现代对空防御。整理为word格式HQ-2 SAM红旗2型地对空导弹红旗2型是苏联SA-2的中国成功研制版本。该型系统无疑是中国区域防空导弹中最为落后的一个,但也最为著名。它的射程只有35公里,但是射高很好。尽管中国研制的系统可能比SA-2性能更好,但它依然在多目标能力和机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整理为word格式下面的照片显示直到2007年中国人民解

11、放军仍然在构建红旗2型的发射阵地,尽管有可能这一阵地是供红旗12型使用的,红旗2型只是暂时进驻。无论是哪种可能,红旗2型已经在优先防御的地区中被中国出现的大量更为先进的防空系统中的某个型号所取代。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3. Tactical systems / 战术防空系统.在中国军队中,很奇怪地包括武警部队在内,都部署了大量各种型号的近程防空系统。它们当中的有些部分是采用固定发射阵地,但绝大多数则是使用完全机动的形式。SA-15 Tor/SA-15“道尔”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采购了一定数量的SA-15防空系统。有消息称具体的数量为36套。还有一些消息来源推测中国可能得到了该型号

12、的生产授权。在中国服役的SA-15的型号相当于M1改进型。整理为word格式发射车自身装备了整套监视与跟踪/目标指示雷达,共有8枚垂直发射的导弹。HQ-64 (LY-60)这一型号是在老式的红旗61型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国产防空系统。所使用的导弹是基于意大利“阿斯派”导弹改进的,而“阿斯派”导弹本身则是源自“麻雀”导弹。红旗64型在上世纪90年代曾被广为宣传(同时还有红旗9型和凯山1型),但是直到最近才开始加入现役。中国空军(PLAAF)部署了该系统,陆军(PLA)可能也装备了该系统。整理为word格式一个标准的红旗61导弹连配备一台监视雷达和三部火控雷达,每部火控雷达可以为两部装载4发导弹的发射

13、车提供引导。所有的组件都使用卡车索引以获得良好的机动能力。整理为word格式在GoogleEarth上找到的一个闲置的红旗6x系列的发射阵地。整理为word格式HQ-7/红旗7型法国“响尾蛇”系统的中国版本,红旗7型由陆军和空军共同研制。尽管该系统采用的是拖挂的形式,其机动性能依然相当的高。其标准型系统的射程达到12公里,对于快速的喷气式目标具有相当的防御能力。整理为word格式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拖车版的红旗7型::由于红旗7型的的机动能力和迷彩伪装网的使用,想要在GoogleEarth上找到它们事实上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了保卫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之部署了两个红旗7型

14、导弹阵地,其中的一个还被广泛宣传。GoogleEarth抓住了这次机会,而我也找到了另一个未被公开的发射阵地。尽管在部署之前采取了一些迷彩伪装的手段和措施,但还是给了我们一次全面了解红旗7型发射阵地布局的机会: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位于一个空军基地中的另一个红旗7型发射阵地: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红旗7型的改进版本并在一些展会上展出了大量原型资料及模型。其中最新改进版本的出口型号为飞蠓90(其服役型号的代号尚未公开,但按习惯应该是红旗7C型),并且似乎已经少量服役。飞蠓90的特点在于有更大的射程(从12公里提高到15公里)并且使用的是新型的6轮发射车:整理为word格式肖恩欧康纳在G

15、oogleEarth上找到了一个飞蠓90的发射阵地。这个发射型地本身很显然是从红旗2型的发射阵地改建而来,因此不能认为是典型的红旗7型发射阵地。整理为word格式HQ-61 / 红旗61做为现役当中服役时间最长的国产近程防空系统,红旗61现在已经过时了。这种导弹在外形上与麻雀导弹很相似,但要稍稍更大一些,并且在前翼和尾翼之间有线条状凸起。其射程大约为10公里。据说该型号只在北京军区范围内使用,但我猜想在上海也会部署该系统(参见下面的GoogleEarth图)。整理为word格式唯一可以在GoogleEarth的历史图片上找到的战备状态图:整理为word格式LD-2000/陆盾-2000陆盾20

