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13589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存在(自然界、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关键词 物质 实践,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 = 物质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 = 物质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物质观:,物质=物质具体形态,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 勒 斯,“无限者”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德,“空气”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泰 勒 斯,赫拉克利特,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

2、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物质=原子,培根,洛克,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89页),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 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芝诺否认运动的真实性 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龟、二分法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3、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的产生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2、社会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 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生活的产物,而且只要有人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物质。”,意识的本质 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马克思说:“观念的

4、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鲁迅:“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来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意识的能动作用,也被称为“意识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等。 具体表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3)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4)

5、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实践活动本身。,1、实践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主、客体的实践关系,实践,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2、实践的基本特征(重点),第一、客观现实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把自然界与社会界区别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才能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相

6、处 实践(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解释和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选集第1卷.1995.60),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重点),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剧中人”与“剧作者”),四、党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当代升华。,作业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