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489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农药的毒性.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农药的毒性,1、农药的定义 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第一节 概 述,2、农药的分类: 按用途分:杀(昆)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螨剂、杀鼠剂、落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按化学组成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有机砷、有机汞等。,3、农药对土壤、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大气污染:施用中农药直接进入大气; 土壤、植物表面挥发进入大气; 农业废弃物燃烧,通风排气等 土壤污染:80%进入土壤。农药拌种 水体污染:农药地

2、表径流,地下水污染,第二节 农药的毒性,一、农药对环境有益生物的影响 (一)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二)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三)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毒性 (四)农药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毒性,二、农药对植物的影响 三、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四、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节、几种重要农药的毒性效应,一、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主要有六六六和滴滴涕,曾因广谱、高效、价廉、急性毒性小而广泛使用。有机氯农药具有高度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的稳定性,半衰期长达数年,在自然界极难分解。由于有机氯农药的脂溶性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单纯的洗涤不能去除。有机氯农药容易在人体内蓄积,污染食品只存在慢性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侵

3、害肝、肾及神经系统,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畸、致癌作用。在很多国家已相继被禁用,我国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这类农药 ,1、体内代谢,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皮肤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食物链传递。 分布: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神经组织及肝、肾、骨髓、肾上腺、卵巢、脑等。可穿过胎盘屏障。 排泄:尿、粪、乳汁 转化:脱卤反应,形成不稳定氧化产物,2、毒理作用 (1)急性毒作用 靶器官:CNS 症状:肌肉震颤、阵发性抽搐,全身麻痹,肝脏舯大,肝细胞坏死。 中毒剂量: DDT:10mg/kg中毒,口LD150mg/kg; 六六六:口服LD400mg/kg,丙体:70mg/kg,(2)慢性

4、毒作用 肝、肾损害: 肝肿大、肝细胞变形坏死 CNS: 降低神经膜对K的透性; 抑制神经末鞘ATP酶活性; 激活CNS,乙酰胆碱分泌增加,抑制单胺氧化酶,5-羟色胺积累 酶活性: 诱导CytP-450, 脱氯化氢酶,ALA合成酶等。 类固醇代谢: 改变激素平衡水平 对生殖机能的影响:环境激素 性周期、功能障碍。男性精子数量由60年代3.0亿/ml, 下降至0.5亿/ml, 3.5ml/次下降到2.4ml/次 胚胎发育障碍,有机氯农药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DDT和BHC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与男性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男性不育症患者增加、睾丸癌

5、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等,以及女性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发生率增加有关。,(3)“三致”性 动物试验结果: 六六六有一定致癌性 DDT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可能导致畸变 人类: 不确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3、毒作用机理,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酶活性的影响 对类固醇激素代谢的影响,二、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是继有机氯农药以后被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目前生产使用的至少有60余种,使用的多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如:乐果、敌百虫、杀螟松、倍硫磷,还有毒性极低的马拉硫磷、双硫磷、氯硫磷、锌硫磷、碘硫磷、地亚农、灭蜈松等,但如甲拌磷、内吸磷等毒性较高的品种因为杀虫效果好也在个别地区使用

6、,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界极易分解,污染食品后残留时间较短,所以,慢性毒性较为少见。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为主,主要是抑制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出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一)特点: 磷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广谱 易分解、残留期短 种类多:对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马拉硫磷,(二)吸收、分布、代谢 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分布:血液、肝、肾 代谢: 1、氧化作用 氧化脱硫:P=S P=O, MFOS催化,其抗胆碱酯 酶活性增加,毒性增加。 O-脱烷基反应: MFOS催化,脱出的烷基与巯基蛋 白结

7、合,排除速度增加,毒性降低。 S-氧化反应:-C-S-C- -C-SO-C- ,毒性增加510倍。,2、水解作用 磷酸酯酶; 羧基酯酶: 酰胺水解酶: 是体内降解和毒性消除的重要过程,(三) 毒性作用 1.急性中毒 对人的LD:对硫磷1530mg,内吸磷:1020mg, 敌敌畏12g。 (1)毒蕈碱样症状(muscarinic manifestation) (2)烟碱样症状(nicotinic manifestation)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慢性中毒 中毒性类神经征为主 。 (四) 毒作用机理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体内许多酶,但对人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胆碱酯酶。,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8、,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西维因、杀灭威、速灭威、叶蝉散等,除草剂如敌草隆、敌稗也属于这类农药。其毒性与有机磷类似,也是对胆碱酯活性有抑制作用,但与胆碱酯酶不发生化学反应,与胆碱酯酶形成的疏松复合体能迅速分解,而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因此中毒症状消失快,无迟发性神经毒性。,西维因 最常见 白色晶状固体 熔点142 对光、热及酸性物质稳定,遇碱易分解,(一)代谢,吸收: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代谢与转化:水解成氨基甲酸及其它含碳基团二氧化碳毒性降低 排泄: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根结合形式,从尿中排泄 毒作用机制:抑制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二) 毒性作用 急性中毒 与有机磷农

9、药中毒相似,尤以毒蕈碱样症状为明显 轻度中毒者:2h3h左右即可逆转恢复 中度中毒:呕吐、肌颤、心跳减慢,流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大量口服中毒者: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及呼吸抑制,四、拟除虫菊农药,除虫菊,(一)理化性质 粘稠油状液体 黄色或黄褐色(溴氰菊酯呈白色结晶) 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易分解,(二)代谢,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代谢与转化:在肝内酯酶和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水解、氧化 排泄: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根结合,由尿排泄,(三)毒性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高效低毒农药,近来一部分新型杀虫剂里以这种成分为多,发生中毒的机会就增多了。

10、(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乏力。 (2)重度中毒:口鼻分泌物增多,双手震颤、呼吸困难、 阵发性抽搐,昏迷,危重病例可导致死亡。,五、除草剂,除草剂的使用很广泛,品种也逐渐增多,目前,使用较多的除草剂有2,4-滴(苯氧羧酸类) 、除草醚(二苯醚类)、敌稗(酰胺类)、氟乐灵(二硝基苯胺类)、西玛津(均三氮苯类)。多数除草剂对人畜的急性毒性较低,但除草剂中的某些品种喂饲动物产生的甲状腺肿瘤和其他肿瘤,应引起卫生部门的警觉,杀草快可引起动物白内障,百草枯可引起人肺部的病理变化。 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并进行降解和蓄积,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六、家庭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方法,家庭

11、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浸泡水洗法: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它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金针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两三遍。,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去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5到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去皮法: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可加快分解。所以对一些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洗一、二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