16、00是海军730型近程防御系统的陆基版本,它综合了一门7管30毫米加特林炮和6枚天燕90型地对空导弹。该系统在整体性能上非常接近于美国的C-RAM系统(即“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系统),但由于使用了天燕90导弹更使其防御范围扩大到了6公里。但与反迫击炮防御不同的是,陆盾2000更多的是用于反巡航导弹、反精确制导武器及反低空突防战机的重要设施与设备的点防御。整理为word格式Hunter 2/猎手2该型号还在研制阶段,类似于以色列的“斯派德”系统,但使用的是美军“地面发射型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系统的悍马车载形式。该系统相当于地面发射版本的霹雳12和霹雳9型导弹,可能只是供出口使用。霹雳9型并不是

17、一种出色的地空导弹(此前曾有出售),但主动雷达制导的霹雳12(即闪电10)型导弹则要可靠的多,在从地面上发射时其射程可以达到25公里。整理为word格式VB-6a这又是模仿美国复仇者系统的一个中国复制版本。该系统可能又是一个只供出口的产品,它应该可以与中国各种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相兼容。整理为word格式TY-90/天燕90该导弹源自空射型的对空导弹,是一种可能已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近程防空系统。其射程大约只有6公里,但一些载具上使用了相对先进的瞄准系统。下图是与23毫米或25毫米防空炮结合的四联装天燕90。整理为word格式35mm SPAAG/35毫米自行高炮这是一种与德国“豹”式自行高炮类

18、似的相对较新的系统。与“豹”式相同,该系统使用了两门35毫米炮。其火控系统包括一门跟踪雷达和一门相控阵搜索雷达及无源光电/红外设备。整理为word格式Type-95 SPAAG/95式自行高炮95式是自行高炮的主力。该系统有4门25毫米炮和四联装便携式防空导弹,但使用的是相对普通的搜索雷达。整理为word格式Type-88 SPAAG/88式自行高炮88式是中国首个研制成功的自行高炮,对于一流的自行高炮系统来说88式的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也从未大量服役,尽管时至今日仍然有一线部队在使用它。该系统使用了74式37毫米炮,装载在老式坦克底盘之上。Type-90/90式防空炮35毫米90式防空炮仿制

19、自瑞典的奥林肯GDF系列火炮。中国生产了较大数量的这种防空炮,并且几乎是毫无疑问地成为当前中国现役的防空炮主力。中国曾为其研制过源自“天空卫士”系统的多种火控雷达。90式防空炮只做为机动防御使用,没有固定阵地。整理为word格式为了将90式防空炮装载到不同的车辆上中国曾经有过大量的尝试,但近期最有前途的尝试是把一套光电设备和炮口电子感应装置整合到一起,暗示有可能使用的是电子可编程的智能“AHEAD”(Advanced Hit Efficiency And Destruction的缩写,即高级有效命中并摧毁)反导弹炮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系统相对于前面的陆盾2000而言将是一种更为廉价而有

20、效的选择。整理为word格式Type-87/87式防空炮该型防空炮是一种仿制自俄罗斯ZU-23-2型防空炮的国产25毫米炮。其大多数是牵引式的,但最近也出现了装载在空降突击车上的版本,上面还带有两枚便携式防空导弹。还不清楚这种新型号是否已经入役,但它看起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系统。Type-85/85式防空炮85式防空炮完全仿制于苏联ZU-23-2型防空炮。整理为word格式Type-59/59式防空炮59式防空炮是苏联S-60型57毫米防空炮的中国版本。其部署方式主要是以6到8门炮组成一个固定阵地。其射程大约为6公里。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Type-74/74式防空炮74式双管37

21、毫米防空炮的有效射程大约为4公里,它可能是数量最为庞大的防空炮系统。和59式防空炮一样它通常部署在固定阵地上,但在和平时期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转入预备役。该系统对于现代空中突击的防御作用有限。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4. Anti-Stealth and countermeasures/反隐形及对策中国采取了大量“反隐形”和类似“不对称防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仅是要发现隐形战机,而且还要击落或阻止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我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反卫星项目(“太空绝杀”)。这些项目可以扰乱/阻止全球定位系统和间谍卫

