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通论(十三)连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7404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通论(十三)连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4通论(十三)连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4通论(十三)连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4通论(十三)连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4通论(十三)连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通论(十三)连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通论(十三)连词.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漢語通论(十三)连词,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 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 因果等小类。例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 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

2、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 倘、令、第令、藉使、之”等。下面讨论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一、而 “而”是连词中用法最灵活的。主要用来连接谓词(句子里谓语部分中主要的词)、 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从“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的关系来看,可以把“而”的用法 归纳为如下几种: 1、表示并列关系。 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并列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 “又又”、“而又”等,有时也可以不译。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性贪而狠,党豺为虐。(马中锡中山狼传)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大同) 2、表示承接关系。 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

3、译为 “就”、“便”、“才”等。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史记陈涉世家) 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战国策赵策),3、表示递进关系 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可以 译为“并且”、“而且”等。如: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 4、表示转折关系 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可以译为“却”、“但是”等,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矣。(战国策齐策) 5、表

4、示目的关系 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以译为“来”、“以便”,也可以不译,如: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子路从而后)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6、表示因果关系 前项表示原因,后项表示结果,可以译为“因而”、“所以”。如: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示假设关系 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以译为“假如”、“如果”,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捕蛇者说)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 8、表示偏正关系 前项为状语,后项为动词谓语,可以不译。如

5、: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齐策)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二、以 用法有以下几种: 、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译为“又又”、“而且”,如: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示承接关系 可以译为“以后”,也可以不译。如: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传成公二年)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表示目的关系 可以译为“来”、“以便”。如: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驻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公闻其期,曰:

6、“可矣!”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4、表示因果关系 可以译为“因为”,如: 晋侯秦伯为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谭记) 5、表示偏正关系 可以译为“地”,也可以不译。如: 怨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原毁) 如何辨别“以”是介词还是连词: 1、如果“以”后的成分是名词性的,“以”一般是介词;如果“以”出现在谓词性 成分中间,一般是连词。 2、如果“以”直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就要看“以”后能否根据上下文补出 宾语来,能补出的是介词,不能补出的是连词。,三、则 “则”字的基本功能

7、是连接动词、动词性词组或分句,其具体用法有: 1、表示承接关系 可以译为“就”、“便”。如: 药稍溶,则以一平版按其面。(梦溪笔谈)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 可以译为“如果”、“假如”。如: 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战国策)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战国策燕策) 3、表示转折关系 可以译为“却”、“但是”。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使子路

8、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4、表示并列关系 用在并列复句的前后分句中,表示对比或列举,不译。如: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韩非子五蠹) 5、表示让步关系 可以译为“虽然”、“倒是”。如: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四、与 “与”字一般连接名词或代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北冥有鱼) 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 “与”字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如何

9、辨别? 方法如下: 1、位置交换法 把“与”字的前后项交换位置,意思不变的为连词,意思改变的为 介词。因为“与”字作为连词,它的前后项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因此位置交换 以后意思不变;介词前面的词是全句的主语,后面的词是引进的对象,二者关系不 平等,有主次之分,如果交换位置,意思就改变了。如: 来!予与尔言。(论语阳货) 2、顿号代替法 用顿号代替“与”字,能够代替的为连词,不能代替的为介词。 3、能愿动词或副词添加法。把能愿动词或副词添加在“与”字前面,能添加的为介词, 不能添加的为连词。,五、虽、虽然 连词“虽”的用法主要有两种: 1、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如: 十五岁

10、,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战国策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纵然”。如: 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 汤问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张中丞传后序 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古代汉语里只用“虽”表示。古代汉语的“虽然” 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是“虽然如此”的意思。如: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六、然,然而 “然”字作为连词,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或“然而”。如: 1、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鞍之战 2、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高祖本

11、纪 古汉语中的“然而”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是“如此,而” 或“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如: 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公孙丑下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七、之,介词说,马建忠、黎锦熙、王 力,助词说,张之强、朱 星 等,张之强文言语法基本知识:“助词之,主要用法有四种,即:用在名词和它的修饰语之间,用在主谓结构之间,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用在语末。”,连词说,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 之字的作用倒是同连词与比较类似,连词与是在联合结构中,连接前后并列的两个成份,而之字却是用在偏正结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因此,应归到连词一类。”,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 助词“的”,如: 是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 2、用在主谓结构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主谓短语,作句子 的主语、宾语或状语。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齐桓公伐楚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晋灵公不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礼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