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291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门道中遇微雨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剑门道中遇微雨 和淮上遇便风,诗歌鉴赏,【赏析二】 剑门关是川北交通要道。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成都去任新职,路径此地,吟成这首记行小诗。诗人骑着毛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他一路前行,一路饮洒,倒 也潇洒自在。只是早行夜宿,衣不电动暇洗,满身的尘埃和洒迹,未免不太雅观。今日踏上剑阁古道,阴云密布,细寸蒙蒙,他稳坐驴背,崎崎岖岖,迤迤逦逦,左 顾右盼之中,不时吟哦几句,渐渐地,剑门关已经已经身后,行入剑南来了。 这一番情调,够别致、够浪漫的吧?所以他不禁要自问该不该算个诗人了。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因为:自古诗人多饮洒,李白斗洒诗百篇,杜甫洒量不在李白之下。 现在,满襟衣的洒痕,正说明自己与“诗仙”

2、、“诗圣”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不是众所周知的佳话吗?而今自己“细雨骑 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以诗人自命,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但何以又“无处不消魂”枣默然神伤呢?这就涉及陆游的一贯追求和当时处境了。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 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叫人怎么能甘心呢! 所以,“此身全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试想,如果不是故作诙谐,谁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亲爱的读

3、者,请透过诗人幽默、潇洒的语调,去触摸、古籍他那颗苦痛心灵的震颤吧!,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宋孝宗乾道七年冬,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这首诗。,赏析: 剑门道中遇微雨作于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这首诗。陆游在南郑,是以左承议郎处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 中,参预军事机密。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陆游在那时常常“寝饭鞍马间”(忆昔)。而成都则是南宋时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城市。陆游 去成都是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而担任安抚使的又是当时著名诗人,也是

4、陆游好友的范成大。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 就逸。 自古诗人多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陆游满襟衣的酒痕,正说明他与“诗仙”、“诗圣”有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众所周知的佳话。作者“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他以“诗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实了。 但作者因“无处不销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 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

5、使作者很难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 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1联系注释介绍的诗人经历,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答: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如何回应?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没有正面回答,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个战士,可是愿望不能实现,只能写诗饮酒,两句包含着无奈与不甘,表现了一个爱国战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6、。 (3)“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两句诗有许多言外之意。试想象当时情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用约100字的文字对这两句诗加以扩写。 答:参考“整体赏析”的有关内容。 4.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答: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和淮上遇便风 和淮上遇便风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为和人之作。前二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清淮浩荡、流向天边的高远景象,以及万里长风吹送归舟的畅快心情,且暗用宗悫语,自抒壮阔怀抱。第三句笔锋转而描写想象之境,显示诗人不愿身陷浊世

7、、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心志。末句极言对自由天地的无限向往。全诗气势豪迈,表现了诗人奔放不羁的个性及其高情远志。,和淮上遇便风,浩荡清淮天共流, 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 吹入沧溟始自由!,译文: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

8、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 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 色,舟中人视之,如水天共流。在这个雄浑的背景上,一一叶扁舟正乘长风破万里浪,驰向远方的故乡。诗人按照唱和诗的习惯,非常巧妙地以“浩荡清淮”和“风 送归舟”点

9、了题,同时抒发了顺风乘舟的快感和豪放轩昂的胸怀。 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 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 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 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 里、

10、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 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 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二、四句明显具有寄托和象征意义。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而时发其 愤闷于歌诗。这首诗在痛快淋漓地描述顺风乘舟情景的同时,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保守派群小的蔑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显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兀傲 不群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