22、星从而全面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与美国对阵时的获胜机会。同样,因为这些卫星上都没有人在操控,在有限战争中适时击落它们的政治影响要小的多。整理为word格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的反卫星武器是陆基的反卫星导弹,西方观察家们称之为KS-19。这种导弹的外形类似弹道导弹,可能是基于东风21或者东风25弹道导弹研制的。这种武器系统于2007年成功进行了测试,击落了一颗位于500公里高度轨道的卫星。Another 据报道,中国将要部署的另外一种反卫星武器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激光。美国曾经抱怨过中国使用激光干扰了他们的间谍卫星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提升激光的功率,干扰就会变成摧毁。这一激光器可能不会是机动型的。上述两种

23、系统关联起来看,中国很可能也在发展反弹道导弹武器。在更靠近地球一点的空间,中国使用的长波雷达可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侦测到隐形飞机,尽管这些长波雷达还不足以用于引导导弹展开攻击。另外一种可能的“反隐形”系统是被动侦测系统,它是在红旗9型地对空导弹系统的部署阵地上出现的。其主要型号为DWL002,但也有类似的拖车版本的车载系统在服役。整理为word格式在更靠近前线的地方,“保镖”系统将用于发现激光指示器并对其进行干扰(另外一种说法是它们会发出同样的激光信号迷惑前来攻击的武器)。防空还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职责之一,他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措施甚至是防空炮来承担起群众防空的任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系统中

24、就有下面这样的多管发射系统,其真实角色和实际效果还存有疑问。整理为word格式5. Beijing defenses/北京防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从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两条红旗2型发射阵地带(新的“长城”)还依然有效: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北京的防空得到了S-300PMU的现代化加强。整理为word格式红旗2型正在陆续被性能更好的S-300PMU-1型所取代,现在红旗9型也在部署之中。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让我们暂时忘掉红旗2型系统,那么北京的综合防空势态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注:蓝色部分为“大鸟”雷达的覆盖范围)整理为word格式6. Shanghai defenses / 上海防

25、空部署了S-300 PMU-2防空导弹部队的上海可能是中国对空防御最好的城市。整理为word格式于2005年被发现的防空阵地:整理为word格式整理为word格式在上海的北边还有一条由防空炮组成的带状防区。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布置从来没有在其它地方出现过整理为word格式7. Taiwan Straight defenses / 台海防空中国部署S-300 PMU-1型防空导弹确实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引起了一阵骚动。如果大陆部署了射程达到195公里的PMU-2型防空导弹,整个台湾岛都会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空导弹覆盖范围之中。有意思的是在大陆东南沿海的防空带上有一个隙缝。这很可能仅仅是因为在Googl

26、eEarth上还没有找到那里的地对空导弹阵地,但也可能是暗示着中国大陆并不是十分担心来自台湾的反击。下图上下两处的白色箭头分别代表防空带北、南两端的隙缝。殿前(厦门)有许多防空炮阵地。其附近的那个小岛处于台湾的控制之下,上面有一个已知的导弹基地。下图是厦门岛的防空示意图,右下角标有“Missile base”(导弹基地)的小岛处于台湾控制之下。整理为word格式下图是马祖岛的防空圈示意图。同样位于台湾海峡内的、由台湾控制的马祖岛,也是重重设防、完全军事化:整理为word格式8. Hong Kong defenses/香港防空直到1997年都还处在英国版图当中的香港历史上并没有得到过重点的设防。我可以说之前的香港并没有得到过红旗2型的保护。最近在大陆一侧的新开垦土地上出现了一个红旗9型地对空导弹的阵地,尽管香港岛上的山脉本身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这个阵地还是覆盖了整个香港地区。下图是香港的防空示意图,红色圈为以前红旗2型的覆盖范围,黄色圈为现在红旗9型的覆盖范围。整理为word格式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